《十堰武当机场民用机场总体规划(2020版)》解读
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

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6年4月25日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法律、法规以及《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市城区(含乡镇,下同)内,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应按照本规定执行。
本市其它地区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在本市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一律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第四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省和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和标准.第五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十堰市规划局。
第六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第七条(资质管理)承担城乡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八条(规划审批)在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各阶段的城市规划须按下列程序报经批准后方可生效:(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专家评审会评审、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后,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它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由市人民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二)近期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应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8.14•【字号】鄂政办发〔2015〕57号•【施行日期】2015.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8月14日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支撑。
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对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带动和促进区域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国防建设后备力量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充分发挥我省航空产业发展优势,引导和推进航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航空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
——中国等新兴国家将成为未来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市场。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已成为成熟大产业。
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4万架,机场19100个,飞行员30万人,而我国通用飞机仅1975架,机场286个,飞行员2万多人,航空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575美元,国民对通用航空潜在需求将转化为有效需求,公务航空、通勤航空、航空运动、私人飞行、观光飞行等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未来10年,全国各类通用航空飞机需求达12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通用航空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目前,波音、空客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已进军中国航空制造业市场,塞斯纳、西锐等通用飞机主力厂商在中国各地布点设厂,国际合作加速推进将为我们承接航空产品研发制造创造良好机遇。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乡统筹发展...................................................................................................................................... 4 第二节 市域发展分区..........................................................................................................................................................5 第三节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5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7 第五节 城乡社会服务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7 第六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9 第七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1 第八节 市域产业发展空间引导........................................................................................................................................ 12 第九节 市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12 第十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4 第十一节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15 第十二节 市域空间管制.................................................................................................................................................... 16 第十三节 分县(市)发展指引........................................................................................................................................ 16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民航社区

3 术语、符号(缩写) ..................................................................................................................................- 3 -
3.1 术语 ....................................................................................................................................................- 3 -
4.2 机场功能划分 ....................................................................................................................................- 8 -
本规范分工如下:第 1、2、4、6、7 章由牧彤负责编写,第 3、5、22 章由刘海迅负责
编写,第 8 章由庞雪峰负责编写,第 9 章由臧志恒负责编写,第 10 章由赵爱卿负责编写,
第 11 章由田菁负责编写,第 12 章由何彬负责编写,第 13 章由冀晓宏负责编写,第 14 章由
杨思坤负责编写,第 15 章由葛惟江负责编写,第 16 章由温世强负责编写,第 17 章由杨丰
3.2 符号(缩写) ....................................................................................................................................- 6 -
民用机场规范设计

资料编号:QZMINHANG-1
@
@
筑龙网
《第一篇 民用机场规范设计》
2 民用机场规范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1 民用机场场址选择(MH5002)
2.1.1 机场场址选择应根据全国与地区机场网布局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民航 总局 68 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选址规定》进行。 2.1.2 场址在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3 场址应避开气象条件不良地区。 4 场址地域应满足飞行区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和构形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机场导航 台站和助航灯光地段的要求。 5 机场场址应远离候鸟群的习惯迁移飞行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 6 场址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以及电磁干扰等设施应根据有关要求保持必要的 安全距离。 2.1.3 场址在为社会服务及环境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地域范围应尽可能满足所服务城市和地区航空业务量发展的最大需求所需要 的机场建设规模。 2 场址与所服务城市的距离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拟定的机场跑道方位、地面交通 及公用设施的保障情况确定。 3 拟建机场的起落航线与起飞着陆程序一般不宜飞越城市上空。必要时,应与有关 当局协商允许飞越的高度和地域范围。 4 跑道方向应避让学校、医院、精密仪表研究机构或工厂以及人口稠密的居民区等 超声敏感设施,并符合国家有关的噪声环境标准。 5 机场建设应与当地城镇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相互协调。 6 机场场址应与地区无线通信网站规划相协调。
第3页
资料编号:QZMINHANG-1
@
@
筑龙网
《第一篇 民用机场规范设计》
注:旅客航站区指针按规划目标年的旅客吞吐量范围而确定
1.3 民用机场航空业务量预测(HM5002)
1.3.1 机场总体规划应以航空业务量预测为基础。 1.3.2 航空业务量预测年限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 10 年,远期为 30 年。
交通运输部关于《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1.20•【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国内民航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起草了《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进入首页主菜单“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中国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规司(邮编:100710)3.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cn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19日。
交通运输部2021年1月20日附件:1.《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2.关于《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说明附件1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运输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规划与建设管理。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机场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机场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机场的建设应当符合全国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及机场总体规划,并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五条运输机场专业工程(以下简称“专业工程”)目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号解读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发文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文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96号发布日期:2000-12-18执行日期:2000-12-18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第三章机场总体规划的报审程序及其管理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机场发展规划的管理,保障机场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机场总体规划简称总体规划管理.机场总体规划包括机场总平面规划.第三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本规定的要求编制和报批本机场总体规划.新建机场的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初步设计工作;运行中的机场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经审定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是机场建设及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第四条机场总体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第二章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第五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满足近期和远期发展的要求;机场总体规划目标年,近期为10年,远期为30年.第六条机场总体规划在满足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遵循以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为辅的原则;功能分区及设施系统应当布局合理,容量平衡,满足航空业务量的发展需要.第七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及民航行业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第八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国防要求.第九条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飞行区设施和净空应符合安全运行要求;二航站区位置适中,并具备分期实施建设的方案;站坪机位与航站楼相协调,航空器地面运行顺畅;陆侧交通便捷、有序;三空域规划可行,飞行程序设计合理,目视助航、通信、导航、航管、雷达和气象设施配置适当;四航空器维修、货运、供油等辅助生产设施及消防、救援、安全保卫设施布局合理,直接为航空器运行、客货服务的设施靠近飞行区或站坪;五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制冷、排水、通信等公用设施与城市公用设施相衔接,各系统规模及路由能够满足机场发展需求;六机场与城市间的交通连接顺畅、便捷;机场内供旅客、货运、航空器维修、供油等不同使用要求的道路设置合理,避免相互干扰;七根据机场噪声影响预测,做好机场内及邻近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保持机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八在满足机场运行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尽可能少占耕地,减少拆迁;九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布局,竖向设计结合地形,公用设施管线布置合理;注意建筑群的相对集中和群体效果.第十条机场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依据,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二机场场址的基本情况,包括机场地理位置、空域、净空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电磁环境、矿藏、地震、地面交通、与周围城市及邻近机场的关系;三机场航空业务量预测及相关数据分析;四跑道位置、方位及飞行区各部分的平面尺寸,各功能分区的位置范围、相互关系及平面规划布局,机场分期发展规划及分期建设用地范围,空管设施规模及导航台站的位置,机场建设和生产运行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价,场内外交通及公用设施系统,公用设施干管走向及机场控制点高程;1、飞行区规划,包括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地区、滑行道系统、机坪、目视助航系统设施、机场围界及巡场路、净空障碍物限制等设施的规划;2、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规划,包括航管、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的规划;3、航站区规划,包括航站楼构型及布局、站坪机位布置、航站楼前道路系统、停车场楼等设施的规划;4、货运区规划,包括货运机坪、生产用房、业务仓库、集装箱库场、停车场等设施的规划;5、航空器维修区规划,包括机库、维修机坪、航空器及发动机修理车间、发动机试车台、外场工作间、航材仓库等设施的规划;6、工作区规划,包括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各联检单位、公安、武警、安检等驻场机构的办公和业务设施,地面专用设备及特种车辆保障设施,机上供应及配餐设施,消防及安全保卫设施,应急救援及医疗中心,旅客过夜用房等设施的规划;7、供油设施规划,包括油品接收、中转、储存、加油及管网等设施的规划;8、公用设施及交通系统规划,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制冷、排水、防洪、通信等设施的规模及路由,场内外道路及其它交通方式的规划;9、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包括噪声影响控制、鸟害防治、污水处理、航空垃圾及机场污物处理、环境监测、绿化等规划;10、土地使用规划,包括各期机场建设用地规划、本期占用土地范围及拆迁情况、机场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建设控制原则;11、机场竖向设计及管线网综合规划;12、专业技术培训设施、公务航空飞行等通用航空设施的规划;五规划方案的分析及比选,包括对各功能分区、子系统或设施间的工艺流程及相互关系,分期实施的可能性等进行多个完整方案比选;六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包括阐明上述各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七在工程技术及经济效益的综合论证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八机场总体规划图,包括:1、机场与周围城市及邻近机场关系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100000或1∶200000;2、机场外部交通及公用设施系统规划总体布置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0或1∶100000;3、机场近期总平面规划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或1∶10000,并在地形图上绘制;4、机场远期总平面规划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或1∶10000,并在地形图上绘制;5、通信、导航、雷达台站布置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0或1∶100000;6、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0;7、机场周围地区土地使用规划控制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10000或1∶25000;8、机场竖向设计及管线网综合规划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或1∶10000;九附件,包括:1、机场空域规划和空管设施规划图;2、飞行程序设计方案;3、机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关资料及批复文件,包括噪声影响等值线图,其比例尺应采用1∶50000;4、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调后的机场内、外地面交通及各公用设施的规模和路由.第三章机场总体规划的报审程序及其管理第十一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负责机场总体规划的审批管理.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根据民航总局授权对所辖地区内的机场总体规划进行审批.民航地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地区机场总体规划的监督管理.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本机场总体规划的组织实施.第十二条新建机场的总体规划由其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运行中的机场的总体规划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第十三条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由经民航总局批准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在境外注册的设计咨询机构不得独立承担国内机场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与境外设计咨询机构合作承担机场总体规划设计的,应当报民航总局认可.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或机场管理机构在组织编制机场总体规划时,应当与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驻场单位充分协商,征求意见.各驻场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建设单位或机场管理机构做好编制工作,及时反映本单位的意见、要求,并提供有关资料.第十五条机场总体规划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或机场管理机构上报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机构审核,由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提出初审意见,上报民航总局审批.第十六条机场总体规划经批准之后,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或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于30天内将有关文件、规划图纸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备案,以便于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十七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据机场总体规划,为各驻场单位提供服务.第十八条各驻场单位在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应当以书面形式征得机场管理机构的同意.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进行复核,并在15天内作出书面审核意见.第十九条予以严格管理.机场管理机构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每五年对机场总体规划进行一次复核,并及时将复核意见上报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机构,并由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报民航总局备案.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对经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的实施因重大情势变迁确需变更机场总体规划,须按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报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第二十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制订本机场总体规划实施细则,报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机构备案.第四章附则第二十一条通用航空机场总体规划的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作者:***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30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民航发展迅速,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文章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针对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确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机场总体规划;飞行区规划;航站区规划引言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民航领导体制经过了受空军指导、交通部管辖以及又改为归空军负责管理等三次变革。
这一时期,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全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第二阶段(1978-1987年):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1980年全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
第三阶段(1987-2002年):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成立国航、东航、南航、西南航空、西北航空、北方航空以及中国通用航空。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至今):机场实行属地管理,对除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外的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
2004年中国首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中国民航飞速发展,2019年全国共有运输机场238个,航空旅客运输量13.5亿人次,运输总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前两个阶段的航空运输还是只能为较少的人员提供服务,对机场的需要也只是处于“跑道能起降、航站楼能走人、塔台能指挥”的阶段,机场的规划建设也只是满足“一场一站一塔台”的使用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武当机场民用机场总体规划(2020版)》解读
记者昨从十堰武当山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十堰市人民政府日前批复了《十堰武当机场民用机场总体规划(2020版)》(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为: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6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5万吨、年客机起降54872架次;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50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3万吨、年客机起降84637架次进行规划。
《规划》提出,十堰武当山机场功能定位为:中型机场,口岸机场,兼顾通用航空运行的通航基地。
按照“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四型机场进行建设。
《规划》对武当山机场航站区、飞行区、机坪、货运等14个方面进行了修编规划。
航站区规划
建设国际航站楼
近期规划航站楼总面积67000平方米,其中国内航站楼?54000平方米,国际航站楼13000平方米。
其中国际航站楼为地上一层半式布置方式,楼内设置连接西侧新建国内航站楼和现状国内航站楼的通道;新建国内航站楼为地上二层式布置方式,建成后对现有航站楼进行局部流程改造,将现有航站楼作为旅客登机及贵宾进出港使用。
航站楼前相应设置高架桥系统。
近期规划停车场总面积37000平方米。
由于站前空间受限,规划结合楼前地势条件新,建停车楼27000平方米。
远期规划航站楼总建筑面积122000平方米。
远期在近期航站楼基础上继续向西扩建国内航站楼,并将近期航站楼部分改造为国际航站楼。
远期规划在近期停车楼基础上扩建停车楼面积27500平方米。
飞行区规划
跑道将延长至3200米
按照规划,武当山机场近、远期飞行区指标将由目前的4C升级为4E,更符合国际标准。
近期规划将现跑道向东延长600米,延长后跑道长3200米、宽45米,并根据跑道使用情况,适时对跑道进行加铺盖被;在跑道南侧新建与跑道同长的第一平滑,跑滑间距172.5米;在第一平滑南侧中部规划局部第二平滑(兼做站坪滑行通道),与第一平滑冋距为70米;第一平滑间为E类滑行道,第二平滑为C类滑行道。
预计“十四五”末期启动。
近期在跑道两端各规划1条E类端垂直联络道、1条E类旁通垂直联络道以及2条快速出口滑行道。
跑道双向保持I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和仪表着陆系统。
远期飞行区指标仍为4E,远期规划跑道尺寸与近期一致;规划将第二平滑向东、西两端
分别延长,兼做远期站坪滑行通道;在跑道北侧东部规划局部第三、第四平行滑行道;相应在平滑之间设置垂直联络道。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仪表着陆系统及助航灯光系统进行更新。
机坪规划
近期规划客机位32个远机位14个
近期站坪分别向东、西两侧扩建。
近期规划客机位32个,远机位14个;近期将机场现状通航机位向东迁移至机务场务特车库北侧,规划布置(预留)10个通航机位,并预留2个货运机位位置。
远期客机坪继续向西扩建,货机坪向东扩建。
规划46个客机位、7个货运机位;另外在跑道北侧东部规划增加基地航空公司机位以及10个通航机位。
货运区规划
新建4000平方米的国内货运库
近期规划在机场的东南方向布置新的国内货运区,新建4000平方米的国内货运库,并将现货运库改造为国际货运库使用;在货运区空侧设置待运场3000平方米,陆侧布置停车场、装卸平台等。
远期国际货运库保持不变,国内货运库在近期基础上向东扩建至7200平方米。
工作区规划
功能布局更加完善
近期在现工作区南侧按照业务需求规划机场业务用房,配套配餐中心、特种车库、普通特种车库、综合仓库、地勤、信息中心、联检单位、公安、安检、地勤等各勤务保障设施,旅客过夜用房与停车楼合建;远期根据发展需要在近期工作区预留地块进行相关保障设施扩建。
基地航空公司及通用航空规划
规划布置10个通航机位
近期规划将机场现状通航机位向东迁移至机务场务特车库北侧,规划布置(预留)10个通航机位。
在机场现状通航办公楼基础上向东扩建通航综合办公用房。
远期随着机场的发展,在跑道北侧东端规划航空公司基地和通航基地,适时启动建设。
空管设施规划
新建一座64米高的塔台
近期规划机场管制任务为塔台管制和进近管制,管制方式?为雷达及ADS-B监视下的程序管制,规划在距跑道中心线垂距545米、距跑道北端1712米处新建一座64米高的塔台与4000平方米航管楼,并相应配置航管、监视、通信、导航、气象等空管设施设备。
远期按照管制方式及机场业务量增长情况,配置、更新相应航管、监视、通信、导航、气象等空管设施设备。
供油设施规划
远期新建4座3000立方米油罐
近期规划机场年航油加油量14万吨。
近期在油库扩建区域新建2座3000立方米油罐以及配套设施;在飞行区内新建1座航空加油站,预留远期布置管线加油车空间。
远期规划航油加油量21万吨。
新建4座3000立方米油罐,同时拆除2座1000立方米油罐;在飞行区内新建1座汽车加油站;新建机坪管线加油系统。
消防救援及安保设施规划
机场安全保卫等级将由二类升为一类
近期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及应急救护保障等级均为8级。
近期规划消防救援站土建按远期规模一次建设到位,将现特车库及道口拆除,将消防救援站扩建至3200平方米,并设置消防训练场地,同时随飞行区扩建相应更新改造机坪及跑道消防管线;规划应急救护中心土建按远期规模一次建设到位,在公安安检护卫用房的东侧新建应急救护中心1500平方米。
近期机场安全保卫等级为二类,配备标准安保设施设备。
远期消防保障等级及应急救护等级均为9级。
消防救援站维持不变,按等级对飞行区消防管线进行升级扩建,相应增配消防车辆;规划按等级相应增配应急救护车辆。
远期机场安全保卫等级为一类。
远期规划根据机场扩建相应对各安保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综合交通规划
新建站前立交出入通道
近期规划进场路东侧工作区路网与现状工作区路网相连接,并在货运区设置出入口;机场路西北工作区路网利用新建站前立交出入;进场路西南区工作路网通过跨路桥与近期进场路东侧工作区路网相互连接,并在机场路设置一个入口。
远期规划工作区路网与近期进场路东侧工作路路网相互连接
土地使用规划
远期规划总用地面积是现在的两倍还多
机场现状用地面积186.701公顷。
近期规划总用地面积303.913公顷,近期新增117.212公顷。
远期规划总用地面积415.164公顷。
这意味着,武当山机场未来的用地面积是现在的两倍多。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