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_王艳

合集下载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审美构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科幻电影不仅通过创新的视觉效果和前沿的科技概念,还通过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角色塑造,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详细分析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探讨其背后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视觉效果的震撼1. 创新的视觉特效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卓越的视觉特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通过先进的CG技术,电影制作团队能够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场景、特效和动作。

这些特效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独特的画面构图好莱坞科幻电影在画面构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通过运用对比、对称、色彩搭配等手法,电影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同时,画面构图还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完整、连贯的视觉体验。

三、科技概念的引领1. 前沿的科技概念好莱坞科幻电影常常以未来科技为背景,通过展示前沿的科技概念,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这些科技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基因编辑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2. 科技与人类的互动好莱坞科幻电影在展现科技概念的同时,还关注科技与人类的互动。

通过描绘人与机器、人与自然的关系,电影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这种深度思考使得好莱坞科幻电影更具吸引力。

四、故事情节的吸引力1. 紧凑的叙事结构好莱坞科幻电影通常具有紧凑的叙事结构,使观众能够迅速融入故事情节。

通过设置悬念、高潮和转折,电影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紧张和刺激的世界。

2. 深入人心的主题好莱坞科幻电影关注人类普遍的主题,如爱情、友情、家庭等。

通过将这些主题与科幻元素相结合,电影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电影还通过探讨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引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五、角色塑造的丰富性1. 个性鲜明的角色设定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

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背景和经历,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他们。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作为全球电影工业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观众。

本文将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时间与空间的探索好莱坞科幻电影常常以时间和空间的探索为主题,如《星际穿越》、《银河系漫游指南》等作品。

这些电影通过展现不同的时空背景,引导观众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未来。

在时间和空间的探索中,科幻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三、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是科幻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许多电影通过描绘科技的发展和影响,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如《机器人总动员》、《机械姬》等作品,通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反思人类对科技的依赖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担忧。

同时,这些电影也探讨了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科技与道德、伦理的冲突。

四、人与自然的对抗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如《侏罗纪公园》、《深渊》等作品,通过描绘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提醒我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些电影让我们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责任,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五、人性与道德的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还经常通过未来世界的设定和科技元素,探讨人性与道德的问题。

如《黑客帝国》、《末日孤舰》等作品,通过描绘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和挣扎,引发我们对人性、道德和生存意义的思考。

这些电影让我们反思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在面临危机时如何做出选择。

六、总结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形式,成为了全球观众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

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科技与人类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人性与道德的探讨,科幻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同时,这些电影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我们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未来、科技进步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问题。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眼球。

从早期的太空探险到现代的高科技发展,科幻电影的主题不断拓展和深化。

本文将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概述1. 太空探险与外星文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太空探险和外星文明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这类电影通过描绘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示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好奇心。

同时,与外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也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文明的认识和思考。

例如,《星际穿越》以人类探索宇宙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生存危机时的勇气和智慧。

而《异形》系列则通过与外星生物的战斗,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弱点和挑战。

2.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科技发展是科幻电影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这类电影通过描绘未来世界的科技景象,探讨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如《机器人总动员》通过展示未来世界的科技发展,探讨了人类对科技的依赖和未来的可能走向。

而《黑客帝国》则以科技为背景,揭示了虚拟现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3. 人性探索与伦理道德科幻电影在展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常常关注人性探索与伦理道德的议题。

这类电影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描绘,探讨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银河系漫游指南》通过荒诞幽默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道德观念的相对性。

《机器之心》则关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引发了关于机器是否拥有情感的伦理思考。

三、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的深层含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虽然多种多样,但都蕴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它们不仅展示了人类的勇气、智慧和探索精神,还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的担忧和思考。

同时,这些电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性、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平台。

四、结论综上所述,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其主题涵盖了太空探险、科技发展、人性探索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对未来世界的担忧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一直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技术魅力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科幻电影以未来世界为背景,通过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节设计,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将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类1. 太空探索与外星文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太空探索与外星文明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这类电影以太空为背景,探讨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与外星文明的交流。

如《星际穿越》、《星际迷航》等作品,通过宏大的宇宙景象和复杂的科技设定,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

2. 未来世界与科技发展未来世界与科技发展是另一类重要的科幻电影主题。

这类电影以未来世界为背景,通过描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和担忧。

如《终结者》系列、《黑客帝国》等作品,通过高度发达的科技和未来社会的景象,引发了人们对科技进步与人类命运的关注。

3. 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是科幻电影中富有想象力的主题。

这类电影通过时间旅行的设定,探讨了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和改变历史的可能性。

如《回到未来》系列、《时空裂痕》等作品,通过独特的情节设计和视觉效果,让观众感受到了时间的神秘和无限可能性。

4. 生物科技与基因改造生物科技与基因改造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科幻电影主题。

这类电影通过基因改造、生物科技等设定,探讨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和改造的可能性。

如《侏罗纪公园》、《异形》等作品,通过惊险刺激的情节和视觉效果,引发了观众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好莱坞科幻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先,科幻电影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描绘和对科技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其次,科幻电影通过对未来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引发了观众对科技进步、环境保护、人性的探讨等议题的关注。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大重要流派。

本文旨在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从视觉特效、故事情节、角色塑造、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科幻电影的创作与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视觉特效视觉特效是科幻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好莱坞科幻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通过CGI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手段,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

视觉特效不仅为电影提供了逼真的画面,还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在《阿凡达》、《星际穿越》等作品中,视觉特效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电影的审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科幻电影的灵魂,它决定了电影的走向和观众的情感体验。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故事情节往往富有创意,将科幻元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紧凑的剧情和巧妙的伏笔,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思考。

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新奇性和悬疑性,还在于其深度和广度。

例如,《星际穿越》通过描述人类探索宇宙的故事,探讨了家庭、爱情、牺牲等主题,使得电影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四、角色塑造角色塑造是科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决定了观众对电影中人物的理解和认同。

好莱坞科幻电影在角色塑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展现出勇敢、智慧、牺牲等品质。

同时,电影还通过角色的互动和关系,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复仇者联盟》系列中,各个超级英雄的性格特点和英雄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主题内涵主题内涵是科幻电影的灵魂所在,它反映了电影对人类社会、科技发展、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内涵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普遍的价值观念。

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深入探索,科幻电影往往能够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

本文将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科幻电影主题分类1. 宇宙探索与外星生命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宇宙探索与外星生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类电影通常以探索宇宙、寻找外星生命为主线,展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

如《星际穿越》、《星际迷航》等作品,通过宏大的宇宙背景,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宇宙时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勇气与智慧。

2. 科技未来与人类命运科技未来与人类命运是另一类重要的科幻电影主题。

这类电影通常以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影响为主线,如《机器人总动员》、《黑客帝国》等作品。

这些电影通过描绘未来的科技世界,引发观众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与担忧。

3. 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是科幻电影中富有想象力的主题之一。

这类电影通常以时间旅行、穿越时空为线索,探讨人类在时间中的命运以及平行世界中的可能性。

如《盗梦空间》、《彗星来的那一夜》等作品,通过独特的情节设计,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三、主题分析1. 文化内涵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主题是多元的,涵盖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科技进步的反思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担忧等多个方面。

这些主题不仅展现了人类的勇气与智慧,也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的渴望与担忧。

同时,这些主题也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

2. 社会影响好莱坞科幻电影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激发了人们对科技、宇宙等领域的兴趣,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它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与担忧,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

最后,它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未来将更加丰富多彩。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分析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分析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分析作者:曹琼文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8期摘要:科幻片是类型片的一种,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章主要针对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好莱坞科幻电影;文化内涵;分析一、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文化,更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呈现载体。

以各种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催人泪下的故事情结节及以高科技辅助为平台的方式,来表达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和民族文化。

好莱坞科幻电影诞生于20世纪大约50年代,就以独特的高科技科幻形式展现出来,以具有高收视率的视听效果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更能表现出影像背后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说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外星人入侵“为题材的科幻电影(一)以“外星人入侵”为题材的科幻电影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小高峰。

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大约20世纪50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边建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大力阻止他国的扩张,在加强自身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进步的同时,还在潜意识里加强了以政治为目的宣传战。

而这个时期的外星人电影主要是打击以他国为题材而设计的,如《火星放侵者》《宇宙访客》和《地球停转之日》等。

到现在像《天外魔花》都被认为是美国那个时代的反共思想的明显代表之作。

(二)第二个小高峰出现在大约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这时美国人所出现的外星人题材主要是想表现了民族新生的社会背景,如《外星人》《超人》等都反射出当时的文化向往,充满着心地善良的友者或来帮助和支持人类对付肮脏丑恶势力、爱护地球的朋友。

《外星人》中的来客可以用心灵的感应和小朋友交流,并在这个小男孩的帮助下成功的加到了自己的外星家园。

导演通过观众对小男孩和外星来客之间的感情,引出观众内心深处所存在的一片净土,和电影深层表达的主题达到共识,理解、美德、包容,对本国的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2024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范文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独特的审美构成,成为全球观众热爱的电影类型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从视觉特效、剧情设定、人物塑造、音乐配乐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科幻电影的审美研究提供参考。

二、视觉特效视觉特效是科幻电影的核心元素之一,为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力的视觉体验。

好莱坞科幻电影在视觉特效上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如CGI技术、实景特效等,使得电影中的场景、角色、动作等元素栩栩如生。

例如,在《阿凡达》中,电影通过先进的CGI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星球,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

此外,科幻电影中的视觉特效还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如《星际穿越》中的黑洞场景,既展示了科学的神奇魅力,又为电影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三、剧情设定科幻电影的剧情设定是其审美构成的另一重要方面。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剧情设定往往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深度。

电影通过设定未来世界、外星文明、时间旅行等情节,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同时,科幻电影的剧情往往关注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等议题,引导观众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

例如,《星际穿越》通过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的故事,探讨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而《盗梦空间》则通过层层嵌套的梦境设定,引导观众思考人类的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四、人物塑造人物塑造是科幻电影审美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个性鲜明、形象立体。

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复杂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使得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同时,科幻电影中的角色还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如《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瓦力,象征了人类对环保和科技进步的反思。

此外,科幻电影中的角色关系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方面,如《星际穿越》中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观众在感动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人类情感的价值。

五、音乐配乐音乐配乐是科幻电影审美构成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好的音乐配乐能够为电影营造氛围、增强情感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王 艳(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4)摘 要: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美国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3个主要类别──“外星人入侵”科幻电影、“灾难和后灾难”科幻电影和“太空旅行”科幻电影的分析,揭示了影像背后所蕴含的反苏反共、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对自由、平等、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价值观的大力宣扬,同时也肯定了某些影片中对社会时弊的批判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好莱坞科幻电影;文化;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I10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6539(2013)02-0049-06Decod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Hollywood Science Fiction FilmWang Yan(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ub-genre of Hollywood cinema ,science fiction fi lm serves as an important medium in transmitting American culture and ideolog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hree major sub-genres of American science fi ction fi lm :alien invasion ,apocalypse and post-apocalypse ,and space travel ,revealing respectively their hidden ideologies of anticommunism and American Supremacy as well as their advocating of such American values as freedom ,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 ,and also af fi rming the signi fi cance of the realistic criticism of the social ills and ultimate concerns with human future conveyed in some SF fi lms .Key words :Hollywood science fiction fi lm ;culture ;ideology [收稿日期] 2012-9-10[作者简介] 王艳(1969~),女,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电影是一门艺术,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它通过各种形象的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和高科技的表达方式,隐喻或者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特定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文化。

阿尔都塞(Althusser )把电影看作是一种有别于强制性国家机器(如军队、法庭、监狱)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正如他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所表述的:“意识形态不是凭借人的主观观念,而是根据形象事物来进行阐述,特别是通过电影的结构来起作用,这种结构包括有思维结构、故事结构、表达结构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结构来形象表达隐蔽在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2006:726)。

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电影通过营造视觉奇观使观众与其生存状态之间建立起一种“完美的想象性关系”(转自戴锦华,2004:187),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影片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的主体位置,成为该意识形态的同谋者。

让・路易・鲍德里(Jean Baudrillard )在阿尔都塞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电影作为“意识形态腹语术”的特点。

所谓“意识形态腹语术”,是指“意识形态似乎并不直接言说或强制,但事实上是在不断地讲述和言说,只不过是成功地隐蔽起了言说的机制和行为,成为某种不被感知的言说”(转自戴锦华,2004:188)。

在电影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另一个重要观点来自美国的电影理论家汉德森(Henderson ),他认为对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而言“重要的是讲述神化的年代,而不是神化讲述的年代”,即电影批评的参照系数不是电影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而是制作、发行、放映的年代。

可见,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大众娱乐消遣的方式,更是一种具有隐蔽性和象征性的文化输出手段,它将意识形态包裹于所创造的影像之中,引导、暗示观众接受其所表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科幻电影无疑是电影艺术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好莱坞科幻电影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自产生之日起,它就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极具冲击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化地展现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给文化带来的影响(Telotte,2001:63)。

本文选取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类别──“外星人入侵”科幻电影、“灾难和后灾难”科幻电影以及“太空旅行”科幻电影,分别解析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外星人入侵”科幻电影以外星人入侵为题材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经历了3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二战之后,苏美进入了冷战时期,美国为维护西方社会制度,遏制苏联扩张,在加强与苏联在军事、经济、技术等方面竞争的同时,还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宣传战。

这个时期的外星人科幻电影大都以打击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主要敌人的需要而设计,比较著名的包括《怪形》(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1951)、《地球争霸战》(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火星入侵者》(Invaders from Mars,1953)、《宇宙访客》(It Came from Outer Space,1954)、《盗尸者入侵》/《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和《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等。

在这些影片中,外星人成为红色苏联的象征,冷战的噩梦化身为美国被强大的、拥有超级武器和能力的外星人所毁灭,或外星人通过“无形”、“洗脑”的方式泯灭美国人的个性、削平人类的情感,从而达到征服美国和世界的目的(Sobchack,2005:264)。

其中,《地球争霸战》和《盗尸者入侵》/《天外魔花》分别是这两种模式最好的体现。

《地球争霸战》是根据科幻小说之父赫伯特・威尔斯(H.G.Wells)189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讲述了拥有先进武器的火星人入侵地球,并几乎毁灭美国的故事。

片中的火星人是前苏联的化身,它们面目狰狞,凭着先进的武器肆意屠杀、所向披靡,摧毁了美国的大部分城市,但最终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彻底消亡。

《盗尸者入侵》/《天外魔花》取材于杰克・芬尼(Jack Finney)1955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说。

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一个叫桑塔米拉(Santa Mira)的小镇上,外星人的遗传因子从太空吹到了这里,这些外星人的遗传因子具有一种很强的复制能力,可以变幻成他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人的模样,桑塔米拉的居民逐渐被这些外星人所取代,最后,小镇上的外科医生迈尔斯・本奈尔(Miles Bennell)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并试图阻止外星人占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计划。

影片的结尾并不乐观,虽然迈尔斯最终说服了有关当局,但外星人的遗传因子已经蔓延到镇外,能否被阻止,影片并没有明确地交待。

这两部影片都明显带有诋毁苏联形象和意识形态、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诱导观众对苏联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产生敌意的政治目的。

特别是《盗尸者入侵》,影片通过对外星人以某种隐秘、无形的手段,慢慢对人类进行渗透、替换、改变、复制、异化,最终达到统治或消灭地球人的目的这一情节设计和恐怖气氛的渲染,形象地描绘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向西方渗透的手段和可怕的后果,观众在影片中,照见了自己的主体形象(桑塔米拉镇的居民),从而产生了对红色苏联及其意识形态的反感、恐惧和警觉,由此,美国实现了其输出反共意识形态的目的。

回顾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化中弥漫着对共产主义制度的敌视和神经质的恐惧。

这个时代的人们恐惧自己变成他者;恐惧个性被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取代;恐惧自己熟悉的世界忽然被颠覆,这和当时美国的反共文化宣传有着直接的联系。

事实上,一直以来,《盗尸者入侵》/《天外魔花》被普遍认为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反共思潮标志性的文化体现。

“外星人入侵”科幻电影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美国人在经历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肯尼迪遇50刺、越战失败、尼克松水门丑闻等一系列事件后,开始把关注的焦点由国外转向国内。

美国急需走出历史的创痛,重新达到民族的新生。

这一时期出品的外星人题材的科幻影片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外星人》(E. 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和《超人》系列电影(S u p e r m a n,1978/1980/1983/1987)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诉求。

在这些影片中,外星来访者不再是以往同类影片中邪恶暴眼的入侵者形象,而是充满善意的使者或帮助人类对抗邪恶势力、保护地球的朋友。

《外星人》中貌似儿童的外星来客可以通过心灵感应和人类交流,成为小男孩艾略特的朋友,并在艾略特的帮助下返回自己的星球。

导演借助儿童的视点来表现电影时空,目的是利用“儿童情结”唤起观众的童年意识,观众记忆中的某一特殊深刻的童年场景在作品中闪现,形成了对观众童年情感的召唤和共识,使观众在心理上达到对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认同。

影片充斥着美好的想象和人性的光芒,表达了回复纯真、包容理解的主题,对加强美国的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超人》系列电影创造了美国大众文化的神化。

超人成为美国大众文化中流传最广、最为深入人心的形象。

来自氪星球的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既是都市社会中的普通一员,又是凌驾于整个社会环境之上的游侠。

他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是正义和美国精神的象征,他孤独而强大的银幕形象正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此外,超人的救世主形象还隐喻着美国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

美国人早期的移民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掌握着来自上帝的唯一真理,肩负把自由、民主的福音传向世界各地的使命,是拯救世界于水火的救世主,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指路星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