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共4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共48张PPT)

世界观
世界越来越好 (正确)
世界越来越糟 (错误)
决定 体现 决定 体现
方法论
积极配合国家防疫工作 (正确)
消极、恐慌、焦虑 (错误)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联系
世界观
方法论
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法和根本观点
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例】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 C、)
A.闻鸡起舞
E
探究二:人人都B.有水世往界低处观流,他们的世界观都能被称为哲学吗?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世升界西观落就是哲学?
E.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世界观
自发的、不系统的
自觉的、系统化、 理论化
朴素的 世界观
哲学
结论:
世界观就是哲学?
见了会倒霉的! 已
划过夜空的流星雨
那只不过是宇宙 物质和空气摩擦 的现象

1.什么是世界观?
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特点: 1、世界观人人都有 2、零散的、自发的、朴素的,
缺乏系统化和理论化 3、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哲学的意义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
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
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 有益的指导。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
质是恶还是善?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 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 在哪里 ?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什么是哲学? (1)、从字义看,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 (2)、从研究对象上看, 具体科学的形成和特点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括和总结
(3)、从内容上看,哲学 什么是世界观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系 界观 (4)、从有用性看,哲 什么是方法论 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法论
讨论:“杞人忧天”
你童年时曾经象杞 人那样想过吗? 你觉得杞人忧天 有无合理性?
哲学并不神秘
任何事物都不 是永恒不变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就在 一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 世界的思考 生 活 处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处 人聪明的学问 有 哲学是指 哲 导人们生 学 活得更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的艺术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 学 依 据 客观决定主观 事物是相互联 系的
方法论意义 要从实际出发 要用联系的观 点认识事物、 处理问题 承认矛盾,揭 露矛盾,解决 矛盾
选择专业能不 能随心所欲 如何处理德智 体以及个人和 集体的关系
假如没有小偷, 矛盾推动事物 锁会达到今天 的发展 这样的完善吗?
克隆技术是喜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坚持两分法, 还是忧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防止片面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 D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2、“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 明 ( ) 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哲学知识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PT完美课件(共66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PT完美课件(共66张)
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哲学的产生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
把事物之间的 偶然联系当做 规律。
事物是一分为二 的,具有两重性。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智慧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专家点评 P4
哲学与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 在精神上的反应,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发展。
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他的这一面,也可以反映他的那一面, 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歪曲错误的反映。
思考:从上述概述的共同点中,你认为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它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P3 在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2.哲学的产生
阅读与思考P3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 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 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惭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除愚 蠢。”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课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课件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 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 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的火花。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 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 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 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课件 共28张 精品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课件 共28张 精品
——苏格拉底
案例分析
2.哲学是使人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爱智慧
(2)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结束语
哲学并不神秘,留意身边的哲学; 学好哲学,亦要用好哲学。
二、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从哲学与世界观的角度看
(1)世界观 ①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零散,自发形成。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1)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 (2)哲学源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
思考
我们 为什么需 要哲学?
•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 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在 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
2.哲学是使人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爱智慧
智慧这个词太大了, 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 这个词语倒适合于人。
•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哪些基本观点?
①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所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会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本课小结
生活与哲学
政治组 郁娥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分享与交流: 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 对此格言你有什么生活体会?
请你评论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再认识: •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激流勇进?急流勇退? • 矢志不渝?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科学化 (×)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决定 体现
方法论
2.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角度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共37张PPT)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 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拓展2 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3)科学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图示如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
的繁荣发展。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018·江苏,26)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 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 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 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 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上帝创造了一切
E.张三早上5点起床
F.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G.太阳东升西落
CDF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上帝创造了世界 ④万物皆备于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共45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共45张PPT)

孙女娇娇明年要考高中了,奶奶求佛祖保佑乖孙女考上 博乐四中。娇娇不解,问奶奶:我要好好复习,定能如 愿。“佛祖怎么能保佑我呢?”奶奶说佛祖是无所不能 的,只要心诚,没有不灵验的。娇娇:“骗人的,世上 哪有什么佛祖呢?”奶奶:“嘘,不要让佛祖听到,会 降罪的。”
1、什么是世界观 ——
①整个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意识和思维)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 决定 世界观 体现 方法论
人们认识 和改造世界 根本原则、 根本方法。 用来观察问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总的看法、根本观点。 题、处理问题


结论二 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请你将我们所学的这几门学科按照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进行分类。
1. 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3.关键词有哪些?你是如何理解的?
孔子:丘能仁且忍,辩且 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 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老子:道可道,非常
道;道法自然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 “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2、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是一回事吗?
“三个对待”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集体利 益与个人利益+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活 界的思考 处 处 有 哲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 学 哲学是指导 明的学问 人们生活得 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亡国论”:
中国无法战胜日本,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只能 是中国灭亡;而且中国的抗战意志越坚定,亡国的速度 越快。 无论从国力和军力上相比,中国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在 “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中国与自己的战争 对手有着相当的差距,这种差距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 造成的。战争除了精神质量的比拼之外,还是工业能力、 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拼,在这些方面,当时的中国 与已进入工业强国时代的日本几乎没有可比性。

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某村有一座刚盖好的农宅,由于不明原因先后有多人死去, 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都称之为 “凶宅”。在 这期间,这家人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但也无济于 事。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人员经过考 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 祸根就来自于地基中的一种 放射性石料。石料清理掉后,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 因的死人现象。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5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人如何认识世界
社会历史观 11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的发展
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12
——人的存在及价值
《 生 活 与 哲 学 》 知 识 结 构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 辩证唯物论 4.5.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三单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生活与哲学》总体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生活与哲学》主要内容概览
辩证唯物论4-5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7-10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猪生猪
万有引力
遗传与变异
具体科学 的个别规 律
事物是普遍 联系
一切事物都 是运动变化
整个世界 适用的普 遍规律
作业:对哲学概念的总结: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现世 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 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科 学的概括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基础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哲学与 生活实践 哲学与世界 观、方法论
哲学源于生活 哲学指导生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联系
统一 共性和个 性
哲学与 具体科学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和动物不同——需要哲学知识。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是人们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结论:哲学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哲学
研究问题
观 点
派 别
哲 学
世界 是什么
物质 意识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不可知论
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辩证法
世界 怎么样
联系、发 展、矛盾
否认
唯物主义辩证法
人与外 不能反映 部世界 的关系 能反映
可知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注意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不 同
世界观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原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则和根本方法。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注意1(哲学与世界观)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 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 问题的观点) B.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有 哲学;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 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但也不能说哲 学家才有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基础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基础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学习目标: 1.哲学源于实践;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2. 四单元的逻辑联系:
第 一 单 元 第 二 单 元 生活 智慧 与时 代精 神 哲学 常识 马哲 辩证 唯物 论 认识 论
1哲学与生活、实践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 4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 先导
探索 世界 与追 求真 理
1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2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 机能、物质的反映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内容 辩证 唯物 主义 (三者 的统 一) 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能动的反映论 教材主要内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1.世界物质性原理——一切从实际 出发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实事求是)
1.普遍联系 2.运动变化发展观 3.矛盾观 4.辩证否定(创新)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认识运动与真理 1.社会发展规律 2.社会历史主体 1.价值判断与选择 2.价值创造与实现
历史 唯物 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生活与哲学》编写体系:
1.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为: 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两个境界: 世界观境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人生观境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 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 元,每单成一个“树”形的问题串。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含义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不同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
哲学则是关于世 界观的学问。
理论化、系统化的有 世界观人人都有, 特点 是自发的、朴素的、肤 序、有逻辑和完整的思 想体系,学过哲学的人 不同 浅的、零散的。 才具有哲学
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 哲学为最高表现。
《生活与哲学》
学习方法:
注重思维(辩证思考与分析)
注意生活化、具体化理解(运
用) 重视方法论(世界观——方法
论——分析实际)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 界
物质 世界 精神 世界
客观 世界 主观 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类思维
统 一 于 物 质
从本质、本原上讲,世界最终统一 于物质,即世界是物质世界。
《生活与哲学》
注意2 (几个概念) A.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 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B.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改造 主观世界的活动。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一、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哲学是方法论的学说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注意1(教材知识观点)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 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哲学需要惊异——需要思维、思考…哲 学让人“惊讶”,但反对故弄玄虚。 C.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哲学智慧。
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作用) A.哲学的本义: 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B.哲学的作用(功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有三功能(综合探究):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 功能。
2. 四单元的逻辑联系:
思维方 法与创 新意识 1普遍联系 2变化发展 3矛盾 4辩证否定 1社会真谛 2价值观
第三 单元
唯物 辩证法
第四 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社会历 史观与 价值观
3. 四单元三模块的逻辑联系:
A.物质观与实践观——物质与意识、实践 与认识 ——如何认识物质世界 B.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联系、发展、矛 盾、创新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规律、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