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紫荆港西区规划图-最新高清版2018

合集下载

浙大紫金港西区方案设计

浙大紫金港西区方案设计

可持续的湿地系统,可清游的江南水乡可生长的绿色风景,可交往的亲切家园可歌咏的风华年代,可力行的求是精神水绿编织的风光与人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基地分析1.1项目背景1.1.1 浙江大学简介: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浙江大学经历了求是书院、浙江高等学堂、国立第三中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等几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被分为多所单科学校。

1998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重新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共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分布在杭州市区不同区域。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1.1.2 东区概况:2002年10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正式启用。

东区占地总面积约320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3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建筑面积118万多平方米,入住学生2万余名,已有6个学院迁入,基本形成主校区氛围。

东区初步实现了浙江大学“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建设目标,标志着浙江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1.3 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

1.1.4 竞标任务书要求:西区景观规划设计内容:西区按14000学生规模配置教学、科研、实验、体育运动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设计人应以创造现代化的一流大学校园为目标,高起点,高要求,秉承东区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的原则,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构思巧妙,风格独特,创造特色空间,满足多种功能,要与诗画杭州、生态西溪的地域特点相结合,同时要强调浙江大学百年历史的丰富文化内涵,弘杨求是精神,将西区建成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优美校园。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函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函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7.02•【字号】•【施行日期】2015.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省发改委关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函省教育厅:你厅《关于要求审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函》(浙教函〔2015〕131号)收悉。

我委原则同意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现将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保证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在建组团和单体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道路及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并满足学校将紫金港校区东西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和完善校园内外交通通行功能的需要,新建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是必要的。

二、项目名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主干道路及校门建设工程。

三、项目法人浙江大学。

四、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部,主干道路由南向北横贯整个校区,是紫金港校区东西区的分界线。

校门位于主干道路的最南端。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项目由三座桥、一条主干道和校门组成。

三座桥分别与余杭塘路相连;主干道路全长1568米,宽24米;校门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正门,总建筑面积660平方米。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3000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由浙江大学自筹解决。

江大学0请据此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我委审批。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72号)要求,请相关职能部门在完成该项目审批事项后及时录入相关审批信息,请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在项目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要求的八项开工条件后,及时录入实施进展信息。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Design 设计, 2018, 3(2), 44-52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designhttps:///10.12677/design.2018.32008Reform Design of Public Space in Zijingang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Yuan Sun1, Fangyuan Chen1, Wenxuan Sun2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2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May 28th, 2018; accepted: Jun. 12th, 2018; published: Jun. 19th, 2018AbstractIn the view of the users of Zijingang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authors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ublic space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of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Also, with screening the different scales of the reform object, we try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bring students better environment of learning and living. In the case of possible circumstance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ults should be promoted.Keywords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pace, Reform Design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孙源1,陈方圆1,孙文瑄2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8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19日摘要笔者站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使用者的角度,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体验、观察和切实需求,探究大学校园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景观工程设计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景观工程设计


设 计 理 念 围绕 “ 溪 湖 山 水 ,求 是 人 文 ”的 主 题 形 象 ,延
南岸—— 滨湖公 园:通 过传统 园林 掇山理水 的
设 计 手 法 ,形 成 湖 心 岛 、 曲折 的湖 湾 、沿 湖 缓 坡 地
续紫金港校 区规划 布局特色 ,承载杭州西湖 、西溪
的经 典 地域 景 观 特 色 ,传 承 浙 大 百年 的求 是 精 神 ,
和生态绿心 。 二 、 设 计 策 略
西区河道 以本土植被 为主,通过搭配形成 富有 西溪地域特色的校 园新环 境,整体上呈现 以原生湿 地景观为基底 的植 物景 观风貌 ,各个河道又 各具植
物特色。
空间内设置 “ 求是之路 ”系列雕 塑,以变 化的洞 门 不断地推向湖岸和湖心 岛,既有传统园林层层框景 的韵 味又 寓意着求 是创新之路延 绵不断。 西岸—— 旷湖 长堤 :营造整体缓 坡草坪疏 朗大 气的观湖空间,薄绿地形成最好 观湖 视野,岸线平
面 向校 园 主 干 道 和 联 通 东 区 的主 入 口空 间 。

明快 的线性 勾勒 出园路,艺术场地穿插其 中,创造 处公众 自发的创意艺术和展示空间 。
3 . 校 园绿 化 特 色
整体 自然生态 的绿色基底 ,以湿地景观为特色 , 生长在湿地 中的大学校 园, 根植西溪地域景观特色、 延续 西溪水 乡湿 地风情:观赏型湿地 以观 赏型湿地 为基底 ,空间组织上 以功 能性活 动草 坪为主 ,通过 乡土湿地植 被的应用呈现湿地特 质;生态型湿地种 植原生湿地 树种 为主,保 留原生 湿地 景观风貌, 同 时 赋 予 一 定 的功 能 及 活 动 设 施 。 求是湖整体景观风貌 以观 赏型湿地为基底 ,结 合绿 地功能组织多样化 的植物 空间;根据绿地功 能 划分 ,结合地形合理划分植物 景观空间;充分应用 原生湿生植被 ,延续场地 水乡湿地景观特色 ;科 学 地 、 艺 术 地 进 行 植 物树 种 搭 配 ,常 绿 落 叶 、 开花 观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工程项目期限:2003年7月-2017年建设地点: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和蒋村乡,东至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南至蒋村乡拆复建用地,北面为留祥路,西面为绕城公路,总用地面积5500亩。

具体位置见附图。

执行单位:浙江大学编制日期:2003年6月一、项目建设目标2003 年初,李岚清同志在视察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时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有实力在硬件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希望浙江大学在不放松软件建设的同时,在硬件上也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省、市和教育部及各方面的支持下,通过浙江大学主校区建设,为我国高校面向21世纪进行校园规划建设创造新的模式。

在基本完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校拟从今年开始进行紫金港校区西区的规划建设。

紫金港校区西区将成为未来浙江大学主校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以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为目标,在宗旨上秉承东区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网络化的建设理念,力求实现高水平科研、高层次教学以及强大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功能,在风格上追求共性和个性的和谐,全面体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要求。

同时,与杭州市西溪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杭州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布局的战略组成部分。

这一目标也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依据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任务的重大步骤,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按照这一要求,我校的目标是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高科技辐射和高技术产业化、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基地和中心之一,以及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具有显著办学特点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一流大学。

浙江大学紫金港二期(西区)规划方案的分析评论

浙江大学紫金港二期(西区)规划方案的分析评论

浙江大学紫金港二期(西区)规划方案的分析评论摘要: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二期(西区)规划方案通过评审已经确定了中标方案。

本文将对10号方案从校园功能、区域划分、布局安排上及人、校园、环境和城市的融合方面展开有益的讨论和评价。

关键词:紫金港校区;规划设计;环境Zhejiang university zijingang phase ii (west end) planning analysis commentsLIAn(Urban Arts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Abstract: Zijingang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hase ii (west end) planning through the review has identified the winning solution. 10 scheme will be on campus function, zoning and layout arrangement and peopl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urban integration aspects beneficial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Key words: Zijingang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environment1.项目规划设计背景每一个文化名城都应该有一所大学是它的教育文化名片,这对杭州来说也不例外,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的建设对杭州来说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同这座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提升息息相关的,浙江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在规划、定位、设计的同时较多的考虑了社会的公益性,保留了地块原有的自然生态,建设了大量的绿地,实现了较底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使其建成后成为城市中的“绿肺”。

传统底蕴与浪漫气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为例

传统底蕴与浪漫气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为例

传统底蕴与浪漫气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为例一、前言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传统底蕴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1. 传统文化对校园规划设计的影响及价值2.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3. 校园传统建筑、景观和雕塑的保护和传承三、浪漫气息的表现形式与要素1. 浪漫主义美学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2. 创造浪漫氛围的设计要素3. 通过建筑、景观设计来表现浪漫气息四、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为例1. 校园规划设计的历史和特点2. 概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的背景和意义3.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中传统底蕴和浪漫气息的表现五、结论总结本论文中讨论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底蕴和浪漫气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校园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规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本论文主要研究传统底蕴和浪漫气息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其应用情况。

二、传统底蕴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1.传统文化对校园规划设计的影响及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大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个性,使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文化特色。

文化传承是校园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校园规划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利用,通过创新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形成校园文化品牌,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而传统建筑、景观和雕塑等元素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反映出学校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能够为校园增添一份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2.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校园规划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呈现。

求是新阁、现代书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图书馆、档案馆方案设计

求是新阁、现代书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图书馆、档案馆方案设计

求是新阁、现代书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图书馆、档案馆方案设计摘要: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位于杭州城西,与已建成的东区成为百年浙大承前启后发展的主校区。

西区图书馆、档案馆工程,居于校区中心,是南侧校区主大门及东校区大门进入校园的干道交点,是紫金港东西校区的连接地带,拥有周边优越的自然景观。

根据《紫金港西区建筑风貌控制导则》,项目位于环湖湿地风貌带,建筑群定义为青砖黑瓦,平坡结合的体现文化底蕴的风貌带。

关键词:设计理念;设计策略;绿色建筑一、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根据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整体建筑风貌的要求,体现浙大底蕴与特色,具有标志性;在建筑细部处理和色彩运用上注重建筑外观对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承。

(2)在总平面布置上,应在基本满足建筑规模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交通组织设计、室外交流空间设计,尽力营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室外环境。

(3)建筑在设计理念、科技应用、空间组合等方面体现出创新创意。

二、设计理念1、一脉相承,靡故匪新浙江大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浙大之江、玉泉等老校区内,中西结合的红砖、青瓦、垂花门彰显了浓郁的大学氛围和人文底蕴。

而在紫金港校区东区,几乎清一色现代风格,外在环境中传统意象有所缺失,因此在西区规划中,确立加入适当的传统及老校区建筑元素,传承浙大人文精神,体现历史底蕴,延续老校园的文脉精髓。

校歌有云: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任何的创新与改革都包含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否则一味抛弃传统,终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图书馆及相邻地块被定义为青砖黑瓦,体现传统的环湖湿地风貌带。

更重要的是,紧贴图书馆南侧为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并将图书馆用地西侧划为求是书院仪式性广场,以示浙大办学之源,昭示以此区域作为重塑浙大历史文脉之地,因此,图书档案馆外观采用适当的传统形制,传统符号,与求是书院形成和谐统一的建筑意象,共同承担起传承浙大文脉的重任。

2、求是新园、现代书院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应该有现代的内在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