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介绍---孔子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或是民间英雄、宗教领袖、艺术家等。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飨读者。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克己复礼”、“中庸之道”,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2.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也是秦朝的建立者。

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凿修筑了万里长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是中国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以“仁德”和“义气”著称,与关羽、张飞结义,建立了蜀汉政权,统一了蜀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4. 王羲之(303年-361年)。

王羲之,字逸少,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书圣”。

他开创了行草书风,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颂为“书法鼻祖”。

5. 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豪放奔放,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6. 孙中山(1866年-1925年)。

孙中山,字逸仙,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和革命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近现代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杰出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历史人物介绍-孔子

历史人物介绍-孔子

孔子的思想

克已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孔子生平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 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 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 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 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 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久与


也人





天天






乎, 不






































》 经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时期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这些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杰出的领导能力和不凡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注重人际关系和人伦道德,他的思想强调了忠诚、孝道、仁爱和尊重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灵魂”。

孔子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新纪元。

他的弟子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二、刘备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字玄德,是中国三国时期的创业者和杰出的政治家。

他以其仁爱之志和忠诚之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刘备发起了蜀汉的建立,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蜀汉显祖”。

刘备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他的领导能力和智慧使其得以巩固势力,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政权。

他也是一位仁爱之君,注重人民生活和福祉,实施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政策和措施。

三、武则天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执掌皇权的女皇帝。

她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断的作风而闻名于世。

武则天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使得她统治下的唐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武则天的权力掌握与她谋求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息息相关。

她注重人才的选拔和重用,提倡科举制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她积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四、李白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诗仙”。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创造力和个性独特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奔放的豪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才能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历史名人与他们的贡献

历史名人与他们的贡献

历史名人与他们的贡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个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贡献而被永远地铭记。

这些历史名人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影响,塑造了世界的走向,并对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伟大贡献,为读者展示他们的杰出才能和为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一章:古代历史名人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仁爱、忠诚和礼仪等伦理观念,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教育,为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2.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帝国扩张者,他创立了史称“亚历山大帝国”的庞大帝国。

他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亚洲和埃及地区,并将不同文化的人民统一起来。

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和政治手腕使他成为全球史上最杰出的征服者之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中世纪历史名人1. 达·芬奇(1452年-1519年)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发明家和学者。

他以其画作《蒙娜丽莎》等成为全球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对解剖学的研究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通过其科学和艺术天赋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2. 约翰·古登伯格(1397年-1468年)约翰·古登伯格是一位卓越的哥白尼时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提出了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并通过研究恒星和行星的运动,发现了地球自转的证据,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贡献对科学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章:近代历史名人1. 亨利·福特(1863年-1947年)亨利·福特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先驱和工业家,也是现代工厂生产线的发明者。

他引入了大规模生产线的概念,使得汽车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使汽车成为更加普及的交通工具。

春秋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职业规划、职场语录、规章制度、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areer plans, workplace quo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 introduc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秋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春秋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十大历史名人及简介

十大历史名人及简介

以下是十位历史名人及其简介: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奉为儒家学派的圣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主张以仁爱、孝道、中庸、礼仪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人的德行、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的约束和修养,通过培养个人的德行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他还提出了“君子”、“小人”、“君子之道”等重要概念,并强调君子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修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和智慧,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孔子的教育和思想被后世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2.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古希腊的一位重要君主、军事家和征服者,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他是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二世和奥林匹亚斯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亚历山大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力。

他带领马其顿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征服了希腊城邦、亚洲小亚细亚、埃及、波斯帝国和印度等地,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

亚历山大对军事战略和策略的创新,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融合,使得他的征服行动极具独特性。

亚历山大大帝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对文化和学术的发展贡献良多。

他在征服之际,带领学者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资料。

他还创办了许多城市,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然而,亚历山大在征服和统治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他的统治方式有时候被认为过于集权,而且他也面临着政治和军事的反叛。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

他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夫子”。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他强调“仁”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思想。

他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孔子对于教育的重视也表现在他的言行中,他主张“教学相长”,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才能。

二、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姬姓,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出生在秦国(今陕西咸阳),在位期间秉持着“法家”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使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

秦始皇推行的改革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焚书坑儒”政策。

他认为儒家经典和士人的思想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因此下令焚毁儒家经书,并处死大量的儒家学者。

这一行为对当时的儒家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遭到了严重的打压,但统一了的文字、度量衡、车轨等统一改革仍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刘备(161年-223年)刘备,字玄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刘备出生在汉朝末年的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后来成为蜀汉的创立者和皇帝。

刘备是一个仁勇富有政治智慧的领袖,他秉持着“仁义之师”的理念,为人民谋取利益。

他与关羽、张飞等义兄弟共同抵抗曹操的统治,建立了联盟,袭取荆州,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刘备以德治军,号召全国的人民加入他的队伍,建设蜀汉。

刘备对于文化和教育也非常重视,重用草书书法家郭茂、刘禅等,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他表现出的仁德和政治智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君主。

四、武则天(624年-705年)武则天,原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成为正式的女皇帝。

历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简介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孔子是第一个向平民进行教育的人。

教学相长:孔子赞叹子贡等给他以启发的学生。

启发式: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

举一反三:孔子常常对学生学了一条能推广到第二条还是第三条做评论,并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它就不再教了。

学思结合: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

因材施教:提出对上等资质的人讲授上法,对下等资质的人讲授不能讲授上法的学说,并有切实的实践。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主张是以德治国,希望能够延续周朝的礼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不光是仁,还有礼。

仁是什么:仁者爱人。

仁便是爱。

礼是什么:阶级秩序。

孔子反对墨子主张的兼爱,主张爱是不同的,臣子对国君的爱和国君对臣子的爱不同,普通人对父母的爱与对子女的爱和对兄弟的爱,对朋友的爱,对陌生人的爱是不一样的。

所以仁+礼才构成孔子的核心思想。

(3)孔子主要生平年表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自远伯群体/zbw430新浪博客历史人物介绍----孔子“玉灵儿”推荐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打败了宋国。

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

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

走路时顺墙根快走,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

’他就是这般恭谨节俭。

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

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

”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

长大之后,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生长得很好。

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

在鲁国时,孔子曾去周学礼。

孔子从周回到鲁国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时候,晋平公淫乱无道,六卿把持国政,不断出兵攻打东边的侯国;楚灵王军队强大,也时常侵犯中原各国;齐是大国又靠近鲁国。

鲁国既小又弱,归附楚国就惹怒晋国;归附晋国就招致楚国来讨伐;对于齐国如果奉事不周到,齐国的军队就侵犯鲁国。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

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听了后说:“对极了!假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谿的田地封赏给孔子。

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

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长时间了。

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小步快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

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的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

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加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

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任用你了。

”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齐国,返回了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鲁定公继位。

后来鲁国出现了大臣专权的局面。

孔子不愿意再继续做官了,就回到家中,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而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来自远方,无不虚心向孔子求教。

几年后,鲁定公又任命孔子做了中都长官,一年后,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

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前500)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并约定在夹谷会晤。

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的前去赴约。

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兼办会晤典礼事宜,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

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

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

”定公说:“好的。

”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

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

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双方用国君的礼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

彼此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

齐景公说:“好的。

”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

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左右看看晏婴与齐景公的眼色。

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

景公说:“好的。

”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

孔子看了又急忙跑过来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

齐景公大为恐惧,知道自己在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惶恐,对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么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

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

”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实理最高行政官职务。

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国人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

齐国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害怕了起来,担心鲁国强大起来会称霸,便送给鲁国国君美女,使其不理国家政事。

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到了卫国,寄住在子路妻子的兄长颜浊邹家中。

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米二千石。

”卫国也照样给了他俸米二千石。

过了不多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子的出入。

孔子害怕在这里获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先到了曹国,又到了宋国,并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就把树砍掉了。

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

孔子到了陈国,寄住在司城贞子家里。

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正好遇上晋国、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

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陈国。

经过卫国时,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亲自赶到郊外迎接。

但卫灵公年纪老了,懒得处理政务,也不起用孔子。

孔子长叹了一声说:“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见成效。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

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的掌握弹琴的技法。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

”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

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的离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

孔子既然得不到卫国的重用,打算西游去见晋国的赵简子。

到了黄河边,听到窦鸣犊、舜华被杀的消息。

就面对着黄河发出了感慨:“壮美啊黄河水,浩浩荡荡多么盛大,我所以不能渡过黄河,也是命运的安排吧!”子贡赶上前去问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窦鸣犊、舜华两个人,都是晋国有才德的大夫。

当赵简子还没有得志的时候,是依靠这两个人才得以从政的;等到他得志了,却杀了他们来执掌政权。

我听说过,一个地方剖腹取胎杀害幼兽,麒麟就不来到它的郊野,排干了池塘水抓鱼,那么龙就不调合阴阳来兴雨了,倾覆鸟巢毁坏鸟卵,凤凰就不愿来这里飞翔。

这是为什么呢?君子忌讳伤害他的同类。

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何况是我孔丘呢!”于是便回到老家休息,创作了《陬操》琴曲来哀掉窦鸣犊、舜华两们贤人。

随后又回到卫国。

不久又去了陈国。

这一年夏天,鲁桓公、釐公的庙堂起火烧了起来。

孔子在陈国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说:“火灾一定在桓公、釐公的庙堂吧?”不久证实,果然如他所言。

这年秋天,鲁国重臣季桓子病重乘着辇车望见鲁城,感慨的长叹一声说:“从前这个国家几乎兴旺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旺起来。

”回头又对他的嗣子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一定会接掌鲁国的政权佐国君;你佐国君之后,一定要召回孔子。

”过了几天,季桓子死了,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

丧事办完之后,想召回孔子。

大夫公之鱼说:“从前我们的鲁定公曾经任用过他,没能有始有终,最后被诸侯耻笑。

现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终,这会再次招来诸侯的耻笑。

”季康子就派人召回了孔子的徒弟冉求。

冉求离去之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移居蔡国。

次年,孔子又从蔡国前往叶地。

叶公问孔子为政的道理,孔子说:“为政的道理在于招纳远方的贤能,使近处的人归服”。

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情况,子路不回答。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对子路说:“仲由,你为什么不对他说:‘他这个人呀,学习起道理来不知疲倦,教导人全不厌烦,发愤学习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忘记了忧愁,以致于连衰老将至也不知道’。

”陈蔡之围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

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

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

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

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

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

孔子却还在不停的给大家讲学,诵诗、歌唱、弹琴。

子路很生气:“君子也有困究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持节操不动摇,而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不高兴。

便叫来子路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却排徊在旷野上’,难道是我们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子路说:“大概是我们的德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通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