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孔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孔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孔子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
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
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
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
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
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
中国10个著名历史人物

1、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的“千古圣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规范的制定者。
他的思想和学说是古代社会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
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2、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秦朝开国皇帝,实质也是中国的开国皇帝。
“百代都行秦政法”,他创立皇帝制度,并完成了中国一系列的统一,“废分封,设郡县,修驿道”,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的时代,这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千古一帝”。
3、老子(约前571-前471)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世界着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理念。
道教在其学说的影响下产生。
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
4、蔡伦(61?-121)如果纸是他一个人发明的,他的影响力将在人类历史中排名第一!“纸”大大的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鉴于纸在文化传承和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蔡伦作为纸的主要发明者之一,将彪炳史册!可以说,蔡伦是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5、汉武帝(前156年-前87)他是使中国汉民族和汉人王朝确立及壮大的划时代巨人!他构建文明体系,为中国独尊儒术两千年奠下基础,影响力可谓至深之极。
汉武帝实质是汉人的第一大民族英雄,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并确定以正月为岁首。
6、毛泽东(1893-1976)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巨大影响包括统一中国、独立自主、破除迷信、灭绝匪患、打倒孔家店、建立平等观念和共产主义信念!新中国的影响,就是毛的影响。
毛的革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工业、民族和人口等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毛的思想、军事和文学才能,都影响至今!7、孟子(前372-前289)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孟子》一书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或是民间英雄、宗教领袖、艺术家等。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飨读者。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克己复礼”、“中庸之道”,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2.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也是秦朝的建立者。
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凿修筑了万里长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是中国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以“仁德”和“义气”著称,与关羽、张飞结义,建立了蜀汉政权,统一了蜀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4. 王羲之(303年-361年)。
王羲之,字逸少,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书圣”。
他开创了行草书风,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颂为“书法鼻祖”。
5. 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豪放奔放,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6. 孙中山(1866年-1925年)。
孙中山,字逸仙,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和革命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近现代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杰出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高一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高一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
孔子是一位活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伟大的老师和哲学家。
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啦!虽然距离现在这么久远,但是孔子的许多教导至今仍然充满智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孔子从小就很聪明,他爱学习,而且学习特别快。
小时候孔子就开始读书识字,渐渐地变得无所不知。
等长大后,孔子就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老师,有很多学生跟随他学习。
不过令我最钦佩的是,孔子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他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吃很普通的食物,穿很普通的衣服。
我觉得这样谦逊朴素的品质真的很可贵。
孔子除了当老师教书之外,还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
这种思想主要讲述如何做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为人处世。
比如孔子教导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就不要去做给别人。
还有"有教无类"的道理,就是说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
孔子虽然活在很久以前,但他提出的许多做人处世的原则至今仍然非常实用,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比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谦逊有礼等等,这些都是孔子教导我们的基本品德。
我觉得这些道理不但适用于古代,在现代社会同样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生活准则。
孔子一生都在传播自己的儒家学说,并亲自以身作则。
他是一位非常有操守、高尚的人。
有一次,他的学生们问他:"老师,如果有人对您无理,你会怎么办?"孔子说:"如果这个人有道理,我自然要虚心接受他的意见。
如果这个人根本就是胡说八道,我也不会跟他一样无理取闹,还是应该保持善良和有礼貌。
"看啊,孔子教导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
历史人物介绍-孔子

孔子的思想
仁
克已复礼为仁
礼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孔子生平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 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 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 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 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 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听
久与
义
其
也人
小
君
不
子
孔
天天
而
言
交
忍
谋
子
乎, 不
富
而
且
观
,
,
道
推
则
不
《
尤
贵
其
其
乱
谋
论
人
,
行
长
大
食
语
,
于
下
我
学
如
者
谋
,
,
君
讳
子
》 经
而
浮
其
忧
典
上
历史人物孔子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历史人物孔子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人物孔子的简介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他出生在如今的山东曲阜,而原籍则在现今的河南商丘。
孔子之名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曾跟随老子学习,学成后带领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
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等六经。
据传,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备的人有七十二个。
在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以及他弟子的弟子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语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命名为《论语》,此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典籍。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大。
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和“仁”,他主张道德上的仁爱思想、政治上的礼治思想,并且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不仅是道德与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思想。
例如他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富民思想;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的教育思想;重视实事求是的史学思想等。
从孔子的各种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同时还是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大家。
孔子一生成就无数,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备受世人的赞美和传颂。
后人也利用了建孔庙、建祠堂、拍电影等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人,使他的事迹得以一直被流传。
孔子的故事简介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意。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的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一连十天练习同一首音律仍然没有要求开始学习新的乐谱曲子。
一日,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
”孔子反对道:“我虽然熟悉了弹琴的形式。
但是还没有掌握演奏优美音律的方法啊。
”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建议孔子:“你现在已经掌握演奏音律的技巧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
”孔子继续反对说:“我还要掌握如何领会演奏音律时的意境啊。
孔子人物简介

孔子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及其学说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
有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
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人物事件1:大道归仁“仁”是孔子思想的第一块基石,儒家文明的第一个原点。
仁者爱人,仁者无敌。
孔子对奋斗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有奋斗才会有收获;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
以仁生义,由仁及德,孔子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既敦促当政者“身正”,又教化民众向善去恶、尊德守法。
孔子的仁政、德政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人物事件2:有教无类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三个层次。
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向有序;他注重对人心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
人物事件3:君子固穷“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是孔子回答弟子子路的话。
孔子一行从陈国出发到楚国需要经过蔡国,而蔡国正处于吴国和楚国交战的中间地带。
有一次,孔子被一伙乱兵包围了七天七夜,带的粮食全部吃光。
弟子们又累又饿,好多人都病倒了。
我们再来看看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白话助读: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
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华、卓越的贡献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而被后世所铭记。
这些历史人物涉及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历史人物。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之一。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倡导“仁爱”、“礼节”等观念,提出了“君子”、“士”的道德标准。
他的弟子们编纂了《论语》,记录了他的言行,成为后世学习的重要经典。
二、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人。
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封建帝国——秦朝。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制度改革,包括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标准,修筑万里长城,修订法律制度等。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他的暴政也引发了人民的不满,秦朝很快就被推翻。
三、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他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
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使得西汉达到繁荣的巅峰。
他采取了对外扩张的政策,推动了汉朝的边疆拓展,并打开了中国与中亚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通道。
汉武帝还勾结士人,《史记》、《汉书》等著作的编纂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完成的,他对后世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影响深远。
四、孙中山(1866年-1925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被尊称为“国父”。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山鼻祖,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等组织,发动了许多反对清朝统治的起义。
他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繁荣的中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开创儒家思想
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政治概念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2、“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伦理概念 <“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 亲为大”> 3、“中庸”(调整方法)——哲学概念
<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 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 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 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立志学习礼乐 2、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3、齐鲁岁月,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仕途无果 5、晚年献身文献教学,整理典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孔子积累和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他主张因材施教,根 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指导。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 是说不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轻易告诉他现成的答案。他还提出了许多至 今仍有价值的教学箴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强调端正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主张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
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 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著作
《六经》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 (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 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 《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 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 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 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 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 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 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 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 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 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 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 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1] (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 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 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 《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 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 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经济: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3)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败,诸侯称霸 4)孔子立志恢复国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礼、仁、中庸
创立儒家学说派
五、经典名言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7、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忠”“信”,终
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后世评价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 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 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 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的学说。主张“礼、乐、 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 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 派。
孔子学说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 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 说来。”
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 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