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类别

依据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以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1、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2、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3、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4、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技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5、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语言的类别

一、画面语言

这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元素。

画面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

(1)构图语言元素:构图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的表现形式。没有构图,也就没有了画面。构图本身也能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故而构图也是一种语言。构图语言,它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2)光效语言元素

电视画面本身,是由光、电的相互转化形成的:光转化微电子,再转化为不同的光点,组合、排列在电视屏幕上,显现出一幅完整的电视画面。

所谓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3)色彩语言元素

色彩,也是一种语言,而且是电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像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4)影调语言元素

影调,主要是指画面的明暗处理,这是一种更细腻的语言形态。所谓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形象的、具体的东西,交给画面语言;抽象的、理念的东西交给有声语言。

所谓有声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诸如人声、音乐、音响,总称之为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

(1)人声语言元素:人声语言,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中的主要有声语言形态。所谓“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啼笑、感喟等。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2)音乐语言元素:音乐,也是一种语言,特别是一种表达深层情感的语言。所谓音乐语言,主要是指专为电视艺术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由节奏、旋律和音韵所组成,它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意、抒情的语言元素。

(3)音响语言元素:音响,自然也是一种语言形态。所谓音响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艺术作品中,除人声语言、音乐语言之外,所有能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待环境的一切声音形态的总称。但是,音乐语言的应用范围之广,几乎囊括自然界的一切音响。

三、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并融进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立体感、凝固感和陌生感,喻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并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

(1)象征造型语言元素: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深悟其中蕴含着的意念。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征性。

(2)心理造型语言元素: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语言,谓之心理造型语言。

(3)模糊造型语言:造型语言元素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目的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的再创造能力。

四、镜头语言

摄像机从开机到停机连续一次拍摄的画面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所拍摄的人物或景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切断的痕迹。镜头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倾吐感情,所以构成电视语言的基本叙事单元和表意单元。

(1)镜头语言元素:拉镜头——摄像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的镜头,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题,使观众有视点向后移动的感觉。在同一镜头内渐次了解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便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等艺术效果。

(2)摇镜头语言元素: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像机位置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画面则呈现出运动构图,它可逐一展示景物,产生巡视环境、揭示动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烘托情绪与气氛等多种艺术效果。

(3)跟镜头语言元素:跟镜头——摄像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进行拍摄。它可以突出运动中的主题、又可交待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主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性,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五、编辑语言

所谓编辑语言,就是对原始素材进行鉴别和选择,根据作品思想内容的要求,将其重新排列、组合,经过一定的编辑处理,使其成为传递统一思想感情的语言元素。

电视艺术的编辑语言,种类很多:

1、时间编辑:在电视艺术作品里,时间可以被压缩或被省略;被延长或扩展;甚至可以将

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自由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电视艺术作品中全新的时间流程,去表现全新的思想和情感。

2、空间编辑:屏幕上的长方形画框,本身就是对广阔的现实空间的选择和省略,它打破了人眼正常视域的限制,根据创作者的意志,被分割成不同视点、不同景别的局部。通过这种局部空间的重新组合编辑,与整体的现实时空联系起来。

六、特技语言

所谓特技语言,就是利用电子特技手段对图像特殊处理或实现镜头转换的方法,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特殊语言形态。

七、符号语言

电视符号语言,是指屏幕上直接展现的图像和声音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一符号所显示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达出某种观念、思想或情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电视符号语言。

八、文字语言

文字本身,是人类早期的重要语言形态,它一直延续到电视艺术作品之中,一般体现为各种形态的“字幕”,亦称“屏幕文字”。

第三章、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

电视艺术的角度、结构、表现、细节、含蓄、节奏、意境、哲理等,构成了电视艺术完整的思维程序和过程。

(一)思维元素

(1)视觉元素

A、人物

B、环境:说明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说明任务所处的环境。

C、色彩: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能引起观众情绪、情感的变化。

D、光影:光影能够表达特点的情绪和氛围,加强戏剧的效果以及创作作品统一的基调。

E、构图

F、运动:运动是画面的根本特性

(2)听觉元素

A、音响作用:(1)还原现场,影响观众对镜头的感知

(2)制造气氛形成节奏

(3)与画面配合,形成表现空间,往往能产生深刻的含义

B、人声作用:同声响相比,人声语言有着更加明确的具体含义,对思想和观念表达的更加准确透彻

C、音乐作用: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对音乐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揭示含义等作用

(3)视听元素作用①共同形成表意系统②组合创造性的涵义③共同完成再造时空的任务(4)综合元素①文学艺术思想②戏剧艺术的思维:时空观念、场面调度、戏剧性创造

③平面艺术造型思维:均衡、对比、集中、透视

(二)思维要点

1、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

所谓角度,主要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取什么方向,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同一的创作题材,同一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不同视点加以观察和表现。但是,选择独特的最佳视点,则可以更艺术地表现社会风貌、时代气息、生活气氛和人物心态。

(1)主观角度(2)客观角度(3)主客观相交的角度(4)多角度的表现

2、结构——开放型的艺术结构

“开放型”的电视剧

纵向:是截取生活长河中的一段,既无头也无尾。观众可以通过各自的联想和想象,去主动探求生活的来源和去向;

横向:每一个情节点都是断续的,不连贯的。观众的思维触角,可以伸向四面八方,从而扩大了电视剧反映生活的广度。所以说,开放式是容量最大的电视剧结构。

(1)纵向开放结构(2)横向开放结构(3)纵横交错结构

3、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

所谓“表现”,就是调动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具体实物,集中表现某种意念、情绪、感情或思想,通过这种“表现”,揭示生活中那最有诗意的、最富内容的深刻思想内涵。

4、细节——艺术的丰腴血肉

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细节表现要服从屏幕形象的塑造和主体意念的表达。

作用:(1)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2)展示人物心灵变化的历程(3)结构全部作品5、含蓄——艺术的崇高境界

所谓含蓄,是指藏而不露,含有深意,虽不做正面说明,却用委婉隐约的画面将思想表示出来的艺术手法。

6、节奏——艺术的和谐旋律

所谓节奏,就是电视作品的编辑章法,画面运动的和谐内在旋律,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它体现为时空处理、以及长短、快慢、张弛的有机组合。

(1)按时空划分:时间运动节奏、空间运动节奏、时空交融的运动节奏

(2)按作品内部与外部来分:外部节奏、内部节奏

7、意境——鉴赏者总的艺术感受

所谓意境,就是一部电视剧给予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这是编导者在进行总体艺术构思时,对他们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如何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8、哲理——思想的艺术结晶

所谓哲理,就是深沉、含蕴而不外露的思想。有了这种哲理,电视剧的思想深度就得以加强,从而进一步引起观众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追索和探求,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益。俯视生活、从中揭示规律、揭示生活的本质

(三)思维方式

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艺术思维有着鲜明的思维差异。思维特征体现为独特艺术形态。

1、场性思维:所谓场性思维,就是呈现在思维中的一个完整的生活场,在这个场中需要提供社会生活的全部信息,也就是生活中地声、光、色、音、线、形等一切的一切,从而具有鲜明的全息性,因而显得更真实、更形象、更具体。即便是完成电视艺术文本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白、镜头、音乐、音响等,尽可能地展现一个真实生活的完整画面。

2、意识流思维: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体现为一种碎片式的思维,也就是一种意识流的思维,想到哪里,就表现到哪里。完全打破了传统线性思维按部就班,一环紧扣一环的思维生活画面之内的组合,甚至不考虑其必然的因果关系。彻底打破了传统思维逻辑的链条,进入一种更自由、更开放的思维境界。

3、跳跃思维: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呈现一种跳动势态,思维可以从一个空间跳到另一个

空间,中间呈现一种断裂不连贯的形态。通过镜头的自由摇移,画面的分切组合,想什么时空就什么时空,再不受时空顺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自由的神话境界。

一、什么是电视文学

所谓电视文学,主要是指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充满了文学的氛围,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二、电视小说的创作

所谓电视小说,是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屏幕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学氛围,保留小说创作风貌,给观众以小说审美情趣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小说的创作特征:

追求文学的审美价、文学语言的屏幕再现、环境场景的“假定性”、具有电视屏幕的具象性

如何将“文学小说”搬上荧幕?

1、适合于屏幕表现,能够构成鲜明屏幕形象的作品;

2、调动一切电视艺术手段,充分发挥声音和画面的表现力。

人声:"画外音"、"人物对白"

音响:"音乐"、"音响"

画面:"写实"画面、"表意"画面。

三、电视散文的创作

所谓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散文的创作特征

1、联想丰富:电视散文的"散",主要建立在断续的联想基础上。

2、立意新颖:由于电视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取材细微,因而更需要在立意上下功夫。电视散文的立意,与文学散文一样,贵在"以小见大"。

3、文采飞扬:文学散文的文采主要体现在文字上;电视散文的文采,则体现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甚至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特别是电子特技手段的有机组合上。

四、电视诗的创作

所谓电视诗,是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造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练,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抒情朦胧美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诗的创作特征:

1、诗化的镜头(1)镜头和画面处理彻底放弃纪实性手法,尽量少用新闻镜头。

(2)较多地采用抽象的、表现性的拍摄方法,注重空间造型。

(3)较多地运用逆光增强图像的反差和力量,抒发创造者的情感。

2、驰骋的想象

3、多轨的组合

如:声音、画面、解说、音乐、字幕、歌曲、舞蹈等,构成自成一体的多轨组合形式。

画面、声音、字幕是实的,音乐、舞蹈、诗化镜头是虚的

五、电视报告文学的创作

电视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联姻的产物,它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属性:它

既需要新闻所要求的真人真事,又需要运用文学形象化的手段进行创作,在"新闻"和"文学"相互渗透的边缘上,自成一体,显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

《无极之路》、《雕塑家刘焕章》、《半个世纪的爱》、《热血师魂》等

电视报告文学的创作特征

1、鲜明的新闻性:是电视报告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性、现实性、时效性

2、浓郁的文学性:是电视报告文学区别于一般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塑造屏幕形象、镜头描写、细节捕捉

3、深刻的论辨性:需要创作者对他所报道的现实生活、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做出直接的评判。正是这种评判性,使得电视报告文学具有了深刻的论辩性。

报告文学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报告文学两者既具有共性,也能互补。

共性:真实、及时、文学性。互补:让纪录片有了文学底蕴,报告文学不再曲高和寡。

六、什么是电视艺术片

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可分为: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

(1)电视风光艺术片:以独特的屏幕造型,精美的画面语言,艺术地展现自然景观的秀丽和壮美,为其主要内容,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主观抒情色彩的电视艺术片种。

(2)电视风情艺术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法做出,以介绍、歌颂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其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

(3)电视民俗艺术片: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艺术地反映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各民族不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诸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崇尚禁忌、衣冠服饰、烹调饮食等。通过这种民间习俗的展现,揭示不同民族的心理、志趣、信仰,以及历史发展和文化特征。

(4)电视音乐艺术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的手段,以音乐语言为其抒情表意的主要艺术方式,以画面语言为其烘托渲染的辅助表现形态,给观众以音乐审美愉悦的电视艺术片种。(5)电视舞蹈艺术片:以舞蹈的艺术形式为主体的电视艺术片,其中的舞蹈表演,既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是为表现统一的、完整的思想意念而设计的,是纳入整体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艺术片种。

(6)电视专题艺术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采用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揭示一个共同主题,阐明一个统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 "艺术性",达到一定审美品格的电视艺术片种。

电视专题艺术片的创作特征

1.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

2.采用多种艺术手段

“专题片”:“新闻性”或“纪实性”的镜头

“专题艺术片”:融进了各种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段,诸如音乐、舞蹈、歌曲等,“综合性极强”。

3、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七、什么是电视剧

电视剧是运用电视的技术与手段,融文学、戏剧、电影的诸多表现方式,以家庭传播为主,故事性较强的屏幕叙事形态。

“电视剧”观念的变化

1、诞生:“直播的电视小戏”、戏剧美学支撑点

2、嬗变:“电视单本剧”、电影美学支撑点

3、更新:“电视连续剧”、电视美学支撑点

4、扩展

(1)“多种电视剧”

题材:爱情剧、战争剧、儿童剧……

样式:电视小品、短剧、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

风格:喜剧、悲剧、悲喜剧……

(2)多元美学支撑点

5、成熟:“长篇室内剧”、电视美学支撑点

电视剧的样式

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1)电视小品:电视剧家族中最短小的艺术样式,一般在20分钟以内。

(2)电视短剧:是一种介乎电视小品和电视单本剧之间,一般在30分钟以内的电视剧类型。(3)电视单本剧:电视剧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它具有独立的故事或情节,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完整脉络。基本上一次播完(或分上、中、下三集)

(4)电视连续剧:①分集播出的多集电视剧②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③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在结尾时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和情节再继续发展。

A、开放型的艺术结构

B、叙事式的表现手法

C、悬念的设置和安排(5)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但它与电视连续剧不同。由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但故事本身并不连贯,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故事。人物保持着连贯性,而每一集的情节是独立的。

A.统一的主题B、统一的人物C、统一的风格

一、“生活化”为主的主题与题材:“生活化”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所选择的“情景”一般都以“家庭”或“工作”为主。几乎所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情景喜剧中找到相应的故事情节,即“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特定的人物与性格设计:常规角色、辅助角色、客串角色

常规角色:主演,贯穿于聚集的始终。一般以3~6人为主。

辅助角色:(1)和常规角色有比较密切的关系(2)群众演员: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的作用。客串角色:一般由影视明星或社会知名人士扮演。

情景喜剧中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1)模式化”的人物形象:从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中,找到现实社会这一类型的人的影子。“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到底好不好?

①在半小时里构建人物和叙事,又要产生幽默感②观众可以很快地认识到人物的特点

③抵消掉令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2)扁平的人物性格:人物都是以平面、简单、直观的性格特征出现。

扁平的人物性格好处?

人物只有单一性格,而且不断得到重复和突出,使得观众对他们印象深刻。

(3)人物形象与观众贴近

(4)演员与角色相结合

经典的叙事结构?

颠覆——重新恢复稳定

四、典型喜剧元素的运用

1、生动机智的幽默语言:广播情景喜剧发展而来、从我国的小品和相声中吸取营养

2、意趣盎然的电视画面:《武林外传》

五、叙事手法

单线叙事、多线叙事

美国的情景喜剧:通常采用多线索,每一集都要由两到三个故事拼成,所有的故事平行发展。中国的情景喜剧:(1)一般是单线叙事,叙事节奏相对缓慢

(2)利用两集讲一个故事的情况较多。

中国情景喜剧的好处?

(1)可以把故事说透(2)比较适应中国的播出制度。

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

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是指充分调动电子的技术手段,对多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一)类型: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

(二)电视综艺节目中的电视化如何体现?

1、手段电视化:由记录传播型向电子创造型转化

2、语言电视化:由单一语言型向多元语言型转化

3、时空电视化:由时空束缚型向时空自由型转化

4、思维电视化:由线性思维型向场性思维型转化。

(三)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为代表的综艺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

以受到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电视直接影响的《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综合娱乐节目,以及《玫瑰之约》等爱情速配节目为代表的综艺娱乐阶段。

“明星+观众+喜剧”的模式构造了一个更加平民、更加开放的娱乐平台。

第三阶段:2000年代初期

以受到欧美娱乐节目影响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娱乐阶段。

第四阶段:2002年以后

受到《生存者》、《老大哥》、《美国偶像》、《学徒》等欧美节目直接影响、甚至直接移植过来的完全真人秀阶段。

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

一、真实记录与人性展现

(1)真实:“真人秀”节目最吸引观众的一个特征,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真人秀”节目实际上是一种纪录片。BBC纪录片导演霍尔姆斯就将真人秀电视节目归为建构式纪录片。真人秀记录的是参加者在特定规则制约下真实表现。对于真实的追求,反映在拍摄手法上便是大量的跟拍、偷拍、抓拍的使用。“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者更多地隐藏了自已。在大部分节目中,观众看不到主持人,看到的只是原始的生活状态的呈现,节目制作者不再像以住那样能把整个节目牢牢控制住了。节目录制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种种可能,这些都满足了观众对于现场感和真实感的追求。

(2)人性展现:由于规则的制定,可以将一个社会的人从社会中抽离出来,部分地还原成一个自然人;但是在参赛选手们组成的“小社会”中,同样充满欲望与道德、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其人物关系有时十分微妙。

二、假定规则与实在诱惑

(1)假定规则:“真人秀”要在短时间内表现丰富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必须人为地制造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的集中产生必须靠规则的设定。从叙事学来讲,规则的设定就是为了产生障碍,有了障碍,才有了叙事的基础。

如:《生存者》障碍:为了生存、越过死亡

《学徒》障碍:围绕“求职”而产生的

有了这些基本的障碍,节目就有了骨架,然后节目制作者再加入巨额奖金、游戏项目和淘汰环节这些血肉,一档“真人秀”就诞生了。

(2)诱惑:奖励是节目规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奖励一般是巨额奖金、实物、奖学金、公司合约或免费旅游等,成为展现人性的根本诱因。

如《生存者》奖励100万美元

湖南经视《完美假期》奖励一套价值50万元的商品房

《星期四大挑战》奖励一张已存入10万元的信用卡。

足够大诱惑和刺激,才能让参加者不惜历尽艰辛,放下伪装,放手一博,观众也才能看到假定规则中真实的人性。

三、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真人秀往往通过新出现的交流平台,比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实现互动,有效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整合到一起。真人秀所呈现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与观众无关的、完成时态的东西,相反,它是与观众互动的,观众可以参与、影响节目,观众本身是节目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电视纪实艺术

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内容。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

电视纪实艺术的发展轨迹

1.电视纪实作品的雏形:诞生于50年代

最初是由电视新闻中两种新闻节目形态——“电视新闻片”和“专题新闻报道”两者合流而成的。

“电视新闻片”反映生活迅速、及时,“专题新闻报道”反映生活详细、深入。

在两者逐渐合流之后,则构成了电视纪实作品的最初雏型,并使其具有了两者的共同特征,呈现了鲜明的新闻属性。

2.电视纪实作品的确立:70年代

开始涌现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片”,标志着电视屏幕上的电视纪实作品已经基本确立。题材进一步扩大,可视性进一步提高,艺术性进一步加强,基本构成了电视屏幕上名符其实的“电视专题片”:“电视风光片”“电视风情片”“电视文化片”

(1)新闻属性日渐淡化,审美意识强化

(2)日趋摆脱了“节目”形态,构制成了独立的屏幕作品。

3.电视纪实作品的发展:8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

初步奠定了电视纪实作品在电视屏幕上的重要地位,基本构成了“新闻”、“文艺”、“专题”鼎足三分的电视节目态势

电视专题片的栏目化、多样化、系列化,标志着电视专题片迈上了繁荣发展的成熟之途。4.电视纪实作品的成熟: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全成熟的历史阶段。

主要标志:

1989年,中央电视台设立了专门播出电视纪实作品的全国性的栏目——“地方台50分钟”(1990年又改为“地方台30分钟”)

已经跨越了“新闻报道”的初级阶段,也跨越了“就事论事”的浅层次时期,跨越了“单纯纪实”的手法,真正走向了“艺术成熟”的新时代。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电视专题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一)创作风格分类

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写意性电视专题片、综合性专题片

(1)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①真实地展现生活的情状和过程

②运用长镜头增强生活真实感

③同期声强化作品的真实性

④细节刻画是纪实美的重要体现

(2)写意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写意性电视专题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地营造诗的意境,孕育深沉的意念、思想和感情,充满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独特审美感受。

①营造诗的意境②开拓联想和想象思维③蕴含深刻的哲理

(3)综合性专题片的创作

综合性专题片:就是根据题材、思想和情感的需要,该写实则纪实,该写意时则写意;用写实以叙义,用写意以抒情。体现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互济的综合美。是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崇高美学境界。

电视专题片的综合美,大体体现为三种方式。

①写实写意相组合:在一部作品中,有的偏重于写实,有的偏重于写意,当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时,构成一部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

②写实写意相结合:有些电视专题片,写实、写意交替使用;再现、表现交换进行,然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品,既具有事实的说服力,又具有情感的感染力。

③写诗写意相融合:有些电视专题片,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般的“结合”,而是将两种艺术手法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鲜明特征是:运用写实的手法写意,运用写意的手法写实;在写实中创造诗的意境,在写意中完成写实的内涵。

(二)题材内容分类

人物电视专题片、事件电视专题片、社会电视专题片、文化电视专题片、历史电视专题片

1. 人物电视专题片:以记叙和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他们的人生命运、生命轨迹、思想行为、道德情操、卓越贡献为主的电视专题片。

人物电视专题片创作特征?

①记叙事迹:只有具体地展现出人物的事迹,才能将人物描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感人至深。

②揭示心态:不仅要具体展现出人物是怎么做的,而且要揭示他是怎么想的,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支配下这样做的。

③展现精神:人物电视专题片更重要的是通过事迹和心态的揭示,开掘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人物电视专题片创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2. 事件电视专题片:记叙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那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展现

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具体生活情状的电视专题片。

事件电视专题片创作特征?

①记叙过程:事件电视专题片,首先应该将事件的原委和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事件发展过程的记叙中,进一步开掘出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但是任何过程都是枯燥的,因此制作时要尽量简洁。

②描述情状:事件电视专题片,还应具体展现生活的特定情状。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的过程,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生活,渗透进创作者的真挚情感。

③捕捉细节:事件电视专题片,在记叙过程,描述情态时,需注重细节的捕捉,也使得电视专题片超越了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构成屏幕上的电视艺术作品。

3.社会电视专题片:以写实手法,选择和反映与重大社会课题密切相关的题材,以事实本身的影响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加深观众对重大社会课题的深刻认识和真实感悟的电视专题片。

(1)题材重大

要选择那些与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敢于正视社会,直面入生,触及矛盾,揭露隐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重大社会问题加以揭露和评说。(2)开掘主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挖掘出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主题,是这类电视专题片成败的关键。

4.文化电视专题片:文化电视专题片,主要是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融为一,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充分地展现文化之厚重、历史之悠久、风光之秀美,既有意境,又有知识,更有哲理,深蕴着审美价值和文化品格的电视专题片。

文化电视专题片创作特征?

①开拓文化底蕴:选择一个文化基点,由此逐步深入地开掘其文化底蕴。

②追求审美品格:要把文化对象展现的很美,甚至要拍得比生活本身、文化本身还美,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③营造诗化意境:对文化的体现,还体现在文化对象的诗化上。

(三)文体构成分类

1. 新闻电视专题片:对现实生活中值得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做出及时、迅速的反映,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电视专题片。

①真实性②现实性③时效性

2.政论型电视专题片:对所报道的现实生活、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直接做出评判,以政论式或论战式的犀利语言,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具有鲜明倾向性的电视专题片。

①科学性②逻辑性③论辩性

3.散文型电视专题片:以记叙、抒情和创造散文意境为基本手段,构成题材广泛、形式灵活、画面优美、文情并茂、酷似生活原有形态的电视专题片。

①随意性②抒情性③灵活性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电视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80年代末-90年代初————“崛起”

原因:①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②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③大量优秀纪实作品的涌现④创作群体的崛起

“中国的新纪录片运动”

1、创作原则

(1)多种品格的真实:①化作影像形象的真实

②被创作者重新组合的真实

③具有审美价值的真实。

(2)主体意识的淡化:“纪录镜头可摆脱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蒙在客体上的锈斑,唯有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还原世界真实面貌,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使我们产生眷恋。”——巴赞(3)形声一体化的结构:

广播的声音(解说、播音)——规范化、标准化、定势化

电视的声音(主持人、同期声、现场声)——生活化、日常化、个性化

创作理念的嬗变及争论

2、创作理念的嬗变:

(1)1958年-80年代初

①“指导”、“教化”

“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列宁

特点:重视文本、依赖解说、声画两张皮

②“客观”、“再现”

1991年 12集《望长城》

特点:记录过程、再现原生态、声画并重

(2)21世纪:“主观”、“表现”

“纪录片一般是用个人的观点去诠释世界,以实有的事物为拍摄对象,经过艺术处理的影片。”——李道明《记录与真实》

特点:符号语言的运用、深蕴的含义、主观思想的被证明

3、创作理念的争论

(1)20世纪90年代初“写实”还是“写意”?

(2)21世纪初“再现”还是“表现”?

广播电视节目概述1

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1.广播电视节目 (1)广播电视节目定义 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主持形式和播出形式他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2)广播电视节目的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 ①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 ②一个节目: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时链,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本层,又称作栏目。 ③一次节目:在当天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它是节目历时链的具体环节,属于整个栏目的基础层次。而作为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的一次节目,本身也是完整的微观系统,往往包含着一系列下属概念,如报道形式、样式、体裁等。 这三个层次以统辖——隶属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台的有机节目系统。 如果一个台有几套节目,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有几个节目在播出,这些节目之间又形成了共时链的关系。整个系统形成了梯级构建。 (3)广播电视节目分类 ①内容性之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②内容构成、组合形式分: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性节目。 ③播出方式分:直播节目、录播节目。 ④按播出时间分: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⑤播出次数、内容关系分: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2.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1)广播的传播特点: ①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②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③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④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⑤线性传播的选择性差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几个方向该如何选择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几个方向该如何选择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广播电视艺术学七个方向的初试考题基本一致。分数线也基本一致。在报考选择时,考生需针对自身的兴趣、工作发展目标、想跟的导师等等综合决定。 学制:01、07方向2年,02、03、04、05、06方向3年。从考试录取概率的角度来说,7个方向都差不多。 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 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导师有吴辉、徐舫州、张静滨、胡智锋、周文、王黑特、张国涛。复试要求理论性较强,同时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生。kathy提示:此方向属于实力很强的电视系,一般来说,学制2年,就业去电视台做编导的居多,CCTV很多。 2.电视策划方向[2006年首次招生] 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本方向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本方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艺术造诣、拥有节目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电视策划人才。导师有关玲、苗棣、许行明、郑月。复试喜欢综合能力强,有电视策划思维的考生。kathy提示:此方向自开始招生以来,就年年火爆,因为电视台现在很缺少具有策划能力的编导。 3.广播电视文艺方向 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直系为本科的文艺编导。是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王牌方向。本方向以广播电视文艺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文艺节目、文艺栏目、文艺频道等节目形态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体系。导师有蔡卫、何晓兵、陆健、游洁、张育华。复试喜欢具有文艺特长、有文艺节目从业经验的考生。 4.电视剧创作与理论 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电视剧理论素养与业界实践能力,能胜任电视剧领域的创作制作、调查研究、政策管理、宣传及教学等相关工作。导师有戴清、李胜利、刘婷、刘晔原、卢蓉、秦俊香、吴素玲、王利丽、彭文祥、吴秋雅。由于导师较多,报名和录取人数也较多。复试喜欢通晓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考生。kathy提示:这个方向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热门,导师也多,适合那些避开热门的同学选择。 5.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 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本方向的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理论研究、画面创作及美学鉴赏等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要不断的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毕业时能够在电视节目创作中或视频媒体节目创作或平面媒体创作中独立的完成摄影、照明、后期制作、以及设计、策划、编导、编辑、剪辑、电脑特技等工作。导师有李兴国、毕根辉、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死记硬背)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分析: 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景 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 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 电视散文、电视小说 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 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 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电视艺术定义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 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 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 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

18考研: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学区别

18考研: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与广播电视艺 术学区别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就业分析: 两个专业的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广播电视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专业中传广播电视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广播电台、广电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亦可从事其它相关媒体实务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广播电视史论方向; 广播学方向; 电视学方向; 纪录片学方向; 新媒体传播方向; 媒介文化传播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学制:3年 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专业 其专业方向如下: 电视艺术理论方向; 电视策划方向; 广播电视文艺方向; 电视剧理论与实践方向; 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 录音艺术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8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④817综合考试[艺术学] 考研参考书:

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广播电视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凯程通》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第2、3、8章)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张彩《世界广播发展研究》 王振业《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32广播电视学与媒介前沿 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淑萍:《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任金州:《电视新闻摄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参考书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9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徐舫舟:《电视节目类型学》 高鑫:《电视艺术学》 苗棣:《电视艺术哲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期刊:《现代传播》 期刊:《中国电视》 凯程考研:《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凯程通》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 电视艺术是20世纪相伴着电子技术飞速进展而产生的全新艺术形状,有人将其称之为“第九艺术女神”。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进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以后进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专门的审美特点。 在研究取径方面,本专业方向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把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把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 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进展。 2.电视策划方向 本方向研究的要紧内容包括:传媒策划原理、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包装、媒介批判、大众文化与媒介研究等。 随着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深入进展和传媒产业竞争的日趋猛烈,策划在电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视策划是为着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竞争实力而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考虑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观众定位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节目生产和节目创作的宏观方略与微观策略。电视策划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已从早期的编导或制片人的个体行为演化为自觉的团体聪慧效应,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和节目无一不是集体聪慧的结晶,电视策划人才已成为传媒业现实与以后的不可或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电视策划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方法,关于电视产业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方向要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本方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艺术造诣、拥有节目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电视策划人才。 3.广播电视文艺方向 本方向要紧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这一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艺术形状。 本方向以广播电视文艺进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文艺节日、文艺栏目、文艺频道等节目形状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点、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体系。广播电视文艺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研究领域,它能够反映出当代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它的研究既需要相对理论定性,更需依据其不断进展变化的新态势,进行新的理论开拓和理论建设。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拥有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互为促动的鲜亮特点。因此,还需专门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领域。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港澳台从业人员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港澳台从业人员参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的通知 为规范对港澳台从业人员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1999 年发出《关于加强对聘请港澳台从业人员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的通知》(广发外字〔1999〕518号)。通知下发后,对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一些单位无视管理规定,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聘请港台演艺人员和境外媒体主持人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一些有港澳台演艺人员参与的文艺晚会或综艺节目,也未报广电总局批准即录制并在电视台、电台播出。 为进一步加强对聘请港澳台从业人员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管理,确保广播电视对外特别是对港澳台交流正常、有序、健康地开展,根据以我为主,于我有利的原则,再次重申有关规定,并将对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现通知如下: 一、继续严格执行“广发外字〔1999〕518号”文的有关规定,切实对加强聘请港澳台从业人员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管理。各单位要重视涉外工作的管理,加强外事法规和外事纪律的宣传教育。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宣传和外事工作的人员,以及节目策划人员等都需了解有关规定,加强责任心。 二、确因需要聘请港澳台演艺人员参与节目制作的,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注意节目的导向和格调。在制作中不得改变节目内容,不能办成港澳台演艺人员个人专场演唱会或商业性演出活动。 三、严格遵守申报程序,按规定提前报广电总局审批。所附资料需齐备。获总局批准后,方可开始制作节目。如未获批准而先期制作的,将不予补办批准手续。 四、有港澳台演艺人员参与制作,要在电视台、电台播放的文艺晚会或综艺节目,无论电视台、电台是否是主办单位,在录播前必须按规定向国家广电总局进行申报。 五、为加强监管的力度,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将负责对节目进行监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信息。 六、坚决制止违规、违纪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一经查实,将根据违规、违纪情节予以处罚: 1、警告; 2、暂停聘用境外演艺人员参与节目制作资格; 3、停办该栏目;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死记硬背)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 知识结构图: 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就是综合艺术 电视艺术的范围 各类型作品的概念 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 电视剧 各类型作品的特点与创作规律 电视文学 电视文艺 视听语言规律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 艺术创作基本规律 节目流程 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 技术手段 广播发展史 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 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电视、非线编 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与方式 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 知识点分析: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 电视艺术定义 ? 张凤铸:电视艺术就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电视艺术就是电视的派生物,主 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与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与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就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 身就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就是艺术作品。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瞧作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就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与表现客观世界,通过 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 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与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景 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 电视散文、电视小说 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 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 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

影视学专业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广播电视基本概念【圣才出品】

第6章广播电视基本概念 6.1 核心笔记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一)广播电视的定义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电子媒介。广播电视是当今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中介物。其最终产品是节目,主要包括新闻和文艺两大节目形态。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 1.优势 (1)时效性强; (2)覆盖面广; (3)对象宽泛; (4)通俗易懂; (5)生动形象。 2.劣势 (1)稍纵即逝; (2)选择性差; (3)不易保存。 (三)广播电视的作用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起到了沟通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服务

大众、提供娱乐等作用。 (四)广播电视的性质 1.作为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作为传媒,表现出的节目被称做“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 (1)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①按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②按组合方式,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综合节目、专题节目; ③按播出方式,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直播节目、录播节目; ④按播出时间,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2)广播艺术社团的发展 ①1953年,专门为中央三台创作、排练和录制广播电视节目,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和地方广播电视台服务的社团——中央广播文工团成立,并于1980年5月改称中国广播艺术团。 ②改革开放后,以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社团陆续出现,如: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研究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家协会等。 (3)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 ①相关的内容和形式以节目与栏目的方式定期定时播出; ②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节目制作方式; ③可以做到跨时空远距离传播,可以即时同步传播,传者与受众可以交互传播等。 2.作为艺术载体 (1)广播电视艺术形态的演进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2021021617271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电视镜头的摄制 1、画面的视觉要素 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视觉形象,由下述五种基本要素构成: 一、人物 二、环境 三、事件 四、光线 五、色彩 2、镜头画面的安排 镜头画面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画面的主体 二、艺术地处理陪休 三、环境的烘托作用:在环境中,处在主体前面的对象称前景处在主体后面的对象称背景. 前景:大都安排在画面的边缘,它成像大,色调深,在镜头画面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 2.加强画面的空间感(拍摄时使用广角可达到此种效果) 3.加强画面的概括力?把要表现事物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安置在前景位置上?加强画

面的概括力?如:描写战争的镜头中,背景为横七竖八的尸体,主体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背景是硝烟冲天的战场。这样的安排,把战斗的艰苦和激烈的充分反映出来。 4.给观众以主观地位感?如:用门、窗、栏杆和建筑的一角,飞机翅膀等具有地位特征的景物作为前景,让它们在画面占有较大的位置,可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加强装饰美,产生均衡感。背景:一般安排在主体的背后,背景的选择,要注意三个方面:1.选取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以利于交代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2.力求简洁,画面不能显得凌乱,以免造成观众注意力分散。 3.力求得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主体感,加强主体的视觉力度。 四、空白和均衡 空白:影视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由单一色调背景组成的部分,称之为空白。它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空白可以起到下面作用: 1.突出主体 2.创造意境 3.组织呼应关系 4.留下活动的余地 均衡: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画面的均衡性。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意违反均衡性要求,使画面产生一种动荡感,以达到一定的艺术目的。 3、景别的划分和作用 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 一、远景:展示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规模和气势,或者,表现大环境下主体的活动情况. 二、全景: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主体在该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主体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 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并配合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关系.

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各个学校排名

影视编导北京地区排名 1 中国传媒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3 北京电影学院、B+ 4 北京大学 B+ 研究生专业分类影视编导属于0504 艺术学 专业名称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 050406电影学 专业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节目主持方向) 影视学(影视与传媒方向) 影视学(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媒体理论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艺术教育) 1,两个都不错,上师偏重编剧,上大偏重技巧,难度当然是上大难点,上师相对好考,就业前景也不错。 2。主要偏重与编剧,听考上的人说上研的时候很轻松。我有同学刚考上。 3,上大录取比例一班是1/10,难度不小。如果想上,建议报上师。 6所直属师范高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姐夫14:06:25

师范类大学全国一流的分别有 教育部直属六所:北京师范大学(211 985 高校) 华东师范大学(211 985 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21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华中师范大学(21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陕西师范大学(21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21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省属4所: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高校) 湖南师范大学(211工程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211工程高校) 最佳答案 你好我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研一学生,我从你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从学校来看:华南师大肯定是比浙师大好的,华南师大是211而浙师大只是省重点大学。 从专业来看:浙师大的广播电视艺术,属于文传学院,是个不错的专业,这几年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产业,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很紧缺的,而且浙师大在浙江声誉还是很好的,如果以后在浙江发展可以考虑;然而华南师大的基础心理学是比较早的专业了,实力也是很不错的了,就看你的兴趣和以后的职业规划。 从难易程度来看:浙师大的广播电视艺术比去年的A区国家线高10分就能进复试,相对而言浙师大更好考一点吧。 这就是我个人的建议。

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

电视节目制作客观题: 1.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 服务意识 2.比制作理念更高一级的是什么? 政治立场 3.什么叫艺术? 来源于生活,重现生活。 4.电视节目制作的要点? 热点视点经典 5.摄像机操作的四要素是? 稳平准匀 6.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 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7.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 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ESP方式:电视演播室制作,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8.线形编辑与非线编辑的区别 线形仅仅是覆盖或取代,非线才实现了真正的插入。 9. 白平衡的调节以及目的调白 1.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与技术的关系? 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技术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持,艺术则 是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纵观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历程,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电视技术和电视设备为基础,以技术与艺术的密切结合而发展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这种合作关系表现的比以往更直接、 更密切。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的视频/音频工作站。一套完善的非线性制作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高质量的视音频输入/输出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素材采集和存储;灵活、方便、快捷的剪辑功能;简明精确的音频制作和音效处理;丰富的二维/三维特技;出色的图文字幕处理;专业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精确的基于色彩点的跟踪稳 定功能;强大的基于矢量技术的绘图系统;大量独特的粒子效果;高效的特技合成和网络 渲染能力;完善的素材管理;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非线编强大的技术功 能为我们创作出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基础,这就要求制作人员不仅要熟 悉和掌握非线编中每一个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编辑中 应该遵循的艺术原则,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好地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如非线编钟的声音效果: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从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对电视制作技术 和工艺的掌握之中。不仅包含视觉领域,同样也涉及听觉领域。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 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电视技术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和编辑真实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4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从事广播电视艺术事业的节目创作、管理及科研、教学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好的创新能力;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影视艺术理论研究 2.电视文艺理论 3.影视戏剧创作与理论 4.影视艺术与技术研究 5.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6. 纪录片创作与理论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优秀者满足有一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正式发表的论文或者有一部相当于省级以上奖励的作品的条件,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2.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作为辅助的培养手段,结合专业特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 3.学生应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一年的时间内利用课内和课外阅读,完成全部必读文献的阅读任务。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二学期期末提交两份书面的文献阅读报告。文献阅读计1学分。 4.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5.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广播电视艺术考题

广播电视艺术考题 名词解释:5*6分=30分论述:5*12分=60分+10分=70分 名词解释: 1、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 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电视艺术的文学性:所谓电视艺术的文学性,主要是指从文学中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 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使得电视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具体地讲,也就是孕育在作品中的抒情和诗意,通过屏幕画面和画面之间的组接,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抒发真挚的情感,特别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3、造型语言: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 性、雕塑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立体感、凝固感和陌生感,喻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并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 4、电视单本剧: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所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 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形式。从情节、结构来看,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的“独幕剧”。 5、电视连续剧: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 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在结尾时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和情节再继续发展。它类似我国的“章回小说”和“长篇评书”,往往说到紧要的高潮处,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借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吊住观众的胃口,达到吸引观众收看下集的目的。 6、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主要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 予集中地、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7、写实性电视专题片:主要运用形声一体化的纪实手段,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展现生活的具体过程和情状,并允许直接阐明观点的电视专题片。 8、写意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地营造诗的意境,蕴含深沉的意 念、思想和感情,充满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独特审美感受的电视专题片。 9、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以介绍、歌颂 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其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 10、能指与所指:所谓“能指”,是指构成语言表达方式,而被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具体 物质形态。所谓“所指”,是指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语言内容方面的观念形态。 11、符码与编码:所谓“符码”,是指传达一组信息时,不同符号系统的变化规则和保 证参加交流过程的人能够理解的约定性规则。同一种“符码”,具有系统性、同质性和连贯性。所谓“编码”,则是指由符码系统所传递出的整体思想情感信息的整合。“编码”,具有整体性和合一性。 论述题: 一、运用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中的一种分析《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150至 200字,用造型语言分析。

2018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广电专硕和电影学考研感想

2018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广电专硕和电影学考研感想 首先,上师大原本并不难考,只是最近两人考生变多了之后才变得越来越吓人,有的人说艺术类的专业人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分数线也越来越高,其实不然。只要明白大小年的规律,选对专业,其实就可以避免很多竞争。 所谓“大小年”,就是考研的分数线随着年份增加呈高低状态势增长,举一个例子,广播电视艺术学从14年到17年,分数线分别是363→325→357→371,可以发现,这样“一高一低”的规律持续了好多年,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由考研人数决定的,因为广电艺从14年到17年,这几年的报名人数分别是,31→26→36→73,可以发现,只要报名人数变多,分数线就一定会上涨,这样的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电影学等其他专业,所以我在这里大胆预测,18年广电艺的分数一定会从371骤降至360以下,为什么?因为18年报考的人数从去年的73直接降到了40人。 首先是电影学,实际上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很像,都是学硕,并且考的内容很像,以理论为基础,发散性很强。唯一不同的是,他考的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电影史的内容,有关影视本体的考点比较少,这里的本体指的是,影视中的视听语言,剪辑,叙事等等有关于影视本质归属的内容。 因此我们复习电影学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参考书首先是电影史,而研究过真题的同学应该可以发现,电影学考的电影史一般都是世界史,很少考中国史,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考(比如13年就考到了中国武侠电影)。 所以我建议世界史的书用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中国史参考陈山编的《中外影视辞典》的中国电影史话部分。 而电影本体内容,我建议你们分两个阶段去学习——国内大学教材和国外翻译著作,国内的书用来打基础,国外的书用来提升和飞越。 周星的《影视艺术概论》可以很好地为你们打下影视本体内容的基础,因为知识点比较细也比较浅,大家完全可以用这本书来入门(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很重要)。 整理完这本书的笔记之后,就可以开始去研读一些国外的书籍了,推荐书单里的《电影形式与风格》《电影研究导论》《认识电影》等等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书,对提升眼界和开拓思路的帮助会很大。 关于国内和国外的书,我还有一点要给大家补充,那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主要对这两类书采用的方式都是整理笔记,但有一个区别是,前者你需要精读,后者则只需要泛读即可。 原因是前者的内容大多都是客观的知识点,与考研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牢记于心,将书中专有名词的定义熟练背诵,做到考试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对专有名词不感冒。(比如16年的一道题,考到了纪录片的“搬演”,如果对这个概念不熟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大纲

第一章概述 主要内容: 1.广播、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和时间) 广播: 迈克尔·法拉第(英)电磁感应定律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英)提出麦克斯韦方程,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 海因里希·赫兹(德)证明了麦克斯韦方程的正确性,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决定以赫兹座位无线电波频率单位 无线电通信技术:古格列莫·马可尼(意)、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俄) KDKA是第一个获得正式营业执照的电台1920.11.2日开播 1923年出现第一款收音机 戴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计划 电影: 1888发明了摄像机,16格每秒。诞生标志——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议员进站》 1894年美国开办了第一家电影院,1896年爱迪生及其助手成功地把影片投射到银幕上。 无声电影(16格)《拳击》、《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 有声电影(24格)、《唐璜》1926(唱片配唱)、《爵士歌王》1927(歌唱、对白、声响)、《纽约之光》1928(100%有声电影)。 真正意义上的三色系统彩色片《名利场》(又译浮华世界)1935(客观色彩)此时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色彩三大基本元素。也有人认为《红色沙漠》是第一部彩色片 中国电影发展史: 《定军山》(1905年)中国第一部影片(无声) 1913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193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48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生死恨》 1953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电视: 1900年,法国康斯坦丁?伯斯基创造了电视(Television)一词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1941年7月1日美国一家商业电视台第一个正式营业开播 1940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视机由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彼得?戈得马研制成功。 1939年11月26日,德国转播德国-意大利两国足球比赛实况,这是世界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 1942年8月,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高度超过百米的电视发射塔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 1957年,我国开始筹建北京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开始试验电视广播,宣告了新中国电视事业正式诞生。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卫星“电星一号”,并利用它将美国本土的电视节目传送到巴黎、伦敦两地,揭开了电视进入太空时代的新纪元。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专业简介 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 电视艺术是20世纪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全新艺术形态,有人将其称之为“第九艺术女神”。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研究取径方面,本专业方向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 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 2.电视策划方向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媒策划原理、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包装、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媒介研究等。 随着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传媒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策划在电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视策划是为着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竞争实力而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考虑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观众定位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节目生产和节目创作的宏观方略与微观策略。电视策划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已从早期的编导或制片人的个体行为演化为自觉的团体智慧效应,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和节目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电视策划人才已成为传媒业现实与未来的不可或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电视策划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方法,对于电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向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本方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艺术造诣、拥有节目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电视策划人才。 3.广播电视文艺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这一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艺术形态。 本方向以广播电视文艺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文艺节日、文艺栏目、文艺频道等节目形态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体系。广播电视文艺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反映出当代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它的研究既需要相对理论定性,更需依据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态势,进行新的理论开拓和理论建设。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拥有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互为促动的鲜明特点。因此,还需特别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领域。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既能从事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层次节目策划、艺术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书

节目策划书 节目名称:时事追击 节目类型:新闻资讯 播出时段:每周四中午 12:00—12:40 节目内容:本周头条、校园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节目版头:掌握时事动态,聚焦热点新闻,每周四中午12:00,时事追击 第一板块:本周头条 3分钟 版头:本周头条,为你盘点一周内热点新闻。 聚焦一周内最新最热、受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以国内外时事要闻为主,也可以是有关高校的重量级消息,宣扬正义,提醒同学们关注大事。 第二板块:高校快车 7分钟 版头:高校信息,一网打尽,最新资讯,尽在高校快车。 搜集广州主要高校的最新动态,播报有关其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消息,或者校园内的新人新事,使同学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第三板块:国内新闻15分钟 版头:关心国家大事,评析热点新闻,国内新闻 评点一周国内要闻,从省内到国内,包括时政、经济、科教、文娱、社会等各类新闻,既有大量的消息类新闻节目,也有深度报道评析类节目,时政新闻强调权威观点,经济新闻强调宏观举措与群众利益,科教新闻强调最新成果与群众生活,文化新闻强调高雅品位与群众普及,社会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与引领群众。节目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第四板块:国际新闻10分钟 版头:聚焦全球资讯,世界尽在眼中,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栏目,报道一周焦点国际时政新闻事件,重大国际社会事件,以及有世界影响力的消息报道。结合国际新闻热点话题向听众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发展现状,为听众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Ps:可在适当时间增加特别板块,如聚焦两会、世博动态等热点新闻。 节目目标:贴近生活、贴近听众,力求以快速、权威、大范围的特点为校园听众梳理最新发生在校园、广东、中国乃至全球的新闻,作为唯一一档新闻专题节目,使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作为新闻性质的节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考试大纲解析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 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一章 延伸: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新互动形式:交通广播 广播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传播》 中国广播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人文心态,审美价值取向的迁替嬗变、大致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转型期和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 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 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中心,那时的文艺尚属于边缘地位,既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队伍,又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行转向,即革命转向了建设,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之余,开始需要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事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了广播设备技术上的困难,构建了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首先、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如《雷锋之歌》 第二、开辟和完善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态,如广播剧、文艺知识类节目。 第三、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如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三大团” 二、文革十年(1966-1976)被政治话语权灌注的文艺广播 1在文艺节目制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体验生活的反映。于是所有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结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文革的政治文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扭向极端,其实质是对这一在历史上有过正确指导作用的文艺路线的大反动 2在批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新时期(1977-1985):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 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 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音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2倾国倾城的魅力——评书、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 声音所传达的审美内涵是广播文艺真正魅力四射的原因。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正午时光是属于广播文艺的,如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录制的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高山下的花环》评书《岳飞传》《杨家将》连续广播剧《三国演义》等。 3品牌的魅力——板块格局的广播文艺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商品的品牌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顺应受众的名牌心里,纷纷开始开辟新栏目,以中央台为例,广播文艺由以下板块构成:《空中大舞台》《广播剧和小说连续广播》《今晚八点半》《音乐天地》和《海外乐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