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安定经济成长期

【课文翻译】

日本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迎来了巨大的转换期。长期以来的高增长率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迅速下降。石油危机给已经转换成为对石油依存度高的产业结构的日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然而,对于第一次经验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根据减量经营和ME技术的利用等积极应对,很快地突破了困境。因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以及出口剧增伴随的贸易黑字(贸易逆差)的积累,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债权国。与此同时,与美国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对此该如何应对,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第一节第一次石油危机

1.1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

1973年11月,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采取了把原油价格上涨到原来的4倍,并且供给大幅度减产了25%这种果断的手段。这个利用石油作为外交王牌的政治性的决定,使得世界各国一起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即所谓的滞胀危机。

像表3-1所示的那样,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英国、西德国等都哪个国家都是低的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率很高。1960年开始到1973年领先的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是5.0%,1973年到1975年下降到了1.6%。其他的国家,1973年到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较1964年到1973年平均的3.7%上升到了10.5%。

1.2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的能源大多依赖进口,从而使得刚转换成高度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的日本经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石油危机为转机,日本经济10%左右的高增长率到此为止,并在1974年成为和战后初期一样的负增长,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安定经济成长期。

针对于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从一下的4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交易条件的恶化。交易条件是用出口资金量一单位和进口资金量交换,以进口资金测出的出口资金一单位的价值来表示。如果和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更贵的话,就意味着交易条件的恶化。

在1972年,日本的汽车的平均价格是每台1460美元,因此,相当于买了770桶石油。但是,到1974年,汽车的输出价格上升到2050美元,这可以买到的石油量却减少到210桶。也就是说,日本人同样做出一辆汽车的输出价,用来买石油由于受到石油冲击降少了4分之1。

石油危机给日本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经常性收支的恶化。这就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输入等量石油的支付额就急速增长。

从表3-1可以看出,石油危机发生后的1973年和1974年,日本经常性收支变为大幅赤字。

第三点,狂乱物价的发生。由于石油的输入价格上升,国内的物价也大幅度上升。还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激化,企业把投入在库存商品的投资撤走,物价上升一度加速。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减少所得税

目劳动者要求大幅上调工资,通货膨胀被激化,发生了狂乱物价。

从表3-4可以明显的看出:输入物价指数反映了输入石油价格的急剧上升,1947年急速上升到66.3%。而且,批发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也分别上升31.3%和24.5%,记录为异常高的通货膨胀率。

第四,进入了低成长期。在日本,1970年的时候,为了完成对输入原油的依存改造,应对石油价格的高涨,而且由于石油危机,也许不能确保今后原油输入量的稳定,所以只有扩大输入,才能实现“成长永远持续”这样的成长神话,这样的悲观看法支配日本经济的将来。这样,企业控制了投资和新规雇用,同时也抑制了家庭为将来而准备的消费,取而代之的是储蓄的增加。政府也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采取紧缩政策。这样,在供给方面,由于原油价格的上升被抑制,在需求方面,消费、投资、政府支出都减少,由于种种原因,日本经济从此结束了高度成长,进入了安定低成长期。

1.3 日本企业面对石油危机的政策

日本企业面对石油危机,对此作出三个应对政策,第一是削减经营的方式有利于减轻负债,第二,调整雇佣是削减经营的一大支柱,第三是节约能源,消费,调整过程进行的相对比较迅速,顺利。

首先,从有息负债的减少和大企业银行的脱离的事讨论。减量经营的特征是削减固定经费。在那时,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视利息和收据分配,缩小金融利息收支的差。丰田和松下电器的金融收据超过很多被称为丰田银行、松下银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形成间接相对型金融,为银行借款依存,去了一下设备投资的日本企业,改变了增大石

油短缺机会行动。向优良企业银行脱离前进。1976年到1980年主要企业的利益的利润留成和减价总额超过了设备投资。总之,设备投资因为用企业内部资金被调试,资金富余,企业的债务推进,有利的资金运用开始行动。大企业如离行式银行,削减了企业的固定经费。大幅降低了银行企业的监视机能。银行企业的监视机能低下对泡沫经济期扩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来看看[减量经济]的又一支柱的雇佣调整。在石油危机以后,日本企业采取了,坚持基本的长期雇佣制度,不因为解雇,在停止采用新规之后,缩短加班时间的等等的对策。还有,同意了,压制劳动组合提出的涨工资的要求及由于春斗,涨薪率很低,根据[年与功]决定放缓工资上涨幅度的事项。在劳动生产性的提高范围内,由于解决了涨薪问题,也解决了通货膨胀工资成本。这样既建立了劳资关系,也解决了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的较小混乱。

最后,就能源消费的节约问题进行讨论。石油危机以后,能源消费的节约,特别是石油消费的节约已成为了企业经营的重大课题。就日本能源消费结构看,具有制造业的消费作用大这样的特征。然后,1970年代的后半时期,日本企业进行了积极的节能投资。在能源多消费产业,钢铁业持续铸造技术,催酸素转炉的采用,水泥产业NSP 窑的开发等,发展了节能技术。还有,为了节约能源消费,见证了企业间的共同开发运动。钢铁制造厂商协力下,造船也实现了加工,熔接难度高的高张力钢板的品质改善。在大量采用高张力钢板建造船身这点发挥了威力。如此,在1973到1985年,平均实际GDP平均每

单位,日本以2.7%的能源消费减少率在发达国家中居最高。石油消费减少率4.9%也是最大的。

像这样,企业的一系列的【减量经营】的推进,日本产品从重厚长大型向轻薄短小型转换,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高度化。但是,内需没有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是太强,产品集中输出就意味着会受到外国企业的不良影响,由利益会引起经济摩擦。

1.4日本政府的对策

根据石油危机的不景气,日本的财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高速成长期,经济的成长伴随着以租税的自然增收为依存使【增分主义的】预算得以形成。总之,前年度预算实际采取把自然增收分集作配分的预算组成方式。但是,这样的预算组成无法维持石油危机,在1975年度,税收相比前年度出现-8.4﹪的急剧下降。而且,因为景气对策而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面对大幅度收入的减少,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国债的依存度从1974年的11﹪急剧上升到1979年的35﹪,这就是所谓的债财政国债化。

发行国债,虽然政府的国债收入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偿还国债和支付利息的义务。建设国债是为了建设公路和桥梁这样的公共财产而发行的,国债的发行换来社会资本的剩余。社会资本一旦被用于建设就可以长期使用,又后代的人们我能用税金来偿还用于建设而发行的国债并支付利息,这样就不会失去世代的公平性。然而,赤字国债与之不同,即使发行了赤字国债,也不能给后代留下什么。也就是说,现代吃喝的费用由后代来偿还,这就产生了世代间的不公平。赤字国

债的发行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其他方面,在金融这一块,伴随着日本

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外汇银行在海外增设了营业点,扩大了规模,这

就是所谓的金融向国际化发展。

外汇银行的外国分行的数量从1970年的11行85个分行急速激增到1980年的23行142个店。外国的外汇银行扩大了把以往的贸易

金融作为设备投资的供给这样的业务面目。损失保险公司页为了获取

日本企业在海外创造出的新的市场向欧美迅迅速推广火灾保险等元

受事业。

【难点解析】

第三章

安定経済成長期

(1973-1985年)

文法

(一)石油ショックを契機にして急速に低下していく。(P59の2行目)

~を契機に(して)

前接体言,表示以某种事件和情况为契机、起因、动机等。相当于中文的“借???之机”“以???为转机”等。

例:1.株の暴落を契機に恐慌が起きた。以股票暴跌为起因,出现了危机。

2.就職を契機に生活を一新した。

以就职为契机,开始了新生活。

注:类似的说法还有“~を契機として”。

(二)輸入数量制限を廃止する代わりに、関税を導入するという関税化(P68の5行目) ???代わりに

(1)表示作为补偿或交换的意义。

例:外資企業は残業が多い代わりに、給料も高い。

王さんに英語を教えてもらう代わりに、彼に日本語を教える事にしている。

(2)表示不做前项事情而做其他事情的意义。

例:雨が降ったので、サッカーの代わりに家でテレビを見ることにした。

自分で行く代わりに、妹に頼んだ。

単語

石油(せきゆ) 石油

貿易摩擦(ぼうえきまさつ) 贸易纠纷

OPEC(石油輸出国機構) 欧佩克

せきゆゆしゅつこくきこう

切り札(きりふだ) 王牌

スタグフレーション滞涨

CPI(消費者物価指数)零售价格指数

しょうひしゃぶっかしすう

バーレル加仑

経常収支(けいじょうしゅっし) 经常性收支

経常収支とは、一定期間の国際収支のうち、モノやサービスの経常取引による収支を表した統計のこと。

経常収支は4つの構成になっている。

1)貿易収支=モノの輸入と輸出のバランスを示す

2)サービス収支=旅行や運送などサービス取引を表す

3)所得収支=対外直接投資や証券投資の投資収益の結果を表す

4)経常移転収支=政府開発援助(ODA)のうちの医薬品など現物援助を表す

目減り(めへり) 实际损失

WPI(卸売物価指数) 批发价格指数

おろしうりぶっかしすう

差し控え(さしひかえ) 控制

引き締め政策紧缩政策

(ひきしめせいさく)

省(しょう)エネルギー节能

引き金(ひきがね) 扳机;导火线

国債(こくさい) 国债

外国為替銀行外汇银行

(がいこくかわせぎんこう)

関税(かんぜい) 关税

一人前(いちにんまえ) 合格;顶一个人

ME 微电子工业: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NC(数値制御) 数控

タイヤ?チューブ汽车内胎

工作機械(こうさくきかい) 机床

半導体(はんどうたい) 半导体

規制(きせい) 限制

ダンピング調査(ちょうさ) 反倾销调查ハイテク産業(さんぎょう) 高新产业ボイコット抵制

ウェイト比重

金融经济学复习资料整合

金融经济学总复习 什么是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 金融产品是指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如银行存单、票据、债券、股票以及各种衍生证券等;或称之为金融工具,实际上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市场普遍接受并大量交易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证券)的特殊性 ?对未来价值的索偿权:即购买并持有一项金融商品,取得了对该项商品未来收入现金流的所有权。 ?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由信息决定价格 金融产品的现金流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商品的变现能力和可交易程度 收益性——是指预期收益,是未来各种可能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收益的统计平均收益 风险性——实际发生的收益对预期收益(即平均值)的偏离程度,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度量,且二者都是统计平均值 金融决策分析的三大原理或三大支柱 ?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资产价值评估原理:一价原则 ?风险与收益权衡原理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个核心问题 1.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的行为决策; 2.作为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行为决策结果的金融市场整体行为,即资产定价和衍生金融资产定价; 3.金融资产价格对经济主体资源配置的影响,即金融市场的作用和效率。 三大基础理论体系 (1)个体的投资决策及资产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 (2)公司融资决策理论:MM定理 (3)资本市场理论:EMH 金融经济学分析方法:绝对定价法与相对定价法 绝对定价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特征,运用恰当的贴现率将现金流贴现成现值,该现值即绝对定价法要求的价格。优点:比较直观,便于理解普遍使用;缺点:金融工具(特别是股票)未来的现金流难以确定;恰当的贴现率难以确定 相对定价法:是利用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根据基础产品价格求出衍生品价格。优点:定价公式没有风险偏好等主管变量,容易测度;贴近市场 ①均衡定价法则: 在给定交换经济、初始财富、经济主体的偏好和财富约束下的期望效用最大、市场完全竞争等条件下,当每个投资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没有动力通过买卖证券增加自己的效用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证券价格是均衡价格。均衡定价的经典模型:CAPM ②套利定价法则 通过市场上其它资产的价格来推断某一资产的价格,其前提条件是完美的证券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如果两种期限相同的证券能够在未来给投资者提供同样的收益,那么在到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两种证券的价格一定相等,即所谓的“一价原则”。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2020 年《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3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某支票的出票日期为2019 年10 月20 日,下列选项中,填写正确的是()。 A.贰零壹玖年拾月贰拾日 B.贰零壹玖年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C.贰零壹玖年壹拾月零贰拾日 D.贰零壹玖年壹拾月贰拾日 2.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C.可以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付 D.工资、奖金的发放禁止从基本存款账户中支取 3.下列银行结算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的是()。 A.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Ⅰ类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基本存款账户 D.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人民币 1 万元 B.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 0.8 倍 C.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D.发卡机构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 B.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 C.不记名预付卡有效期不得低于5 年 D.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 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 额不得超过1000 元

初级经济法基础_第三章 第八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_2013年版

1、甲公司因结算需要,向W银行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W银行为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的起始时间是()。 A: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 B: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 C: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 D: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 答案:C 解析:根据规定,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银行卡分类中,以是否具有透支功能划分的是()。 A:人民币卡与外币卡 B:单位卡与个人卡 C:信用卡与借记卡 D:磁条卡与芯片卡 答案:C 3、甲公司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期委托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甲公司行使的票据权利是() A:付款请求权 B:利益返还请求权 C:票据追索权 D:票据返还请求权

答案:A 解析: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是第一顺序权利。 4、甲公司将一张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乙公司,该汇票需加附粘单,甲公司为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前手,丁公司为汇票记载的收款人,下列公司中,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连处签章的是()。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所以答案是A. 5、甲公司成立后再某银行申请开立了一个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该账户性质属于()。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只是分享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2020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20190325e

2019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 C )内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符合开户条件的,予以核准。 A. 2 日 B. 5 日 C. 2 个工作日 D. 5 个工作日 2.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 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C. 可以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付 D. 工资、奖金的发放禁止从基本存款账户中支取 3. 下列银行结算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的是( B )。 A.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Ⅰ类户) B. 一般存款账户 C. 基本存款账户 D. 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4.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 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人民币 1 万元

B. 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8 倍 C. 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D. 发卡机构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 5.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 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 B. 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 C. 不记名预付卡有效期不得低于 5 年 D. 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 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6. 开证行、保兑行、议付行未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收到单据的,开证行可在信用证逾有效 期( A )后予以注销。 A. 1 个月 B. 3 个月 C. 5 个月 D. 6 个月 7.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托收承付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必须签有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明确约定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B. 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累计3次收不回货款的,收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收款人向该付款人办理托收 C. 付款人累计3 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D. 只有验单付款的付款人可以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并通知银行提前付款,银行应立即办理划款 8.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委托收款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 委托收款只能在同城使用 B. 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为付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C. 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或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为收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2020《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他人支付给存款人的资金,应当收入存款人的银行账户;存款人在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其所有权归存款人所有,由其自主支配,其他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动用、处理和任意转移,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上述内容体现了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A.银行不垫款 B.合约必须遵守,合同必须履行 C.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D.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2.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张某到某会计师培训机构实习,在学习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时,涉及到出票日期10月1日的填写,正确的是()。 A.十月零壹日 B.壹拾月零壹日 C.零壹十月壹日 D.零壹拾月零壹日 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办理支付结算基本要求的说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仍然有效,银行不予受理 B.变造是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 C.票据的收款人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直接填写“银监会” D.票据的出票日期不得为阿拉伯数码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票据签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个人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或盖章 B.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名和盖章 C.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 D.个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个人本人的签名或盖章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情形中,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变更申请的是()。 A.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 B.单位地址变更 C.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 D.开户银行的账号变更 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存款人撤销基本存款账户后,需要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应在撤销其原基本存款账户后10日内申请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情形是()。 A.被宣告破产或关闭的 B.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C.注销营业执照的 D.因迁址需要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的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专用存款账户使用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基本建设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B.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3章

第三章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 1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 A.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B.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C.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钉住汇率制 D.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知识点提示: 人民币汇率制度。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 中间汇率是()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A.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B.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 C.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3 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管局每个交易日公布的汇率是()。 A. 买入汇率 B. 套算汇率 C. 卖出汇率 D. 中间汇率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中间汇率 4 对我国而言,下列()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A. 1英镑=9.15人民币 B. 1欧元=10.23人民币 C. 1人民币=0.14064美元 D. 1美元=6.82人民币 知识点提示:汇率及其标价。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1人民币=0.14064美元 5 ()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A.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B.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C. 汇兑心理说 D. 利率平价理论 知识点提示:早期汇率决定理论。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6 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A. 进出口 B. 物价 C. 资本流动 D. 金融资产的选择 E. 汇率制度安排 知识点提示: 汇率的主要影响。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进出口, 物价, 资本流动, 金融资产的选择 7 汇率作为联系经济体内部和外部的重要变量,具有货币层面和实体经济层面双重性质,下列属于从货币层面考察的汇率决定理论有()。 A. 国际借贷理论 B. 国际收支理论 C. 购买力平价理论 D. 利率平价理论 E. 汇兑心理说 知识点提示: 早期汇率决定理论。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标价法下,外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额随币值变化 B.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 C.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D.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 E.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2020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考点试题:第三章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考点试题:第三章含答案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知识点:办理支付结算基本要求 考点频率:★★★ 难度:低 题型:选择、判断、不定项 【单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填写要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位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B.银行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C.出票日期可以选择使用中文大写或阿拉伯数码

D.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时应注意的事项。根据规定,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不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多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中,属于变造票据的是()。 A.涂改票据号码 B.假冒出票人在票据上签章 C.以一个虚构的背书人的名义在票据上签章 D.随意修改票据密押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伪造。票据的伪造,是指对“签章”的伪造。针对签章之外的事项,是变造。

知识点: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变更、撤销 考点频率:★★★ 难度:中 题型:选择、判断、不定项 【多选题】下列银行结算账户设立中,需要遵循核准制设立的有()。 A.一般存款账户

B.异地临时生产经营机构的临时存款账户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D.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核准制与备案制。临时存款账户中的注册验资与增资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实行备案制。个人存款账户与一般存款账户均实行备案制。 【单选题】甲公司因借款转存需要,向A银行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A银行发放贷款后为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的起始时间是()。 A.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 B.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 C.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 D.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

《金融经济学》

一、导言部分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投资和金融市场,为什么要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如何定义总产出、总收入与物价总水平。 2、货币的基本原理:货币的内涵及功能,货币的计量与数据,支付制度。 3、金融和金融体系概览:金融、金融系统、金融市场的内涵,金融中介、金融工具、金融创新。 4、投资与财务报表:投资背景、收益率及价值评估,财务报表的分析、预测及财务比率。 二、利率与价值评估模型 1、利率理论: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现金流贴现分析,利率行为与均衡利率,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2、价值评估模型:资产价值评估原则,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普通股价值评估。 三、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理论 1、风险管理基本原理:描述风险的工具,风险的偏好类型,确定性等价物与风险升水,降低风险的办法,风险资产的需求。 2、风险的规避、分散及保险的技术与方法:风险的规避的技术与方法,风险分散的技术与方法,保险的技术与方法。 3、投资组合选择:投资需求理论,资产配置,资产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 四、金融市场 1、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为什么汇率是随机变动的? 2、外汇市场: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的内涵,汇率理论及汇率风险防范。 3、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固定收益证券、美国政府证券、公司债券、股权证券及股票,全球股票股票市场及其流动性,统计分析和证券市场线。 4、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期货交易机制及期货定价,期权定价、期权种类、期权交易及期权合成头寸。 5、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分类、对冲基金原理、恶性投机对冲基金的立体投机。 6、信息不对称市场:对称与不对称信息的含义,旧车市场与逆淘汰,保险和信贷市场,声誉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市场信号模型。 五、金融机构 1、金融结构的经济分析: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2、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原理、分类及趋势,金融创新的风险,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对华尔街金融创新的反思。 3、银行企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银行资产负债表,信用风险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 4、银行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业的结构与跨国银行业务,银行业监管危机。 5、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金融公司、互助基金、政府金融中介与证券市场机构。 六、货币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多倍存款创造、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给模型。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单位票据签章的说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 A. 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单位的财务专用章 B. 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法定代表人签章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章 C. 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单位的盖章加上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字和盖章 D. 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单位的盖章加上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签字或盖章 2.根据有关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不一致的结算凭证( )。 A. 以结算凭证上较小的金额为准 B. 银行不予受理 C. 以中文大写为准 D. 以阿拉伯数码记载为准 3.关于票据填写规范的相关事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票据上的单位和银行的名称必须记载全称 B. 个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个人本人的签名或盖章 C. 票据上的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 D. 票据的出票日期、出票金额、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4.关于票据的出票日期,下列记载不正确的是( )。 A. 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 B. 10月15日,应写成:壹拾月壹拾伍日 C. 11月11日,应写成:壹拾壹月壹拾壹日 D. 12月18日,应写成:壹拾贰月壹拾捌日 5.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除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外,自正式开立之日起一定期限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该期限是( )。 A. 1个工作日 B. 2个工作日 C. 3个工作日 D. 5个工作日 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一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B. 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一般存款账户 C. 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D. 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7.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

(完整版)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经济法基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下列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A.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出具的政府人事部门或编制委员会的批文或登记证书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的,也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B.对于已经取消对外地常设机构审批的省(市),应出具派出地政府部门的证明文件 C.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应出具其主管部门的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和批文 D.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村民小组等组织,应出具政府主管部门的批文或证明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出票日期10月20日的填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拾月贰拾日 B.壹拾月贰拾日 C.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D.零壹拾月贰拾日

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存款人,不得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是()。 A.临时机构 B.非法人企业 C.异地常设机构 D.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预算单位应向()申请开立零余额账户。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保部门 5.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款项不可以转入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是()。 A.工资、奖金收入 B.个人投资股票所得 C.持有的外币 D.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银行卡按照发行对象不同,分为()。 A.人民币卡、外币卡 B.单位卡、个人卡 C.磁条卡、芯片(IC)卡 D.信用卡、借记卡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银行卡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人,不得存取现金 B.可以将销货收入存入单位卡账户 C.严禁将单位的款项转入个人银行卡账户存储

金融经济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4章,第5章复习题.doc

一选择题 一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在不同市场状况下的表现如下表,那么其预期收益率是() A.4% B. 10% C. 20% D. 25% 2.小明将其财富的30%投资于一项预期收益为15%、方差为0.04的风险资产,将其财富的70%投资于收益为6%的国库券,他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标准差分别为() A.11.4%与0.12 B. & 7%与0.06 C. 29.5%与0. 12 D. & 7%与0. 12 3.在资木资产定价模型中,是用()来测度风险的。 A.非系统风险 B.贝塔值 C.收益率的标准差 D.收益率的均值 4.根据CAPM模型,某个证券的收益应等于() A /y+0[E(%)] B (中)y] C (饰)廿] D p + E(%) 5.在存在无风险资产时,零贝塔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是() A.市场收益率 B.零收益率 C.负收益率 D.无风险资产收益率 6.无风险收益率为7%,市场期望收益率为15%。某证券X的期望收益率为12%,贝塔值为1. 3o 那么你应该() A.买入X,因为它被髙估了 B.卖空X,因为它被高估了 C.卖空X,因为它被低估了 D.买入X,因为它被低估了 7.下面哪一项不能作为均值一一方差分析框架成立的假设? A、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二次型 B、所有证券的回报率服从二项分布 C、所有证券的回报率服从正态分布 D、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 8.允许卖空相对于不允许卖空,在期望回报率一一标准差平而上,证券形成的组合的可行集:

B、会缩小 C、会扩大 D、无法判断

9.证券的系统性风险可以用 _________ 衡量。 A、B系数 B、相关系数 C、冋报率的标准差 D、回报率的方差 10.根据一种无风险证券和N种有风险证券作出的资本市场线是___________ □ A、连接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证券组合最小方差两点的线 B、连接无风险利率和有效前沿上期望回报率最高的风险证券组合的线 C、通过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证券组合有效前沿相切的线 D、通过无风险利率的水平线 11.在不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上,假定三个前沿证券组合A、B、C的期望收益率分别为0、1、0.6,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不能由A和C生成 B.B能够由A和C生成,并且在A、C的权重分别为0.4和0.6 C.B能够由A和C生成,并且在A、C的权重分别为0.6和0.4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2.下列关于前沿证券组合p的零协方差组合zc (p)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p的期望收益率大于A/C,那么zc (p)的期望收益率也大于A/C B.p的期望收益率总是大于zc (p)的期望收益率 C.p的期望收益率与zc( p)的期望收益率有可能相等 D.p的期望收益率与zc (p)的期望收益率决不可能相等 13.在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屮,关于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是正定矩阵,但不是对称矩阵 B.V既不是正定矩阵,也不是对称矩阵 C.V不是正定矩阵,是对称矩阵 D.V既是正定矩阵,也是对称矩阵 14.下列关于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无风险利率等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时,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是不具有无风险资产证券组合前沿的渐近线 B.当无风险利率等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时,风险厌恶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总需求为0 C.在市场均衡时,无风险利率只能是小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D.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一定会和不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相切 15.假定小李有1000美元用于投资,该1000美元全部投资于股票或全部投资于无风险国库券的 A. 20% 预期收益见下表,则投资于股票的风险溢价是()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2.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性质及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4.总效应就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总与 5.消费者剩余 二、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X商品甚于Y商品,就是因为( )。 A 商品X的效用大 B商品X价格低 C 商品X稀缺 D 商品X就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 A 为正且不断增加 B为正且不断减少 C 为负且不断增加 D 为负且不断减少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则边际效用( )。 A达到最大 B为零 C为正 D 无法确定 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经满足了,这时( )。 A 边际效用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总效用为零 D总效用最小 5.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 )。 A 取决于它的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 A 收入时高时低 B 欲望就是无限的

C 消费者人数多 D 商品的数量多 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就是( )。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9.若某条无差异曲线就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饱与。(设横轴表示X,纵轴表示Y) A 商品Y B 商品X与商品Y C 商品X D商品X或商品Y 1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 不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相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不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D相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 1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商品X与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12.商品X与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增加,但收入不变,预算线将( )。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 C 不变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3.商品X与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增减,则预算线( )。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 C 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4.从下图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就是10元,商品Y的价格应时( )。 A 10元 B 20元 C 30元 D 50元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整理(1)

第三章知识点: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考情分析(参考2017年) 考点解读

支付结算概况(★) (一)主要支付工具 1.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民币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三票一卡”和结算方式。“三票一卡”是指三种票据(汇票、本票和支票)和银行卡。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2.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 (二)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 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诚实守信就是要做到按照合同规定及时付款,不得无故拖延或者拒绝支付。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无权在未经存款人授权或委托的情况下,擅自动用存款人在银行账户里的资金。

3.银行不垫款原则 (1)银行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按照付款人的委托,将资金支付给付款人指定的收款人,或者按照收款人的委托,将归收款人所有的资金转账收入到收款人的账户中。 (2)付款人账户内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或者收款人应收的款项由于付款人的原因不能收回时,银行的中介职责可以不履行,因为银行没有为存款人垫付资金的义务,另有约定除外。 (三)结算纪律 1.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应遵守的结算纪律 (1)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 (2)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 (3)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4)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 2.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应遵守的纪律 (1)不准以任何理由压票、任意退票、截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

(2)不准无理拒绝支付应由银行支付的票据款项; (3)不准无理拒付、不扣少扣滞纳金; (4)不准违章签发、承兑、贴现票据,套取银行资金; (5)不准签发空头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办理空头汇款; (6)不准在支付结算制度之外规定附加条件,影响汇路畅通; (7)不准违反规定为单位和个人开立账户; (8)不准拒绝受理、代理他行正常结算业务。

福大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金融:金融是在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上优化的配置资源。 2.金融学: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 3.金融经济学(狭义):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 4.金融/财务决策和资产估值之间的关系涉及的问题是: (1)实物资产的投资决策。长期(超过1年)的实物资产投资决策在公司财务中称为资本预算。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为实物资产定价,也就是正确的资产估值。 (2)融资和偿付决策。即如何为实物资产的投资筹集资金并安排偿付。其核心是如何为进行融资的金融工具(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等)正确定价。 金融/财务决策和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涉及的最主要问题是: 风险管理决策,即风险管理如何符合未来企业的投资和融资的需要(对于个人理财来说是如何满足未来消费的需要)。 5.套利机会:套利机会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一组交易: (1)对整组交易而言,初始投资非正 (2)未来产生的收益非负 (3)或者初始投资严格负,或者至少在未来某种状态发生时收益严格正,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6.资本成本:货币资本如果投资于金融资产(有价证券),则其预期收益率被称为资本成本。 7.资本的机会成本:货币资本如果投资于实物资产,则其证券化复制品的预期收益率被称为资本的机会成本。 第二章 1.确定性条件下的效用函数 选择公理1(完备性):任何两个消费集X中的消费计划是可以比较好坏的,数学表达为

12,c c X ?∈,一定有12c c ≥或者21c c ≥。 选择公理2(反身性):任何消费计划都不比自己差,数学表达为c X ?∈,一定有c c ≥。 选择公理3(传递性):不会发生循环的逻辑选择,如果123 ,,c c c 是消费集X 中的三个消费计划,1c 不比2c 差,2c 不比3c 差,则1c 一定不比3c 差。数学表达为 123,,c c c X ?∈,12c c ≥,2313c c c c ≥?≥。 选择公理4(连续性):偏好关系不会发生突然的逆转。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串消费集X 中 的消费计划,1,2,i c i =,所有的i c 都不差于消费集中的某个消费计划c ,即有,1,2, i c c i ≥=; 而,1,2, i c i =收敛于一个消费计划c (由消费集的闭性知,c 也一定属于X ),则一定有c c ≥。 选择公理5(局部非厌足性):对于任何一个消费集中的消费计划,一定可以通过对它稍作修改,获得严格比它好的消费计划。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消费计划能够使消费者完全满意。 满足理性选择公理(1,2,3)和选择公理4则存在效用函数,且效用函数是唯一的。 2.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 行为公理1(理性选择):偏好关系≥?必须满足理性选择公理1至3,即满足完备性、反身性和传递性。 行为公理2(独立性):如果,,,,,πππ∈?,并且, ππ≥?,则对于任何(0,1)α∈,有 ,,,,,(1)(1)απαππαπ+-?+-,对于不严格的偏好关系≥?,独立性公理有类似的描述。 行为公理3(阿基米德性):如果,,,,,πππ∈?,并且,,, πππ??,则存在,(0,1)αβ∈,使得 ,,,,,(1)(1)απαππβπβπ+-??+- 满足行为公理123则期望效用函数存在。 3.公平赌博:预期收益(平均收益)为0,则这个赌局被称为公平赌博。 4. 风险厌恶:[()][()]E u c u E c ≤ 风险中性:[()][()]E u c u E c = 风险喜好:[()][()]E u c u E c ≥ 一个投资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其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是他的确定性效用函数是(严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金融经济学是关于金融市场的经济学,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了一般商品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而金融经济学则解决了具有不确定性特性的金融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所以,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金融学科体系层次中具有经济学教学层次中微观经济学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掌握确定现金流和不确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 二、教学内容: 包括导言、第1至7章。 导言: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资产的定价公式 2、金融经济学课程结构 第一章:资本市场、消费和投资 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1.1~1.2)

1)两时期(现在和将来)纯交换经济分析框架: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的交换(生产投资、证券投融资) 2)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下的消费策略问题 第二章:固定收入证券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给未来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即国债)定价。 1、国债的价格,到期收益率,名义年化利率 2、现货利率与远期利率 现货利率曲线 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无偏期望、易变性偏好、市场分割 第3~7章,给未来现金流不确定的证券定价 第三章: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 3.1~3.6 1、不确定条件下的偏好关系与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表达定理及阿莱悖论 2、个体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的形式 第四章:均值——方差分析 均值—方差分析框架的由来。(4.1~4.4) 1、一些基本定义

金融学第三章

第三章自测题??金融学/ 5道)6单选题(每题分,共题目1 )。下列外汇中不会被居民个人持有的外币资产是(B 选择一项:外币支付凭证A. 正确B. 特别提款权 外币有价证券C. 外币现钞D. 2 题目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A 的。 选择一项: A.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正确B.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C. 汇兑心理说D. 利率平价理论3 题目)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C 中间汇率是( 选择一项: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A. B.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正确 C.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4、对我国而言,下列(C 选择一项:人民币=9.15A. 1英镑人民币B. 1美元=6.82 正确=0.14064C. 1人民币美元=10.23D. 1欧元人民币)不属于三类中D 5、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多样性,可以归结为三类。下列(的内容。 选择一项: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

B. 有限浮动的中间汇率制 C. 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 正确 5道)分,共多选题(每题86、银行以不同方式卖出外汇时,下列正确的选项是(ABD )。 选择一项或多项:电汇汇率是外汇市场的基准汇率A. 正确正确B. 信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信汇汇率高于电汇汇率C. 票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D. 不正确E. 票汇汇率高于电汇汇率 ACDE )。7、属于早期汇率决定理论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国际借贷理论正确B. 换汇成本说C. 利率平价理论正确汇兑心理说正确D. 正确购买力平价理论E.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 选择一项或多项:直接标价法下,外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额随币值变化A. B.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正确 C.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D.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正确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E. BCDE )。9、通过本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情况需具备的条件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进口商品为必需品B. 正确进口商品为非必需品 正确C. 出口商品需求弹性高 D. 正确国内总供给能力强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第三章 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率 资本 ?资本的概念 ?指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 ?资本的特征 ?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做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具有耐用性,因而存在磨损和折旧的问题。 资本的贡献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形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要大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第一节 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Nurkse),《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基本观点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供给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过低。低收本意味着人们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经济增长率,低增长率又造成了新的一轮低收入。 ?“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需求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几落后,入均收入低,生活贫困。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资本形成不足造成生产规模狭小、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 ?“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 -低收入”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政策含义 ?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 ?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资本存量、市场容量、收入、储蓄、投资)。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对该理论的批评 ?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习惯); ?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6年,纳尔逊(R.R.Nelson)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 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