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人围手术期相关问题
老年围手术期常见问题与处理-

Male nurse
心率增快—减慢心率药?
血容量不足——摄入不足、排出过多 心功能不全——心脏负荷过重、缺氧、神经激素刺激 各类型缺氧——乏氧性、贫血性、循环性、组织中毒性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阻塞性休克——充盈受限、流出道梗阻、心包填塞、主A夹层等 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速、房颤、室速等 代谢综合征——发热 医源性干预——非药物性因素(吸痰、体位),
Male nurse
减轻老年围手术期并发症
Male nurse
老年围手术期心血管问题
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 心肌细胞数量减少 • 传导系统纤维化 • 心室与动脉顺应性降低,后负荷增加 • β受体反应性降低 • 更加依赖前负荷 • 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 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Male
nurse
老年围手术期心血管问题
PCI后手术
良性-手术 严重-起搏、药物、 电复律后手术
心功能Ⅰ、Ⅱ-手术 Ⅲ、Ⅳ-扩血管、利 尿、强心、B阻滞剂
心脏扩大 高血压病 抗凝抗血小板
扩张性心肌病 瓣膜性心脏病
原发性 继发性
华法林 阿司匹林
ECG、X线、心超 pro-BNP
ECG、X线、心超 血生化
四项血凝(INR) PT聚集抑制率
改善心功能 瓣膜手术
病原体
抵抗力 感染
患者
• 感染严重程度 • 感染部位 • 是否为特殊人群 • 是否伴有基础疾病 • 肝肾功能
Male nurse
呼吸道管理
鼓励排痰(咳嗽、排痰机) 足够入液量 气道湿化 雾化吸入(平喘、排痰) 定时翻身、拍背和按摩 吸痰(及时、支气管镜) 高流量氧疗 及时气管切开 呼吸机模式和参数调整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根据患者病情 严重程度
老年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有关问题教学课件

4.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择期手术者血糖控制在空腹4.4~6.1mmol/L, 餐后4.4~8.0mmol/L 手术当日晨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二)心脏风险评估
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病协
会(AHA)制定的《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评 估及治疗指南》
该指南的术前评估分为三部分:
(七)预防
1. 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安慰)
2.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麻醉用药
3. 维持术中适宜的麻醉深度、保持循环稳定和充足氧供 4. 术后严密监测、有效镇痛、控制血糖及预防呼吸衰竭、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防治术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八)治疗
1.一般性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循环稳定、纠正酸碱平衡 失常和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 2.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谵妄、躁狂等兴奋状态病人,常用 药物有氟哌啶醇、苯二氮卓类药物、异丙酚及氯丙嗪等 3. 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抑郁型病人,亲人安慰及交流效果 较好
亟待建立规范化的
围手术期麻醉与管理指南!
二、老年骨科手术的麻醉选择
(一)老年病人区域阻滞麻醉
1. 神经阻滞 2. 硬膜外麻醉 3. 蛛网膜下腔阻滞 4.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5. 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
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 呼吸抑制:其原因与阻滞平面过高、过宽及麻
醉辅助药物使用过多有关
(2) 低血压: 其原因主要有
Hanna MN, Murphy JD, Kumar K. Regional techniques and outcome: what is the evidence?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9 ;22(5):672-7.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在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全面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手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术中稳定状态。
手术后的护理需要注意创口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转换体位、预防压疮等措施都需要做好。
最后在康复阶段,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康复指导,包括运动锻炼、饮食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全面的护理措施对于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度过手术难关,恢复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准备、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护理措施、手术成功率、术后康复效果。
1. 引言1.1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在医疗保健领域中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明显增加,骨科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多。
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骨科老年患者通常伴随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功能减退,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骨科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感染风险和麻醉效果等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在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方法也至关重要。
及时处理术后疼痛、控制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和关注。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为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正文2.1 骨科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骨科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存在多种潜在的健康风险。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与管理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与管理来源:医学论坛网作者:医学论坛网典型病例:患者男性,82岁,上楼时跌倒后出现左髋部疼痛,次日发现左腿活动不便。
4天后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既往史慢性胃炎40年,常有反酸症状;持续房颤10余年、未抗凝治疗。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吸烟40年,2包/天,已戒烟20年。
平时未服用特殊药物。
入院诊断:左侧股骨颈骨折。
入院后第3天老年医学组应邀会诊。
查体体温36.7℃,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75mmHg。
面部表情呆板、双手静止性震颤。
心律绝对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闻及细小湿公式音。
腹软,肝脾不大。
左下肢外旋畸形,压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7g/L,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
增加诊断与问题房颤,胃食管反流病,帕金森病?谵妄高风险,营养不良风险。
术前评估心肺功能尚可、无冠心病证据。
肺内湿公式音考虑与近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有关。
平时可上4层楼、步行400米。
认知能力受损,反应略迟钝;视力下降;发生谵妄风险高。
不除外帕金森综合征可能是跌倒的诱因。
有胃食管反流,骨折后有应激性溃疡风险。
骨折后进食减少5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肌酐清除率约为48.5ml/(min·1.73m2),注意药物剂量调整。
处理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q12h。
予雾化、祛痰治疗,加强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抑酸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qn,监测便潜血。
肠内营养粉剂口服500kcal/d。
交代谵妄风险,嘱家属陪护,减少约束,加强止痛,维持正常睡眠。
思考问题:1.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须接受哪些方面的评估?2.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有哪些特殊之处?据统计,55%的手术是在≥65岁的老人中进行。
但老年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储备下降且常患多种慢性病,因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这意味着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有更多的内科问题需要评估和处理,需要老年医学组与外科组合作。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全文)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手术是骨科手术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很广。
手术效果是否理想,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手术前准备与手术中的配合都可影响手术效果。
老年患者的心理具有忧郁、不安、孤独、固执、易怒,出现悲伤和寂寞的心理,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的满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并指导患者有关手术的一般知识,以便积极的配合,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收住老年围手术气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60~69岁36例,70~79岁12例,80以上3例;伴有糖尿病者3例,单纯高龄患者48例(最大85岁,最小60,平均68岁。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心理病理与疾病的关系是辨证的,心理活动伴随着疾病的发生、进展,同时心理状态也不时地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和转归,并且贯穿于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始终。
多数老年患者对平时对自己能独立生活而感到自豪,但因突然损伤,造成肢体不能活动,卧床不起,许多事情依赖医护人员,或者得子女的照顾,因而失去“独立”并为此而烦躁,容易发脾气。
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护理:①手术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惧的治疗手段。
尽管他们以有接受手术的思想准备,但在手术马上实施之前,一些极其微小的刺激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常于手术前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稳定情绪、争取合作,向他们解释手术的一般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请一些手术效果好的患者介绍他们的手术体会,从而减轻心理紧张和恐惧。
并耐心细致地讲述骨折的性质、手术目的、大致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术后如何功能锻炼及愈后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②感情支持:老年患者总是希望别人了解他们的疾病,关怀和尊重他们,我们在工作中,要适当的称呼患者,不要喊床号,操作要稳、轻、快、减少患者的痛苦,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深入了解思想动态及感情需求,给予同情、关怀、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到温暖消除术前的各种不安因素,使患者愉快的接受手术;③争取家属的配合,给患者更多的关怀、体贴:老年人在患病时特别希望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照顾,我们请家属抽出时间尽可能多陪伴患者,多与其交谈,给予精神安慰,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悉心照顾其生活起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老年人由于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部疾患)极易发生跌倒,又由于身体协调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的原因,易导致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为髌部疼痛,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保守治疗病程短、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对围手术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老年手术期问题1临床资料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接收的 77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男性患者 38 例,女性患者39 例,患者年龄 68-85 岁,平均年龄(75.1±2.3)岁。
2围手术期常见的护理问题2.1心理问题老年人多年来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规律,骨折后卧床使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生活习惯也因医院的环境而改变。
老年人自尊心较强,骨折后卧床大小便需要他人协助,心理上不能接受;考虑问题多,担心手术后的效果;担心手术费用高而连累子女;受到病痛的折磨,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
2.2睡眠障碍由于环境的改变和病痛的折磨,以及不能随意的更换体位,加上心理负担较重,导致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等睡眠问题。
2.3皮肤护理问题老年人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使得患者存在血液循环不良,皮肤弹性差,体位受限,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从而很容易出现压疮。
大小便时便盆放置不当也容易使皮肤受到损伤。
2.4感染因手术造成的机体抵抗能力降低,长时间卧床造成活动的减少,留置导尿管等,使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
2.5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导致活动较少,血液流动缓慢,以及老年人血脂高的原因,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2.6术后患肢护理问题术后翻身及活动不妥当易导致内固定松动、变形,对合良好的骨折端移位,影响手术效果。
2.7关节僵硬及肌萎缩术后活动受到限制及因害怕疼痛不愿活动,造成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随着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老年患者独特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条件,使患者更添加了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并安全渡过手术期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所以做好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老年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将我科2010.1-2012.11收治的43例高龄手术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患者43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71岁。
骨股颈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8例,髌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4例,双踝骨折6例。
男26例,女17例。
1.2结果43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责任护士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平均住院23d,切口I期愈合,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随访均能生活自理。
2 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根据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重点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亲切的交谈。
如家庭经济困难,就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保政策和报销比例,解除思想顾虑;如担心无人照顾患者及家属讲解全院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及服务的内容,以减轻患者压力;如患者是因疼痛,环境改变,担心手术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要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在精神上给予安慰。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因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
操作时动作轻柔,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配合治疗。
2.1.2预防并发症2.1.2.1合并内科病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内科疾病,术前要全面系统的检查,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全身综合调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中常面临更多的挑战,围手术期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的护理应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注意维持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稳定。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至关重要,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康复期护理措施则包括康复训练、情绪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药物管理和营养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全面且细致的护理工作。
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安全地度过骨科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护理要点、术后并发症、康复期护理、药物管理、营养支持、成功率、重要性。
1. 引言1.1 老年人骨科手术的特点老年人骨科手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减退,骨骼和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较为明显,容易出现骨折和关节疾病等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常伴随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基础性疾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感染和愈合缓慢的情况,需要加强护理和专门的康复措施。
而且,老年人通常身体状况较为虚弱,手术对身体的耗损较大,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针对老年人骨科手术的特点,医护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护理是骨科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围手术期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围手术期护理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普遍较弱,对手术的适应能力较差,护理工作需更加细致周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诱发或加重脑梗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定义: 指 术前 无 精 神 异 常 的 患 者 受 围 手 术 期 各 种 因 素的 影 响 ,出 现 术 后 脑 功 能 活 动 紊 乱 ,导 致焦 虑 、 认知、行为、意志的改变及记忆 受损
发病因素
1. 高龄 2. 高血压与糖尿病 3. 心脑血管疾病 4. 长期酗酒或服用某些药物
1、褥疮 2、泌尿系统并发症:泌尿系感染 3、消化系统:便秘 4、心脑血管并发症:脑梗、心梗等 5、深静脉血栓、肺脑栓塞 6、呼吸系统并发症:肺感染
褥疮
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 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 预防: 气垫床,避免骨突处受压 翻身(每2-4小时) 按摩(受压部位),擦浴。
预防:
1 . 充 分 的 术 前 准 备( 包 括 心 理 安 慰 ) 2.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麻醉用药 3.维持术中适宜的麻醉深度、保持循环
稳定和充足氧供 4.术后严密监测、有效镇痛、控制血糖
及 预 防 呼 吸 衰 竭 、纠 正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防治术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治疗
1 . 一 般 性 治 疗:包 括 吸 氧 、 保 持 循 环 稳 定 、 纠 正 酸 碱 平 衡失 常 和 电 解 质 紊 乱 、 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
治疗 ② 白蛋白不低于30g/L,术前予营养支持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术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需予纠正。 术前可常规查血气分析或急诊生化,了
解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有慢性胃炎、胃溃疡,术前及术后应用 胃粘膜保护剂及制酸药,降低患者应激 性溃疡发生。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骨科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
液循环,下腔静脉滤器; 4.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制剂等抗凝药物的术前、
术后的应用; 5.一旦确诊:制动患肢,平放床上,不要按摩患
肢,放滤网或溶栓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为老年人围手术期最为常见 并发症。
文献报道老年病人大中型骨科手术后
肺炎发生率为: 19-29%
预防与治疗: ① 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咳痰 ② 协助患者尽早起床活动 ③ 定时翻身、拍背,机械震背协助排痰 ④ 使用雾化吸入 ⑤ 纤支镜吸痰 ⑥ 根据临床经验或药敏予抗感染
2 . 药 物 治 疗:主 要 针 对 谵 妄 、 躁 狂 等 兴 奋 状 态 病 人 , 常 用药 物 有 氟 哌 啶 醇 、 苯二氮卓类药物、异丙酚及氯丙嗪等
3 . 心 理 治 疗: 主 要 针 对 抑 郁 型 病 人, 亲 人 安 慰 及 交 流 效 果较 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预防与治疗: 1. 抬高患肢,观察下肢血液回流情况; 2.主被动活动:活动踝关节,CPM的应用; 3.治疗仪器的应用:逐级加压弹力袜,气压式血
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
1、基础疾病多 2、常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 3、器官代偿能力差 4、内环境稳定性下降
骨科老年人围手术期关注问题
1、术前手术耐受性评估 2、麻醉方式的选择 3、手术时机的选择 4、术前基础病的处理 5、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手术耐受性评估
麻醉方式选择
(一)区域阻滞麻醉 1、神经阻滞 2、硬膜外麻醉 3、蛛网膜下腔阻滞 4、腰硬联合麻醉 5、全麻
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1、越早越好,甚至急诊手术 2、不应仓促手术,在创伤反应期和严重
的并存症未改善前暂缓手术。
术前准备
1、急诊手术应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有关手术及 麻醉的信息
2、重视慢性基础病的治疗 ①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60/90mmHg以下 ②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5~7.5mmol/L,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心血管系统 ①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60/90mmHg
以下 ② 心肌梗死发作超过2个月,现处于稳定
期,应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进行保护 性治疗 ③ 心功能衰竭,病情稳定至少大于6个月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呼吸系统 ① 有慢性炎症患者,术前进行雾化,净化
呼吸道,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② 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咳痰训练 ③ 可鼓励患者吹气球,训练肺活量和呼吸
骨科老年人围手术期相关问题
文献报道:术后总死亡率:60岁以下达 1.2%,60~69岁病人达2.2%,70~79岁病 人达2.9%,80岁以上病人达5.8~6.2%, 90岁以上病人达8.4%
骨科老年人围手术期手术风险评估、手
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等问
题,值得广大骨科医师关注!!
围手术期的定义:
功能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高,需控制血糖, 一般6.5~7.5mmol/L,最高不超过 11.1mmol/L(本院专科意见不超过 10mmol/L)
如血糖难以控制,可使用胰岛素或胰岛 素泵,并请内分泌科会诊。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肝功能: ① 转氨酶建议不超过正常值1倍,予护肝
最高不超过11.1mmol/L ③ 血红蛋白不低于70g/L ④ 白蛋白不低于30g/L ⑤ 无电解质紊乱
目前暂无量化标准定论是否越早手术好 还是暂缓手术好,个人认为需结合患者 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并存症、生 命体征及各项常规检查决定手术时机
对于估计短期内难以稳定的并存症,拖 延时间,长期卧床反而不利,应在积极 治疗的同时,慎重而不失时机地选择手 术。
泌尿系感染
原因:卧床,老年病人肾血管硬化、肾 功能减退、前列腺肥大等发生尿潴留, 残余尿量增多,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预防:多饮水,及时排尿,尿管的护理、 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及及时术后拔尿管
消化系统并发症
原因:消化功能的减退,卧床,术后麻 醉对消化系统的抑制。
预防:多饮水服用软化大便、 泻剂或灌肠。
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呼吸抑制 2、低血压
老年人骨科手术全麻后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
1、苏醒延迟 2、呼吸道梗阻 3、呼吸抑制 4、低氧血症 5、肺部感染 6、血压变换 7、心律失常 8、肾功能衰竭
由于老年人解剖、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无 论施行哪一种麻醉方式都较青壮年危险性大, 只有充分估计病情,改善术前疾病情况,熟 练掌握操作技术,术中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术中发生的情况,才能减少麻醉意外及并发 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 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 疗直至基本康复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 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 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 治疗基本结束为止 。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骨科病人的群体 越来越大,老年人多具有机体免疫力减 退且多合并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应激 代偿能力减弱,对手术创伤及麻醉的耐 受性差,因此高年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大,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