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辐射微生物简介

耐辐射微生物简介
耐辐射微生物简介

耐辐射微生物

简析:耐辐射微生物只是对高辐射环境更具耐受性,而不是对辐射有特别嗜好。总的来说,革兰氏阳性菌强得多。芽孢菌的耐辐射力远大无芽孢菌。A 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是能有梭状孢子中耐辐射能力最强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中,不动杆菌属存在一些极高耐辐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非芽孢中抗性最强的一类,包括微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要特别提及的是,一种对辐射有极度耐性的奇异球菌属,该属包含4个种都是非芽孢菌中耐辐射最强的。该菌形态特征随生长期而变化,即对数生长期,细菌呈二连体,而在稳定期,绝大多数细菌呈四叠体。

发现: 1956年美国的教授首次在俄勒冈经大剂量辐射灭菌的肉罐头

中分离出耐辐射奇异球菌。此后,又从以杀菌为目的进行辐射处理食品、医疗器械或饲料等样品中,分离出各种耐辐射细菌。如从牛肉糜、猪肉香肠、动物皮、动物粪便、淡水、黑斑鳕中以及棉花和土壤中分离Deinococci。我国报道在放射性元素环表面有抗辐射细菌存在。

应用前景研究耐辐射菌DNA损伤与修复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能为解决日益严重因辐射过量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另一方面,辐射灭菌已被确定为一种理想的冷杀菌方式,而耐辐射菌是保藏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近期热闻: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一种可在强烈辐射条件下存活的微生物,为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的假说增添了证据。

里约联邦大学生物学家伊万?保利诺-利马领导的科研小组报告说,他们在真空实验条件下用不同波长和强度的紫外线对一种名为“耐辐射球菌”的微生物连续辐射16个小时,相当于微生物在太空旅行100万年所受到的辐射量,因而它有可能在类似太空的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

巴西科研人员认为,这种微生物有可能附着在陨星上,经受住高

温极寒、无水无氧和大量紫外线辐射的严峻考验,经过星际旅行降落在地球上,进而繁衍生息。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绪论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sonomy 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称为微生物分类学。 分类classification 分类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命名nomenclature 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鉴定identification 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分类单元taxon, 复数taxa 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种species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微生物的种可以看作是: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这个菌株群与其他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属g enus 是介于种(或亚种)与科之间的分类等级,也是生物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通常是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密切相关的种归为一个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称之属。 .居群population 是指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每一个物种早自然界中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分散的、不连续的居住场所或分布区域内,形成不同的群体单元,这些群体单元就称居群。 亚种subspecies, subsp., ssp. 当某一工人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称为亚种。亚种是正式分类单元中地位最低的分类等级。 变种variety 变种是亚种的同义词。在《国际细菌命名法规》(1976年修订本)发表以前,变种是种的亚等级,因“变种”一词易引起词义上的混淆,1976年后,细菌种的亚等级一律采用亚种,而不再使用变种。 新种species nova, sp. nov, nov sp. 新种是指权威性的分类、鉴定手册中从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并鉴定过的微生物。 型type 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菌株strain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菌型form 曾用做菌株的同义词,现已废除,仅作若干变异型的后缀。如噬菌体变异型Phagovar、血清变异型Serovar、生物变异型Biovar、形态变异型Morphovar、致病变异型Pathovar。 菌群group 指两种微生物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些过度类型的菌种,具有某些共同性状。如大肠菌群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及它们之间的过度类型。 俗名common name俗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普通名称。其优点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但局限性是不便于国际间的交流。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一.前言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一般空气中,微生物达800~3500个/m3,在土壤中达1~500×108个/g,在严重污染的水中可达107个/ml。(饮用水要求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3个/ml。经水塔或贮水池贮存后,短期内可繁殖至105~106个/ml。)人的头皮上有140万个/cm2,两手上约有4~40万个,1g指甲污垢有38亿个,1g粪便可达10~1000亿个。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许多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极端(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低温等)甚至是致死的环境,现在已发现生活着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事实说明,微生物有特别顽强的生存、繁殖和变异能力来适应环境。 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的无益也无害。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如污染了7~12μm的尘粒,可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死命。而如果污染了细菌,轻则局部红肿化脓,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因此,对微生物和尘粒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对于针剂生产洁净室非常重要。 人是洁净室最大的污染源,占90%左右。一般男性每人每分钟向周围排放1000个以上的含菌粒子,女性为750个以上。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一般活动时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咳嗽一次发菌量为70~700个/min,喷嚏一次为4000~60000个/min。所以在洁净室中,人的数量和活动应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二.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直径小于1mm)、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生物。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界线有时非常模糊。如单细胞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也应算是微生物,但通常它们并不放在微生物中进行研究。 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2000倍体重/h);③生长旺,繁殖快(20min分裂一次);④易变异,适应强;⑤分布广,种类多(10万种以上)。 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 1.真核细胞型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卷)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卷)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 3.微生物按形态结构分为: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病毒。 4.微生物的营养: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5.洁净室对温湿度、压差及微生物和尘粒进行严格的控制。 6.辐射灭菌法:辐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磁波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一种是电离辐射,如可引起被照射物电离的X射线、γ射线。 7.过滤除菌的效果与滤膜的性能、孔径的大小、密度、滤膜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8.高压蒸汽灭菌法:超过一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反之亦然。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真菌属于___A__型微生物。 A. 真核细胞型 B. 原核细胞型 C. 非细胞型 D.多核细胞型 2.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是____D__ A.细菌 B.衣原体 C. 放线菌 D.病毒 3. 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___C___ A.干热灭菌法 B. 流通蒸汽灭菌法 C. 高压蒸汽灭菌 D. 巴氏灭菌法 4. 下列那个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__B____ A.水 B.碳源 C. 细胞核 D.无机盐 5. 滤过除菌法要求最终过滤的滤膜孔径为__A____ A.0.22μm B.0.36μm C.0.45μm D.0.65μm 6. 紫外线杀菌的常用波长为 D A.80-100nm B.120-140nm C.160-195nm D. 253.7nm 7. 新洁尔灭为常用消毒剂,其浓度为____B__ A. 0.01% B.0.1% C.1% D.10% 8.常用乙醇消毒剂的浓度为____A__ A. 55% B.65% C.75% D.85% 三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16分) 1.下列哪些是我们常用的消毒剂 ABCD A. 75%乙醇水溶液 B. 37%~40%甲醛溶液 C. 新洁尔灭 D. 过氧乙酸 2. 高压蒸汽灭菌常用条件为:ABC A. 115.5℃ 30min B. 121.5℃ 20min C. 126.5℃ 15min D. 200℃ 45min 3.下列哪些属于微生物的特点ABCD A. 体积小,面积大 B. 吸收多,转化快 C. 生长旺,繁殖快

微生物洁净区基础知识及无菌保证知识培训试卷与答案

微生物、洁净区基础知识及无菌保证知识培训试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2、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3、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4、常见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病毒。 5、微生物的五大特点:小,多,快,强,广。 6、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为:空气、水、表面、人。 二、单选题(每空2分,共20分)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 A、个体微小 B、个体庞大 C、结构复杂 D、结构简单 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A、无菌 B、热原 C 细菌内毒 D 微生物限度 3、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大于 __8__分钟,流通蒸汽灭菌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A、6 B、12 C、10 D、8 4、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

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A、最终灭菌产品 B、非最终灭菌产品 C、辅助灭菌产品 5、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具有强致热效应的脂多糖类物质。 A、霉菌 B、革兰氏阳性菌 C、革兰氏阴性 D酵母菌 6、A级洁净区静态环境下≥5.0μm悬浮粒子的最大允许数/立方米为(20 ) A、 20 B、200 C、290 D、29 7、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 A、 5 B、10 C、15 D、20 8、2010版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测限度为:为每1ml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0.25EU。 A、 0.125 B、0.25 C、0.5 D、0.1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洁净区防止交叉污染的重要措施:(ABCD) A、合理布置空间面积 B、提高设备水平 C、分设空调净化系统 D、严格控制人流物流 2、洁净区气流组织形式中单向流的特点:( ACDE ) A、空气流线呈平行 B、具有不规则运动轨迹 C、类似活塞作用 D、各流线间的尘粒不易相互扩散 E、达到净化程度高 3、药品污染热原的途径(生产过程):(ABCDF) A、注射溶媒 B、容器和设备、管道、滤器 C、原辅料 D、制造过程及生产环境 E、输液器带入 F、由于包装不严密产生热原

微生物分类学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分类单元(taxon,复数taxa)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和其他生物分类一样,细菌的分类单元也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rank或category)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亚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细菌分类单元的等级系统见表12-4。值得强调的是,分类单元的的等级(阶元)只是分类单元水平的概括,它并不代表具体的分类单元。除上述国际公认的分类单元的等级外,在细菌分类中,还常常使用非正式的类群术语。如亚种以下常用培养物、菌株、居群和型;种以上常用群、组、系等类群名称;近年伍斯还在界上使用域(domain)(他把全部生物分为古生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域下面再分界)把域作为分类单元的最高级。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类群术语。 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由于同种或同一亚种的不同菌株之间,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就某些非鉴别性特征(不是定种或界定亚种的特征)而言,不同菌株可能存在重要差别。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注意菌株的种名外,还要注意菌株的名称。菌株名称常用数字编号、字母、人名、地名等表示。如枯草杆菌ASI.398(Bacillus subtilis ASI.398)和枯草杆菌BF7658(Bacillus subtilis BF7658)分别代表枯草杆菌的两个菌株(ASI.398和BF7658分别为菌株的编号),这两个菌株,前者可用于生产蛋白酶,后者则可用于生产?-淀粉酶。

微生物和洁净作业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微生物知识及洁净区卫生、操作考试试题 姓名: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40分) 1、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2、GMP中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3、GMP中规定,?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4、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5、污染的形式:1、尘粒污染;2、微生物污染。 6、微生物的主要种类:非细胞型:包括(病毒、类病毒、脘病毒);原核细胞型:包括、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包括(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 7、30万级洁净区≥μm尘粒数要求不多于10,500,000? ?/立方米,沉降菌数不多于15/皿 8、洁净室的发尘源:空气、人体、内环境发尘、设备发尘、尘埃积存 9、空气过滤器:按过滤微粒的大小分为初效、中效、亚高效、高效。 10、空气净化系统(HVAC)评价七大指标:(1)、温湿度;(2)、静压差;(3)、风量、送风量(换气次数)新风量;(4)、尘埃粒子数;(5)、微生物;(6)、噪声;(7)、照度。 11、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空气灭菌法、湿热灭菌、过滤灭菌、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 12、30万级洁净室的温度要求为18-26℃,相对湿度要求为45—65%。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凡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 2.操作间内为方便及时清洁,可存放清洁工具。(×)

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实验十二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一、目的要求 学习灭菌的方式方法,区别几种灭菌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实验室无菌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介绍 灭菌技术sterilization 为什么要灭菌?(杂菌污染的后果) 1.营养基质或产物被消耗损失; 2.抑制生产菌的生长; 3.抑制产物的生物合成; 4.杂菌繁殖导致培养液性质(如pH)改变,造成生物反应异常。 灭菌原理与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料或设备中所有微生物的技术或工艺过程。灭菌方法有化学物质灭菌、辐射灭菌、过滤介质除菌和热灭菌等。 (一)、化学物质灭菌 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或者损伤细胞膜,影响微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不适合于培养基的灭菌,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1.无机酸、碱及盐类 酸碱的杀菌能力主要由其电离度而定,电离出得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盐溶液的杀菌力与其浓度成正比。 (腌咸菜可以保藏很长时间而不染菌) 2.重金属盐

杀菌原理是重金属盐使细胞中蛋白质失活。 比如升汞。 服食牛奶、 鸡蛋等高蛋白含量食物可解毒。 3.氧化剂 高锰酸钾 4.有机化合物 乙醇:脱水、使蛋白质变性和沉淀,70~75%最有效。 (二)、辐射灭菌 1.紫外线: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X射线、γ射线:能量极高,被菌体吸收后,菌体内的水和有机物产生强烈的离子化反应,形成OH-、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 (三)、过滤介质除菌 工业上利用过滤的方法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供好氧微生物的深层培养使用。 (四)、干热灭菌 1.火焰灼烧法 2.干热空气灭菌法:140~160℃维持2~3h。 (五)、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条件为121℃维持20~30min。 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低温消毒法,主要应用于生产酸奶乳制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 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分类相关中英文对照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分类相关中英文对照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病毒学virology 噬菌体学bacteriophagology 细菌学bacteriology 鉴定细菌学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系统细菌学systematic bacteriology 真菌学mycology 原生生物学protistology 原生动物学protozoology 普通微生物学general microbilogy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 微生物生理学microbial physiology 微生物生物化学microbial biochemistry 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al genetics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 古微生物学paleomicrobiology

土壤微生物学soil microbiology 水生微生物学aquatic microbiology 海洋微生物学marine microbiology 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兽医微生物学veterinary microbiology 农业微生物学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工业微生物学industrial microbiology 石油微生物学petroleum microbiology 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 乳品微生物学diary microbiology 瘤胃微生物学rumen microbiology 诊断微生物学diagnostic microbiology 病原学etiology 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biological Societies, IUMS 中国微生物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CSM 世界培养物保藏协会World Federation for Culture Collection, WFCC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hina Committee for Culture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洁净区微生物及卫生知识培训试卷答案(普通版)

洁净区微生物及卫生知识培训试卷 日期: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0×2分) 1.微生物包括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真核生物,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 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微生物计数法和控制菌检查法。 3.本公司微生物室常用的灭菌方式是湿热灭菌,灭菌条件有121℃×15min和121℃×30min。 4.供试品需氧菌总数计数检测需要一般在30~35 ℃培养3~5 天,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一般在20~25 ℃培养5~7 天,工艺用水的需氧菌总数计数检测需要一般在30~35 ℃培养不少于5天。 5.环境监测状态有:空态、静态a 、静态b、动态。 6.洁净室(区)温度应控制在18~26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 7.消毒液配制区域:根据使用区域,一般区直接在使用地点或清洗间配制,洁净区在清洗间配制。 二、判断题(5×2分) 1.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2.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3.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同时繁殖也快,适应性强。(√) 4.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5.不锈钢托盘擦拭的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三、名词解释(5×2分) 1.cfu: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单位) 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2.灭菌 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 3.洁净室(区) 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4.无菌操作

洁净区基础知识

洁净区基础知识 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其他相关参数诸如:温度、湿度、压力也有必要控制。 空气洁净度:是指环境中空气含尘(微粒)量多少的程序,含尘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含尘浓度低则洁净度高。 悬浮粒子:可悬浮在空气中的尺寸一般在0.001μm-1000μm之间的固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物质,包括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Air lock(缓冲间)的作用 控制空气对流,减少外界脏空气中的微粒、灰尘进入车间。必须保持缓冲间门的关闭,不得同时开启。 为什么要净化空气?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的无益也无害。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空气的微生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中于空气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如污染了7~12μm 的尘粒,可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死命。而如果污染了细菌,轻则局部红肿化脓,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 空气净化的主要过程 一、是利用过滤器有效地控制送入室内的全部空气的洁净度,由于细菌都会依附在微粒上,微粒过滤同时也滤掉了细菌; 空气净化过滤器按其效率可分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类。 ①粗效过滤器:用于过滤10μm以上大尘粒和异物;一般由粗、中孔泡沫塑料、涤纶无纺布、化纤组合滤料等作为滤材。粗效过滤器主要靠尘粒的惯性沉积,过滤效率一般在20%一30%。 ②中效过滤器:用以滤除1~10μm的悬浮尘粒;一般由中、细孔泡沫塑料、无纺布、玻璃纤维作为滤材。过滤效率一般在30%~50%。 ③高效过滤器(HEPA):用以滤除1μm以下以控制送风系统含尘量,主要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石棉纤维滤纸作为滤材。 二、是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排除已经发生的污染,由送风口送入洁净空气,使室内产生的微粒和细菌被洁净空气稀释后强迫其由回风口进入系统的回风管路,在空调设备的混合段和从室外引入的经过过滤的新风混合,再经过进一步过滤后又进入室内,通过反复的循环就可以把污染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个水平就应该低于相应的洁净度级别; 三、是通过调整,使不同级别洁净室室内的空气静压大于10帕(包

(完整版)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本题1.5分) 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 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本题3分) 5.证明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的三个著名的实验为、、。(本题1.5分) 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本题2分) 1.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马铃薯培养基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替换的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 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 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 D.化学渗透作用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 B.无ATP时 C. 有细胞色素时 D. 无氧时 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核酸 B.酶类 C. 糖类 D.细胞壁 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革兰氏阳性菌 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之外。 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 B.它们有10~50个基因 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 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 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 B.快速繁殖 C.变成供体细胞 D.发育出线粒体 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A.微生物进化 B.微生物生态学 C.微生物生理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巴斯德的曲颈瓶试验否定了有关微生物的"自生说"。() 2.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 3.八孢裂殖酵母是酵母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这类生活史的代表。()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含答案)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40*1.5) 1.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 体、衣原体与等,还包括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 2.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 的、、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等。 3.在药品生产中,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各种要素包括:厂房环境的、制药用 水、、、。 4.在药品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注意或个人卫生情况欠佳,微生物可通过、、 以及衣服、、等各种渠道转移给药物制剂。因此,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和佩带、严格按操作规程穿戴并。 5.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渗透压、、 等,对微生物生长能起到抑制作用或杀灭作用。在药品GMP卫生管理上可以归纳 为、、。 6.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3 种方法:、 和。 7.对制药用水的消毒方法除应用于水的本身消毒以外,还必须包括水系统中的 、的消毒问题。 8.我司对洁净区的地面及清洁设备进行消毒所用的消毒剂为:、及, 每月轮换。 9.微生物污染会使药品出现:变色、、、沉淀,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致使药 品。对人体而言可能造成:、中毒、 、甚至死亡。 二、名词解释(3*5) 消毒: 灭菌: 防腐:

三、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五大特征及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10分) 2.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分最大的污染源,请结合以下数据,分析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和控制由人员引发的微生物污染。(15分) ?人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10万个细菌,而且繁殖速度惊人,刚洗过的皮肤,在几小时之内细菌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一般人每个喷嚏的飞沫含有4500-150000个细菌;感冒患者一个喷嚏含有多达8500万个细菌。

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分类方法

第三章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分类方法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微生物的命名法则;目前国内外最权威的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用于分离菌株分类鉴定的方法和技术;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微生物的命名依林奈氏双名法法则进行;《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当今进行细菌鉴定的最权威的手册;微生物分离菌株的分类鉴定有经典分类鉴定法、数值分类鉴定法、化学分类鉴定法、遗传学分类鉴定法, DNA中GC mol%分析、DNA-DNA杂交、DNA-rRNA杂交、16Sr RNA(16S rDNA)寡核苷酸的序列分析,微生物系统发育地位分析等不同层次的技术方法。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对于研究和发酵生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保藏方法可依不同条件选择不同方法。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 分类是人类认识微生物,进而利用和改造微生物的一种手段,微生物工作者只有在掌握了分类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纷繁的微生物类群有一清晰的轮廊,了解其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微生物分类学 (microbial taxonomy) 是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 (taxon) 的科学,它的具体任务有三,即分类(classification) 、命名 (nomenclature) 和鉴定 (identification) 。分类指的是根据相似性或亲缘关系,将一个有机体放在一个单元中。命名是按照国际命名法规给有机体一个科学名称。鉴定则是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是否归属于已经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程。因此,概括来说,微生物分类学是对各个微生物进行鉴定,按分类学准则排列成分类系统,并对已确定的分类单元进行科学命名的科学。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依次为界 (kingdom) 、门( phylum 或 division )、纲(class) 、目 (order) 、科 (fami1y) 、属 (genus) 、种 (species) 。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具有完全或极多相同特点的有机体构成同种。性质相似、相互有关的各种组成属。相近似的届合并为科。近似的科合并为目。近似的目归纳为纲。综合各纲成为门。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以下以柠檬浮霉状菌为例加以说明。 另外,每个分类单位都有亚级,即在两个主要分类单位之间,可添加“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次要分类单位。在种以下还可以分为亚种、变种、型、菌株等。 属是科与种之间的分类单元,通常包含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关系密切的种。 Goodfellow 和 O'Donnell(1993) 提出 DNA 的 G+C mol% 差异≤ 10 % ~12 %及 16S rDNA 的序列同源性≥ 95 %的种可归为同一属。 种 (species) 关于微生物“种”的概念,各个分类学家的看法不一,例如伯杰氏(Bergey) 给种的定义是:“凡是与典型培养菌密切相同的其他培养菌统一起来,区分成为细菌的一个种。”因此,它是以某个“标准菌株”为代表的十分类似的菌株的总体。种是以群体形式存在的。种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微生物学中较常见有生物学种( biological species ,

(整理)微生物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一.绪论 1.微生物: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 总称。 分类:无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因子 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六界系统:占4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三域学说: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2.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世界上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的人——1676 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否定“自然发生”学、说证明微生物引起发酵、制备疫苗预防疾病、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提出“科赫法则”、创立显微镜技术 布赫纳:用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取得成功,发现了微生物酶的重要作用、从此将微生物学推到了生化研究的阶段。 3.微生物的特点: (1)形态微小结构简单(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3)适应性强容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5)食谱广、易培养、起源早、休眠长 二.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细菌 1.细菌的基本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细菌的大小:度量细菌细胞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微米um。1m=103mm=106um=109nm. 大肠杆菌可作为典型的细菌细胞大小的代表,平均长度约为2um,宽

0.5um。最小到最大:50nm~0.75mm,相差一万倍。 3.细胞壁的功能:(几乎所有细菌(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 (1)保护细菌免受机械性或其他外力的破坏。 (2)维持细胞特有的形状 (3)屏障保护功能 (4)提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的着生、运动所必需的结构 (5)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及噬菌体的敏感性。 4.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5.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机制 阳性:肽聚糖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 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本来就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 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类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 核酸醇磷酸。 4. 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的裸 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 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 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7. 固质空间: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约12~15nm), 其中存在着多种固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 8. 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 损菌株。 9. 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外膜层)的原 生质体。 10. 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11. 脂多糖(LPS):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 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D-特异侧链等部分组成。 1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 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3.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4. 间体: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泡囊。多见于 G+菌。 15.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 壁,含水量低,挑选性强的休眠结构。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并无繁殖功能。 16.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 物。 17.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光合作 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8.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 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9. 立克次氏体: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20. 衣原体:一类在真核细胞内专性能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1. 真核微生物: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 2.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3. 菌丝体:霉菌的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灭菌法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杀灭或除去的方法。本法适用于、原料、及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灭菌。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然而,对于任何一批灭菌产品来说,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物理或化学手段灭菌试验表明:微生物的杀灭遵循对数规则,因此,已灭菌物品的无菌标准一般以物品灭菌后-无菌保证水平SAL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表示。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高于。已灭菌产品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可通过确定。 2、灭菌产品的无菌保证并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全面。灭菌工艺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被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灭菌后物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3、灭菌程序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灭菌程序经验证后,方可交付正式使用。验证内容包括:⑴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⑵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正确,并能处于正常运行()。⑶确认关键控制设备和仪表能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正常运行()。⑷采用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进行重复试验,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规定()。⑸汇总并完善各种文件和记录,撰写验证报告。 4、日常生产中,应对灭菌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认(如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浓度及吸收的辐照吸收剂量等)均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灭菌程序应定期进行再验证。当发生变更(包括灭菌物品装载方式和数量的改变)时,应进行再验证。产品的无菌保证与灭菌前产品被污染的程度及污染菌的特性相关。因此,应严格监控被灭菌品灭菌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的耐受性,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微生物污染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灭菌后,应防止已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任何情况下,都应要求容器及其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符合无菌要求。 5、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气体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只要产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即产品分装至包装容器后再灭菌)灭菌。若产品不适合采用,可选用过滤除菌法或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产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如流通蒸汽灭菌)。 6、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应用的灭菌方法。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它遇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均可用本法灭菌。 7、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8、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20min或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参数。总之,必须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对热稳定的物品,可采用,其SAL应≤10-12。热敏感产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可低于8min,但应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耐热菌污染及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被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微生物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10分) 1、消毒一一 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细菌的芽胞。 2、灭菌一一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60分) 1、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的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 ______ 、酵母菌数、和_________ 检查。 2、细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045 ____________ C,霉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 22 28C,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C培养的时间是72小时;霉菌的 培养温度为23 28C培养的时间是 120 小时。 3、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 __________ 、 ______ 碳源______ 。 4、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消毒灭菌法 ______________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两大类。其中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 ________ 热力灭菌法_________ 、辐射灭菌法 __________ 、_滤过除菌法____________ 。 5、常用的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2%屯碱溶液、75%酉精、 5%勺石炭酸溶液。 6、紫外线灯管时间累计2000 小时应该更换灯管。 7、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弱,不能穿透一般的包装材料如玻璃、塑料薄膜、纸等等,因此一般 只能用于空气__________ 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8、灭菌是要杀死所有芽孢 __________ ,才能达到灭菌的要求,并非仅仅是无芽孢的细菌,而且灭菌效果跟所铺的物料厚度、跟物料本身的性质有直接关系。 9、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 ___________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 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10、杀死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21 摄氏度 20 ______ 分钟.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 A )分裂一次? A、20分钟 B、2分钟 C 2天

试题类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一、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25分) 1.细菌的革兰染色特性不同,主要是因为( d )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2.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 e )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3. 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体积微小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D.严格细胞内寄生E.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4.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b ) A. 巴斯德 B. 柯赫 C. 吕文虎克 D. 别依林克 E.马立克 5. Escherichia coli 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e ) A. 一端单生 B. 两端单生 C. 一端丛生 D. 两端丛生 E.周生鞭毛 6.芽胞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c ) A. 芽胞 B. 二分裂 C. 出芽 D. 复制 E. 减数分裂 7.支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c ) A. 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 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 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真核微生物 E.无细胞膜的原核微生物 8.在细菌生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是( b ) A.迟缓期 B.对数期 C.减数期 D.稳定期 E.衰退期 9. 病毒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生长,是由于其缺乏( b )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10. 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 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C.基因组含有DNA和RNA D.对干扰素敏感 E.耐冷不耐热 11.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E.内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2.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c )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核质 E.细胞膜 13.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是破坏菌体的( c ),使其代谢障碍而发生变异,甚至死亡。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蛋白质 D. DNA E.RNA 14. 病毒所独有的特性是( b ) A. 二分裂方式增殖 B. 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C.无细胞壁结构 D.专性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15.不具有血凝性的病毒为( d ) A.犬细小病毒 B. 减蛋综合征病毒 C.禽流感病毒 D.鹅细小病毒 E.新城疫病毒 16.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 c ) A.包涵体 B.蚀斑 C.空斑 D.极体 E.异染颗粒 17.引起猪肺疫的病原体是( b ) A.李氏杆菌 B.巴氏杆菌 C.沙门氏菌 D.大肠杆菌 E.炭疽杆菌 18.对破伤风梭菌叙述正确的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