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_茹文明

合集下载

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的影响

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的影响

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的影响张桂萍;张峰;茹文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5(25)11【摘要】基于2×2列联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旅游干扰对山西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种间关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旅游距离带的联结指数(VR)均大于1,但统计量W均界于χ2分布的上下临界值之间.群落总体呈正关联,但联结性较弱,种的分布相对独立.(2)随着距游径距离的增加,4条不同旅游距离带的联结指数(VR)呈下降趋势;正负关联比有所增加,χ2检验显著率、Pearson相关检验显著率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著率都明显下降,说明旅游干扰对舜王坪亚高山草甸种间关联程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距离游径越远,种间关联越趋于随机性,但这种影响尚未引起种间联结性的改变.(3)χ2检验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用来刻划种间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结合使用效果更好.与Pearson相关检验相比,Spearman秩相关检验更具灵敏性.4)本研究结果支持随着群落演替进程的发展,群落种群总体向着无关联发展的观点.【总页数】7页(P2868-2874)【作者】张桂萍;张峰;茹文明【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长治学院生化系,山西,长治,04601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长治学院生化系,山西,长治,04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Q149【相关文献】1.旅游干扰对马仑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武俊智;上官铁梁;张婕;李晋川;曹天文;岳建英2.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种间竞争及UV-B辐射胁迫对其影响 [J], 张培玉;唐学玺;董双林;蔡恒江;肖慧;冯蕾3.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张桂萍;张峰;茹文明4.营养盐浓度和初始细胞密度对东海原甲藻与塔玛亚历山大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J], 刘潇;郝彦菊;王宗灵;李瑞香;由希华;朱明远5.濒危树种闽桦天然林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 [J], 高伟;黄雍容;林建丽;黄茂根;吴兴盛;林文泉;黄石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1. 引言1.1 研究的背景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中国特有的北温带自然植被保护区之一。

毛茛科植物是该保护区的重要植物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资源量。

目前对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调查和研究。

开展对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毛茛科植物在历山自然保护区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是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有助于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毛茛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动力。

通过对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为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积极开发利用毛茛科植物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1.2 研究的意义毛茛科植物是历山自然保护区的特色植物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意义。

通过对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还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毛茛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对药物研发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对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特点和潜力,可以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探索毛茛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1.3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挖掘和发掘植物资源的潜力,促进毛茛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本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引言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地势崎岖,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植被繁茂,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毛茛科是植物的一类,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对于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一、历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7年,总面积约为2187平方公里,包括历山主峰及其周边山地、森林、草地、湖泊、自然景观等。

这里植被覆盖率高,气候适宜,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历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拥有大量珍稀植物种类。

二、毛茛科植物概述毛茛科是一类草本植物,包括了大约60属300-400种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毛茛科植物的特点是叶互生或对生,叶片通常为掌状复叶,花常为两性花,有坚果或果实。

毛茛科植物的观赏价值较高,许多品种为土壤改良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三、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调查通过对历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我们发现了大量毛茛科植物资源。

有一些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龙头花、福禄兰等;还有一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如白花毛茛、匍茛、活血丹、木莲、黄毛茛等。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的毛茛科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在历山自然保护区生长良好,但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

这些珍稀植物的发现为我们深入研究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四、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1.观赏价值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毛茛科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以用于景观园林绿化、庭院种植、花卉展览等。

龙头花、福禄兰等品种的花朵色彩鲜艳,形态独特,是理想的庭院观赏植物。

通过培育这些毛茛科植物资源,可以为景观绿化提供新的品种,丰富人们的观赏体验。

2.药用价值毛茛科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其中一些品种被广泛用于中药材的制备。

白花毛茛、匍茛、活血丹等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一些慢性病、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植被格局及环境解释_张峰

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植被格局及环境解释_张峰

第23卷第3期2003年3月生 态 学 报AC TA ECO LOGICA SIN IC AV o l.23,N o.3M a r.,2003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植被格局及环境解释张 峰1,2,张金屯2,张 峰3(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 030006;3.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太原 03000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18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140)收稿日期:2002-05-28;修订日期:2002-10-29作者简介:张 峰(1977~),女,山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

Foundation item :S tate k ey basic res earch and dev elopm ent plan of China(G2000018607),National Natural Sicence Foun-d ation of China (No .30070140)Received date :2002-05-28;Accepted date:2002-10-29Biography :ZHAN G Feng,Doctor candidate,M ain researeh field:vegetation ecology and lands cape ecology.摘要:应用T W IN SP AN 、D CA 和DCC 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的植被分布格局,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

结果如下:(1)采用T W IN SP AN 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

(2)对于特定的研究区域猪尾沟,制约森林群落类型、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梯度,即水、热两个环境因子。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金榆群落种间分离研究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金榆群落种间分离研究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金榆群落种间分离研究,29( 6) : 668 : 6742011植物科学学报Plant Science JournalDOI: 10, 3724 / SP, J, 1142, 2011, 60668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金榆群落种间分离研究 1 2 1 1,2*,,,张海博焦磊张殷波张峰 ( 1, ,030006; 2, ,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 Carpinus cordata) ,: 摘要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沟和西峡的千金榆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了2 40 ,44 ,946 。

N × N ,个样方个物种组成个种对利用最近邻体法构造最近邻体列联表以χ检验和种间分离指数S ,。

: ( 1 ) 946 ,507 作为区分指标研究了千金榆群落的种间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个种对中呈现随机毗邻的最多有,53. 59% ; % ; , 349 ,36. 89,90 个种对占总数的呈现正分离的有个种对占总数的而呈现负分离种对最少只有对% 。

( 2) ,,9. 52占总数的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因为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往往表现出正分离例如千金、( Carpinus turczaninowii) 、( Acer mono) 、( Acer grosseri) 榆等有较强生存能力的物种小叶鹅耳枥五角枫葛罗槭; ( Abelia biflora) 、( Ribes mandshuricum) 、( Deutzia 与大多数的物种发生正分离而六道木东北茶镳子小花溲疏parviflora) ,( Rosa bella)( Euonymus porphyries) ,美蔷薇和紫花卫矛等群落中的伴生种或小灌木与部分物种形。

( 3 ) × 44 ,44 成负分离其余物种之间发生随机毗邻的较多对千金榆群落列联表进行全面分离结果表明群落44 ,。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境内,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的毛茛科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价值,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毛茛科植物资源概况毛茛科植物是一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其花朵色彩鲜艳,形态优美,枝叶婆娑,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毛茛科植物种类繁多,包括鸢尾、白头翁、金凤花等多种植物,形成了独特的植物景观。

这些植物在药用、园林绿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二、毛茛科植物资源研究针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植物资源的研究,首先需要对其物种构成、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了解毛茛科植物在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状况,为保护和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毛茛科植物的遗传特性、生长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其保护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三、毛茛科植物资源保护保护区内的毛茛科植物资源属于珍稀濒危植物,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毛茛科植物生长环境的保护,禁止采挖和破坏,保持其自然生长状态;建立完善的相应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规范毛茛科植物资源的采集和利用行为,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四、毛茛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毛茛科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可以开发毛茛科植物的观赏价值,打造特色园林和景区,引导游客赏花观赏,增加保护区的旅游吸引力。

可以利用毛茛科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深加工和开发,研发中草药和保健品等产品,拓展市场销售途径。

也可以利用毛茛科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进行城市绿化和庭院景观设计,提升城市绿化品质,丰富植物绿化种类。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连翘群落及物种多样性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连翘群落及物种多样性
2 1 3 8) - 6—3 01 .9( . 3 9
A s r e n F r t i u p n a c mmu i e sc n u td i ih n Nau e R s re,S a x r vn e h o u vyo os hasses o y n t swa o d ce n L s a t r e e v i h n i o ic .T e c mmu P .
8. 1一 1 ¥
p n a C a c oa a Ra d sa g a c c lx。F u p n a C.1 n e l t P tn i a c i e ss e s — .1 n e l t + b o i l u o ay .s s e s — a c oa a+ o e t l h n n i .F.s s e  ̄ +O t o s a l u p n a sr p i d — y s
S ei ies yo osti se s o pce D vri f r has p naC mmu ie i a au eR sre S a x/ i at g S ax Poi— s t F y u nt s nLs nN tr eev , h n iL B oa ( hni rv i i h n n c l nt ueo F rs S r ya dP a nn , ay a 3 0 2 P .C i a / J u l f o h at oet nv r t. i s tt f oet u v n ln ig T i n 0 0 1 . .R hn ) / o ma o  ̄ es F rs y U i s y 一 aI i e u N r ei
李 宝堂
(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太原 ,30 2 00 1)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doi︰10.16473/ki.xblykx1972.2024.02.016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王晴晴1,2,张佳欣3,谢广林1,2,王文凯1,2(1.长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研究所,湖北 荆州434025;2.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与湖北省共建),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434025;3.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沁水048211)摘要:为了解我国山西省南部地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的发生现状、种群结构及分布状况,在保护区4个片区内(下川片区、李圪塔片区、历山片区和大河片区)选取4种生境类型(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疏林灌丛带、灌丛农垦带),进行天牛科昆虫多样性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天牛昆虫隶属于6亚科81属120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的12.16%和3.05%,其中天牛亚科的物种数和花天牛亚科的个体数最多,并发现56个山西省新纪录种。

从属种比值系数来看,单种属占比较多,该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属内以单种为主。

多样性分析表明:历山片区的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李圪塔片区>大河片区>历山片区>下川片区;优势度指数表现为下川片区>历山片区>大河片区>李圪塔片区。

疏林灌丛带的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丛农垦带>疏林灌丛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优势度指数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疏林灌丛带>灌丛农垦带。

区系分布格局以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为主要特征,占本地区总种数的84.17%;在我国昆虫地理区划中的分布共有30个分布型,以华北区和华中区为主体,并与西南区关系密切。

关键词:历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省新纪录;生物多样性;动物区系中图分类号:S 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2024)02-0119-08Diversity of Longicorn Beetles in L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hanxi ,ChinaWANG Qingqing 1,2,ZHANG Jiaxin 3,XIE Guanglin 1,2,WANG Wenkai 1,2(1.Institute of Entomology,College of Agricultur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5,P.R.China;2.MARA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Crop Produc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Co -construction by Ministry and Provi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5,P.R.China;3.Lishan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f Shanxi,Qinshui Shanxi 048211,P.R.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status,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longicorn beetles in L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China.Four habitat types(Broad -leaved forest belt.Co⁃niferous and broad -leaved forest belt.Sparse forest shrub belt.Shrub farming belt.)were selected from four pre⁃cincts(Xiachuan precincts.Ligeda precincts.Lishan precincts.Dahe precincts.)in the nature reserve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longicorn beetle.The results of the divers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reserve of the longicorn beetle in⁃sects belonging to 120species of 81genera,in 6subfamilies,accounting for 12.16%and 3.05%of the known gene⁃ra and species in China respectively,among which Cerambycina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and Lepturina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dividuals,and fifty -six species are newly recorded to Shanx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第53卷 2期 2024年4月西 部 林 业 科 学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Vol.53 No.2 Apr .2024 ∗收稿日期:2023-1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3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木层重要值 I V t =(相对盖 度 +相对频 度 +相对 优势 度)/ 300
灌木层重要值 I V s=(相 对盖度 +相对高度)/ 200
∑ 2)Si m pson
指数 :λ=
s i =1
N i(N i -1) N(N -1)
s
∑ 3)Shannon-Wiener 指数 :H′=- Pi log Pi i =1
*国家自 然科 学基 金 项目(30070140)、山西 省 自然 科学 基金 项 目 (20021098)和山西省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13). **通讯联系人 .E-mail :zhangj t @bnu .edu .cn 2005 -04 -27 收稿 , 2005 -11 -11 接受 .
植被区 划上 , 历山处 于暖温 带落叶 阔叶 林地带[ 9] .历山 地形复杂 , 水热资源丰富 , 植被覆盖完好 , 主要植被类 型有侧 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栓皮 栎(Quercus variabilis)、华 山 松(Pinus armandii)、辽 东 栎 (Quercus liaotungensis)、白 桦(Betula platy phy lla)林 、荆 条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 lla)灌 丛 、 酸 枣 (Zizyphus jujuba var .spinosa)灌 丛 、连翘(Forsy thia suspensa)、六道 木 (Abelia biflora)灌 丛 、三裂 绣线 菊(Spiraea trilobata)灌 丛 、 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草丛 、苔 草(Carex spp .)草 甸和五花草甸等[ 9 , 10] .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 样地 设置 采用 梯度 格 局法 , 在 海 拔1 000 ~ 2 100 m对森林植被 进行 取样调 查 .采用 系统取 样法 进行 取样 .海拔每 上升 100 m 设 置 1 个样 地 , 每 个样地内根 据植 物群落类型分别取样 5~ 10 个 .乔木层共取 86 个样方 , 每个 样方面积 10 m ×10 m , 分别记录乔木层层 盖度 、高度 、盖 度 、 胸径和频度等 ;灌木层 分别 设置 2 个 5 m ×5 m 小 样方 , 共 172 个样方 , 记录层盖度 、高度 、盖度 、基径 和频度 等 ;草 本层 分别设置 2 个 1 m ×1 m 的小样方 , 共 172 个样方 , 记录草本 层盖度和种盖度等 .
灌木层和草本层则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海拔1 000 ~ 1 920 m之间 , Shannon-Wiener 指数 、Hill 多 样性指数 及物种丰富 度与海拔梯 度均呈正相 关(P <0.05), 海 拔大于1 920 m则 呈现负相 关 ;这 些指数沿海 拔梯度 的变化呈现出“ 中间高度膨胀”的规律 , 即中等海拔高度上物种多样性高而低海拔和高海拔物种多样性 低 .
历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
Hale Waihona Puke 茹文明1, 2 张金屯1, 3** 张 峰1 张桂萍1, 2 刘瑞祥1, 2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 太原 030006;2 长治学院生物化学系, 长治 046011;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北京 100875)
【摘要】 采用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山西历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
草本层用盖度作为数量指标[ 16 , 20] . 2.2.2 物种多样性的测 度 依文献[ 8 , 12 , 15 , 18 , 21] 的方 法 , 乔 木 层和灌木层用重要值 、草本 层用盖 度作为 数量 指标 , 进行 群 落多样性分析 .
1)Patrick 丰富度指数 :R =S
坡度 、水文和植被类型 的变化 , 由山 顶到山 基依次 为山 地草 甸土 、棕色森林土 、山地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 11 , 19 , 22] .
对历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 旨在探索 其物种多样性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 为历山的生 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历山是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 位 于 山 西 省 南 部 中 条 山
(111°51′~ 112°5′35″E, 35°16′30 ~ 35°27′20″N), 行政 区划 包
DO I :10.13287/j .1001 -9332.2006.011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6 年 4 月 第 17 卷 第 4 期 CHIN ESE JO U RNA L OF A PPL IED ECOLO GY , Apr .2006 , 17(4)∶561 ~ 566
明 , 各 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 :青榨槭 +五角 枫林 >青榨槭 +鹅耳枥林 >辽东栎林 >栓皮栎 林 >华山松 +红桦林 >油松 +栎林 >白 桦林 >侧柏 +栓皮栎林 >红桦林 >华山松林 >侧柏林 >油松林 >
红桦 +山杨林 ;森林群落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 数大于草本 层和乔木层 , 而均 匀度指数 在乔木 层 、
Key words Species div ersity , Richness index , Ev enness index , F orest community , Lishan M ountain .
1 引 言
物种多样性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 反映 , 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 、组织水平 、发展阶段 、稳 定程度 和生境 差异[ 1] .它 不仅 可以反 映群 落在 组 成 、结构 、功能和动态等方面的异质性 , 也可反映不 同自然地理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山西历山是华 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 保存有较为完整 的自然植被 .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和著名 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此 地 .本文运用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这主要是由于在中海拔(约1 900 m)地段水热条件组合较好 , 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所致 .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丰富度 均匀度 森林群落 历山 文章编号 1001-9332(2006)04 -0561 -06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orest communities in Lishan Mountain.RU Wenming1 , 2 , ZHA NG Jintun1 , 3 , ZHA NG Feng1 , ZHAN G Guiping1 , 2 , LI U Ruixiang1 , 2(1 I nstitute of Loess Plateau , Shan xi University , T aiy uan 030006,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 Changzhi College , Changzhi 046011 , China ;3 College of Li fe Science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5, China).-Chin .J . Appl .Ecol ., 2006 , 17(4):561 ~ 566 . Lishan M ountain is belonged to the Zhong tiao Ranges in Southeast Shanx i, and situated between 35°16′30″~ 35°27′20″N and 111°51′~ 112°5′35″E .T he climate is cool and arid in winter , but w arm and rainy in summer . T his paper studi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orest communities there ,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and by using diversity , richness and evenness indices.T 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evenness of the communities were in the order of Acer davidii + Acer mono > Acer davidii + Carpinus turczaninouii >Quercus liaolugensis >Quercus varibilis > Pinus armandii + Betula albo-sinensis >Pinus tabulaeformis + Quercus glandulifera >Betula platyphyll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 Quercus variabilis>Betula albo-sinensis > Pinus armandii >Platycladus orientalis > Pinus tabulaeformis >Populus davidiana + Betula albo-sinensis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shrub lay er w 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rb layer and arbo r layer , but the evenness of arbor , shrub and herb lay ers had no sig nificant difference.T here were po sitive co rrelations (P <0.05)betw een Shannon-Wiener index , Hill index , and species richness from 1 000 m to 1 920 m above sea lev el ,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P <0.05)from 1 920 m to the top of the M ountain .The species diversity show ed a “ mid-altitude bulge” pattern with the chang e of altitude, and the reason w as that the co mbin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from 1 000 m to 1 920 m above sea level was improved, and human disturbance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