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单片机是一种以单一芯片为基础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不仅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具有输入、输出控制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单片机体系结构、原理和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3. 学会使用单片机进行数字电路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通信控制等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单片机体系结构和内部原理。

2. 常用单片机的介绍和编程语言的学习。

3. 数字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

4. 通信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5. 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性课堂讲解。

2. 实验操作跟踪指导。

3. 课外独立学习和综合实践。

五、教材和参考书籍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作者:李春华。

2. 51单片机实用教程。

作者:赵金卫。

六、考核方式1. 考试。

2. 实验操作报告。

3. 课程设计。

七、教学进度第一周:课程介绍和单片机基础知识讲解。

第二周:单片机体系结构和内部原理。

第三周:常用单片机的介绍和编程语言的学习。

第四周:数字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五周:通信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第六周: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

第七周: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

第八周:复习。

以上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主要介绍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授方法、考核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教学大纲及知识点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教学大纲及知识点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和微机应用类基础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体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

二、理论教学内容绪论单片机概述0.1 引言0.2 单片机的特点0.3 单片机的发展0.4 MCS-51单片机系列简介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1. 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1. 2 MCS–51的外部引脚及功能1. 3 MCS–51的存储器配置1. 4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 5 时钟电路与时序1. 6 MCS –51最小系统设计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2.1 MCS-51指令系统概述2.2 数据传送类指令2.3 算术运算类指令2.4逻辑运算及移位类指令2.5 控制转移类指令2.6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3.2 伪指令3.3 汇编语言程序举例第四章MCS—51的中断与定时4.1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4.2 MCS–51的定时/计数器第五章存储器扩展技术5.1 概述5.2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5.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5.4 PROME2及其扩展第六章I/O扩展技术6.1 I/O接口概述6.2 MCS-51并行I/O口的直接使用6.3 简单I/O扩展6.4 8255并行I/O口6.5 8155简介第七章键盘/显示器扩展技术7.1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人机通道7.2 键盘及其接口7. 3 显示器及接口7.4 专用的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第八章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8.1 模拟量输入通道8.2 模拟量输出通道第九章MCS-51的串行通信9.1 串行通信基础9.2 串行接口的构成与工作方式9.3 串行口的典型应用9.4 单片机的多机通信9.5 RS-232C串行总线第十章应用程序设计技术10.1 智能仪表的一般结构10.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举例第十一章高性能单片机PIC16F8XX介绍11.1 PIC16F87X的特点11.2 PIC16F87X的结构与配置11.3 PIC16F87X的功能部件11.4 PIC16F87X的应用举例三、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联机仿真操作练习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开发工具的应用实验内容:学习PC机与开发机联机仿真的操作方法实验二指令系统和编程练习实验目的:掌握8051单片机常用指令的使用和编程实验内容:用8051单片机的常见指令编写简单的多字节加减法程序。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导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并为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教学的框架。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2.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 熟悉单片机和外设的连接方法和通信原理;4. 能够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单片机导论1.1 单片机概述1.2 单片机的分类与特点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2.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2.1 CPU的结构与功能2.2 存储器的类型与作用2.3 输入输出端口及其工作方式3.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3.1 汇编语言介绍与应用3.2 C语言介绍与应用3.3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比较4. 单片机的开发环境4.1 开发工具的选择与安装4.2 开发环境的配置与调试4.3 程序下载与调试方法5. 单片机与外设的连接5.1 数字输入输出接口介绍与应用 5.2 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介绍与应用5.3 串行通信接口介绍与应用6. 单片机应用案例6.1 LED灯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 6.2 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显示 6.3 蜂鸣器的音乐播放实现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单片机原理的同时,进行实际编程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

4. 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发言、提问和实验结果评估其对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实践项目评估:鼓励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项目,并对其项目设计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单片机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技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单片机,点亮彩灯,简易数字钟,简易计算器,键控彩灯,简易频率计,单片机双机通信,简易波形发生器,简易数字电压表,移动字幕的制作,校园打铃系统。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AT89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会使用常见的单片机外围器件,会用单片机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电子电路,能用C语言编程驱动单片机AT89S51完成各种基本控制功能,能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系统电路,具备初步的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熟悉单片机AT89S51的结构、引脚功能及工作原理。

(2)熟悉C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

(3)能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相关外围电路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电路。

(4)能根据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的功能要求进行软件设计,会分析程序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5)具有初步的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

(2)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校设备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多联系生产实际和相关课程,还可选用一些更合适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掌握好讲练比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和实验电路等进行直观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课题一认识单片机教学要求1、熟悉AT89S51的PDIP40\TQFP44和PLCC44三种封装形式,熟练掌握AT89S51单片机的各引脚功能。

2、掌握用AT89S51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3、认识实验电路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包括AT89S51单片机、晶体振荡器、锁存器74HC573、MAX232芯片、RS-232串口端、数码管显示电路、发光二极写显示电路、键盘电路、排阻等元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大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大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河南工程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学时/学分: 2周 / 2学分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编写人:陶春鸣;审定人: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信等。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设计开始时,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任务规定了设计题目及技术要求,指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完成的设计任务等。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下:1、方案设计:根据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在搜集、归纳、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确定实现系统主要功能的原理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行方案选优。

2、总体设计:针对具体的原理方案,通过对参数的选择和计算,进行总体设计,最后给出系统的总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

3、根据系统的组成可以设计系统的结构图或者进行复杂的系统设计。

4、进行软硬件的综合调试,验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共2周,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建议如下: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题目一:万年历的设计技术指标要求:(1)、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和星期,并有相应的农历显示;(2)、可通过键盘自动调整时间;(3)、具有闹钟功能;(4)、能够显示环境温度,误差小于±1℃;(5)、计时精度:月误差小于20s。

单片机教学大纲(两篇)2024

单片机教学大纲(两篇)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1.1单片机基础知识1.1.1单片机的定义和分类1.1.2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3单片机的常用引脚功能与连接方法1.2单片机开发板选型与使用1.2.1不同型号单片机开发板的特点和功能1.2.2单片机资源配置与接口扩展1.2.3单片机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方法2.嵌入式C语言编程基础2.1C语言基本语法2.1.1数据类型与变量2.1.2运算符和表达式2.1.3控制结构与循环语句2.2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2.2.1I/O口配置与控制2.2.2延时和定时器控制2.2.3中断处理3.单片机外设驱动3.1数码管与LED显示驱动3.1.1数码管的原理与显示方法3.1.2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2液晶显示屏驱动3.2.1液晶显示驱动的原理3.2.2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驱动3.3.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基本原理3.3.2传感器接口与数据读取4.串口通信与通信协议4.1串口通信基础4.1.1串口通信协议与通信波特率4.1.2串口通信硬件连接与配置4.2单片机与PC的串口通信4.2.1串口通信的原理与方法4.2.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4.3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的串口通信4.3.1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与配置4.3.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5.单片机应用开发5.1温湿度监测系统5.1.1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接口设计5.1.2数据采集与显示控制的编程实现5.2无线通信系统5.2.1无线通信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5.2.2数据传输与接收的编程实现5.3蜂鸣器音乐播放系统5.3.1蜂鸣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5.3.2音乐资源的存储与播放控制的编程实现总结:本教学大纲以逻辑顺序将单片机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向学生展示了单片机开发的全过程。

通过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学生将能够应用单片机实现各种嵌入式应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_教学大纲

单片机课程设计_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Microcontrller and Embedded System Course Design学 分:2学分周 数:2周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执 笔 人:徐爱钧审 定 人:武洪涛一、目的与任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学习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

熟悉并掌握运用设计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从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基本要求出发,选用或拟定一个智能化数字电压表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各种器件。

根据所采用A/D转换器,分析计算数字电压表的测量精度。

根据所采用的显示器件,设计合理的A/D采样和数字显示程序,要求显示误差满足设计精度,并采用Keil 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调试,最终实现智能化数字电压表功能。

三、课程设计内容(1)智能化数字电压表总体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单片机、A/D转换器、显示器件;(2)根据A/D转换器分辨率计算出数字电压表的测量精度和最小输入量值;(3)完成数字电压表硬件和软件程序设计;(4)采用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调试,并将最程序固化到单片机中;(5)编写出完整的设计报告。

四、时间安排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时间2周。

具体安排如下:(1)课程设计总体安排,uVision2集成环境使用方法介绍 (1天)(2)单片机及其配套元件选择,硬件设计 (2天)(3)根据设计方案搭接具体硬件电路并调试通过 (2天)(4)根据硬件电路板设计应用软件程序 (2天) (5)在uVision2集成环境下进行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 (2天)(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五、组织管理1.由院、系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单片机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科学时:1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单片机原理及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单片机知识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选题的原则1.选题范围汇编语言程序编写、启东DVCC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的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I/O口的应用、串行口应用及中断应用。

2.选题要求在现有的开发装置上掌握相关硬件,正确地进行连线在计算机上编写汇编程序、调试、下载、配合外部电路进行系统功能测试,设计并实现参考选题中要求设计的系统。

要求按设计要求制订方案,直至正确地实现系统功能;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理解设计方案后再自己动手修改程序,并正确联线、构成硬件电路,通过独立调试实现设计方案。

3.参考选题(1)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令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交替点亮和熄灭,并且用LED数码管显示时间。

(2)计时器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用LED数码管显示计时的时间;某键按下去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另一键按下去时间清零。

(3)频率计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计算出频率,用LED 数码管显示出来。

(4)模拟时钟系统设计:从键盘上输入时间初值用定时器产生0.1s定时中断对时钟计数器计数,并将数值定时送数显管显示。

(5)秒表系统设计:用A T89C51设计一个2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秒,每秒自动加1,另设计一个“开始按键”和一个“复位”键。

(6)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从键盘上输入正、反转命令,转速参数和转动步数并显示在显示器上,系统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直到转动步数为0时停止;(2)从键盘依次输入多组不同的参数后,系统开始依次执行各组参数,直到所有参数运行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科
学时:1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单片机原理及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单片机知识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选题的原则
1.选题范围
汇编语言程序编写、启东DVCC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的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I/O口的应用、串行口应用及中断应用。

2.选题要求
在现有的开发装置上掌握相关硬件,正确地进行连线在计算机上编写汇编程序、调试、下载、配合外部电路进行系统功能测试,设计并实现参考选题中要求设计的系统。

要求按设计要求制订方案,直至正确地实现系统功能;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理解设计方案后再自己动手修改程序,并正确联线、构成硬件电路,通过独立调试实现设计方案。

3.参考选题
(1)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令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交替点亮和熄灭,并且用LED数码管显示时间。

(2)计时器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用LED数码管显示计时的时间;某键按下去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另一键按下去时间清零。

(3)频率计系统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计算出频率,用LED 数码管显示出来。

(4)模拟时钟系统设计:从键盘上输入时间初值用定时器产生0.1s定时中断对时钟计数器计数,并将数值定时送数显管显示。

(5)秒表系统设计:用AT89C51设计一个2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秒,每秒自动加1,另设计一个“开始按键”和一个“复位”键。

(6)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从键盘上输入正、反转命令,转速参数和转动步数并显示在显示器上,系统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直到转动步数为0时停止;(2)从键盘依次输入多组不同的参数后,系统开始依次执行各组参数,直到所有参数运行结束。

(7)小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用0809采样电位器的值,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将此信号值作为方波占空比,通过0832输出经放大后控制电机转速。

三、设计报告要求
要求设计报告按以下条目顺序编写:
1.封面
2.内容提要
3.正文
➢概述所作题目的意义、本人所做的工作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源程序代码(要有注释)。

4.课程设计体会
5.参考文献
四、成绩评定标准
1.理论设计方案,演示所设计的系统,总成绩40%;
2.设计报告,占总成绩20%;
3.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占总成绩30%;
4.考勤情况,占总成绩10%;
5.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五、参考资料
1.苏家键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迎新主编,单片机中级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丁元杰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4.孙育才主编,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
5.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说明书。

六、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单片机原理与技术、数子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七、元件、器材
1、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实验设备22套)
2、Pc机(实验设备22套)
3、5v,+/_12v电源(实验设备22套)
4、89C51或89S52 CPU 每人一片(根据需要领取)
5、其他器件根据学生选择的设计题目确定。

执笔人:涂二生、黄朝良、王清辉
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
2006年2月26日
04电子(1)(2)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安排
成绩评定标准
6.理论设计方案,演示所设计的系统,总成绩40%;
7.设计报告,占总成绩20%;
8.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占总成绩30%;
9.考勤情况,占总成绩10%;
10.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2006年3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