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微光中走来(2020“人文建设风尚案例”推选活动+桂林市灵川县中医医院)

合集下载

2022年好人好事新闻稿6篇

2022年好人好事新闻稿6篇

2022年好人好事新闻稿6篇2022年好人好事新闻稿 (1) 在进电力公司之前,苏新当了6年专职电影放映员。

放映电影时,明暗光线交替,观众专注的神情每每让苏新心里头充满了快乐。

他说:“电影给村民带来了娱乐,也让他们感受到外界新鲜的生活气息。

”1999年,苏新成为灵川供电公司青狮潭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员工,负责11个台区900多户村民的日常抄表、维护工作。

有5个台区地处偏远山区,道路崎岖,村民散居,需乘车一个小时再步行XX公里才能到达。

虽然条件艰苦,但苏新依然保留着电影情结,下班后带着软绵绵的疲倦,窝在沙发里看上一部好电影,身心都得到了休憩。

工作中,苏新慢慢发现,很多农民家庭用上电后,却不懂得“用好电”,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乱拉乱接,在电线上晾晒衣物,没有接地零线,在电线杆旁边取土……”每当看到这种情况,苏新总要上前不遗余力地劝说,花了大量精力,却收效有限,这让他颇为苦恼。

20xx年,苏新在桂林市区内意外发现有二手电影放映机出售。

出于爱好,他花半个月工资买下放映机收藏。

回家路上,苏新回想起当年放电影时,观众每次都座无虚席,这让他灵机一动:如果利用放电影的形式,对村民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应该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说干就干,苏新自掏腰包,花了300多元钱买了一盘《农村安全用电》电影带,在社江村里放了一遍,没想到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没过几天,其他村都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放安全用电的电影。

”从此,苏新在青狮潭全镇街道和山区村寨开始了义务放映。

2022年好人好事新闻稿 (2) 12月29日(星期六),又一场雪降临津门,给津城裹上银装。

雪情就是命令。

正在家休班的照湖里居委会副主任任桂珍、许金栾和社工干事王维超一早赶到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一道清扫小区积雪,给社区平添了一道风轻飘逸的风景线。

他们三人都不在本小区居住,尤其是王维超家住红桥区洪湖里,冒着下雪后路面滑不好走的风险,及时赶到居委会和大家一起拿起铁锨将小区各路径清理干净,方便了居民出行,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2024最美医生感人事迹介绍(15篇)

2024最美医生感人事迹介绍(15篇)

2024最美医生感人事迹介绍(15篇)最美医生感人事迹介绍(篇1)刘桂生,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XX年7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宣城市泾县医院,曾任泾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2019年8月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调入怀宁县中医医院。

现任怀宁县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医十余年来,刘桂生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急病人之所急,视病人如亲人,追求清纯的医德医风,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价廉、安全的诊疗服务,深受一方百姓的信任和好评。

多次获得医院“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怀宁县“卫生健康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2019年之前,怀宁县中医医院在消化内镜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刘桂生医师入职后,带领科室团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内镜中心于2020年、2021年开展了国家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为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早诊早治保驾护航。

作为医生,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他利用工作之余苦练基本功,学习内镜新知识,了解内镜新动态,积累内镜操作诊疗新经验。

他在2021年7月首届安庆市消化内镜图片大赛中获优秀奖,2023年4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消化内镜图片大赛中获B组三等奖。

“医学技术无边无际,我永远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刘桂生经常这样说。

最美医生感人事迹介绍(篇2)李广歆,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任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

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

中医义诊推文

中医义诊推文

中医义诊推文
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答好“大理之问”中医药答卷,加强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工作,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12月10日,大理州中医医院影像党支部及老年病科、骨伤二科、肛肠科、外科等科室主任、业务骨干组成医疗专家组,由副院长段萍带队来到洱源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大型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拿着病例和资料有序地排队等候专家问诊。

专家们认真为到场群众问诊查体、阅读报告,就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医学影像科党员在李志成主任的带领下仔细解读患者带来的影像资料,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答疑解惑,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期间,专家组还分别到各科室住院部细致地对住院患者进行了相应诊疗,讨论疑难病例,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义诊活动为群众们提供了面对面、零距离服务,还免费为群众开展了血压、血糖测量检查等项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

此次医疗下乡活动把健康带到了基层群众身边、把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送到了家门口,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融入群众生活,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基层群众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助力健康扶贫,为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贡献中医药力量。

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20篇)

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20篇)

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文化志愿者事迹材料篇1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志愿来到泾川县,在泾川县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在泾川县教育局、社区学习中心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后自愿无偿的在团县委西部计划项目办服务4个月时间。

在他心中,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

由于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泾川县团委、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

时刻准备,奉献青春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

求学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使他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并时刻不忘以“修德、博学、明理、笃行”的校训去锻炼和发展。

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学生会干部和学院教授的科研秘书和科研助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依然放弃到一些中等专科院校任职的机会,选择回到西部、回到家乡,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泾川县西部计划项目办在他的自荐材料中发现,他在组织协调、社会交际、科研写作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意安排他到泾川县教育局工作,协助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西北师范大学、泾川县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实施的“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项目。

该项目主要以“知识扶贫,建新农村”为宗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现在发展知识社区,拉近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内涵发展为目标。

他的工作是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泾川交流,组织策划各类学习培训,由于在大学期间他曾经组织过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到河西学院游学交流、策划举办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围谈会等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策划经验,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加之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使各项活动取得圆满的成果。

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2篇)

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2篇)

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2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

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

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

我认真学习杨善洲精神,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出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对我开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我有如下一些认识。

2024年基层医生路生梅先进事迹(精选5篇).doc

2024年基层医生路生梅先进事迹(精选5篇).doc

2024年基层医生路生梅先进事迹(精选5篇)基层医生路生梅先进事迹篇1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有数次离开佳县走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但每一次,她都选择留下。

她曾对当地百姓许下“为佳县服务五十年”的诺言,如今,这一期限又延长为终身。

谈起1968年的那个冬天,路生梅脑中立刻响起了火车呜呜鸣笛的声响。

这是24岁的路生梅第一次离开北京,对于黄土高原上医疗条件十分艰苦的小县城,路生梅只能凭借想象。

火车行至西安,再转乘到铜川,往后就没有铁路线了。

到佳县只能坐露天大卡车,车厢里肩贴着肩,挤满了赶路的人。

土路颠簸,往车尾望去,一路都是飞扬的黄色尘土。

尘土外是光秃秃的山和树,那一刻,她恍惚间有奔赴战场的感觉。

同事们对路生梅的第一印象是“小”,身形长得又瘦又小,年纪也小。

路生梅对当地的第一印象,是“苦”。

医院是几排窑洞,医生不足40名。

放射科只有一台x光机,只能做呼吸道和胸部透视;化验室只能做血常规和妊娠试验。

试验是把妇女的尿液注入雌蛙的后腿,雌蛙在几小时后排卵,说明有喜。

医院里没有试验青蛙,路生梅和化验室的大夫就跑到田间地头里抓。

病人情况复杂,医生数量又少,每个人都得样样精通,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互相学,还得学护士扎针。

为了精进技术,他们用彼此的手臂练习扎针,每个人手上都有好几个窟窿眼。

基层医生路生梅先进事迹篇2“我生于1944年,出生时家里屋檐下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所以大家就叫我生梅。

”1963年,品学兼优的路生梅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

1968年,国家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大学毕业的路生梅响应号召,乘火车,搭卡车,一路西行,一路颠簸,来到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小城——陕西榆林佳县。

她服从分配的理由很简单:“我是祖国培养的。

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佳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会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条件艰苦,简陋落后的医疗条件让路生梅无比揪心。

“我专业是儿科学,但是这里还没有分科。

全国优秀教师——2020感动中国人物赖宣治事迹心得体会3篇

全国优秀教师——2020感动中国人物赖宣治事迹心得体会3篇

全国优秀教师——2020感动中国人物赖宣治事迹心得体会3篇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

下面是职场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感动中国赖宣治人物事迹心得体会3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感动中国赖宣治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一】赖宣治,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体育教师,“中国速度、七星奇迹”的主要缔造者。

从2013年开始,赖老师带领七星小学跳绳队凭借顽强拼搏在区中小学生跳绳赛中崭露头角,接着到南宁、安徽、大连、马来西亚、阿联酋迪拜、瑞典默尔本、上海、挪威,一路捧着跳绳冠军宝座前行。

他先后培养出二十多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十多次世界跳绳纪录。

他缔造了“世界跳绳梦之队”神话,培养出“世界跳绳最快的孩子”岑小林。

一所乡村小学跳绳运动所取得的骄人成绩,震惊了花都区、广州市、广东省、全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成为广州市特色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典范,改变了中国跳绳运动格局,不断突破着世界跳绳运动极限。

他以“没有追求的人生,是缺乏乐趣的人生”为座右铭,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党的教育事业继续抒写辉煌篇章。

他还曾作为第一批由中国派往巴拿马推广跳绳运动的老师,成为连接中国与巴拿马民心相亲的“纽带”。

赖宣治,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最美羊城教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荣誉,并连续三年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优秀国家教练员”称号。

他的先进事迹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有专题报道。

2020感动中国赖宣治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二】他学历不高,但却不认命,不仅自己不认命,还改变了一群留守儿童和务工子女的命运。

他带着这帮孩子,在他不擅长的领域,凭着一条刹车线打败了曾经的第一名,获得全国第一,得到了40块奖牌,成为了世界冠军,书写着一个个传奇。

若不是遇到他,原本留守儿童与务工子女,恐怕人生也不会如此精彩,甚至会归于平庸,延续着父母辈的生活。

他们,了不起!(上)

他们,了不起!(上)

他们,了不起!(上)作者:来源:《七彩语文·习作》2020年第04期2020年的春节,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一场抗病毒、阻击病毒蔓延的战斗打响了。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有一群人,他们,不是明星,也不具备超能力,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人人谈“疫”色变、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们却不顾个人安危,没日没夜地坚守在岗位上,抗击疫情。

他们是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他们还是我们的家人、亲戚朋友等。

我们的小记者身在家中,心系疫情。

他们通过电话、网络采访,或者亲身经历,用手中的笔,记录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小记者徐辰耀,是安徽省巢湖市世纪新都小学六(4)班的一名学生,我在安徽向大家报道。

在这场全民抗疫的行动中,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动人的事迹呢?让我们连线小记者——凌云阿姨是我妈妈的同事,是一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

她是安徽省首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

当妈妈告诉我她的事情时,我非常感动,想方设法采访到了她。

下面的内容就是凌阿姨发来的,她在武汉的工作情况。

听到武汉急需医护人员的消息,我就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背起简单的行囊奔赴武汉了。

我被分配至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的都是危重病人。

我们平时都穿着医用防护服,密封性能更好。

里面除了秋衣秋裤、工作衣工作裤,还有一层隔离衣。

脸上要戴N95口罩加外科口罩,还有一层面屏。

护士鞋外面套着鞋套,鞋套外面再加一层无纺布鞋套。

这样的防护很安全,但是里面的人太难受了,不一会儿,我就汗如雨下,半个小时就嘴唇发干,极度渴望水。

穿成这样,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了不便,有时候扎针,面屏总是被雾气蒙上,眼前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见针头,也看不清穿刺的部位。

有时好不容易看清了,发现针头穿透了自己的手套……我是一名女护士,但在此时,我也是无坚不摧的白衣战士,我相信我能行。

凌云阿姨是好样的!下一位小记者人在江苏南京,采访对象却在河北省,让我们来连线他——大家好,你们是不是奇怪,我报道的怎么是河北省的人和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基本情况
灵川县中医医院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75人,其中卫技人员240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2人, 中级职称90人,住院部病区设有内科3个病区,外科2个病区,针灸科,推拿 科、肛肠科及老年病、康复科。其中推拿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内三科 (肾病科)、肛肠科、骨伤科、针灸科为自治区级中医重点专科。拥有全身 CT机,彩色B超诊断仪,高清DR,呼吸机、麻醉机、全自动生化仪,电子胃肠 镜,费森尤斯血透机,泌尿系微创系统、骨科专科设备。我院是灵川县首家 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老年病、康复科是灵川县首个以中医传统康 复和现代医学康复相结合为特色的专科。
治疗师长
关怀文化宣传
总住院医
关怀流程控制
人文案例内容--
无障碍的住院环境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做康复、许心愿,互助康复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重人文的工作氛围--学习医护礼仪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建立人文学习档案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人文礼仪规范学习和展示
灵川县中医医院
病区简介
老年病、康复科简介
灵川县中医医院
灵川县中医医院老年病、康复科成立于2016年11月,是集康 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以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结合 为诊疗特色的专科。主要治疗的病种:
1、脑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脑出血、脑外伤和脑手术后引发的偏瘫等。 2、骨关节康复:车祸骨折术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心肺康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4、产后康复:产后盆底肌松弛、腹直肌分离,产后腰痛等。
灵川县中医医院
医师践行3-1-5沟通
康复治疗师践行3-1-5沟通 护士践行3-1-5沟通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1、 2、
3、 4、 5、 6、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开 展 防 跌 倒 的 讲 座
人文案例内容--
营造氛围

→ “重人文”的工作氛围 无障碍的住院环境
重视人文培训

关怀理论 关怀礼仪 关怀查房
关怀分享 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

实践操作

落实3-1-5关怀沟通 突出亚专科关怀特色

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 康复
人文案例内容--
护士长
关怀质量控 制和考核
灵川县中医医院
科主任 全面指导 监督落实
目前有医务人员17人,其中医生4人,主 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康复治疗师4 人,护理人员9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 人,护士4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学人 文建设分会委员1人,广西康复医学会理 事1人,广西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 合康复分会常会1人;广西康复医学会社 区康复分会常委1人,桂林市康复与物理 治疗委员会委员2人,桂林市中医学会理 事1人,桂林市中医学会乳腺分会委员1 人。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搭建医患沟通平台(灵川康复心连心)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灵川县中医医院
模拟产前孕妇行走 模拟偏瘫患者转移 模拟偏瘫患者拄拐行走 模拟偏瘫患者煮菜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三方联合查房
灵川县中医医院
重建生活为本--“康复小厨房”项目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重建生活为本--“康复小花园”项目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康复故事分享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落实3-1-5关怀沟通
3位一体:医生、护士、治疗师三个主体都跟病人沟通入院的病情和事项
1杯水:跟病友沟通的时候主动倒一杯水
5分钟沟通:包括病情、治疗、病区的环境熟识和医疗器械的使用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落实3-1-5关怀沟通
灵川县中医医院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团队精神--组织收看“70周年国庆大阅兵”
人文案例内容--提高员工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第一届日常生活能力趣味比赛 第二届日常生活能力趣味比赛 第三届日常生活能力趣味比赛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灵川县中医医院
“迎元旦、送平安”活动
人文案例内容--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的主题活动
人文建设风尚案例申报
灵川县中医医院

从 中走 来
申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中医医院老年病、康复科
医院级别: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灵川县中医医院
灵川县中医医院
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基本情况
灵川县中医医院
灵川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6年9月,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经过30多年的 努力,我院已经发展为一所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集医 疗、预防、康复保健、科研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中医医院。医院目前分 灵南路院区(本部)和一个门诊部(钢铁厂院区)。
“都做一件好事”项目
人文案例内容--提高员工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围绕提高员工满意度,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引导, 培养团队精神,关爱每一个员工,科室领导发挥领头羊 的作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凝聚团队,让员工和科 室一道不断成长,科室、领导温暖每一个员工,员工也 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患者!
人文案例内容--提高员工满意度
灵川县中医医院
灵川县中医医院
人文案例内容
灵川县中医医院
我科室围绕提升患者满意度为重点,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医疗过程的 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方法,培训教学工作中去,让医、护、技培植人 文精神,自觉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观察人,认 识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
围绕提高员工满意度,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引导,培养团队精神,关 爱每一个员工,科室领导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凝聚团 队,让员工和科室一道不断成长,科室、领导温暖每一个员工,员工也将这 份温暖传递给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