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111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发表时间:2018-07-18T10:26:07.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谢云锋[导读] 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济宁市任城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山东济宁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新拌水泥混凝土是不同粒径的矿质集料粒子分散在水泥浆体分散介质中的一种复杂分散系,具有弹、粘、塑性质,主要用工作性或称和易性来表征。
混凝土的工作性包含四个方面的性能: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
1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1.1 水泥特性水泥的品种、细度、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量等会影响需水量,由于不同品种的水泥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不同的工作性。
通常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比矿渣和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好。
矿渣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虽大,但粘聚性差,易泌水离析;火山灰质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适当提高水泥的细度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1.2集料特性集料的特性包括集料最大料径、形状、表面纹理、级配和吸水性等,这些特性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其中最明显的是,卵石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较碎石的好。
集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少,拌合物的工作性也随之改善。
此外,具有优良级配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1.3集浆比集浆比就是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
水泥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包裹集料的表面,以减少集料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则水泥浆的数量越多,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但若水泥浆数量过多,则集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达一定限度时,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111

三柳八标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方案背景:施工过程中我标段T梁用C50混凝土外观质量比较差梁体表面水纹较多。
目的: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梁体表面水纹及气泡,提高我部C50预应力T梁外观及内部质量。
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新拌混凝土,是指以水泥、水和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符合要求的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经一定的设备、搅拌工艺获得的混凝士拌和物。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综合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测量并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牯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发生泌水现象的混凝土拌和物,由于水分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质量。
二、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1.水泥特性的影响水泥的品种、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加量等因素会影响到需水量,不同的水泥品种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制成的拌和物的和易性不同。
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好。
矿渣水泥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大,但粘聚性差,容易泌水离析;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水泥细度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有影响,提高水泥的细度可以改善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2.骨料性质的影响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
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
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3、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易于浇筑的性能。
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的结构质量。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1.水灰比(W/C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W/C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同时也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
2.水胶比(W/S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中胶体的比例。
高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湿润,失去可塑性,同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3.粒度分布: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塑性。
过粗或过细的骨料会减弱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浇筑、振捣和成型的效果。
4.胶凝材料类型和含量:不同聚合胶凝材料(如水泥、矿渣粉、石灰等)的种类和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5.温度: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过程。
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加快凝结反应,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收缩风险。
6.施工方法和设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等。
7.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水化是指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总之,以上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施工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最终提高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混凝土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很重要的一点是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易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骨料选择合适的骨料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关键。
骨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颗粒分布和适当的颗粒形状。
过于细粒的骨料容易产生过量的表面积,增加水泥石浆的需求,导致混凝土易性变差。
而过于粗粒的骨料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因此,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颗粒大小范围,并确保骨料的质量和来源符合相关标准。
2.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易性变差,强度下降。
因此,控制适当的水灰比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实际需要和混凝土特性,合理选择水灰比,并尽量降低其中的水含量,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易性。
3. 添加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减少水泥用量的化学添加剂。
通过添加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易性,减少内聚力和摩擦力,从而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减水剂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性能进行合理选择,并按照生产厂家的建议使用。
4. 使用外加剂除了减水剂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例如,使用增稠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抗渗性和抗裂性能。
使用增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适用于施工需要快速浇筑和细腻表面要求较高的场合。
正确使用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具体工程的要求。
5. 加强搅拌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正确的搅拌和养护措施也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和易性的重要环节。
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充分均匀的搅拌。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的产生。
通过加强搅拌和养护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易性。
6. 控制施工工艺参数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如浇筑速度、浇筑高度、振捣频率等,都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和易性。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1 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易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重量之比,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易性越差。
改善措施是通过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水,以提高易性,同时保持水灰比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易性。
如果骨料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改善措施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配制比例,确保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和数量适宜。
3.混凝土掺合料:掺入适当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矿渣细粉、矿渣砂、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这些掺合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黏度和流动性,提高易性,并且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4.砂浆粘结材料:砂浆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和黏结剂可以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并提高混凝土的易性。
5.施工温度和湿度: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在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易性会变差,热量会引起混凝土迅速凝结,湿度不足会导致水分流失。
改善措施是通过增加水量和使用防止混凝土过早凝结的措施,如覆盖防水材料和喷水保湿。
6.搅拌和振捣方法:搅拌和振捣方法对混凝土的易性也有影响。
搅拌时间太长或振捣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凝结,从而影响易性。
改善措施是确保搅拌和振捣的时间和方法适当,并保证混凝土均匀搅拌和振捣,以提高易性。
综上所述,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混凝土配合比、掺合料、砂浆粘结材料、施工温度和湿度以及搅拌和振捣方法等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因素

(一)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1)浆体量混凝土骨料间的摩擦力对拌合物的和易性具有重要影响,其大小受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浆体厚度的影响,即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浆体量的影响。
在浆体稠度不变(即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拌合物中浆体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浆体层越厚,对骨料颗粒的润滑作用越好,骨料间摩擦力越小。
若浆体量过少,不能有效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或对骨料表面包裹厚度不足,会容易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变差,产生崩塌现象。
但若浆体量过多,骨料用量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水中浆体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2)水胶比混凝土拌合物所产生的内在阻力来自浆体与骨料间的摩擦力和浆体的粘聚力对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的粘滞力,浆体的粘聚力主要受水胶比大小的影响。
混凝土水胶比减小,浆体稠度变稠,浆体的粘聚力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会变好,而混凝土拌合物发涩导致流动性变差。
若水胶比增大,浆体稠度降低,过稀的浆体容易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变大,严重时会造成拌合物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
减水剂时调整浆体稠度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水胶比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浆体稠度降低,流动性增加。
使用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时,应注意掺量对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分层离析、泌水。
(3)砂率砂率时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组合比例,砂率的变动,会引起骨料总的比表面积和空隙量发生变化,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会产生影响。
混凝土浆体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适砂率值不但可以使骨料的混合空隙率最小,还能使骨料表面包裹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使骨料颗粒间的摩擦力较低,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最大,且具有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这个砂率值是该混凝土拌合物的最佳砂率(合理砂率)。
砂率值超过最佳砂率值时,骨料的总比表面积和总空隙量都变大,在浆体一定的情况下,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体厚度变薄,骨料间摩擦力变大,混凝土拌合物显得干涩,和易性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柳八标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方案
背景:
施工过程中我标段T梁用C50混凝土外观质量比较差梁体表面水纹较多。
目的: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梁体表面水纹及气泡,提高我部C50预应力T梁外观及内部质量。
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
新拌混凝土,是指以水泥、水和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符合要求的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经一定的设备、搅拌工艺获得的混凝士拌和物。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综合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测量并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牯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发生泌水现象的混凝土拌和物,由于水分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质量。
二、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特性的影响
水泥的品种、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加量等因素会影响到需水量,不同的水泥品种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制成的拌和物的和易性不同。
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
好。
矿渣水泥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大,但粘聚性差,容易泌水离析;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水泥细度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有影响,提高水泥的细度可以改善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2.骨料性质的影响
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
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
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3、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
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4、水灰比的影响
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于稠,水泥混凝土的拌和物流动性过低。
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以下时,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难以保证密实成型;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就稀。
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就变差,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时将产生泌水、离析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故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合理选用。
5、砂率的影响
砂率变化可导致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的变化,因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随之变化。
砂率过大时,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大,拌和物干稠,流动性小;砂率过小,砂浆数量不足。
流动性降低,且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拌和物粗涩、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溃散等不良现象。
故砂率的大小将影响拌和物的工作性及水泥用量。
6、拌和物存放时间及环境的影响
存放时间延长,会使水分蒸发,坍落度下降;环境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及水化反应加快,相应坍落度下降;同样,风速和湿度因素也会影响拌和物水分的蒸发,因而影响坍落度。
7、施工工艺的影响
同样的配合比设计,机械拌和的坍落度大于人工拌和的坍落度,且搅拌时间相对越长,则坍落度越大。
三、改善新拌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1、采用合理砂率
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值。
或指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及保水性,而水泥用量为最少时的砂率值。
2、改善砂、石的级配、提高砂石料质量
具有优良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
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对增大,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小,拌和物的和易性也随之改善。
我标段决定提高砂石料质量,未合格砂石料不准进场
3、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
少量的外加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和易性。
不仅流动性显著增加,而且还有效地改善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同时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我标段试验室决定对不同掺量外加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出来后采用最佳掺量。
4、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我部预制梁场采用振捣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与现场预制班组进行交流,采取附着式振捣器强震30后,采用振捣棒进行补振,
经过我部试验室对C50混凝土的优化调整,采用优化后的配比进行试验梁的浇筑,拆模后进行外观检测,外观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水纹大幅度减少,大范围气泡已控制住,近期浇筑的T梁,外观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