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合集下载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三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三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一、交通安全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

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

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

4、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5、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二、学校安全1、手工课、美术课要求使用刀、剪、针、锤等工具时,才能将其带到学校,否则,这些工具不能随身带进学校。

若使用,须经老师同意方可拿取,并在老师的监督下使用,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

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划伤、刺伤自己或前后的同学。

2、一旦被划伤,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应视伤口的污染、深浅程度仔细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

3、参加集体劳动,一定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要事先了解该项劳动的安全常识,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危险部位。

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硫酸、农药等,不随便触摸、玩弄电器及开关等。

4、化学药品溅入眼睛时,应用专用冲洗眼睛的水及时冲洗,并要采取其他的急救措施。

5、课间活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观看别人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等伤及自己。

三、防火安全1、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要烧东西玩。

2、夏天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风吹动时,使这些可燃物飘到蚊香火头上。

3、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种类很多,少年儿童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低年级学生应避免单独使用这些电器,家庭中不能超负荷用电,不能乱接电线,以免引起电线短路甚至火灾。

4、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东西盖住灭火用沙灭火。

安全教育小学常识

安全教育小学常识

安全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安全教育常识。

二、交通安全1. 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注意观察红绿灯和交通标志。

2. 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要追逐车辆。

3. 骑自行车要靠右行驶,不逆行,不闯红灯,不占用机动车道。

4. 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等候,不要拥挤,不要在车厢内奔跑。

5. 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三、消防安全1. 不玩火,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2. 不得随意触摸电器开关、插座、电源插头等。

3. 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报警,并迅速撤离现场。

4. 学习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掌握灭火技能。

5. 不在楼道、楼梯间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四、食品安全1. 选择新鲜、卫生、安全的食品,不吃过期、变质、腐烂的食品。

2. 不购买“三无”食品,即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3. 饮食要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

4. 学会辨别食物中毒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及时就医。

5. 不乱吃野果、野菜等,以免食物中毒。

1.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 在游泳前,要了解水域情况,不盲目下水。

3. 游泳时,要有成年人陪同,不得在危险水域游泳。

4. 学会基本的溺水自救和救人方法。

5. 如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呼救,不贸然下水救人。

六、防欺凌1. 不参与欺凌行为,不成为欺凌者。

2. 遇到欺凌,要勇敢地说“不”,及时向老师、家长或有关部门报告。

3. 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 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一、交通安全常识:1. 红绿灯:小学生要懂得遵守红绿灯的规定。

绿灯亮时可以通行,红灯亮时要停下来等待。

遇到黄灯时要谨慎通过。

2. 斑马线:小学生要懂得利用斑马线过马路。

过马路时要先停下来看两边是否有车辆,确认安全后才能横穿道路。

3. 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一定要站在指定的站台或者车站上上下车,不要贴身靠近车辆,以免发生意外。

4. 自行车安全:骑自行车出行时要戴好头盔、系好安全带,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5. 注意行人优先:当行人过马路时,车辆应停车等待,给予行人让行的权利。

小学生应主动礼让行人,保证行人的安全。

二、火灾安全常识:1. 房间内禁止玩火:小学生要知道火是危险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室内玩火,包括玩火柴、打火机等。

2. 学会紧急逃生:发生火灾时,小学生要迅速冷静,尽量靠着墙壁爬到安全的地方,避开火源,找到安全的出口进行紧急逃生。

3. 避免电器问题:小学生使用电器时要谨记安全规定,不乱拔插头、不乱动电器开关,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4. 安全用火:小学生尽量不要接触火源,如果需要使用火源,一定要有成年人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并确保火源熄灭、烟雾消散后再离开。

三、防拐骗常识:1. 不随意与陌生人交谈:小学生要明确知道不要和陌生人交谈,尤其是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招呼和礼物。

2. 学会报警求助:当遇到陌生人的骚扰或威胁时,小学生要及时找大人求助,或者拨打紧急电话报警。

3. 安全伴随:出门要有大人陪同,尽量不要单独外出,保持安全意识。

4. 制定约定密码:小学生可以和父母或老师制定一个约定密码,遇到需要接人的情况时,只有知道密码的人才能接走小学生。

四、食品安全常识:1. 合理搭配饮食:小学生要学会合理搭配饮食,摄取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取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2. 食材选择:小学生要学会选择新鲜、无损坏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小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是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和预防潜在的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火灾防护、网络安全等,以促进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1. 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小学生了解交通安全规则和常识,如过马路时注意观察、遵守交通信号等。

可以通过图表、视频和模拟实践等方式向他们介绍交通标志、斑马线等,并进行示范和演练。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小学生们可以掌握正确的交通行为,保证自己的出行安全。

2. 火灾防护教育:教导小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如疏散逃生、报警求助等。

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向他们介绍火灾的成因、常见的火灾隐患,并教授基本的灭火方法。

通过火灾防护教育,小学生们可以培养火灾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 防范意外伤害教育:鼓励小学生们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如跌倒、烫伤、溺水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可以通过图表、视频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他们介绍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游泳安全知识等,并进行模拟演练。

通过防范意外伤害教育,小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4. 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小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向他们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凌和不良信息过滤等内容。

同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沉迷于网络。

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小学生们可以增强网络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急救知识教育:教导小学生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可以通过示范、模拟演练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向他们介绍常见的急救情况和应对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材料和资源。

通过急救知识教育,小学生们可以成为紧急情况下的合格急救者。

在进行校园安全教育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并提供实践机会和案例研究。

小学生校园安全小常识大全

小学生校园安全小常识大全

【导语】校园安全与每个师⽣、家长和社会有着切⾝的关系。

从⼴义上讲,校园事故是指学⽣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导致的⼈为伤害事件。

就其特点⽽⾔,⼀般是因为责任⼈疏忽⼤意过失失职⽽不是因为故意⽽导致事故的发⽣。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条注意: 1、在校时间学⽣不得⽆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师的指导下使⽤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上滑下。

5、不喝⽣⽔,不买⽆证⼩摊的⾷品,不吃过期或变质⾷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横道。

学⽣乘车⼀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校内临危逃⽣的基本原则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救、保护⾃⼰。

3、想⽅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119”⽕警电话、“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打电话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三、校园内集体活动安全知识 1、升旗、做操等⼤型活动或集会时,上下楼梯要靠右⾏,不得拥挤、不得推拉。

遇见楼梯上有⼈摔倒的时候,要静候原地不动,不得推搡、观望。

要劝阻制⽌后⾯的同学继续往前拥挤。

2、⾃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课间做正当游戏。

严禁追、赶、打、闹和攀⾼⾛险。

3、每天放学后全体同学必须在指定地点统⼀站队回家。

路队⾏进时掉了东西、或散了鞋带要迅速出队等路队过去后在捡东西或系鞋带。

小学安全教育内容100条学校安全教育

小学安全教育内容100条学校安全教育

小学安全教育内容100条学校安全教育一、小学生出行安全1.认识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

2.不在人行横道、马路中间玩耍或停留。

3.穿着明显的衣物,增加被车辆注意的机会。

4.穿过马路时使用人行横道或者斑马线,不擅自穿越马路。

5.遇到绿灯时,保持警惕,确保安全通过马路。

二、小学生个人安全6.不与陌生人说话和跟随陌生人。

7.遇到陌生人搭讪或纠缠,及时寻找信任的人求助。

8.学会拒绝接受陌生人送的礼品或食物。

9.不在网络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10.如果走失,第一时间向周围成年人寻求帮助。

三、小学生火灾安全11.熟悉学校火灾逃生路线和灭火器位置。

12.火情发生时,保持镇静,按照学校安排进行疏散。

13.在火情发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吸入浓烟。

14.不接触明火或燃烧中的物品,以免造成伤害。

15.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四、小学生溺水安全16.禁止在无人看管的水域游泳、戏水。

17.不在水边乱扔杂物以免导致他人滑倒。

18.学会正确使用救生圈和救生衣。

19.游泳时保持安全距离,不乱抓乱撞。

20.游泳前后洗澡,预防皮肤病和其他感染。

五、小学生食品安全21.不随意食用已过期或伪劣食品。

22.学会辨别食物的质量,不食用有异味、有变质迹象的食品。

23.注意饮食卫生,勤洗双手,不乱吃野果。

24.禁止与同学互换食品,以免传染疾病。

25.学会正确咀嚼食物,避免因为吞咽不慎造成呛咳。

六、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26.学会预防地震,避免站立在高处或者室内物品旁边。

27.善于观察天气状况,预测并规避恶劣天气。

28.知道室外天气的风向,常识性地了解防雷措施。

29.学会正确的避雨方法,尽量避免树木、电线杆等高处。

30.在山区避免攀爬陡峭的山崖或悬崖。

七、小学生网络安全31.不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或隐私照片。

32.不点击未知链接,避免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33.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34.学会判断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5.学会拒绝与陌生人进行网上交流。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内容30分钟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内容30分钟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内容30分钟引言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校园中,校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危险,还能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内容,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校园中安全健康地成长。

第一部分:火灾安全1.1 学习火灾的危害性教导学生了解火灾可能造成的伤害和财产损失,让他们明白火灾的危险性,从而形成正确的防火意识。

1.2 火场逃生技巧教导学生正确的火场逃生技巧,例如学会说“火警、火警”等警示用语,掌握下肢滚爬逃生的方法,并且演练逃生的过程,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二部分:交通安全2.1 正确过马路的方法教导学生在过马路时要选择安全的地点,等待绿灯或者行人过街信号灯,仔细观察交通情况,并过马路时要与机动车保持一定的距离。

2.2 标识与交通规则介绍学生不同交通标志的意义,例如红绿灯、斑马线等,并讲解交通规则,包括禁止乱闯红灯、乱扔垃圾等,培养学生守法的意识。

第三部分:防拐防骗教育3.1 陌生人危险性的认识教导学生陌生人的概念,并告诉他们陌生人的危险性,让他们明白不与陌生人交流和上车。

3.2 求助的正确方式教导学生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求助,例如向人群中的大人求助、拨打紧急电话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4.1 学会甄别有害食品教导学生如何甄别有害食品,例如过期食品、变质食品等,让学生明白不该随便食用任何食物。

4.2 牙齿健康介绍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节制吃糖类食物等,让他们知道保持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安全知识小常识5.1 安全常识普及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例如防止交通事故的常识、安全用电的常识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安全问题。

5.2 安全意识培养借助案例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例如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如何处理意外情况等。

结论通过上述的校园安全教育内容,学生能够在校园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学生安全教育记录十条

小学生安全教育记录十条

一、交通安全1. 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闯红灯。

2. 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车辆行驶的盲区玩耍。

3. 骑自行车时,要靠右侧行驶,不逆行,不双手离把。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序上下车,不拥挤,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消防安全1. 不玩火,不私自触摸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

2. 知道火警电话,遇到火灾时,及时拨打119报警。

3. 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火场逃生技巧。

4. 不要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不在易燃物品附近玩耍。

三、防溺水安全1.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到河边、池塘等水域玩耍。

2. 在游泳时,要有成人陪同,不擅自到深水区游泳。

3. 学会基本的自救和救生方法,如遇到溺水者,要及时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4. 不在无救生设施的水域游泳,不跟随他人冒险游泳。

四、食品安全1.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 食物要煮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 不要购买“三无”食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

4. 喝水要喝干净的水,不喝生水、井水。

五、网络安全1. 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时间,保护视力。

2.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3.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防范网络诈骗。

4. 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

六、公共卫生1.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2. 勤剪指甲、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3. 遵守公共卫生秩序,不拥挤、不喧哗。

4. 关注个人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七、校园安全1.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打闹。

2. 课间休息不追逐打闹,不在教室、走廊等场所玩耍。

3. 注意用电安全,不私自触摸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

4. 遵守学校纪律,不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

八、防骗防拐1.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透露个人信息。

2. 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3. 遇到陌生人求助,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给予帮助。

4. 学会识别诈骗手段,防范网络诈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校园安全常识教育一、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

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

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

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场所。

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四、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

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产生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

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

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材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

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和后脑。

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做双手提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材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五、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后,马上不要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六、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七、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

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立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撤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要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八、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九、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

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

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十、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已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温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续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进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