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SC316L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指导书

合同附件5316L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指导书1、概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2、酸洗钝化的原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筒称酸洗钝化。
3、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膨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4、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酸洗与钝化处理酸洗与钝化处理程序: 除油污→酸洗→钝化→水洗→干燥等。
a) 工件在酸洗、钝化前须进行工艺试验,制定出适宜的配方和操作工艺(含安全操作规程)。
酸洗、钝化液应定期取样化验,及时校正浓度;b) 凡不锈钢压力容器上有碳钢零部件的,在酸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不能使碳钢件遭到腐蚀;c) 酸洗、钝化应以浸蚀为主,亦可采用湿拖法或酸洗钝化膏剂涂抹法。
(1)除油污不锈钢零件在酸洗或钝化之前应彻底除去油污及其他外来物。
检查方法与要求:将水洒在基体表面上,表面会呈现均匀而连续的水膜,水膜至少保持30s不破裂,且表面无任何其他对零件质量有损害的异物或残留物。
清洗方法可采用汽油、碱液或净洗剂除去油污,并用水冲洗干净,不允许用碳钢丝刷洗刷工件表面。
(2)酸洗通常处理时要经过松动氧化皮→浸蚀→去除浸蚀残渣等几个步骤,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好耐酸服,带好手套,口罩与防护眼罩。
在容器内酸洗时必须带上检查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酸洗工艺要求如下:a) 松动氧化皮:溶液中含浓度为66%的硝酸80g/L~120g/L,溶液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小于60min;b) 浸蚀:溶液中含浓度为98%的硫酸200g/L~250g/L,浓度为36%的盐酸80g/L~120g/L,溶液温度为40℃~60℃,时间至氧化皮除尽为止;c) 除去浸蚀残渣:溶液中含浓度为66%的硝酸30g/L~50g/L,浓度为30%的双氧水5g/L~15g/L,溶液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为10s~60s。
酸洗也可采用酸洗膏,酸洗膏配方(供参考):盐酸(比重1.19)20 mL,水100 mL,硝酸(比重1.42)30mL,膨润土150g。
酸洗膏酸洗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
在室温下将酸洗膏均匀涂在干净设备上(约2 mm~3 mm厚),停留一小时后用洁净水或不锈钢丝刷轻轻刷,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液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缝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且酸洗后须用洁净的水冲洗干净,不得有残留酸洗液。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一、酸洗钝化操作步骤
1、选用溶剂:
2、工具:抹布、拉丝布、毛刷、无水乙醇或丙酮(分析纯)、水管.
3、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操作步骤:
①用干净抹布蘸取无水乙醇或丙酮,将不锈钢工件表面油垢擦除干净;
②将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摇匀或搅拌均匀,涂抹于所需处理表面,涂膜厚度为0.5~2mm;
③常温静置反应10分钟(若室温低于0℃或氧化皮较厚时,需适当延长至30~60分钟);
④待反应完全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抹布、拉丝布、毛刷擦拭,除去脱落氧化层;
⑤清水冲洗,直至洗净。
备注:a。
不锈钢工件拐角、死角处需特别注意,擦除干净.
b。
若一次反应氧化皮未除净,可再涂一次。
二、酸洗钝化注意事项
1、酸洗钝化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操作;
2、酸洗钝化液:
(1)盛装容器应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2)如有少量沉淀,摇动使其回复凝胶状态,可继续使用;若有大量沉淀,则不予使用。
3、操作时需佩戴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不得穿凉鞋、拖鞋、薄布鞋,防止烧伤。
5、酸洗钝化膏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滴溅到皮肤上,少量则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大量
则立刻用干净抹布擦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钝化作业指导(1)

槽液维护:
在钝化过程中,由于钝化液中氧化剂不断消耗以及工件携带物的影响,钝化液的 pH 值会随着这些因 素的产生而有所变化,标准溶液 pH 约为 0.5,若大于 1.2 说明溶液中酸值偏低,需向钝化槽补加ID3000新 液使槽液的 pH值恢复到工艺指标范围内(PH值0.3-1.0)。
钝化质量检查:
检测方法: 盐雾测试 参考标准:GB/T10125-1997,24小时内无生锈现象,则为合格。
不锈钢钝化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作业区域Fra bibliotek钝化 清洗房
操作者 责任人
钝化操作员 周建平
使用产品范围: 应用于各类 SUS200 和 SUS300 系列国标与非标不锈钢的钝化处理 使用药剂 1、除油剂(环保清洗剂) 2、钝化液(ID3000)
一、操作方法
工序
工序1 工序2
超声波除 油
过水
工序3 钝化
工艺流程 工序4 工序5
其他注意事项: 1.使用安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 医治疗。
2.废水处理:为了环保,使用后废水不可随意排放,需排入废水收集池中。
3.储藏与包装:25Kg/桶化工桶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常温存放。
批准
审核
制成 卢平良
工序6
完成
过水
过水 烘干/吹干
温度(℃) 40-60°
使用试剂 环保清洗剂
时间 (min)
3
使用注意事项:
常温
常温
自来水
钝化液
(PH值0.3-1.0)
2
30.00
常温 自来水
2
常温 100度以下 自来水
2
1、工件进入酸洗/钝化前,请将工件表面的油污渍处理干净,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卫生级304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方法

卫生级304不锈钢管道及贮罐酸洗钝化方法一、综述根据XX药业有限公司要求,注射液车间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管件、阀门、贮罐及药液配制系统必须进行清洗及钝化处理。
现把清洗钝化施工方案如下:1、清洗钝化范围: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管的管道、管件、阀门、贮罐等。
2、用水要求:在下列所有工艺操作中所用的水均为去离子水,制水操作请甲方配合。
3、安全防护措施:在酸洗液时采用了如下的安全预防措施:(1)操作工戴上清洁、透明的防毒面罩,穿上防酸服装、戴上手套。
(2)所有操作都是先在容器中加水,再加上化学品,不得相反,边加边搅拌。
(3)清洗和钝化液必须达到中性时方可排放,排放需从制水间排污口处排放,以利于环保。
二、清洗方案1、预清洗(1)配方:常温去离子水。
(2)操作程序:用循环水泵保持在2/3bar压力下用水泵加以循环,15min后打开排水阀,边循环边排放。
(3)温度:室温(4)时间:15分钟(5)放掉清洗用去离子水。
2、碱液清洗(1)配方:准备氢氧化钠化学纯试剂,加入热水(温度不低于70℃)配制成1%(体积浓度)的碱液,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循环将油污清除。
(2)操作程序:,用泵进行循环,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排放。
(3)温度:70℃(4)时间:30分钟(5)放掉清洗液。
3、去离子水冲洗:(1)配方:常温去离子水。
(2)操作程序:用循环水泵保持在2/3bar压力下用水泵加以循环,30min后打开排水阀,边循环边排放。
(3)温度:室温(4)时间:15分钟(5)放掉清洗用去离子水。
三、钝化方案1、酸液钝化(1)配方:用去离子水及化学纯的硝酸配制8%的酸液。
(2)操作程序:用循环水泵保持在2/3bar压力下加以循环60min。
60min后加入适当氢氧化钠,直至PH值等于7时,打开排水阀,边循环边排放。
(3)温度:49℃-52℃(4)时间:60分钟(5)放掉钝化液。
2、纯化水冲洗(1)配方:常温去离子水。
(2)操作程序:用循环水泵保持在2/3bar压力下用水泵加以循环,5min后打开排水阀,边循环边排放。
09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规范操作,满足不锈钢表面质量控制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不锈钢产品的酸洗钝化处理。
3. 操作流程3.1作业准备3.1.1设备:酸洗钝化池、自来水、冷水池、热水池、行车、吊篮、温度计、高压水枪、时钟、3-8%NaOH溶液等。
3.1.2待酸洗铸件:铸件应抛丸清理,表面无粘砂、氧化皮、油脂等附着物。
3.1.2铸件搬运过程中,应用非铁基材料托盘,禁止与普通碳钢混装,防止不锈钢污染。
3.1.3酸洗钝化液的制备:不锈钢清洗钝化液A液: B液=2.5:1比例配制。
每3-4天对酸洗效果进行检查,如酸洗后铸件仍有黑斑、黄斑、锈蚀点时,则要添加或更换清洗钝化液,直到酸洗效果符合要求为止。
3.1.4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中应配戴长筒靴、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避免酸洗液损伤眼、口及皮肤。
3.2操作3.2.1 毛坯铸件A将待酸洗的毛坯铸件按材质和品种浸入酸洗钝化池中浸泡15-30分钟(时间长短依清洗钝化液使用次数而定)。
B将铸件从酸洗液中吊出,沥净残余的酸洗液后用高压水枪冲洗不低于5分钟。
C将酸洗后的铸件打磨、抛丸。
3.2.2成品铸件A将待酸洗的成品铸件按材质和品种浸入酸洗钝化池中浸泡15-30分钟(时间长短依清洗钝化液己使用次数而定)。
B将铸件从酸洗钝化液中吊出,待沥净残余的酸洗液后用高压水枪冲洗不低于5分钟。
C将铸件放入含有3-8%NaOH热溶液中浸泡1-2分钟左右。
D将铸件从碱水池中取出,待沥净残余的碱水液后放入热水池中浸泡2-5分钟,然后将铸件吹干,热水温度不低于40℃。
E铸件要表面吹干后,应呈银白色,无锈斑。
如不符合应重新处理。
4. 注意事项4.1 操作中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4.2操作中应避免眼睛、皮肤接触清洗钝化液,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3现场环境按“5S”要求执行。
编制:批准:。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规范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规范本规范旨在确保不锈钢压力酸洗钝化处理的安全和质量,以延长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其性能。
1. 背景概述不锈钢压力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介质的侵蚀,为了保证的耐腐蚀性能,需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酸洗钝化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形成致密、均匀的钝化膜,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
2. 酸洗钝化处理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酸洗钝化处理之前,确保如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定酸洗钝化处理的不锈钢压力。
- 准备足够的酸洗剂和水。
- 准备好酸洗设备和安全器材。
- 确定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 清洁处理区域,确保无杂质。
2.2 酸洗处理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酸洗处理:1. 将不锈钢压力放置在酸洗槽中,确保完全浸泡。
2. 向酸洗槽中加入酸洗剂,确保液位覆盖表面。
3. 根据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酸洗处理。
4. 酸洗结束后,将移至清洗区域,用清水彻底冲洗,以去除酸洗剂残留。
5. 钝化处理可根据需要进行。
3. 质量控制为确保酸洗钝化处理的质量,需进行以下控制措施:- 控制酸洗剂的质量,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 控制处理温度和时间,确保在规定范围内进行。
- 检查钝化膜的形成情况,确保其致密、均匀。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不锈钢压力酸洗钝化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酸洗操作需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以避免酸雾的吸入。
- 注意酸洗剂的浓度和温度,避免溅溢和烫伤。
- 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的损坏或变形。
5. 维护与保养完成酸洗钝化处理后,需进行相应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以确保的性能和寿命:- 定期检查钝化膜的情况,如有损坏或脆化,要及时进行修复。
- 定期清洁表面,避免污垢和杂质的积聚。
-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防止钝化膜的腐蚀破坏。
6. 总结本规范规定了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处理的步骤、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遵循本规范,可以确保酸洗钝化处理的安全、质量和效果。
(临时文件)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

3 Procedure for l Pickled and Passivated 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去油、清理污物——净水部洗——钝化———净水冲洗———吹干4 Pretreatment for l Pickled and Passivated酸洗、钝化前的预处理4.1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4.2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
4.3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时,应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
4.4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4.5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
4.6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5酸洗、钝化膏的配方5.2酸洗膏配方:盐酸(比重1.19)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膨润土150克。
5.4钝化膏配方:硝酸(浓度67%)30毫升,重铬酸钾4克,加膨润土(100-200目)搅拌至糊状为止。
6 Operation酸洗钝化操作6.1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2酸洗液酸洗主要用于较小型未经加工的零部件整体处理,可以用喷刷的方法。
溶液温度在21-60℃时,每隔1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6.3酸洗膏酸洗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
在室温下将酸洗膏外均匀干净设备上(约2-3mm厚),停留一小时后用洁净水或不锈钢丝刷轻轻刷,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6.5钝化膏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在室温下将钝化膏均匀涂在酸洗过的容器表面(约2-3mm),1小时后检查,直至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为止。
6.6酸洗钝化容器或零部件必须用洁净水将表面冲洗干净,最后用酸性石蕊试纸测试冲洗面的任何处,使PH值在6.5-7.5之间,然后擦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控制
按酸洗钝化膏说明书要求
保持工件表面湿润 30~60 min(视温度而定)
操作
●对首次配制的二合一酸洗钝化液或环境温度 变化较上次酸洗超过 100C 以上,应先对一个带有 焊缝的试件预酸洗,以确定合适的酸洗时间; ●浸泡前在焊接部位(包括正面和背面有焊接颜 色的地方)涂抹酸洗膏 1~2 小时(视温度和酸洗膏 颜色变化); ●将工件浸入酸洗液槽内至预定时间(至预定时 间 2/3 时可吊起工件检查一下酸洗情况,防止过酸 洗); ●吊起工件,放置于带有防护的地面或托架上,用 清洁的高压水冲洗干净;并用 PH 试纸检查冲净程 度.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当温度≦50C 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如电加热或 通热风)提高酸洗液温度;
复杂产品 补充要求
对内件较多或工序较多的复杂产品,应合理安排装配顺序,避免同一部件 多次酸洗,具体要求如下: ●所有部件在首次酸洗前,在不影响后续装配焊接的情况下,其组成部分 全部装焊完毕,如筒体上的接管、垫板、加强圈、连接件和支撑件等; ●零部件(已酸洗)组装后的连接部位,尽量采用膏涂法或湿拖法酸洗,对 无法涂擦的部位(包括合拢缝的背面),采用局部浸泡法,但浸泡时间达首 次时间的 1/2 时,应用水冲洗,检查浸泡区域的情况,如无过酸但有欠酸情 况,再泡 10min 左右,再检查至合格为止; ●对有筛网部件的,其装配顺序应在首次酸洗前完成,当筛网进入无法清 理状态而需继续酸洗时,其酸洗液不得浸没筛网;
内部残留物
接管内表面颜色不一致
表面打磨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酸洗钝化之表面 1~2mm (一般先涂焊缝处),氧化皮较厚 处或热压封头可略涂厚些 2~3mm; ●按膏说明书的要求,使膏保持足够的时 间. ●酸洗钝化期间,应用铜丝刷对焊缝和热 压封头表面进行刷洗,使工件表面的酸洗 钝化程度一致. ●涂刷酸洗钝化膏的工件严禁在阳光下 暴晒或被雨淋,以防酸洗钝化膏失效. ●用清水将工件表面冲洗干净.冲洗时可 用铜丝刷、拖把对工件表面进行刷洗,并 用 PH 试纸检查冲净程度.当确认冲洗干 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适用产品 方 法 小型容器及零部件; 304 配 方 硝酸 20% 氢氟酸 10% 水 70% 316L 硝酸 20% 氢氟酸 5% 水 75% 采购成品酸洗钝化膏 同浸渍法 不锈钢压力容器 浸泡法 膏涂法 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或不锈钢与碳钢组 焊的工件,焊接部位 共 5 页 湿拖法 适用于大型设备内外表面及 局部处理;
注意事项
编制/日期
适用产品
不锈钢压力容器 酸洗钝化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
陷
图
片
过酸洗
法兰面
接管内焊漏酸洗
接管内部焊缝
内件焊缝
内件焊缝
螺栓孔
残液污染
透气孔残液
透气孔残液
未冲洗干净的残液
零部分不易冲洗部位的残液
酸洗和冲洗 不彻底
容器内部
内部零件
容器外部
容器外部
其它
容器外表面颜色不一致
产品防护
●垫板、加强板上的透气孔在酸洗前用玻璃胶或橡胶泥封堵,在冲洗结束后取出;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的方法. ●法兰面保护:一是在搬运和摆放过程中,应有盲板(如用碳钢应采用橡胶垫)保护;二是密封面在二次酸洗前涂玻璃胶;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起轻放,防止碰撞;产品应摆放于橡胶板或木板上,当短管较多时应有枕木支撑; ●过酸洗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过酸洗现象,应向工艺人员反映,制订方案后方能处理;原则上轻微的过酸洗采用抛光处理 (注意减薄情况),如个别零部件出现较严重的过酸洗应予以更换; ●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服、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罐内操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应有人监护. ●配置酸洗、钝化液用水和冲洗用水必须清洁,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25mg/L. ●经常测定酸洗、钝化液的浓度,必要时对其浓度进行调整或重新配置. ●废酸液需流入指定的池中,中和并检定合格后方可排放. ●酸洗、钝化过程中,操作者应经常观察工件表面的处理情况,防止工件表面过酸洗. ●工件入、出槽应缓慢,防止酸液溅出. 审核/日期
●用海绵胶刷或拖把将二合 一酸洗钝化液均匀地涂于工 件表面,保持工件表面湿润 30~60 分钟(欠酸洗部位补酸 洗时适当减少时间); ●在表面湿润时,用铜丝刷、 塑 料刷不断刷洗,焊缝处多刷几 遍,同时观察处理情况,如效果 不好可继续涂擦至合格为止. ●用清洁的高压水冲洗干净; 并用 PH 试纸检查冲净程度.当 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 吹干处理;
适用范围
酸洗、钝化前 的预处理
●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 ●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25mg/l)冲刷干净. ●当油污严重时则用 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 理论规定: 温度≥300C:30~60min; 温度 30~200C:60~120min; 温度 20~100C:120~240min; 温度 10~50C:240~480min; 实际操作:按下列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