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调查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尊敬的医院领导、同事们:本年度,为了更好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和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二、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2024年全年。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等。

数据收集通过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等途径收集数据。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X%,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XX%。

感染类型分布感染类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XX部位,占感染总数的XX%。

感染来源分析感染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

四、感染防控措施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

五、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强部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不足,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感染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不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六、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完善感染防控措施完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提高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2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

202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

202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医疗活动而感染。

医院感染造成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令人担忧,因此对医院感染患病率进行调查和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2024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和指导。

一、调查概况本次调查针对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医院进行,共涵盖了五个不同等级的医院,包括三甲医院、二甲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

每个等级的医院选择了100家进行调查,共计500家医院参与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针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主要涉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源头等内容。

实地观察则通过检查医院的卫生设施、消毒操作等来获取信息。

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使用了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采用了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1. 感染发生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8.5%。

其中,三甲医院的感染患病率最高,达到12.8%,二甲医院次之,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5%和8.3%,社区医院的感染患病率最低,为5.2%。

2. 感染类型:在感染类型方面,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总感染病例的60%。

其次是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分别占总感染病例的25%和15%。

3. 感染源头:调查显示,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源头,占总感染病例的35%。

其次是导尿管和呼吸器等留置性导管的使用,分别占总感染病例的25%和20%。

其他的感染源头包括血液透析、伤口管理等。

四、影响因素分析1. 医院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医院的规模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规模较大的医院,由于患者数量庞大和医疗流程复杂,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 卫生设施和操作:医院的卫生设施和操作是影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报告范文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报告范文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

家人们!咱医院最近出了个大状况,就像平静的湖水突然掀起了惊涛骇浪一样,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这可不得了,就像家里突然闯进了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怪兽,必须得好好调查一番,把这些小怪兽都赶出去,还医院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二、基本情况。

1. 医院概况。

咱这医院啊,规模还不小呢,有好多科室,就像一个大杂烩,啥菜(科室)都有。

医院每天来来往往的病人就像菜市场的人流量一样大,医护人员也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 事件发现经过。

事情是这样的,在[具体时间段],某个科室的护士姐姐突然发现好多病人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比如说发烧、咳嗽、伤口感染啥的。

刚开始还以为是个小意外,就像偶尔吃到一颗坏花生米一样,但是随着病人越来越多,这可就不是小意外了,简直就是一群坏花生米啊!护士姐姐赶紧上报给了护士长,护士长一看这情况,觉得事情严重了,就像发现了小火苗开始蔓延一样,马上汇报给了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调查方法。

1. 病例搜索。

我们就像侦探一样,开始在医院各个角落寻找有相同症状的病人。

先从发现问题的科室入手,把每个病人的病历都翻了个底朝天,看看症状、发病时间啥的。

然后又扩大搜索范围,在整个医院排查,就差拿个放大镜在医院里到处找了。

这过程就像在草堆里找绣花针一样,虽然不容易,但我们很仔细。

2. 标本采集与检测。

为了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在作怪,我们就像抓小怪兽一样,采集了病人的各种标本,像血液、痰液、伤口分泌物之类的。

然后把这些标本送到实验室,让那些厉害的检验人员像魔法师一样,用各种仪器和试剂去检测,看看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什么妖魔鬼怪。

3. 环境调查。

除了关注病人本身,我们还对医院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从病房的床铺、床头柜,到卫生间的马桶、水龙头,还有医院的走廊、电梯,所有可能藏污纳垢的地方都没放过。

就像大扫除一样,但是比大扫除更仔细,每一个角落都像是犯罪现场一样,我们要找到可能的感染源。

四、调查结果。

1. 病例分布。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医院环境、医疗操作或者医护人员等原因导致的二次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和负担,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和医生护士的工作压力。

因此,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1.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感染类型;2.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3.评估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提出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目标样本选择:选择其中一医院的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龄、性别、病种和就诊科室的患者。

使用随机采样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数据收集工具: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时间、感染类型、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等内容。

3.数据收集程序:由调查员在患者出院前,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填写问卷,尽量减少信息失误和漏填。

4.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用于回答研究问题。

三、调查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种、住院科室等变量;2.医院感染类型:根据感染性部位划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3.医院感染发生时间:记录感染发生时间,以确定感染发生的趋势;4.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医疗操作、医护人员等因素;5.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调查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清洁等方面;6.其他因素:如空气质量、医院级别、床位利用率等。

四、调查实施:1.确定调查课题: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确定调查课题,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2.确定调查样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3.编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内容编制结构化问卷,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4.培训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统一调查流程,提高调查质量;5.调查过程中的伦理考虑:保护患者隐私,确保问卷中的个人信息不外泄;6.数据收集和整理:调查员负责患者调查和问卷填写,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电子表格,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核对;7.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呈现;8.讨论和建议: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总结感染现患率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建议。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二十七医院感染的监测与调查方法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二十七医院感染的监测与调查方法

医院感染知识试题二十七医院感染的监测与调查方法医院感染作为医疗系统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对患者、医务人员以及整个医疗机构的安全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和调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监测与调查方法。

一、主动性监测方法主动性监测指的是医疗机构主动采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及早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

这种监测方法通常要求临床工作人员在达到特定的条件下报告相关数据。

主动性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病例报告法:医务人员将已发现的、或者怀疑为医院感染的病例报告给感染控制部门或者专门的感染监测小组。

这样的报告有助于跟踪和调查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患者血液感染监测:通过对患者血液培养结果的监测,可以了解血液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情况等,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3. 医院感染率监测: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类型,可以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常见的医院感染率监测指标包括手术部位感染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等。

二、被动性监测方法被动性监测是指医疗机构依赖外部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来了解医院感染情况。

被动性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周期性报告法:医疗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向卫生监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机构报告医院感染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为政府部门了解医院感染情况、指导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2. 感染事件报告法:医院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事件,包括群发性感染、特殊病原菌感染等。

这种报告有助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感染控制工作。

三、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指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调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等。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调查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调查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 低,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
调查发现,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不够严格,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和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建立抗生素使用规范和 监管机制,避免抗生素滥用。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定期对医疗器械和环境 进行监测和消毒,确保细菌指标合格。
调查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分布和特点。 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评估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
调查范围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医院住院患者、医务人员、环境等。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病原体类型、传 播途径等。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实验室检 测等方法。
02
医院感染现状
感染类型
细菌感染
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在 医院环境中容易传播,导致患者
加强医院对重点区域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重症监护 病房和新生儿病房等区域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
警机制。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专家的 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医院感 染预防和控制技术和管理经验。
专业知识欠缺
02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不能正确识别和预防
院内感染。
工作压力大
03
医护人员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疲劳和疏忽,从而影响
医疗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04
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院感染成为危害患者健康的一大隐患。

为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情况,本次调查报告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50所医疗机构,分布在不同地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区医院。

在每个医院中,我们选择了各个科室中的病房,并统计了一周内感染发生的次数。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50所医疗机构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医院感染现患率整体较高在所有被调查的医院中,有79%的病房发生了医院感染,表明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

尤其在呼吸科病房和外科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2. 多种因素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主要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消毒和灭菌操作的规范程度、病人的病情及免疫状态等。

此外,长时间住院、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等也会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主要类型调查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呼吸科病房中尤为突出。

此外,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等也是常见的感染类型。

4. 防控措施存在不足尽管医院普遍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等,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措施的执行率仍然不够高。

一些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手术时戴手套的时间不够长、手卫生步骤不规范等。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维护不善,也为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建议与对策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其手卫生和消毒灭菌等操作的规范程度。

同时,还应加强他们对感染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意识的提高。

2. 加强设施与设备维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房间和设备的清洁。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遭受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引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为了了解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此次调查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就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总结及反馈进行详细分析。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全面了解,并寻找改善医疗环境和操作的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家不同规模和地理位置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等。

问卷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常见感染类型、感染预防措施、感染防控意识等。

2.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各医疗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感染部位、感染风险因素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的感染类型和预防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较低。

2. 调查数据显示,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约为5%,其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切口感染。

感染多发部位主要集中在ICU和手术室。

3. 调查还发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器械和设备清洁不彻底、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四、调查反馈及建议:1. 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对感染防控策略的认同和执行程度。

2. 完善感染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疫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加强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及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5.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患者对感染预防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西昌市人民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西昌市人民医院于2011-09-28对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填写感染科拟定的表格,再进行必要的核对后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本次共调查住院患者378人,实查375人,调查率99.20%,发生医院感染11人,感染例次12例次,感染现患率为2.93%,例次感染率3.2%。

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现状的认识,为今后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

为了解西昌市人民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的特点;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暴发流行;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西昌市人民医院于2011-09-28对378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西昌市人民医院于2011-09-28对0:00-24:00在该院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由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除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外,还有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加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填写感染科拟定的表格,再进行必要的核对后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1.3 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如有疑问,小组讨论后决定。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住院患者378人,实查375人,调查率99.20%,发生医院感染11人,感染例次12例次,感染现患率为2.93%,例次感染率
3.2%。

2.2 感染部位切口感染6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2例,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西昌市人民医院现患率为2.93%,低于全国193所医院感染现患率5.22%。

[1]与西昌市人民医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相比下降0.22%。

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为患者病情危重、本身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较多等导致感染[2]。

西昌市人民医院还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部分医生缺乏医院感染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有关的法规、制度和诊断标准掌握不够。

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切口感染居首位,占5
4.5%,偏离调查研究。

手术部位感染中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例为胆囊结石、梗阻性胆管炎,其感染原因涉及术前、术中和手术后的各个环节。

环境卫生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手卫生的依从性、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都与切口感染相关。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2%,远远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标准。

使用抗菌药物的330人中,外科系统以预防用药为主,内科系统以治疗用药为主。

单用药占31.21%、二联用药占67.58%、三联用药占1.21%,全院治疗性用药的细菌培养送检率为12.79%,低于卫生部>50%的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感染患者、未感染患者、不同部位疾病的患者未按药物的抗菌特性选择用药。

②部分科室预防用药档次过高。

③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间超过48小时,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同类抗生素频繁更换,病程中未记录换药依据。

④普通感冒直接上头孢三代等。

⑤严重感染病例未做病原学检查。

存在不重视病原学诊断,习惯于经验用药的现象。

⑥存在着盲目、无指征滥用抗生素现象。

⑦个别科室围手术期术前用药不合理,选择药物不当。

如术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但临床常见对此类手术预防用药选择3、4代头孢,针对性不强。

医院感染病原学仅检出病原菌三株,其中一例检出病原菌三种且均为皮肤正常定植菌群,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细菌分布情况。

因此,今后必须加强培训
、监督,规范标本的采集过程,防止标本在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

针对病原学送检率不高,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临床医生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特别是治疗性用药和院内感染的病例,须先做病原学检查,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2 建议通过本次现患率调查,更好地了解了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监控的意识[3]。

在今后的工作中,院感科和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监管力度,共同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3.2.1 强化全员意识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培训。

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隐患逐一排查,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3.2.2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

加强病区环节质量控制,保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清洁,控制陪护,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各部门管理重点的不同,制定部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3.2.3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4],长期滥用抗菌药物,必然会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标本送检率,(病原标本送检率≥50%),为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减少耐药菌株,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学送检率应≥70%。

未达标者将予以处罚。

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正确选择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和无意义的联合用药。

严格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学,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

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预防性用药时间尽量控制在5天以内。

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效果,应及时送病原学检查,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者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临床医生要不断学习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对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警示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如奎喏酮类、头孢曲松、林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在使用时应特别关注
3.2.4 加强对临床感染监控小组的指到及监督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下到病房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感染控制小组并提出整改意见,以便更好地完善和改进工作。

每月进行感染率、漏报率、病原学送检率、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结果汇总分析,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同时提出整改意见,督导科室限期进行整改,并定期督查,直到问题解决。

4 参考文献
[1]任玲,周宏,茅一平,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6.
[2] 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3.
[3]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8-117.
[4]徐森花,孙平平,申桂花.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3(2):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