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尊敬的医院领导、同事们:本年度,为了更好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和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二、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2024年全年。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等。

数据收集通过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等途径收集数据。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X%,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XX%。

感染类型分布感染类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XX部位,占感染总数的XX%。

感染来源分析感染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

四、感染防控措施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

五、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强部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不足,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感染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不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六、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完善感染防控措施完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提高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1. 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患者由于接触医疗设施、人员或其他患者而导致的新发或扩大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是评估医疗机构卫生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

2. 调查设计2.1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2 调查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医疗记录分析等。

2.3 调查对象选择X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

2.4 调查内容(1)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和实施情况;(2)医院感染防控设施和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情况;(3)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情况;(4)患者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宣教情况;(5)医疗机构感染报告和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6)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统计和分析。

3. 调查结果3.1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通过对医院文件和政策的分析,发现医院已经制定了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策宣导不到位、执行不彻底等。

3.2 医院感染防控设施和设备医院感染防控设施和设备配置较为全面,如手消毒器、洗手间、隔离病房等。

但是,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还需要加强。

3.3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通过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并加强监督。

3.4 患者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宣教患者对感染控制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开展宣教活动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3.5 医疗机构感染报告和监测体系医院已经建立了感染报告和监测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报告不及时、数据统计不准确等。

3.6 医院感染现患率统计和分析根据医院的医疗记录和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

对比往年数据发现,感染现患率有所下降,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 2022 年 9 月 7 日进行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于 9 月 7 日下午 2 点在南三楼会议室召各科院感 QC 小组会议。

要求各科院感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

要求临床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 X 线、超声波、 CT 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院感科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各科的院感 QC 小组人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2022 年 9 月 7 日 0:00-24:00 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院感小组护士或者医生组成,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院感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3.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 2001 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由院感科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

二、结果1.医院感染现患率院感科对全院 16 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各科应查人数 320 人,实查人数 320 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 100%,感染病例 6 例,现患率是 1.88%。

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 4 例,泌尿道感染 1 例,软组织感染 1 例。

2022 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感染部位例数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 4 66.7泌尿系感染 1 16.7切口感染 1 16.72.社区感染现患率2022 年现患率调查社区感染 87 人,社区感染患病率27.2%。

3.多重耐药菌检出多重耐药菌 2 例,分别是耐碳氢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1 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 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为了解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

我院于2009年8月25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2009年8月25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1.2调查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

并查阅了抗生素使用情况,填写调查表。

1.3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2、结果2.1、医院感染率: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563人,实查人563人,实查率100%,其中医院感染23例次。

现患率为4.1%,各科室医院感染率见表。

2.2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使用抗菌药物的28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50.2%;其中治疗用药174例,占61.48%,预防用药109例,占38.5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

表科室医院感染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3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7.8%,其次下呼吸道感染17.39%,表浅切口感染13.0%,胃肠道感染8.7%,泌尿道感染8.7%,皮肤感染4.35%2.4医院感染病原体情况:23例医院感染病例中,12 例做了细菌检查,送检率为52 %,检出细菌10 例,阳性率83%3、讨论3.1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与我院2008年现患率调查结果4.8%相近。

与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在4%——8%之间相符。

3.2医院感染部位和科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是我院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其次为切口、胃肠道、泌尿道。

科室现患率前5位为ICU、血液科、外科、肿瘤科、内科。

本调查显示ICU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

其原因为入住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处于昏迷状态。

进行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破坏了正常呼吸道的自然屏障。

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遭受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引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为了了解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此次调查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就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总结及反馈进行详细分析。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全面了解,并寻找改善医疗环境和操作的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家不同规模和地理位置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等。

问卷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常见感染类型、感染预防措施、感染防控意识等。

2.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各医疗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感染部位、感染风险因素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的感染类型和预防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较低。

2. 调查数据显示,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约为5%,其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切口感染。

感染多发部位主要集中在ICU和手术室。

3. 调查还发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器械和设备清洁不彻底、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四、调查反馈及建议:1. 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对感染防控策略的认同和执行程度。

2. 完善感染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疫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加强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及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5.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患者对感染预防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背景医院感染,也叫医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或照顾过程中,由于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是全球公认的医疗卫生难题之一,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目的为了解当前医院感染的现状,本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

方法我们选取了某市的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研究。

通过对连续2019年到2021年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统计分析。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感染总体患病率2.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的分布情况3.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的分析4.医院感染潜在相关因素的探讨结果医院感染总体患病率通过对3家医院2019年到2021年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升高,在2019年为2.5%,2020年为3.2%,2021年上升到4.1%。

其中,男性患者发病率(3.7%)高于女性患者(3.1%)。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的分布情况在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最大的三个部位分别是呼吸道(28.6%)、手术切口(21.3%)和泌尿生殖系统(20.7%)。

其次是血液感染(12.6%)、消化系统感染(10.8%)和皮肤软组织感染(6.0%)。

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的分析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最常见,占47.5%,其次是革兰阴性菌(36.2%),真菌(9.5%)和病毒(6.8%)。

此外,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侵入性操作和使用抗生素不当。

医院感染潜在相关因素的探讨通过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一些潜在的相关因素,包括与年龄、吸烟、慢性病史和手术等因素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吸烟者、有慢性病史的患者、手术后的患者等更容易患病。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现患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呼吸道、手术切口和泌尿生殖系统是感染病例的主要部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是常见的病原菌。

侵入性操作和使用抗生素不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30
9
3
783116 Nhomakorabea0
1
217
二联
3
4
0
1
0
0
0
2
0
0
0
0
10
抗菌药物联用
三联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细菌培养


038538
024524
0000
027119
0808
0202
0000
0572857
011010
0515
0000
0000
017340163
word版本整理分享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
二、结果
1.普通情况:本次调查应查 429 人,实查 425 人,实查率 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 96%要求。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5 人 6 例次,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1.18%、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 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 1例、下呼吸道 2 例、腹腔内组织 1 例,泌尿道 1 例,表浅切口 1 例;社区感染病例 180 人 223 例次,社区感染率为42.35%,感染例次率为 52.47%。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 31 例,下呼吸道 70 例、泌尿系感染 11 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 3 例,表浅切口 1 例,器官腔隙 2 例,皮肤软组织 41 例,其它 58 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学习
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
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一、调查背景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出现的新的或加重的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苦和死亡风险,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减少医院感染率是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者的共同责任。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2024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的形式向医院内的员工进行发放。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感染控制知识、个人防护习惯等方面,共计15个问题。

四、样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0份,有效回收率为81.5%。

被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医院各科室内,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五、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中女性占比60%,男性占比40%。

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占比63%;41-60岁年龄段占比30%,60岁以上年龄段占比7%。

2.感染控制知识在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进行分类统计时,发现调查对象对感染控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其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感染传播途径、手卫生、环境清洁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3.个人防护习惯在个人防护习惯方面,大部分受调查者存在较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如佩戴口罩、定期清洗双手、穿戴一次性手套等。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受调查者存在不良的个人防护习惯,这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带来潜在风险。

六、调查反馈及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医院和从业人员参考:1.加强感染控制培训。

针对从业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

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的组织和管理,完善感染控制机制,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评估体系,确保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地和执行。

3.强化个人防护宣传。

医院应加大对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现患率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
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
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
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
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
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3.45%,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具体见表2、图3
表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例数(例)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下呼吸道26 60.47
上呼吸道9 20.93
胃肠道 3 6.98
泌尿道 3 6.98
皮肤软组织 1 2.33
其他 1 2.33
合计43 100
图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微生物送检
调查显示1033名调查对象中,583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6.44%。

其中预防用药181人,占31.05%;治疗用药358人,占61.41%;预防+治疗用药44人,占7.55%;一联用药455人,占78.04%;二联用药125人,占21.44%;三联用药3人,占0.52%。

治疗用药及治疗+预防用药共有402人,病原学送检85人,送检率21.14%。

具体见表3表3:各科室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与治疗用药微生物送检
康复科 25 1
0 1
2
0 0 1 0 0 理疗科 18 0
0 0 0 合计
1033
181 44 358 455 125 3
402
85
21.14
注: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人数=抗菌药物使用人数-预防用药人数
4.医院感染病原学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出病原菌13株,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类似,包括大肠埃希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产酸克雷伯杆菌各1株;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克里斯汀球菌1株,检出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

具体见表4、图4
表4: 医院病原菌标本分布
图3: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
病原体 菌株数
标本种类 痰液
血液 脓液 分泌物 尿液 大肠埃希菌 3 0 0 2 0 1 铜绿假单胞菌 3 1 0 0 1 1 奇异变形杆菌 1 1 0 0 0 0 阴沟肠杆菌 1 1 0 0 0 0 鲍曼不动杆菌 1 1 0 0 0 0 醋酸钙不动杆菌 1 0 0 1 0 0 产酸克雷伯杆菌 1 0 0 0 1 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0 0 1 0 0 克里斯汀球菌
1
1
5.手术后肺炎
调查日手术的病人共计228人,其中有8人发生手术后肺炎,手术后肺炎感染率3.51%。

6.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详见表5、图4。

表5: 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
年份实查率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2013年99.55% 3.9% 58.08% 39.76%
2014年98.96% 2.52% 55.39% 43.61%
2015年98.76% 4.16% 56.44% 21.14%
图4:2013—2015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
三、总结分析
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6%,与2015年第三季度医院感染率1.28%相比较明显升高,说明我们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感控办将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并将漏报、迟报感染病例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挂钩。

积极培训,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尤其是特殊菌感染病例,减少漏报率。

2.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56.44%,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402人,病
原学送检85人,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21.14%,低于抗菌药物治疗用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的指标,明显低于2014年同期现患率调查病原学送检率43.61%。

临床医生应提高病原学送检的意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病原学标本,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准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3.感控办把这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产生,严防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