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初中语文教案(篇1)【导学目标】1.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3.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
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ɡ)(2)词义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2.作者名片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初中生学习计划(通用16篇)

初中生学习计划初中生学习计划(通用16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学习又将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学习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学习计划(通用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学习计划篇1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
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
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
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
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
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
初中生活二三事3份

初中生活二三事3份初中生活二三事-叙事作文 1初中生活就像彩虹一样缤纷多彩,回忆时真是趣味无穷。
一。
、军训生活军训生活真是名副其实的苦乐交织了。
军训才刚过两天,教官就通知我们,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第一项就是站军姿。
站军姿真是一项非常累人的项目,才站了十分钟就已经出了很多汗,那时又是夏天,虽然是初晨,但还是烈日炎炎,每次站军姿总会有几个同学发晕,因为站军姿是一动也不允许动的,而且必须站直,此足可以见军训的严格了。
除了站军姿,还有打军体拳,跨立,稍息等军训项目,其中以打军体拳最难学,但同时也最有趣了。
教官在训练时虽然非常严厉,但在闲暇时,却也会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在如茵的草场上总能见到我们活泼奔跑的身影。
七天的军训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七天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跟坚强了,最后,比赛的结果使我们班得了第一名,这次军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游泳课因为学校靠近大海,所以在炎炎夏日之际,学校设定了游泳课,刚开学不久,我就迎来了第一堂游泳课。
游泳可真是别有趣味啊!同学们有的在向别的同学请教游泳的方法,有的在打水仗,更多的是三两成群的在水里嬉戏,每一位同学都无比高在连续__几次游泳可以后,学校决定举行一次游泳课比赛。
比赛真是牵动人心,同学们几乎都站到海边去观看比赛,开始的时候,我班的选手是第一名,可后来就渐渐地被别班的选手追赶了上来。
炎炎夏日里,这几堂有趣的游泳课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三、语文课上“这节课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是一片叙事散文。
”老师开始了讲解。
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做着笔记,整理下加点字的现代翻译,教室里虽不时有几个同学讲话,可同学们大都听得很认真,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的讲课声在教室里回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
美丽的池塘。
桑树。
竹子之类的植物。
老人和小孩都高兴的自得其乐。
打破两极分化,平稳过渡初二

打破两极分化,平稳过渡初二“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一句在初中家长和学生当中流传很广的话,精辟地概括出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
初二,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开始在这个时期拉开距离。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初二所谓的“两极分化”。
到了初三,想补都来不及了,导致“天上地上”的天壤之别。
初二是整个初中的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一个初中生,初二意味着以下几点:1、两极分化和成绩的定型期;2、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训练期;3、签约名校资本的积累时期;4、个人习惯和素质的养成期;5、心理状态和性格的成型期。
可以看到,无论从中考还是更长远的成长生涯来看,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积累精华、历练本领和树立方向的关键阶段。
因此,谁能牢牢的把握住初二,就是在提前把握未来的中考命运。
初二上学期:两极分化初现端倪:学生水平初步拉开。
为什么一到初二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一、学科方面1、初二上学期数学难度加大。
(1)平面几何: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形式多样、模型众多,辅助线的构造变化多端、技巧性强,致使学生感觉初二几何比初一难度阶越较大,而且比较繁杂和抽象,多数学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对数学产生畏惧,兴趣开始减弱,是造成后续数学成绩下滑的始作俑者。
另外初中中考难点在几何,代数基本没有什么难题;几何的重心在全等,因为初一是对小学内容的一个回顾和发展(初一上),并给初二的学习打基础(初一下);初一下学习了全等,但只是简单图形,而初二上学期的第一章与第三章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则基本包含了整个初中几何出相似外的主干内容(如如何证明全等,如何通过全等证明几何图形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常用的几何方法技巧:截长补短,中点线段倍长,如何构造全等,如何恰当使用三线合一,如何解决特殊四边形的问题),且是学习相似的基础。
如果初二上数学学好了,初二下、初三不费太大力气(初二下的重点是相似与前面联系不大,而初三上就是在四边形和圆的条件下套一下以前学的知识);反之,初三时费力却见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后面老师就不愿意也不会再讲那么详细了!!!)(2)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初步体会解析几何的思想,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道前基础 暇满

道前基础暇满道前基础- 暇满※?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①于有暇身劝取心要,②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这分两部分,先简单地说一下。
修行必须要利用身体,能修行的这个身体叫有暇身。
我们得到了应该善巧地利用它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修心,所以此处分两部分。
通常我们做事情都要用工具,就像要到高雄去,需要交通工具。
假定我们要的交通工具是一部车,也花了好大的气力得到了这部车,那么得到了以后,不能停在这里玩这部车,玩了半天人还在原处,高雄却没去。
这两点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这个。
※?初中分三:①正明暇满,②思其义大,③思惟难得。
初中分二:①闲暇,②圆满。
今初?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分三部分:首先说明暇满是什么,然后说明它有很大的意义,而且非常难得到。
平常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很有力的工具,《论语》上面有两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修行也是一样,需要的工具就是暇满身。
三界之内都在生死轮回的大苦当中,没有一个有情例外,大家都希望离苦得乐,而唯一的办法是修行。
问题是,人人都想离苦得乐,却人人不知道要修行。
现在我们知道要修行了,修行所需要的工具,也就是我们这个暇满身,因此这里先说明所谓的暇满身是什么样的内涵。
得到了以后,如果好好地修行,的确可以离苦得乐,这就是义大,意义是无比地重大,因此策励我们努力修行。
此外它非常难得,了解了以后,我们就不愿意去浪费了。
现在看第一个正明暇满。
这里面又分两个:第一个叫暇,第二个叫满。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
」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生傍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戾车,性为蛏哑、长寿天。
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首先引《摄功德宝》及《亲友书》来说明暇满。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暇呢?由戒。
要持戒才能够「断诸畜趣体」,畜趣体就是畜牲以下的恶趣,可见持戒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根本。
第7课 学习笔记

《入行论》第七课讲义摘录一、名词解释:暇满增上生决定胜1、“暇”指闲暇,即是远离了八种无暇之处;(P108 第二段)“满”是具足十种圆满——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
(P110 第三段);“暇”和“满”,分别从否定和肯定的角度建立,二者并不冲突。
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总共要具足十八种条件,才能叫做“暇满”人身。
(P111 第三段)2、增上生:暂时成办善趣的人天安乐。
3、决定胜:究竟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或者佛和菩萨的果位。
(P115 第二段)二、为什么说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菩提心唯有依靠人身才能获得。
如果获得了人身,菩提心很容易产生;假如没有人身,虽然有些经典中说,除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也能获得菩提心,但这些身体并不殊胜,他们的菩提心不能三时都圆满,只不过从“可以生起”的角度来讲的。
最圆满的就是人身。
哪怕善趣中最好的天人、龙王等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
所以说,远离了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的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
阳毅师兄补充:1、唯有暇满人身才圆满具足修佛法的条件(可以从十八个稍微广地暇满阐述一下),只有能够有条件修行佛法,才能够修持菩提心;2、从菩提心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功德(第一品整品都在讲功德),来反证只有暇满人身才有资格成办具足如此巨大功德的菩提心。
(P106 第三段,P116 第二段)三、请写出八种无暇,为什么称这些地方是无暇?请分别说明理由。
非人中的四种无暇: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御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
(P108 第二段)人中的四种无暇: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当作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
丙二、所说修法之次第,思维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体性之

丙二、所说修法之次第,思维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体性之实修引导之法轨讲记 1丙二、所说修法之次第,思维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体性之闲暇,二、思维差别之圆满,三、思维难得之譬喻,四、思维数量之差别。
所谓的“引导”,就是透过思维来引发暇满难得的观念,由此发生珍惜人身的心,以及尽力以人身摄取大义的取心要欲,要引导出内在“暇满难得”这四个字有关的善心。
引导又有外引导、内引导,外引导是老师教你怎么来思维,怎么一点一点发生新的观念和取心要欲,内引导是透过老师的引导,自己引导自己,也就是按照法轨,在心里一步一步如理如量地进行。
由于发起暇满难得的善心观念有一定的内心路程,它是通过缘起而发生的无颠倒心,所以要透过次第来做引导。
所谓“次第”,就是心上走路的步骤。
这一分的次第有四个:一、思维体性的闲暇,二、思维差别的圆满,三、思维难得的譬喻,四、思维数量的差别。
也就是透过这四个组织,逐渐把暇满难得的观念和取心要欲发展出来。
好比制造一辆轿车,要透过各种零件的组装,这些零件表示各种因缘条件,组装起来就能发动。
同样,在内心的制造上,透过各方面的因缘一分一分地组合起来,观念就逐渐在起,等到因缘完备时,就必然发展出珍惜暇满的无颠倒心,出现一心想摄取大圆满前行、正行等法要的取心要欲。
有了这个欲,它就作为2 实修引导之法轨讲记修持龙钦宁体法要从始至终的根本动力。
四分是体性分、差别分、譬喻分和数量分。
在次第上,前两分要取得暇满的认识,后两分要取得难得的认识。
暇满是一个法,如何来了解它呢,就要知道它的体和相。
体是从遮掉违品来立出它的共相,也就是透过了解八无暇是什么,进一步了解到远离八无暇就出现一种闲暇的体性,它是能够修法的因缘,所以“暇”字是在体性上说。
这个闲暇的宝上面有什么样的圆满,就要从法的差别相上观察。
这就要知道自性和差别或者体和相两者的关系。
差别是体上的德相或者内外因缘的殊胜性所在,或者说它具备哪几分内容,而这一切内容说明的就是这个体。
描写初中生生活的唯美句子(精选两篇)

描写初中生生活的唯美句子(篇一)1. 微风拂过校园,初中生们迎接着新的一天。
2. 书写课间的闲暇时光,初中生们翻开友谊的一页。
3. 青春的岁月,初中生们饱含着激情和梦想。
4. 操场上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嬉戏和奔跑。
5. 课堂上老师的声音如音乐般轻柔,引领着初中生走向知识的海洋。
6. 课外活动中,初中生们培养了多彩的兴趣和爱好。
7. 教室里铅笔在纸上留下与课本无关的美丽曲线。
8. 梦想在初中生的心中燃起,勇气与坚持助他们踏上征程。
9. 课堂上的互动让初中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10. 同桌间无言传递的眼神,初中生们心有灵犀的默契。
11. 放学后的午后时光,初中生们聚集在一起分享趣事。
12. 一纸试卷上的优秀成绩,初中生们骄傲而自豪。
13. 图书馆的寂静中,初中生们享受知识深度的沉浸。
14. 阶梯教室中透过窗户射进的阳光,抚慰初中生内心的忧愁。
15. 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初中生们铭刻在成长的年华里。
16. 临近毕业的班级合影,初中生们流露出不舍和感恩之情。
17. 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初中生,他们展示了坚毅和拼搏的力量。
18. 初中生们的学习成果如同花朵一般绽放在校园中。
19. 球场上冲锋陷阵的初中生,他们体验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0. 音乐教室中传来的乐曲,引发初中生内心浪漫和向往的追求。
21. 寒假里初中生们相约去探索未知的旅途,携手分享快乐与惊喜。
22. 放学后的集会,初中生们欢快地相互交谈,分享彼此的心情和喜好。
23. 晨跑时的呼吸声和鸟鸣,使得初中生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24. 设施齐全的校园让初中生沉浸在现代化、安全、美好的学习环境中。
25. 美术课上初中生们用彩色的画笔和创意的构图将内心的艺术表达出来。
26. 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初中生们带着书本走出教室,享受读书的乐趣。
27. 课间休息时初中生们相互传递的便签,里面写满了友情与祝福。
28. 体育课上,初中生们投入热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活力与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今初(闲暇)首先我们要了解暇满的体性、义大、难得三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种听闻,了解以后,在自己心上不断地去想,把这个法义想透,直到没有丝毫怀疑,完全决定,这个叫思惟。
不是决定了就完事了,决定了正式要修。
要赚钱的人不会已经决定了赚钱方案,然后不去赚钱,那他决定那方案干什么呢?建筑师也不会已经决定了图纸,然后不盖房子,他只是喜欢设计,但从来不盖。
他前面不断地构想设计以及决定,就是为了后面盖房子。
一旦决定了,就开始动工真干,几个月高楼大厦就出来了。
所以要赶紧听闻随转修心要,转换得越快越好,时光不等人,这是肯定的。
本论后面一再说到,暇满一读了就要立即进入修行。
后面说了四科:你知道只有法有利益,就必须要修法。
现在内因外缘都具足了,我能修。
知道暇满是很难得的,现世就要修,不然这一生给空掉了,那不是白耗了?思惟死无常的时候,就感觉这个暇满很快就没了,可能今天就没了,所以我今天就要修。
这四个定了以后,就要开始修了,不是说我等到全部读完了再来。
明显已经说了,我们现在到这里已经给你定了,你自己也要定,定的是什么?现在就修。
不是说所有都修得到,但是从起步开始这是能够修得到的,就开始修了,不要等,越等等一辈子都没有修的机会。
就跟小孩一上课堂的时候老师已经说了,今天就做作业,你不要说我全部都听完了,听到十年以后我再做,那连一个数学也做不出来,既不会写字,也不会发音,也不会算数,什么都不会,那成了什么呢?眼高手低,好像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今天的教育就成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不要走到这个偏差里。
小学课就是你能做的东西,第一天上了课以后回去就可以去做了,这样边学边做一步一步上的。
同样,道次第就好像是小学、中学、大学一样,下士道一进入的时候,它是小学的程度,没有修不了的。
那你说很难,难当然难,如果因为难就跟父母说:我不要读书,这个很难,天天逼着要算术,我算不来。
那父母要打一顿的:你必须得算,不然的话你就是个文盲,什么出息也没有。
这是什么原因?最开始是需要用功,但是真正你愿意用功了就会开始读,不都是这样读出来的。
一旦克服了心里的难关,有志愿来推动就肯用功了。
所以最开始取心要欲十分重要。
因为没有志愿的话,现在修佛法基本是没人管,很少有人管,那就要靠自己。
学校是因为有一种压力,学生就想不都说不学没前途吗,然后有各种的压力,逼得他就必须得去学。
人如果随自己的习气,那最好是什么也不做,但是这样就荒废了人生。
那现在该怎么办?首先这个暇满非常重要,暇满修好了,志愿强了,就开始自己劝自己,不然的话一辈子谁去管啊?谁能够管啊?谁天天在耳边督促啊?督促多了还不愿意听。
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首先就是要了解,然后就要思惟,再就是要实际地修心,而且从现在开始,每一部分都可以修,不是不可修,它是一个最初步的修心课程。
这就是自己要倍感庆幸:我已经入到了一个真正的修心取实义的道路上了,已经告别了过去纸上谈兵的状态,再不搞那些虚的。
这样就开始感觉到要做一个修行人,从原来的学知识的心态,转到了修心的心态,原来是猎取知识,现在要取心要。
所谓暇满是从反面定义的,已经远离了八种无暇就叫做闲暇,它的内义就是自心有安闲能够去修法。
首先从反面显示,什么样的情况是完全落在了无暇当中,那就是心里一刹那修法的机缘都没有。
一定要从这里去体会,我已经得了闲暇,相比之下,在八无暇里一刹那修法的时机都没有,那好可怜。
现在我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只要珍惜每一刹那都能修,浪费实在是太罪过。
不对比就不晓得现今的因缘是多么的殊胜、难得。
如果真正懂了,那么后面博朵瓦讲的那个比喻,才能有所体会。
如今真的能有这样一个庄严的雕房,那上面各种的庄严妙宝美不胜收,它具有多少的德相、多少的美好。
不通过外面的譬喻,你不知道内心世界的事。
因为它没有形色,是不容易体会的。
透过比喻就知道,原来我已经到了宝洲,已经重获了这样神圣的修法的基地,在我心上处处都能闪现无数的功德妙宝,忆念忆念就出现这样的美好,太难得了!这是做梦吗?这样人的心就不一样,不会浑浑噩噩。
确实我们实在是太愚昧无知,我们的心实在是太颠倒,它就像一个浪荡子把祖先积累的家财浪掷一空,不知珍惜。
同样,我们是无量劫以来辛勤地积资,才出现这样的机会,简直是昙花一现,忽然之间到了充满无量妙宝的宝洲里,随手就可以采摘各种各样的珍宝,但是却坐在那里根本不动,之后空手而回,浪费了这样一个机会,那是太愚痴,实在是太愚痴!没有比这更愚痴、更颠倒。
所以这些就是一再地要打开这个明见真相的眼睛,一直看到当前机缘的难得,看到实现无上大义的因缘已经到了,这时自己策励发起心愿,再再地勉励自己,通过这样修心,绝对会达到跟古德一样。
心里这么想、有这个观念,口里也会这么说,而且一想到浪费时间就很难过,极其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这种珍惜就体现在你学习这样修心的教授,那就好像得到了无上的如意宝一样,实实在在地在自心上好好的去修。
比得到一些世间的利益不知超出多少倍,这就开始有真正学法的心态,有了法器三相里的希求。
不再只是像一个图画里的影子坐在那里,或者当今的各种论坛里的听众,听一听,认为讲得不错,听完回去,感觉这个周末还是很愉快,过得比较舒服,其余的什么也没有。
那是个娱乐,不是为法,就是妄心、分别心想放逸一下,找一点乐子,是一种喜好五欲的习气,得到一种自我的满足,这是什么修法?什么修道人?根本是两回事。
我们再回来讲一讲闲暇,闲暇就是心里已经有了修法的自在了,有了机会。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
”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
这是从反面定义,就像《般若摄颂》说:持戒断掉了畜生的身体以及八种无暇的身体,如今得到了恒时都能修法的闲暇,或者说内心自由自在修法的福分,这是比任何人都有福气。
你不要以为富豪、巨富、明星很有福,他们才没福,一点修法的机会也没有。
所谓“洪福不如清福”,清福就是指他能清净地修法,这世上最高贵的人,怎么能不百倍珍惜啊?离开了这八个无暇,就是得了闲暇。
哪八种无暇呢?他们的可怜之处在哪里?总的来说就是不可能修法,生命在无意义中浪费了。
有些是天天受苦而煎熬的,有些整天散逸,醉生梦死。
有些处在一种空洞的状态,心和心识不现行,就跟一场酣睡一样。
有一些就是生在不信之地、不信的时代,有一些身根有残缺,有一些内心有邪见。
这都封堵了他的心,没有办法去认识修法。
在他们的一生当中,要找三个刹那修法的心都找不到。
为什么找不到?因为因缘难得,没得到的时候就是随着其它的因缘动,随着其它的因缘就给飘走了。
常常说昙花一现,缘生可贵,因缘积聚的时候它就暂时显现一段,因缘一没了,甚至是百千万亿劫都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我们在缘起上要倍加珍惜,不然确实是一种大的愚昧。
“常将有时想无时,莫待无时想有时”,你常常在有的时候要想没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再想过去好可惜啊,那已经为时晚矣。
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能够明见缘起,有非常深远的眼光,非常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他是步步爱惜,步步珍重。
我们要来看一看八种无暇是何等的苦难。
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生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懱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这个就是亲友书说的这样八种有情,人中四种,非人中四种,随便受生一种,就落在八难里面。
“难”就是无有机缘修法,根本不出现修法的机缘,整个的生命处在黑暗当中,何等的可怜!现在我已经离了这八个难,得到这么充分的修法闲暇,连皇帝都要羡慕的。
顺治皇帝出家偈里所谓“不如僧家半日闲”。
一定要知道,现在是全日制的闲暇,怎么能这样大把大把地浪费,浪费一分钟等于是浪费多少两的黄金?这么浪费掉了,自己前世的资本就用尽了,到时候坐吃山空,那是太愚痴了。
比较一下就知道,八无暇里出现一刹那修法的心都是极困难的,有些甚至是在多少个劫里面,完全处在无修法状态,心全都是颠倒的、非法的,一点法的内涵都没有,三士道所摄的一分、一刹那的善心都没有的,绝对没有。
但是我现在已经这么幸运得到了闲暇,那我要努力,要借这一次机会断掉生死。
此复若无四众游行,是谓边地。
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根不具。
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邪见者。
无佛出世,名无佛教。
四中初二及最后者,不能了解应取应舍,第三不能信解正法。
如果是没有四众修行人游行的地方就叫做是边地。
愚痴、聋哑、身体断了支节有残缺等等叫做根不具。
心里妄执没有前后世、业果、三宝,这就是邪见。
处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叫做无佛教。
其中前二种边地、根不具以及第四种无佛教,不能了解应取应舍,所以是无暇;第三持邪见者不能信解正法,所以是无暇。
这是人中的四种无暇,一个是指时代,生在一个没有佛的时代。
一个时代来说,首先是以佛应运出世作为开启正法的开端,之后才有正法、像法、末法等法住世的时期。
如果没有佛出世,那整个就是处在暗劫里,连一个法的句子都听不到,心里一个作意都没有,根本不晓得法是什么,这个好可怜!那个心全是颠倒的。
所以众生完全处在一种盲目的状态,在三有的险道里,就像一个精神发狂的瞎子,在三有的悬崖上奔走,一直在这样的险崖上。
这种情况因为没有佛说法,连一点点的取舍都不知道,什么东西是颠倒的要舍掉,什么是不颠倒的要执取,心上应该是怎么样子来做,好的要学到,坏的要舍掉,一点都不懂,连法的句子都听不到,哪里会有修法的内涵呢?所以落在这样的无佛世的时代,这是旷大劫的时间的量,那就不晓得有多少劫在生死里沉浮,更多的是在恶趣当中,那确实是“佛不出世,万古如长夜”。
我们一想,我现在是处在有佛出世的时期,没有落在八难里。
再从处所上来想一想,如果生到了边地,比如地球上某一个非洲的原始部落,那里一个修行人也没有,全部都是杀生、邪淫等等,做各种鄙漏、恶劣的行为,那好可怕!如果生到那里,那实在是不晓得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也就只是得了一个人身,很快就死掉,然后就堕恶趣,尽其一生连一刹那缘着法修行的机缘也没有的,连法这个字都听不到。
我们现在身在中土,没有落在边地,处在四众弟子游行的地方,时时能看到修法的情况,时时在这样积聚了各种修法因缘的环境里。
所以,处在边地的时候,也是一点不知道取舍。
再说如果是根不具,或者痴呆、聋哑、残疾等等,那修法就有很大障碍。
他已经是痴呆了,不能看得懂这个书,或者你好心要给他讲,但是他一点都没办法理解。
如果是聋哑,就没办法听和说,这就很困难,连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没有,哪里知道取舍?再说心里如果有很大的邪见,妄执没有前后世、业果、三宝,那就没办法皈依,也不可能趣入修法。
这种人是自作障难,因为他不信,所以他根本不会去修,那得这样一个人身在一生当中连一次修法的心也不会有。
人中这四类就可以看到,完全是无暇。
三恶趣者,极难发生修法之心,设少生起,亦因苦逼不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