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原理与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原理与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原理与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在车辆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环境影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排放废气,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装置对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排放控制技术。

一、排气系统的组成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由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消声器和排气管组成。

排气歧管连接到发动机的排气口,将废气从每个汽缸中集中到一起。

催化转化器是一种排放控制装置,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消声器的作用是减少排气系统产生的噪音。

排气管连接消声器和车辆后部,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二、排气系统的原理汽车发动机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排气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发动机工作时,废气从每个汽缸中排出,并经过排气歧管集中到一起。

排气歧管的形状和长度会影响废气的流速和流向,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合理的排气歧管设计可以提高排气能力,降低发动机排气时的压力损失。

废气进入催化转化器后,催化剂会触发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催化转化器有三元催化器和氧化催化器。

三元催化器主要用于减少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而氧化催化器主要用于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排气系统中的消声器通过利用吸音材料和反射法降低排气噪音。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排气中的声波能量,而反射法则利用消声器内部的腔体结构将声波反射并消散,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效果。

三、排放控制技术为了减少废气的排放,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多种排放控制技术。

首先是燃烧系统的优化。

通过调整发动机的点火时机、燃油喷射和进气控制等参数,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

其次是尾气循环系统(EGR)。

尾气循环系统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到进气道中,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然而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剧增,发动机排放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废气再循环技术(EGR)废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之一。

其原理是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中参与混合气的燃烧过程,以降低氮氧化物(NOx)的生成。

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较高,而再循环部分废气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达到控制排放的效果。

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尾气处理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使用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将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转化为二氧化碳(CO2)、氮气和水,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三元催化转化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氧化还原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尾气的作用。

三、柴油颗粒捕捉器(DPF)技术柴油颗粒捕捉器技术是针对柴油发动机排放中颗粒物排放问题而提出的控制技术。

柴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主要由颗粒状碳、烟尘和污染物组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柴油颗粒捕捉器技术通过安装在排气系统中的捕捉器,有效地捕获和储存颗粒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再生,从而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四、选择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催化还原技术是用于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技术通过喷射尿素溶液进入尾气中,同时引入催化剂,使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气,然后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氮气和水。

选择催化还原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并且具有工艺简单、效果显著的优点。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是汽车工业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汽车的燃油利用率和性能。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的重要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环境质量、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就全球而言,汽车是排放了大量废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尽管各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要求汽车尽可能地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但汽车排放问题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比如使用高效的三元催化剂、增加催化剂的面积和改善催化剂的结构等手段;另一类是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如引入氢燃料电池、废气回收装置和零排放技术以及强化车辆的管理和监控等措施。

其中,催化剂技术是当前车辆排放控制中最成熟、最广泛应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三元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使废气中的HC、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CO2、H2O等对环境无害物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一些新型的催化剂,如抗硫、抗碳、高效和耐久性催化剂等逐步出现,使汽车尾气排放的质量越来越高。

此外,一些高级汽缸盖、活塞环和特殊润滑油等附属装置,也起到相应减排的作用。

除催化剂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减排技术被广泛应用,如氢燃料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是一个利用氢气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的过程,其排放的废气只是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出租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前景广阔,代替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使着汽车企业进一步强化车辆管理和监控,采取全面控制和管理汽车排放的手段。

比如,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从废气排放到废弃车辆的处理和回收,从零部件的生产到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机制,以保证汽车能够依法合规地进行生产和使用。

此外,通过建立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检测和处理。

总的来说,是当前汽车产业中的一项重要领域,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环境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解析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解析,包括废气净化系统、燃烧优化技术以及后处理技术等方面。

一、废气净化系统废气净化系统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装置来净化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废气再循环系统、三元催化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过滤器等。

1. 废气再循环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是通过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中进行再燃烧,以降低燃烧温度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它能有效地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特别是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对于控制汽车尾气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元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装置。

通过使用高效催化剂,三元催化转化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尾气的清洁度,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 颗粒捕集过滤器颗粒捕集过滤器主要用于捕捉尾气中的颗粒物质,如细颗粒物和颗粒态有机物等。

通过过滤器的作用,颗粒物质被捕获并定期进行清除或再生,以保持过滤器的高效性能。

颗粒捕集过滤器在控制尾气排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燃烧优化技术燃烧优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燃烧优化技术。

1. 直喷技术直喷技术是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后进行燃烧。

与传统的多点喷射技术相比,直喷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提高燃油的利用率以及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2.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门的开闭时机,优化气缸内的气流动态,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通过调整气门的开闭时间和气门的升程,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的燃烧控制,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三、后处理技术后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排放量。

1. SCR技术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添加尿素溶液来还原氮氧化物的后处理技术。

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

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

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排放控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旨在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本文将探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

首先,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排气净化装置、燃油喷射系统优化以及尾气再循环技术。

排气净化装置是目前最常用的排放控制技术之一。

催化转化器是一种常见的排气净化装置,它利用催化剂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颗粒捕集器也是一种常见的排气净化装置,它通过捕集颗粒物,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排气净化装置的研究重点在于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颗粒捕集器的滤料材料和结构优化。

其次,燃油喷射系统优化也是降低汽车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燃油喷射系统的优化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时间、燃油喷射压力和燃油喷射量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

传统的机械喷射系统逐渐被电控喷射系统取代,电控喷射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

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喷油技术,如直接喷射和多点喷射技术,还能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

尾气再循环技术也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排放控制关键技术之一。

尾气再循环技术通过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NOx)的生成。

尾气再循环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再循环率的优化和再循环气体的控制。

通过优化再循环率,可以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降低燃油消耗;通过控制再循环气体的回流时间和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放性能。

除了以上提到的研究与优化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排放控制技术也值得关注。

例如,柴油车中的净化技术,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减少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吸附催化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将有助于改善汽车动力系统的排放性能,并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为了减少汽车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目前广泛应用的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并讨论未来发展方向。

一、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概述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是指针对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主要的尾气控制技术包括三元催化器、颗粒捕集器、氮氧化物(NOx)催化还原剂和燃烧优化等。

1. 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是一种常用的尾气控制装置,用于减少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非甲烷总烃(NMHC)的排放。

它通过利用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将有害气体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物质,例如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O2)、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N2)等。

2. 颗粒捕集器:颗粒捕集器是用于捕集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以减少颗粒物对空气和健康的危害。

它通过滤除颗粒物,在发动机部分负荷工况下进行颗粒物的再生,从而保持储存能力。

3. NOx催化还原剂:NOx催化还原剂主要用于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它通过将氨(NH3)或尿素(NH2CONH2)添加到尾气中,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4. 燃烧优化:燃烧优化是通过调整燃烧过程中的燃油喷射、进气气流、点火时机等参数,以降低尾气排放量。

燃烧优化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二、优化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尽管目前的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时,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优化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

1. 先进催化剂研究:发展更高效和更持久的催化剂对于汽车的尾气控制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新型材料和催化剂结构,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引入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优化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性能。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随着全球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数量也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汽车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汽车制造商和工程师们不断推出新的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以及其原理和效果。

一、三元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系统中的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

催化转化器通过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将一氧化碳(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氮气(N2)。

这种转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催化剂上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二、溶液尿素喷射系统溶液尿素喷射系统,又称尿素SCR系统,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车辆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系统通过在尾气中喷射尿素溶液,将尿素分解成氨(NH3),然后将氨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车辆尾部的催化转化器中。

三、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池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其零排放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选择。

电动汽车使用电池供电,并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动。

由于电动汽车没有尾气排放,因此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四、燃油喷射系统的改进燃油喷射系统是汽车发动机关键的一个部件,对排放性能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工程师们通过改进燃油喷射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改进包括优化喷油嘴设计,提高燃油喷雾的细度和均匀性,使燃油更完全地燃烧,减少未燃烧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五、舱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除了车辆尾气排放外,汽车的舱内空气质量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舱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人造革、塑料制品、空气新鲜度不足等原因。

为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现代汽车配备了空调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过滤和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使车内空气保持清新。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技术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技术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尾气排放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汽车行业加大了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实现了更加环保的汽车发动机。

一、发动机排放控制的重要性发动机排放控制是指对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尾气进行控制和净化,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着不良影响。

尤其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因此,发动机排放控制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二、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1. EGR技术EGR技术,即废气再循环技术,是一种通过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实现降低燃烧温度和氮氧化物生成的技术。

通过EGR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 SCR技术SCR技术,即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尾气中添加尿素溶液并经过催化剂催化还原的方法,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和水。

这种技术在大型重型柴油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3. DPF技术DPF技术,即颗粒物捕集器技术,是一种通过捕集和储存尾气中的颗粒物,然后定期进行清理的技术。

颗粒物捕集器能够有效阻截和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防止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4. VVT技术VVT技术,即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门的开闭时间,实现对气缸进、排气的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发动机排放控制的进展与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发动机排放控制将更加关注对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净化,同时追求更高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如今,电动汽车等零排放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交通工具领域,为建设绿色低碳的未来交通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5 无规定 无规定 2.5 13
0.05
5 无规定 无规定 2.5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15
1 42 18 2.7 5
0.005
1 35 18 2.3 5
油品标准不断加严
欧洲市售车用柴油标准的主要指标
项 目 1993年 (EN590-93) 欧洲Ⅰ号 49 820~860 无规定 370 1998年 年 (EN590-98) 欧洲Ⅱ号 欧洲Ⅱ 49 820~860 无规定 370 2000年 (EN590-99) 欧洲 Ⅲ号 51 820~845 11 360 2005年 欧洲 Ⅳ号 53 820~825 1 340
相应的汽车排放标准 十六烷值, 密度,kg/m3 多环芳烃,%(v/v) 不大于 T95,℃ 不大于 不小于
硫含量,%(m/m) 不大于
0.2
0.05
0.035
0.005
其它基础设施需求
柴油机排气SCR SCR技术需要定期往车辆储 1. 柴油机排气SCR技术需要定期往车辆储 罐中加入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尿素, 罐中加入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尿素,所 以要求社会建立一整套的尿素生产、 以要求社会建立一整套的尿素生产、分 销体系。 销体系。 一些DPF DPF系统可能需要定期或紧急处理 2. 一些DPF系统可能需要定期或紧急处理 积累的排气颗粒物, 积累的排气颗粒物,需要修理厂添置一 些专有装备来清洗DPF 再生?)。 DPF( 些专有装备来清洗DPF(再生?)。
我国轻型车新排放标准
1)技术上,等效采用 欧III/IV的技术内容。 )技术上, 的技术内容。 的技术内容 2)各检测项目的实施时间将依据我国国情确定。 )各检测项目的实施时间将依据我国国情确定。 全国范围内2007/2010年分别开始实施 全国范围内 年分别开始实施 技术推动和竞争需要,厂家部分提前; 技术推动和竞争需要,厂家部分提前; 北京市提前于 北京市提前于2005年12月实施 阶段。 月实施III阶段 年 月实施 阶段。 3)试验用基准油的指标根据国情微调。 )试验用基准油的指标根据国情微调。
全国范围内何时实施欧4/5, 全国范围内何时实施欧 ,还需进一步的技术 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实施必要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实施必要性分析。 无论如何,电控高压喷射技术会随着欧三的实施 无论如何, 而得以推广应用:更节能、更环保。 而得以推广应用:更节能、更环保。
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在中国应用前景探讨
(稀燃汽油机用 )
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标准
排放法规要求: 1)PM 90% 2)NOx 80%
重柴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1)EGR: ) : 降低NOx。 降低 。 2)电控高压喷射技术,如共轨、泵喷嘴 )电控高压喷射技术,如共轨、 降低PM、NOx 降低 、 上述措施可以满足欧3排放要求 排放要求。 上述措施可以满足欧 排放要求。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方茂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机动车委员会(CVEC) 2006-05-27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趋势 汽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清洁燃料及其它配套需求
排气控制技术在中国应用前景探讨
但上述机内净化技术不足以满足欧4、 但上述机内净化技术不足以满足欧 、欧5排放法规要求 排放法规要求
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1)降PM技术 满足欧 要求 :DOC;DPF;C-DPF ) 技术(满足欧 要求): 技术 满足欧4要求
颗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一种轻型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机内净化技术: 机内净化技术:
空燃比更精确控制; 空燃比更精确控制; 汽油机缸内直喷的稀燃技术
(降低排放,有大幅度改善油耗潜力) 降低排放,有大幅度改善油耗潜力)
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技术:
更先进配方的三效催化器; 更先进配方的三效催化器; 存储式NOx还原催化剂 存储式 还原催化剂
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在中国应用前景探讨
一个原则: 一个原则: 立足中国国情,我国处于发展过程中, 立足中国国情,我国处于发展过程中,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 三个必要条件: 三个必要条件:
能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油品质量、维修能力、 能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油品质量、维修能力、 特殊要求如尿素供应); 特殊要求如尿素供应); 能承担先进技术带来的购买及运行成本的增加; 能承担先进技术带来的购买及运行成本的增加; 汽车污染分担率较大, 汽车污染分担率较大,的确有必要严格控制汽车 排放(如农用车、摩托车排放问题)。 排放(如农用车、摩托车排放问题)。
满足新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
发动机改进 发动机改进 燃烧室改进 燃烧室改进 点火系统改进 EGR EGR 燃烧过程控制 燃烧过程控制 柴油车 汽油车 电控喷射 电控高压喷射 电控高压喷射 稀薄燃烧 排气后处理 排气后处理 DOC 三效催化器 DPF NOx催化器 催化器 SCR,LNT ,
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在中国应用前景探讨
汽油车
目前国内汽油整体质量尚可,基本能满足欧II 目前国内汽油整体质量尚可,基本能满足欧 车辆的运行要求。 油品仍需等待!! 车辆的运行要求。欧III油品仍需等待!! 油品仍需等待 更先进排气催化器的应用效果可能随运行条件 而改变,但基本可以使用。 而改变,但基本可以使用。 先进汽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在中国实际使用效果 在用车排放状况)需要科学收集和评估! (在用车排放状况)需要科学收集和评估! 先进车辆的OBD在中国适应性仍需深入研究, 在中国适应性仍需深入研究, 先进车辆的 在中国适应性仍需深入研究 应先在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逐步全国应用。 应先在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逐步全国应用。
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SCR技术 技术 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
排气管
清洁燃料需求
上述先进的后处理技术都需要降低燃料中硫含量
汽油车后处理技术--存储式NOx还原催化剂 汽油车后处理技术
清洁燃料需求
上述先进的后处理技术都需要降低燃料中硫含量
DPF
柴油车 后处理技术
NOx absorber
油品标准不断加严
欢迎访问: 方茂东:fmd@
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在中国应用前景探讨
柴油车
目前全国执行统一的轻柴油标准,汽车仅消费30% 目前全国执行统一的轻柴油标准,汽车仅消费 左右柴油。柴油整体质量大大落后于汽油, 左右柴油。柴油整体质量大大落后于汽油,多项指 标尚不能满足欧II车辆的运行要求 车辆的运行要求。 标尚不能满足欧 车辆的运行要求。 全国范围内欧III会维持相当长时间 全国范围内欧 会维持相当长时间。可能在五年 内强制推广车用柴油标准, 车辆才全面开花! 内强制推广车用柴油标准,欧III车辆才全面开花! 车辆才全面开花
欧洲市售无铅汽油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硫含量, 硫含量,% 不大于 苯含量, 苯含量,% 不大于 芳烃含量, 不大于 芳烃含量,%不大于 烯烃含量, 不大于 烯烃含量,%不大于 氧含量, 氧含量,% 不大于 铅含量, 铅含量,mg/L不大于 不大于 1993年 年 (EN 228-93) 1998年 年 (EN 228-98) 2000年 年 (EN 228-99) 2005年 年
(DOC+DPF) )
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2)降NOx技术(满足欧 要求) ) 技术( 要求) 技术 满足欧5要求 NOx催化转化器(SCR):从外界喷入还原剂,如氨水 催化转化器( 催化转化器 SCR):从外界喷入还原剂,
或尿素或者柴油, NOx还原, 或尿素或者柴油,将NOx还原,在柴油车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 还原 喷入适量还原剂,喷入量由排气中HC NOx比例决定 HC和 比例决定。 喷入适量还原剂,喷入量由排气中HC和NOx比例决定。该方法 可靠性高,但需携带存储还原剂的装置。 可靠性高,但需携带存储还原剂的装置。 NOx吸附器(LNT):一般由吸附剂和三效催化器组成, 吸附器( 吸附器 LNT):一般由吸附剂和三效催化器组成, 因此,除了NOx NOx外 它也能净化HC、CO以及 以及SOF。实际使用 因此,除了NOx外,它也能净化 、 以及 。 中需要一套发动机管理系统(如电控系统), ),以便及时探测 中需要一套发动机管理系统(如电控系统),以便及时探测 吸附器饱和状况,进而改变发动机工作状况而产生富燃条件, 吸附器饱和状况,进而改变发动机工作状况而产生富燃条件, 从而将NOx还原。 还原。 从而将 还原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趋势
采纳欧洲汽车排放标准体系。 采纳欧洲汽车排放标准体系。 2005年发布国家第三 四/五阶段排放标准。 年发布国家第三/四 五阶段排放标准 五阶段排放标准。 北京市 北京市2005年底确定提前实施国家第三 四 年底确定提前实施国家第三/四 年底确定提前实施国家第三 阶段排放标准。 阶段排放标准。 总体来说,鼓励措施和提前强制实施相结合 总体来说, 来促进低排放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来促进低排放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柴油车后处理技术前景
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会较早实施低排放标准。 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会较早实施低排放标准。 这才是先进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的用武之地, 这才是先进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的用武之地,目前 的柴油车改造冲动可见一斑。 的柴油车改造冲动可见一斑。
小型柴油车会更多地采用DOC、DPF技术。 、 技术。 小型柴油车会更多地采用 技术 城市公交等大型车, 城市公交等大型车,由于低硫柴油和尿素都有可能 提供,因此原则上SCR技术、DPF技术会并存,主 技术、 技术会并存, 提供,因此原则上 技术 技术会并存 要依赖各城市、各发动机公司的能力和偏好。 要依赖各城市、各发动机公司的能力和偏好。 但基于重卡超载教训, 技术在中国前景不妙! 但基于重卡超载教训,SCR技术在中国前景不妙! 技术在中国前景不妙 不要期望城市间奔跑的客车、 不要期望城市间奔跑的客车、卡车很快装备先进 后处理装置! 后处理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