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商帮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一、山西商帮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晋商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

晋商规模如此之大,延绵时间如此之长,经商领域如此之广,靠的是什么?晋帮有自己的经商秘诀,一方面以地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凝聚本帮商人的向心力,用传统道德规范经商的行为,寻求政治上的靠山,庇护本帮的经商活动。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晋商家族的重要传统之一——“学而优则贾”。

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

点评:晋商“学而优则贾”理念没有多少文字记载,而是深深隐藏在晋商的心中,溶化在他们的血液中。

正因为如此,使得晋商的文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商帮是比较高的,他们的经营模式也是最先进的,股份制、资本运作等现代经营方式,已经在他们身上萌芽。

二、徽州商帮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

徽商与其他商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儒”字。

徽州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乡,被誉为儒风独茂,因此徽商大多表现贾而好儒的特点,他们的商业道德观带有浓厚的儒家味。

徽商以儒家的诚、信、义的道德说教作为其商业道德的根本,使他们在商界赢得了信誉,促进了商业资本的发展,是他们经商成功的奥秘所在。

点评:大凡称之为儒商的人,理所当然是一个睿智的人。

在他们身上,既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又有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他们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有驾驭市场变化的能力。

中国商帮

中国商帮

明清“十大商帮”分别为:晋(山西).徽(今安徽黄山地区).陕(西).(闽)福建.(粤)广东.江右(江西).洞庭(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宁波.龙游(浙江中部).山东商帮.当代10大商帮分别是:在历史上已负盛名的晋商和徽商.日渐崛起的浙商、苏商、沪商、京商、粤商和闽商.以及正悄然发展的鲁商、豫商.另有当代5大商帮之说: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有人将十大商帮特色简要概括为:广东商帮金融集团; 山西商帮天涯贾客; 龙游商帮翰墨儒商; 徽州商帮海商劲旅; 褔建商帮小本商民; 江右商帮钻天商队; 洞庭商帮商国骄子; 宁波商帮殷实货贩; 山东商帮粮货大军;陕西商帮.(一)、晋商"学而优则贾"的晋商帮(二)、徽商"富商巨贾"的徽商(三)、闽帮“亦盗亦商”的闽帮(四)、粤商“内涵丰富”的粤商(五)、陕西商帮“行道多多”的陕西商帮六)、山东商帮“全民经商”的山东商帮(七)、宁波商帮“后来居上”的宁波商帮(八)、龙游商帮“海纳百川”的龙游商帮(九)、洞庭商帮“善于审时度势”的洞庭商帮(十)、江西商帮“讲究贾德”的江西商帮山西商帮山西以诚信著称,崇信“管鲍遗风“代表人物: 中国私家银行第一人雷履泰。

徽州商帮徽州(今安徽黄山地区)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代表人物胡雪岩陕西商帮陕西善捕商机,敢做敢为代表人物: 贺达庭家族的当铺世家。

洞庭商帮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善于更新观念、重视依托家乡代表人物翁笾“翁百万”,还有许氏许冲宇江右商帮江西积极活跃、不避艰险代表人物: 独辟蹊径的盐业大亨李宜民山东商帮山东仗义、吃苦耐劳、稳重实干代表人物: 东方第一商人孟洛川广东商帮广东胆大务实、精明灵活、擅长贸易代表人物: 一代酒王张振勋。

福建商帮福建诚实信用,善用关系代表人物: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宁波商帮宁波勇于冒险、以信为本代表人物: 火柴大王刘鸿生龙游商帮浙江中部诚实守信、亦贾亦儒代表人物: 财可通神, 富可敌国的沈万山晋商: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现在的徽商、浙商、晋商、闽商、粤商、潮商、豫商...

现在的徽商、浙商、晋商、闽商、粤商、潮商、豫商...

扒一扒现在的徽商、浙商、晋商、闽商、粤商、潮商、豫商...历史上的商帮大多崛起于明清时期,在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相继崛起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等。

其中公认的是,晋商、徽商、潮商的势力最大,实力最强,产生的影响力最大。

不过,现在嘛,还是广东、浙江一带的商帮最强大。

不过放到现在的商界来看,有些商帮已经比较薄弱,大企业家比较少,产业也不是很大,而有些商帮还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实力相当强大,出现了一些世界闻名的商人。

晋商俗称“山西帮”,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后来进入金融业汇兑业务,到1851年的时候,山西票号独占全国市场,执全国金融牛耳。

晋商里面的代表人物比如介休县的范家、平遥县西达蒲李家、介休县北贾村侯家、祁县乔家堡乔家、祁县城内渠家、太谷县北洸村曹家、榆次县聂店村王家等等,尤其是乔家的乔家大院,远近闻名。

现代企业界里,从山西走出的成功企业主要有郭台铭、陈峰、李彦宏、李秋喜等。

另外就是,山西的煤炭等能源促成了很多富人,但就本地来讲,一个可持续的产业还没有形成。

不过,徽商的创业精神现在也正不断提及,可能要重振多年前的士气,楼主身边一个山西的朋友前不久代理了3A环保漆,而且据说现在山西籍的创业者也在增加,这可能是一个徽商再起的征兆。

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当时这个徽商主要是徽州,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主要经营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徽商有一些老字号,比如张小泉剪刀、胡开文墨业、曹素功墨业、胡庆余堂、胡玉美酱园、王致和豆腐、谢裕大茶行、张一元茶庄、汪恕有滴醋、同庆楼菜馆。

中国十大商帮

中国十大商帮

中国十大商帮中国十大商帮一、晋商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五百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

二、徽商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

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著名。

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

三、粤商广义上的粤商包括潮州帮(潮商),广州帮,客家帮,其中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狭义的粤商指广州帮。

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四、陕商陕商,通常意义的陕商指明清五百年间的陕西商人。

曾经有陕商腰缠十万下扬州、陇蜀商铺都姓赢、紫阳茶青湖茶红、江南贩布赛王侯等典故。

五、闽商闽商,狭义指福建商人,广义指福建、浙南、粤东潮汕地区和海外闽民系商人。

被誉为“华商第一族”。

诚信为先,利义兼得,是闽商的基本理念。

道光年间成书的《晋江县志》,将商贾与农工并列,而非置于四民之末,“行货曰商,居货曰贾,商贾之名,虽亚乎士,而与农工,均在四民之列”。

六、赣商赣商,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

据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

”遂得此名。

江右商帮称雄中华工商业九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实力最强商帮。

七、洞庭商帮洞庭商帮又叫“洞庭帮”、“洞庭山帮”、“山上帮”或“洞庭山人”,这些几乎成了“苏商”的主体。

这个不以苏州、也不以吴县为名而只是以洞庭东西山的山名为名称的商帮,其历史悠久。

明代苏州小说家冯梦龙把这个商帮的情况最先写进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里。

小说中写道: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八、鲁商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人称山东商帮,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

中国十大商帮创富优点

中国十大商帮创富优点

中国十大商帮创富优点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之说。

他们各有自己的创富之道,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这十个商帮分别为:福建,广东,陕西,山东,宁波,山西,徽商,龙游,洞庭和江西商帮。

1. 福建商帮的优点: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多重地点,利用这些个点来收购出海商品货物,屯积没收国外走私货物,然后以利销售。

他们展开水路两栖贸易,并把国内国外的贸易结合起来,在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地方商帮。

2。

广东商帮的优点:他们扩大商品流通,并能乘势拓展商业经营,随着海外移民的高潮而掘起,将自己的生意伸展到东南亚,香港和潮汕地区等地方。

放宽视野,冒险开拓,独立进取,是广东商帮的商业精神所在。

3. 陕西商帮的优点:他们与江西商帮相似,生财之道颇多。

他们采用综合性的经商之路,最大限度地获取厚利。

如果硬的不行,就软的来。

一旦不行,就转主为次,正奇互变,转危为安的战略战术。

无论在经营盐业,布业,茶业和皮货业都是如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中部地区别具一格的商战风格。

4. 山东商帮的优点:他们善于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经营方式,有种全民皆商的磅礴气势。

也正是山东人的直朴单纯和豪爽诚实,使他们具有信用的商业道德和规范的商业行为。

他们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经营方式实在,生意做得踏实。

5. 宁波商帮的优点:他们善于外出经商。

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的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这些资本家能把商业和金融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宁波商帮不仅善于开拓活动地域,而且还善于因地制宜地开拓经营项目,往往是一家经营数业,互为补充。

6. 山西商帮的优点:他们也被称为晋帮。

他们以地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凝聚本帮商人的向心力;用传统道德规范经商行为;寻求政治靠山,庇护本帮的经商活动。

晋商的家族观念是学而优则贾,培养自己的子女获得功名后,走经商的路,望子成富贾。

7. 徽州商帮的优点:他们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等地,几乎以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上)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上)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上)山西商团(一)富甲华夏的晋商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由来已久,引历代学子十年寒窗,发奋苦读。

揭榜那一日,状元也就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清朝总共出了一百多个状元,这些状元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唯独没有山西的学子。

连云南、贵州等较为偏远的地区都出过状元,为什么偏偏没有山西的呢?原来在山西,不是学而优则仕,而是学而优则贾。

最聪明的、读书最好的孩子让他去经商;差一点的去种地,种地还是个地主呢;剩下的才去参加科举考试。

山西的学生就是这样分配的。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清朝的时候,山西的一个县令一年的薪水是一千多两白银,而山西票号里的一个小伙计的年薪也是这么多。

长在这富贾如云的地区里,何去何从自然分明。

伙计尚且这么有身价,那老板又是怎样的一些商人呢?山西商团是我国古代十大商团中最早崛起的,历史上也称晋商。

晋商是在明代中期正式形成的,是我国明清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的商人团体。

晋商经过数百年的积淀,家底异常丰厚。

清朝一位大臣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听说山西太谷县孙姓人家,家有白银两千余万,曹姓、贾姓人家各有四五百万,平遥县的侯姓人家、介休县的张姓人家,各有三四百万……介休县家产超百万的大概几十家,祁县超百万的大概也几十家。

可见,山西几个县城中的富户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

这可不是普通的数字,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

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资产雄厚的山西商人,他就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

李渊父子当年从太原起兵,做木材生意的武士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物质支援。

凭借着武士彟的财力和精锐的太原军队,李渊父子最终夺取了政权,赢得了天下。

清兵入关之后,顺治皇帝首先做的不是别的,而是召见了当时最有名的八位山西商人。

在大殿设宴,赐予他们华丽的服饰,最后还把这些商人编入了由内务府管理的“御用皇商”的行列。

皇帝之所以这样重视山西商人,就是因为山西商人富可敌国,皇帝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雍正年间,朝廷调集军队平定青海叛乱,当清军深入草原以后,军粮供应发生了困难,仅购买粮草就需要一百多万两白银。

中国古代几大商家是哪些

中国古代几大商家是哪些

中国古代几大商家是哪些
中国古代有徽、晋、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其中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

清代晋商:
晋商从明代开始兴起,明代实行纳粮换引的“开中制”和“开中折色制”,这些政策为晋商提供了边贸的机会。

晋商抓住这些机会,南下北上,贩粮运盐,获得了大量商业利润,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随着清代国家的统一,版图的拓展,山西商人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成为东北、蒙古、新疆的主要商人力量,其活动范围甚至远至西藏,山西商人还垄断了对俄国恰克图的贸易,并从事东南、两湖至西北的长途贩运贸易。

清代山西不但“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资产达到千万两的也不乏其人。

道光年间山西商人创造出经营汇兑业的票号,汇通天下,更是显赫一时。

徽商宅院: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之一的山西商帮-“晋商”,以诚信著称,崇尚“管鲍遗风”。

徽州商帮的经商特点是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陕西商帮善于捕捉商机,更是敢作敢为。

洞庭商帮善于更新观念,重视依托家乡发展,江右商帮积极活跃,山东商帮吃苦耐劳,稳重实干,广东商帮胆大精明,擅长贸易,十分灵活,福建商帮贸易诚实信用,宁波商帮勇于冒险、以信为本,龙游商帮亦贾亦儒。

十大商帮各具特色。

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商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精神品质,成为我国历史上一道亮眼的景色。

中国十大商帮研究

中国十大商帮研究

中国十大商帮研究一.中国十大商帮中国古有十大商帮,分别是山西晋商、徽州徽商、陕西、福建闽商、广东粤商、江右赣商、洞庭、苏商、宁波、龙游浙商、山东鲁商等。

也可称:山西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徽州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

其中晋商、徽商、潮商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二. 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16至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尽管它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但正由于这场“革命”,才使得十大商帮相继崛起。

16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江西商、洞庭商、山东商、龙游商等商帮众多商人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

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

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

江南地区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特点是,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

而江南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珠江三角洲经贸区,除对外贸易外,国内的长途贩运有二条线路,一是通过西江展开与广西贸易;二是通过北江、东江和韩江开展与江西、湖广、福建以及江南等地的远距离贸易。

16世纪以来,首先,四川商业中心从成都移至重庆,踞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成为进出西南以及西南沟通长江中下游的商品集散地。

其次,长江中游汉口崛起,成为沟通长江全线与大江南北的贸易中心点,长江上中游经贸区因而形成。

这一个经贸区的特点,是以过境贸易为主,商品以粮食为大宗。

华北经贸区是以水陆交通联接而成,以生活资料贸易为主,包括京师和北直隶、山东、河南和山西在内的经贸区。

西北贸易区具有明显的军事贸易的特征,是以商人与边塞驻军的贸易为主,辅以汉族商人与少数民族的贸易。

形成于明中叶的西北经贸区,与明朝的军事布局有密切关系。

五个经贸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使全国范围内各层次的市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商帮》读后感
肖俊卿2011121811 商帮是中国经济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集中体现。

我认为,理解了商帮文化,就理解了传统中国经济的精髓。

伴随几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商品行业繁杂和数量增多,商人队伍日渐壮大,竞争日益激烈。

而封建社会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士、农、工、商”中商也是屈尊末位。

对于商人而言,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而民间又对商人本能地存在不信任和歧视。

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它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于是就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左右者。

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的保护自己,商帮在这一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由于籍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口音,相同的生活习惯,甚至相同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同乡间特有的亲近感,自古有把“他乡遇故知”视为四大乐事之一,俗语说“亲不亲,家乡人”,都表明中国人特别是传统中的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极为浓厚的,商帮就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

由于天然的地缘基础,再加上强力的文化纽带作用,形成的商帮牢固而富有生命力,到明清之后渐渐成为区域间经济的主导者。

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体部分,商帮是民营企业的集合。

商帮自出现之初便与民营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回望历史,无论是哪
一朝代,民营经济的发展都决定了封建王朝的兴衰与存亡,商帮的兴衰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商帮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中国古代的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是在商帮开辟下形成的著名商业通途。

然而,到清朝中后期,由于连年征战,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衰败,商帮也逐渐衰落。

封建商帮的衰落亦是封建王朝的衰落是紧密联系的,也都是必然的趋势。

在皇权至上的历史前提下,“国富”不等于“民富”,而“民贫”却必定导致“国穷”,这种国与民的生产关系矛盾,集中体现了封建经济制度的腐朽之处。

官依赖于民,却不尊重民的权利,“陛下一言可收天下之宝”。

而商帮作为官与民之间的纽带,更像杠杆一样把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放大了。

历史上的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

在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

其中,晋商、徽商、潮商为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后来又诞生了十大商帮,具体是山西晋商、徽州(古徽州府商人,今安徽黄山等地区)徽商、陕西(秦商、关陕商人)、福建闽商(分闽南商帮和闽东商帮)、广东粤商(分广商、客商)、江右(江西)赣商、洞庭、(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苏商、宁波、龙游(浙江中部)浙商、山东鲁商等。

十大商帮各有特点,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经商秘诀。

比如:晋商学而优则贾,徽商贾而好儒,福商亦盗亦商等等。

渐渐这些商人的特点也成为该地区普通民众形象的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日渐崛起的浙商、苏商、沪商、京商、粤商和闽商,正悄然发展的鲁商、豫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代表商帮,而商帮成长的那片土地,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所在。

商帮的兴起同时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的另一个体现,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扮演着最不可忽视的角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尽管发迹于草莽与坎坷之中,如今却已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据统计已经占全国GDP比例的65%,因为有了成熟的民营经济,也便进一步催生了商帮的复兴。

以浙商为例,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而浙江民企的实力,几乎占据了国内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

浙江人做生意厉害,倒不在于他们有多少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大人物,而是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阵容,就是“抱团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帮文化”。

浙江人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群体合作织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商业网络。

浙商还形成了巨大的人际网络和销售网络,这种网络就像人体的细胞或毛细血管,遍布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从资金融通,还是市场开拓,商会、协会都为浙商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对待商帮问题上,改革开放的缔造者邓小平在评价宁波帮时曾说“宁波帮人数不多能量很大”,他不仅充分肯定宁波帮的作用,还亲力亲为作了大量具体的工作。

他指出:“宁波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宁波港,一个是宁波帮。

”邓小平在北戴河的一次谈话中,还进一步号召“要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由此可见,新中国更加重视商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而商会便是新时代商帮文化的载体,商会文化也是商帮文化的传承、革新的产物所在。

驻京办往往承载了这样的职能——团结老乡,多数驻京办都会组织在京人员联谊会,另一方面,“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北京福建企业商会”等区域性标志明确的商会组织事实上也就是那些远离故土、异乡创业的各地商人的娘家,我们可以称之为“商帮文化”与时俱进的体现。

另外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海外华商,而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团,就是中国商人在海外的商帮组织。

他们为华商的海外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为所在国经济、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在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还犹犹豫豫抱观望态度的时候,由于与内地的“亲缘、情缘”关系,首先进来的就是港台和其他海外华商的投资,当初甚至本身只是一些“侨汇”,除个别外,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小额投资,领域也以“三来一补”加工工业为主,正是这些华人华商开拓进取精神,才使闽粤地区形成许多家电城、鞋城、服装城,从而激活了地方经济。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的历史,可以作为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史的一个维度,他不仅承载着区域文化的发展,也折射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以特定时空的人为基点,推广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组织,再上升到整个社会经济体,这种视角能让我们对经济的历史发展有更多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