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通过两种动力形式的协同工作来驱动汽车的一种新型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1. 技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技术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协同控制、能量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等。

各大汽车创造商纷纷投入研发资源,推出了多款混合动力汽车。

2. 市场现状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消费者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了500万辆,占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15%。

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地市场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3.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政策。

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三、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将不断创新。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能量管理、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和更长的电动续航里程。

同时,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 产业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将逐渐完善,包括电池、机电、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将进一步健全。

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使得混合动力汽车更具竞争力。

3. 市场前景估计未来几年,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辆以上。

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增长引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的需求将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

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的特性、低能耗和环保的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1. 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电动车、混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电动车使用电池储能,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效率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上最为普遍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混动车则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方式,既能够使用传统能源,又能够通过电能驱动。

燃料电池车则利用氢作为燃料,将氢与氧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

2. 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受制于充电桩和加氢站的建设规模与覆盖范围。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充电桩和加氢站的建设,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和加氢问题。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充电设施,如无线充电技术和快速充电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和使用体验。

二、未来趋势1. 智能化和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将是智能化和互联网+。

智能化将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使车辆能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互联网+将使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实现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车辆,查询车辆的状态和位置等,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 长续航里程和快速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续航和充电时间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继续提高续航里程,以满足用户对长途驾驶的需求。

同时,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快速的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 能源结构和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和市场需求,还需要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政策的支持。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将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并减少对传统石油能源的依赖。

政府也应通过税收减免、补贴政策和配套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其普及。

电动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电动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电动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电动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对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出行方式的革新中的角色。

一、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现状电动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电动车销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呈现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市场。

电动车成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选择,其绿色环保、低能耗等特点受到青睐。

此外,政府对电动车的扶持政策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许多国家对电动车提供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减免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然而,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不足依然是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有所提高,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车还存在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

此外,充电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也制约了电动车的推广。

充电速度慢、充电桩不足等问题是人们购买电动车时的一大痛点。

二、电动车市场未来趋势的分析未来,电动车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提升电动车的性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能量密度将继续提高,续航里程也将不断增加。

此外,充电技术的改进也将使得电动车的充电速度更快,用户的体验将进一步提升。

其次,电动车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随着电池材料成本的降低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电动车的价格将逐渐与传统燃油车接近甚至更低。

这将大大增加普通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意愿,推动电动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政府对电动车的支持政策将更加完善。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逐渐壮大和政策效果的不断明显,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动车的扶持力度。

购车补贴、免费停车等政策将更加普遍,同时,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最后,电动车与智能科技的结合将带来新的商机。

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车将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出行安全。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扶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政策驱动: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如购置补贴、免费牌照等,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

这些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和接受,并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壮大。

2.销售增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市场上的电动汽车销量逐年增长。

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较快,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3.产业升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

这些企业在电池技术、电动电池充电设施、电动汽车零部件等方面得到了长足进展。

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也逐渐形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逐步完善。

二、未来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将逐步改善。

电池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2.智能化发展:未来,智能化将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动汽车具备智能驾驶、智能充电和智能互联网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

3.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政府将加大充电桩和相关设施的投入,推动充电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解决用户在充电方面的顾虑,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4.新型出行模式: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结合,将成为未来出行的发展趋势。

共享汽车平台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崛起,未来电动汽车共享平台将会更加普及,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汽车逐渐受到关注。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现状分析1.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现状截至目前,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仍然相对较低,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市场占有率较小。

主要原因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相对较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度稍显不足。

2. 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包括补贴政策、购车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清洁能源汽车有望在我国市场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3. 技术瓶颈和发展挑战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挑战,如电池技术的提升、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尚待解决。

同时,汽车制造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上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发展趋势展望1.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将不断得到创新和提升。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低的排放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清洁能源汽车的需求。

2. 消费者认知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追求,混合动力汽车有望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认知程度将逐步提升,促进其市场份额的增加和发展。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加大补贴力度、加快建设充电设施等措施,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将鼓励企业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国际社会越来越需要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石油燃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交通的代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26万辆,较上年增长了10%,并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0万辆。

其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最大,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50%以上。

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43万辆,同比增长62.0%。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发展最快、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型,其销售数量已经超过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19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20.9%,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到了57%。

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销售了76万辆,同比增长18.0%。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1. 消费场景扩大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迎来更多消费场景的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对交通出行的便利性、经济性、环保性等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婚庆、租赁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也将极大地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2. 空间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各大厂商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3. 绿色发展助推市场发展绿色发展是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如购置补贴、免费停车、免费过路费等,这将极大地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技术进展、市场趋势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0 万辆,同比增长40%。

其中,中国、欧洲和美国是主要市场,占全球销量的80%以上。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00 万辆,同比增长50%。

其中,纯电动汽车(BEV)占比7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30%。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3 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 万辆,同比增长35%。

其中,德国、法国和英国是主要市场。

欧洲各国政府通过严格的排放标准和购车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1.4 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是全球第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3 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 万辆,同比增长25%。

特斯拉是美国市场的领导者,占据了60% 的市场份额。

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展2.1 电池技术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体验。

近年来,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主流的电池类型,其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成本逐渐下降。

2023 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300 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00 美元/千瓦时。

此外,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研发中,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2.2 电机技术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效率和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表现。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新能源车主要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其零排放、低能耗的特点,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力量。

一、政策驱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政策因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各国政府的扶持和资金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崛起。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力度尤为明显,通过补贴、减免购置税、免除限购等一系列政策,大幅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拉动了市场需求。

另外,中国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规范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高了行业的发展质量。

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二、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升级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创新,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的突破。

首先,在电池技术方面,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大大提升,解决了电池续航问题,使得车主的使用体验更好。

其次,电机技术的进步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突破,新一代的电动机效能更高、重量更轻、噪音更低,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显著提升。

最后,充电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高速充电技术的推广解决了车主充电时间长的困扰,使得充电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用户需求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能源汽车以其清洁、安静、舒适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

特别是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市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种清洁、低碳出行的选择,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依然较高,使得购车门槛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的现状与展望*广濑久士 丹下昭二*日本电动车辆协会供稿(JEVA)1 前言汽车开发出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

这期间,经过人们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可以更加快捷、更加舒适地移动的方便的交通工具。

然而,近年来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及浮游微粒物质等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变暖等被看成是严峻的问题,这就要求采取全球范围的相应对策。

此外,作为燃料使用的石油,在2001年初被确认的埋藏量约为一兆桶,据估计可开采年数为42年。

可开采年数近20多年来已经增加了30多年。

今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可开采年数还会有所增长,但是总有一天要枯竭,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就意味着以廉价石油作为能源的汽车总有一天会动不了。

当前,环境问题被看作更为重要的课题,但是根据石油的现实情况,很好应对将来的能源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电动车(简称EV)及混合动力电动车(简称HEV)这类利用电的车辆,既对大气污染具有优良特性,同时又对地球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有着优良特性,因此人们对其普及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2 EV 的特征、现状及开发状况2.1 EV 的特征EV 的优点与缺点如下。

(1)优点¹利用电池里储存的电能行驶,因此行驶过程完全不排出气体。

º振动和噪音很小,是一种很安静的车辆。

»减速时能回收能量,因而效率高。

¼由于利用电能,不一定必须依靠石油。

(2)缺点¹行驶距离短且载重量少等,用途受到限制。

º当今由于产量少、电池价格高等原因,EV 价格也高。

»充电需耗费时间(充电时间4~8小时)。

由此可见EV 虽然与内燃机汽车(简称ICEV)相比对环境等方面有优越的一面,但是在价格与使用方便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然而考虑到环境以及能源问题,它应被看作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车辆。

2.2 EV 的现状公路上行驶的EV 的保有量于2001年3月末约为3800辆(其中带发电机的自行车约为2500辆)。

从图1的总保有辆数演变的情况可以看到,1991年之后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从1996年至1999年之间徘徊不前,2000年又变为增加,但总的数量还是很少。

不能普及的原因有:与ICEV 相比,一次充电可行驶距离、价格(包括保养费用),充电时间等问题。

这些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图1 日本EV 保有量的变迁2.3 EV 的开发状况在日本最早持续地开发和销售EV 的是大发和铃木两个公司。

自1990年以来,由于环境问题以及美国加州ZEV 法(零排放车辆法)的推行,日本各汽车制造商一齐开始了EV 的开发。

其它变情况见图2。

EV 的性能主要决定于电池的性能,而其可储存的能量有限,因而并不能行驶像ICEV 那样远的距离。

但是近年来新型电池得到了开发,EV 的性能得以飞跃地提高。

表1列出的1997年以来出现的EV,是装载有取代传统的铅电池的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的新一代的EV,而被称为第二代EV 。

其行驶距离在市区内超过200公里。

在轻型汽车方面,1997年铃木、大发出售装载有交流电动机的轻型EV 。

这些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至此过去的不少问题得以缓解。

3 EV 普及的措施3.1 EV 普及领域的设想估计今后,EV 与I CEV 的价格差也难以克服,因此预计主要是在新的普及领域里使用。

也即随ITS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成熟,成为担当都市及地域性交通系统的一个侧翼的模式:简易代步车、家庭第二辆车、老人用车等。

在这些方面的应用预计会有所进展。

其次,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公益企事业单位等历来的2003年(第25卷)第2期汽 车 工 程Automotive Engineer ing2003(Vol.25)No.2EV 使用者们基于环境、能源等问题,从进一步推广EV 在社会上的应用出发,将会比目前更加扩大引进EV 。

此外对环境保护积极的物流业、流通服务业等民间企业,作为连络、移动用,批发、配送用,可能进一步继续使用EV 。

再则,可以期待:近年来开始出售的低价单人坐的与电动自行车级别相当的EV 微型车,在户对户配送业务方面会有广泛使用的可能(表2)。

图2 EV 的开发年表表1 第二代EV 主要参数表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车名RAV4LV EVEV PLUSLunnet EV长@宽@高(mm)3980@1695@16754045@1750@16304770@1765@1680车辆质量(kg)154016201730乘员人数(名)545最高速度(km/h)125130以上1201次充电行驶距离(km)215220230电动机种类交流同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铌磁石式同步电动机电动机最大功率(kW)50(连续)4962电池种类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池容量(Ah)95(5HR)95(5HR)94(3HR)总电压(V)288288345价格(万日元)495租赁26.5/月停止出售#205#2003年(第25卷)第2期 汽 车 工 程表2 单人乘坐EV 举例制造商竹冈光冈荒子车名MiludeMC-1EVEveryday Coms长@宽@高(mm)2150@1140@13501955@1130@14751935@955@1600车辆质量(kg)240320270乘员人数(名)111电动机直流串激直流串激后转与车轮连接电池密封式铅电池密封式铅电池密封式铅电池充电100V #12A 100V #9A 100V #9A 续航距离55km(市街行驶)60km(30km/h 定速)60km(10程序驾驶)最高速度(km/h)606050价格(万日元)68.667.868.53.2 电动车普及方案根据上述EV 普及领域的设定,本协会(日本电动车辆协会)提出了如下的促进EV 普及的若干个方向性措施。

这些措施不只是与本协会有关,而且还需得到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制造商、使用者等的有关各方通力合作,促进普及才能取得成果。

(1)新的市场需求的开拓¹商务以及中心市区街道用的城市车辆系统;º新城市住宅小区的EV 共同保有;»旅游景点的公用车辆系统等。

(2)对EV 性能的提高及技术开发的支持¹电池寿命的提高;º为减低电池成本而进行的技术开发的支持。

(3)引进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给予优惠的方案¹充电设备等的基础设施的建立;ºEV 优惠税制的加强。

(4)价格及维修经费方面的方案(5)普及以及宣传活动的强化等3.3 共同使用试验的实施和研讨(图3,表3)根据上述的提案,目前在进行如下的EV 共同使用试验。

¹业务及中心市区街道(横滨港新开发21地区):横滨城市车辆使用样板事业的实施(1999年10月至今)。

º居住区(多摩新区):多摩使用家庭第二车辆系统的样板事业的实施(1999年10月至今)。

»商业区(大阪):大阪载重车共同使用系统的样板事业的实施(1999年12月至今)。

¼商务及城市型旅游景点(京都):京都公用车辆系统的样板事业的实施(2000年12月至今)。

图3 城市车辆系统#206#汽 车 工 程 2003年(第25卷)第2期表3 EV 简易代步器例制造商丰田日产本田车名e #comHyperminiICVS-Citypal长@宽@高(mm)2790@1475@16052665@1475@15503210@1645@1645车辆质量(kg)770840995乘员人数(名)222最高速度(km/h)1001001101次充电行驶距离(km)100115130电机种类永久磁石式同步型永久磁石式同步型永久磁石式同步型电机最大功率(kW)18.524(连结)30电池种类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电池容量(Ah)28(5HR)90(3HR)-总电压(V)288120288价格(万日元)试验车辆400试验车辆4 HEV 的特征、现状及开发状况4.1 HEV 的型式及种类HEV 是具备有多个动力源(主要是汽油机或柴油机及电动机),并根据情况将几个动力源同时或单个使用以行驶的机动车辆。

目前市场出售的HEV 有串联式、并联式和串并联复合式。

其各自的特征分述如下。

(1)串联型式 发动机发出的电再通过电动机而行驶的电动车,它还装载有将发出来的电储存起来的电池(例:Coaster)。

虽然用燃料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替代发动机装载的车辆至今还没有销售,但也应归于这一类。

(2)并联型式 是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一并使用以行驶的方式。

行驶时的发动机为主体,当起动以及加速时发动机的一部分负荷由电动机来承担,以补助驱动力。

在轻负荷时发动机的效率较差,这时电动机变为发电机,而向电池充电。

其次,制动及下坡时利用再生制动而发电,向电池充电。

车辆临时停车时,发动机被关闭,以减少能量消耗(例HIMR ,Insight,Crown-车型名称,见表5,表6-译者)。

(3)串、并联复合型式 对并联型式追加上专用的发电机。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使用串联或并联方式,以提高热效率(例Pr ius,Tinchyprid Estima)。

4.2 HEV 的特征HEV 的优点与缺点如下。

(1)优点¹发动机的负荷有所减轻,因而排放气体少。

º由于得到电动机动力的辅助,使发动机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加之制动的能量回收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燃料消耗。

»由于发动机负荷的减少从而噪音也减少。

¼燃料的补给可以利用现有的供油设施。

(2)缺点¹由于有多个动力源而成本提高。

º由于有多个动力源,增加了质量和所必需的装载空间。

4.3 HEV 的现状日野公司的HIMR 型大客车、载重车、拉圾车从1994年3月开始销售至2001年3月末约售出250辆。

丰田公司的Coaster 从1997年8月开始销售至2001年3月末约售出40辆。

丰田公司的Prius 从1997年12月开始在国内销售至2001年8月末约售出53,400辆。

本田公司从1999年11月起开始了Insight 的国内销售,至2001年8月末约出售了1800辆。

日产公司于2000年4月开始了Tinohybr id 的限量销售(约100辆)。

进入2001年丰田公司相继出售了Es 2timahybrid 和Crown Mildhybrin(表4、表5、表6)。

4.4 HEV 的开发状况预计今后在日本销售的车种有本田公司的Ciric,该车根据通告于12月出售。

其次,根据新闻报导,爱新AW 公司将从2003年起始向福特提供混合燃料动力系统。

据报导,海外方面2003年福特将出售SUV(特种功能车)Escope,戴2克公司将出售SUV Durang,2004年通用公司也将出售一种SU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