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水热溶剂热合成学习材料-(10)-水热溶剂热合成领域研究进展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高温高压下水的作用可归纳如下: ① 有时作为化学组分起化学反应; ② 反应和重排的促进剂; ③起压力传递介质的作用; ④起溶剂作用; ⑤起低熔点物质的作用; ⑥提高物质的溶解度; ⑦有时与容器反应; ⑧无毒。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科 大
水
热
溶
剂
热
合
成
群
4、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氮化物的合成
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氮化物陶瓷粉末的水热或溶剂热合成, 是一种比高温固相反应温和自低温合成路线。因为溶剂、温度 和压力对离子反应平衡的总效果可以稳定产物同时抑制杂质生 成,所以水热或溶剂热合成以单一步骤制备无水陶瓷料末, 不要求精密复杂装置和贵重的试剂。
溶 科 大 水 热 剂 热 合
成
群
第四章水热与溶剂热合成介绍

第一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1、合成化学与技术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 (100~1000℃)和压强(1~100MPa) 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 的合成。侧重于研究水热合成条件下物 质的反应性、合成规律以及产物的结构 和性质。可进行特殊化合物与材料的制 备、合成和组装。
容易控制反应的化学环境和操作 中间态、介稳态和特殊物相易于生成 例:1996年庞文琴教授用水热体系合成 JDF-L1(催化剂),目前是人工合成的 五配位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催化 性能。美国学者合成金刚石。 钱逸泰教授在非水体系中合成了氮化镓、 金刚石、硫属化纳米晶。
4、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的合成
生长体表面活性中心的吸引,穿过生长表面的扩散层沉降 到石英体表面
影响石英晶体生长的因素
温度 dlnv/dT=c/RT2 压强:是原始填充度、温度和温差的函 数。提高压强生长速率加快。 过饱和度 v=kvS
在高温条件下,相应地提高填充度和溶液 的碱度可提高晶体的完整度
水热合成石英的装置
3、特殊结构、凝聚态与聚集态
氧化反应 沉淀反应 晶化反应 水解反应 烧结反应 水热热压反应 反应烧结
4、反应介质的性质
4.1 溶剂水的性质 高温加压下水热反应的特征: 使重要的离子间的反应加速 水解反应加剧 氧化还原电势明显变化
高温高压水热体系水性质
蒸汽压变高 密度变低 表面张力变低 粘度变低 离子积变高
2、合成特点
由于在水热与溶剂条件下反应物反应性能的改变、活性的提高,水热与溶剂热合 成方法有可能替代固相反应及难于进行的合成反应,形成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
水热溶剂热合成学习材料-(12)-水热溶剂热合成综述

例如:MexOy+Hz——xMe+yHzO 其中 Me 为银、铜等
(5)水热分解:某些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分解成新的化合物,进行分离而得 单一化合物超细粉体。
例如:ZrSiO4+NaOH——ZrO2+NaSiO3 (6)水热结晶:可使一些非晶化合物脱水结晶。
例 如 : A I( O H )3——A l 203·H20 2 水热法反应装备
合 填充度一定时,反应温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大,在相同反应温度下填
热 充 度 越 大 , 体 系 压 力 越 高 , 晶 体 生 长 速 度 越 快 。 因 此 在 实 验 中 我 们 既 要 保
剂 持反应物处于液相传质的反应状态,又要防止由于过大的装填度而导致的
溶
热
水
大
科
过高压力。实验上,为安全起见,装填度一般控制在 60%一 80%之间,80% 以上的装填度,在 240℃是压力有突变。
料,成本相对较低;⑥容易得到好取向,更完整的晶体;⑦在成长的晶体
中,比其他方法能更均匀地进行掺杂;⑧能调节晶体生长的环境。水热法
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水热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此对高压反应釜
群
进行良好的密封成为水热反应的先决条件,这也造成水热反应的一个缺点:
流
水热反应的非可视性。只有通过对反应产物的检测才能决定是否调整各种
促进剂,同时又是压力传递介质,通过加速渗透反应和控制其过程的物理
化学因素,实现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改进。水热合成法既可制备单组分微
小单晶体,又可制备双组分或多组分的特殊化合物粉末,克服某些高温制
的纳米晶,
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分布均匀、颗粒之间少团聚,原料较便宜,可以得到
与其它传统制备路线相比,溶剂热合成的显著特点在于:反应在有机
第四章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水热合成热力学模型
热力学模型提供了一个计算每个体系的平 衡浓度的工具,该平衡浓度是温度、压 力、溶液的pH值以及投料试剂浓度的函 数。
一般而言,一个数据组的一致性可以通过 检验G、H、S、Cp、V等实验数据值之间 的关系与热动力学的一般关系的一致性 得到验证。
例:BaTiO3的水热合成
JDF-L1(催化剂),目前是人工合成的 五配位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催化 性能。美国学者合成金刚石。
钱逸泰教授在非水体系中合成了氮化镓、 金刚石、硫属化纳米晶。
4、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的合成
明显地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 能够以单一反应步骤完成 很好地控制产物的理想配比以及结构形
态 制备纯相陶瓷(氧化物)材料 可以批量化生产
第四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第一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1、合成化学与技术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
(100~1000℃)和压强(1~100MPa) 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 的合成。侧重于研究水热合成条件下物 质的反应性、合成规律以及产物的结构 和性质。可进行特殊化合物与材料的制 备、合成和组装。
4、2 有机溶剂的性质标度
有机溶剂为反应提供场所,使反应物溶解 或部分溶解,生成溶剂化合物,溶剂化 过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在合成体系中 改变反应物活性物种在液相中的浓度、 解离程度、聚合态分布,从而改变反应 过程。
根据宏观和微观分子常 数以及经验溶剂参数
相对分子量 密度 沸点 分子体积 蒸发热 介电常数 偶极矩
由于晶化反应速率整体上是增加的,在各面上的不同增长速率趋 向于消失。
缺陷表面生长比无缺陷的光滑平面快。 在特定表面上无缺陷生长的最大速率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而降低,
对在适当的时间内无缺陷单晶生长大小提出限制。
第三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学习资料】

2.5 SCW的扩散系数D:
D 1
高密度水:T D , p D 低密度水:T D , p D
SCW的扩散系数比普通水高10~100倍 流动性、渗透性和传递性能好,利于传质和热交换
20
三、超临界水的特点: ①完全溶解有机物 ②完全溶解空气或氧气 ③完全溶解气相反应的产物 ④对无机物溶解度不高 ⑤具有很好的传质、传热性能
SEM image of samples obtained at 180°C after a reaction time of A)6h, B)9h, C)12h 8
五、水热法合成原理
5.1 反应过程的驱动力
可溶的前驱体(中间产物)与最终稳定产物之间
的溶解度差
反应物质溶解后以离子、分 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
第三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
1
第一节 水热合成法合成原理
p19
一、水热合成的概念 (Hydrothermal Synthesis)
1.1 原理
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
介质,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
反应环境,使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重结
晶。
2
1.2 水热合成的温度范围 常温~1100°C;压强范围: 1~500MPa
强烈对流,在生长区(低温
区)形成过饱和溶液
成核
形核
9
5.2 纳米晶粒的形成过程 (p7) (1)生长基元与晶核的形成
满足线度和几何构型要求时,生成晶核 (2)生长基元在固-液生长界面上的吸附与运动
生长基元运动到固-液生长界面并被吸附, 在界面上迁移运动 (3)生长基元在界面上的结晶或脱附
10
总体来看,水在超临界区的行为更像一个
材料合成与制备 第2章 水热与溶剂合成

晶核的形成包含了液-固相的转变及形成新的固-液界面,晶体 形成总的自由能变化为:G Gs Gv
常用的溶剂有:乙二胺、甲醇、乙醇、二乙胺、三乙胺、吡啶、 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乙烷、苯酚、氨水、四氯化碳、甲酸等。
与水热反应相比,溶剂热法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物的氧化过程或水 中氧的污染。 (2) 溶剂热法扩大了原料的选择范围,如氟化物、氮化物及硫属化 合物等均可作为溶剂热反应的原材料,同时,非水溶剂在亚临界或超 临界状态下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所能制备的目标产物的 范围。 (3)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达到比水 热合成更高的气压,从而有利于产物的结晶。
晶核临界半径: r 2
Gv
2)晶体生长理论 晶体生长理论主要研究晶体结构内部、晶体生长条件、晶体
生长状态以及晶体性能四者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讲,晶体生长是一 个基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基元的形成 (2)基元在生长界面吸附 (3)基元在界面运动 (4)基元在界面上结晶或脱附
从宏观讲,晶体生长是晶体与环 体界面向流体的推动的过程。驱 动力所做的功为:
(4)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物中结构单元可以保留到产物 中,且不受破坏,同时,有机溶剂官能团和反应物或产物作用,生 成某些新型在催化和储能方面有潜在作用的材料。
(5)非水溶剂的种类繁多,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如极性与非极 性、配位络合作用、热稳定性等,为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和晶 体生长的特征,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线索。
水热及溶剂热制备形貌可控CuInS2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Ad a e n Hy r t r a nd S l o he m a y he i f v nc so d o he m la o v t r lS nt s s o Cu n 2Ph0 0 0 t i a e i l l S t v la c M t r a s CAIW e n ,HU i HAo n h n Je ,Z Yi s e g ,XI ANG ed n W io g ,HUANG e h i W n a,
g p o . e ao g i e i a g b o p i n c efce t(  ̄ l m ) a o d p o p c fa p i t n i h t v l a f1 5 V l n sd t lr e a s r t o fiin a s o Oc ,h s a g o r s e to p l a i n p o o o - c o t i s lrc l .Aso eo h d l s d l ud p a et c n q et y t e ien n p wd r ,t eh d o h r a n o — ac o a el s n ft ewie y u e i i- h s e h i u o s n h sz a o o e s h y r t e m l d s l q a v t e ma p r a h h s a t a td sg i c n n e e to r p rn r h l g o to lb e Cu n e p o o o t i t- o h r l p o c a tr c e i n f a t i t r s n p e a i g mo p oo y c n r l l l S h t v l c ma e a i a a r l u o i n q e a v n a e i h s r s e t Th r sa t u t r n r p ris o h h l p rt l S ,t e i sd e t t u iu d a tg n t i e p c . a s e c y t l r c u e a d p o e t ft e c a c y i Cu n e h s e o e p i cp e a d c a a t r t s o h y r t e ma n o v t e ma o t r n r d c d;h e e td v l p n n t e rn i l n h r c e i i f t e h d o h r la d s lo h r lr u e a e i t o u e t e r c n e eo me t h sc o s n h ss o r h l g n tu t r al r d Cu n ep o o ot i ma e il y h d o h r la d s l o h r lr u e y t e i fmo p o o y a d s r c u e t i e l S h t v lac o t r s b y r t e ma n o v t e ma o t a i d s rb d,t h r c e it n r p r t n me h n s a e iv s ia e . s , h i iu t s i h r s n n h s e c i e isc a a t rs i a d p e a a i c a im r e t td Atl t t ed f c l e n t ep e e t d t e c o n g a f i a p o p c n t e f t r o y t e i o l S h t v lac ma e il y h d o h r la d s lo h r lr u e a e d s r s e ti h u u ef rs h ss fCu n ep o o o t i n t ras b y r t e ma n o v t e ma o t r i—
第6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第一种观点)
31
◆温暖的池塘-水热海底
4.生命的水热起源模式大致模型如下: 生命起始初期,地球处于强还原性环境, 在板块构造活动带上有许多水热系统,海水与水 热活动喷出物之间存在物质与能量交换,形成 350℃—0℃的温床梯度和化学梯度,靠还原性物 质的氧化供能,驱使无机小分子向有机分子的非 生物合成,从而逐步演化为生命形式, 最初的生命形式过着厌氧的化学自养生活, 再向厌氧异养生活进化,生命之轮慢慢前进。 (第二种观点)
(1)合成反应 通过数种组分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 下直接化合或经中间态发生化合反应利用此类反应可合 成各种多晶或单晶材料。例如:
9
1.3 反应的基本类型
(2)热处理反应 利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处理一般 晶体而得到具有特定性能晶体的反应。例如:人工氟石 棉 人工氟云母。 (3)转晶反应 利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物质热力学 和动力学稳定性差异进行的反应。例如:长石 高 岭石;橄榄石 蛇纹石。 (4)离子交换反应 沸石阳离子交换;硬水的软化、 长石中的离子交换;石棉的OH-交换为F-。
15
第二节 水热与溶剂体系的成 核与晶体生长
16
2.1
成核
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形成无机晶体 的步骤是:在液相或液固界面上少量的反 应试剂产生微小的不稳定的核,更多的物 质自发地沉积在这些核上而生成微晶。 因为水热与溶剂热生长的晶体不完全 是离子的(如BaSO4或AgCl等),它通过部分 共价键的三维缩聚作用而形成。所以一般 说来水热与溶剂热体系中生成的BaSO4或 AgCl比从过饱和溶液中沉积出来更缓慢。
17
2.1 成核
成核的一般特性为: ①成核速率随着过冷程度即亚稳性的增加而增加.然而,粘
性也随温度降低而快速增大.因此,过冷程度与粘性影响 成核速率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这些速率随温度降低有 一个极大值. ②存在一个诱导期,在此期间不能检测出成核.即使在过饱 和的籽晶溶液中也形成亚稳态区域,在此区域里仍不能 检测出成核.一些研究发现成核发生在溶液与某种组分 的界面上.因此,在适当条件下,成核速率随溶液过饱和 程度增加得非常快. ③组成的微小变化可引起诱导期的显著变化. ④成核反应的发生与体系的早期状态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技术研究进展综述摘要: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无机合成中的重要技术,在大多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概述了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基本特点和反应类型,综述近年来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技术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水热合成;溶剂热合成;无机合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现状。
1 前言水热和溶剂热合成研究工作经久不衰并逐步演化出新的研究课题如水热条件下的生命起源问题以及与环境友好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
由于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在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强(1~100MPa)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合成,是研究物质在高温和密闭高压溶液条件下的化学行为与规律的化学分支。
水热法是模拟自然界中某些矿石的形成过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化学合成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制备、化学反应和处理,不仅在实验室里得到了应用和持续的研究,而且实现了产业规模的人工水晶水热生长,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溶剂热反应是近年来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它是水热反应的发展,与水热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而不是水。
与其它制备路线相比,溶剂热反应的显著特点在于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可以稳定亚稳物相、制备新物质、发展新的制备路线等。
2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基本特点水热法是指在密闭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水为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在水自身产生的压强(即水的自生压强)下,反应混合物进行反应生成产物的合成方法。
溶剂热反应是水热反应的发展,该法以非水溶剂代替水,不仅扩大了水热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由于溶剂处在近临界的状态下,能够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实现的许多反应,合成通常条件下无法制得的物相或物种,并且能生成介稳态结构的材料,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纳米功能材料合成的领域[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研究特点之一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或其它溶剂处于临界或超临界状态,反应活性提高。
物质在高温高压溶剂中的物理性能与化学反应性能起较大改变,水热与溶剂热的化学反应性异于常态。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水热与溶剂热化学的可操作性与可调变性,将成为衔接合成化学与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之间的桥梁[2]。
2.2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反应类型化学上对某种反应进行分类是研究过程中人为的一种方法,由于研究目的有所不同导致分类方法不同,反应类型也有所差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反应的分类也不例外。
刘小华等[3]对近年来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其中水热和溶剂热合成的反应类型主要有水热氧化反应、水热沉淀、水热合成、水热分解、水热单晶生长等。
通过其它的水热反应途径,如水热条件下的离子交换、水热脱水、水热水解、水热烧结(如陶瓷)等也可以制备无机化合物。
冯守华[2][4]表示在水热合成体系中,已开发出多种新的合成路线与新的合成方法,如直接法、籽晶法、导向剂法、模板剂法、络合剂法、有机溶剂法、微波法以及高温高压合成技术等。
随着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研究的深入,开发出的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反应已有20多种类型。
按反应温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亚临界与超临界合成反应。
亚临界反应温度范围在100~240℃之间,适于工业或实验室操作。
多数沸石分子筛晶体的水热(溶剂热)合成是典型的亚临界合成反应。
高温高压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实验温度高达1000℃,压强高达0.3 Gpa。
它利用作为反应介质的水或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的性质和反应物质在高温高压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的特殊性质进行合成反应。
施尔畏等[5] 简要阐述了水热法的应用与发展。
按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合成、水热反应、水热处理、水热烧结等。
按设备的差异,可分为普通水热法和特殊水热法。
所谓特殊水热法是指在水热条件反应体系上再添加其他作用力场,如直流电场、磁场、微波场等。
水热技术具体有水热晶体生长,水热法粉体制备以及水热法薄膜制备。
水热晶体生长技术包括有温差技术、降温技术、亚温相技术、分置营养料技术、前驱物和溶剂分置技术;水热法粉体(微晶粒或纳米晶粒)制备技术包括水热氧化、水热沉淀、水热晶华、水热合成、水热分解;水热法薄膜制备则有水热法单晶外延膜制备技术以及水热法多晶薄膜制备技术。
席国喜等[6]对水热法制备无机粉体材料进行了研究,在水热法应用中提到,水热法有水热晶化法、水热沉淀法、溶胶/凝胶-水热法、微波水热法以及水热球磨法。
王敦青[7]研究了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纳米功能材料,提到目前已报道的溶剂热反应方法可分为溶剂热结晶、溶剂热还原、溶剂热液-固反应、溶剂热元素反应以及溶剂热分解。
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冯守华[2][4]指出水热合成是介稳微孔晶体材料沸石分子筛适宜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获得平衡缺陷晶体例如人工水晶(石英)。
而水热或溶剂热合成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陶瓷粉末、无机-有机杂化的硒酸盐和亚磷酸盐以及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固体杂化材料、金属配位聚合物等已经引起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
水热条件下合成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结构可以是一维,二维或三维的,其中螺旋结构特别引人注目。
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中间价态、介稳态以及特殊物相易于生成,因此能合成与开发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和聚集态的新物相,如特殊价态化合物、金刚石和纳米晶等。
郭琳琳[8]和陈荣[15]表示用水热合成以及溶剂热合成方法可以开发出更多无机功能材料和新型无机化合物,这一合成技术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光电磁材料、快离子导体、钛酸盐铁电压电材料、无机微孔晶体材料、无机发光材料以及各种氧化物粉体的合成,在制备高纯、均一、超细的多组分纳米粉体方面也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以水为溶剂外,介质溶剂也得到大大的扩展,众多的非水溶剂在水热合成中使用。
用非水溶剂代替水的合成方法称为溶剂热。
非水溶剂热技术对于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非金属纳米材料如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等的合成更为有效。
刘小华等[3]探究了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包括有微孔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纳米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还可制备多种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特殊结构、凝聚态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如超硬材料GaN和金刚石、螺旋和手性结构和特殊配位状态化合物的合成。
目前唯一人工合成的含五配位钛化合物Na4Ti2Si8O22 ·4H2O就是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的。
利用水热和溶剂热合成方法还可以进行无机化合物的合成。
很多工业上重要的晶体以及具有光、电、磁功能的复合氧化物和氟化物也可以通过水热法生长。
目前,水热法已合成了包括磷酸铝、磷酸镓、方解石、多种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和磷酸钛钾(KTP) 等近百种晶体。
利用水热法合成的具有良好超导性和铁磁性的复合氧化物包括有高温超导体La(Y)-Ba-Cu-O系列,La2Ti (Mn或Sn)CuO6系列等。
水热反应大多在中温进行,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合成。
这类化合物在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手性合成、配体交换以及选择催化有重要的用途。
张保花等[9]分析了制备CdS纳米材料的各种工艺,其中水热-溶剂热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倍受研究者的关注。
同时,水热法制备纳米晶的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水为溶剂的反应下,有些反应物分解或有些反应不能发生。
因此,用非水溶剂如乙醇、甲醇、苯等代替水作为溶剂,通过溶剂热反应代替水热反应,可以很好地制备前驱体对水敏感的纳米晶化合物。
冯守华等[10]的研究显示,应用水热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大多数技术领域的材料和晶体,而且制备的材料和晶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也具有其本身的特异性和优良性。
如美国学者在超临界水热体系中合成出金刚石。
我国学者在非水体系中合成出氮化镓、金刚石以及系列硫化物纳米晶,在水热体系中合成特种五配位钛催化剂。
一系列中高温高压水热反应的开拓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水热合成、溶剂热合成反应,已成为目前多数无机功能材料、特种组成与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以及特种凝聚态材料,如纳米粒子、复杂价态固体、溶胶与凝胶、平衡缺陷晶体、非晶态、无机膜、单晶等合成的重要途径。
利用水热合成得到的产物包括有双掺杂二氧化铈固体电解质、巨磁阻材料、超导材料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
何赐全等[1]阐述了无机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衍生方法,指出用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已经达到数纳米的水平。
水热合成已成功制备出许多材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系列的硅酸钙水合物。
碱土金属钛酸盐以其优良的介电常数和热参变数,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陶瓷材料、半导体陶瓷、压电陶瓷、压电式拾音器和电子计算机的记忆元件等各种压电材料。
该材料的水热合成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有机溶剂代替水的溶剂热反应和用微波进行加热的微波-水热反应也是近年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施尔畏等[5]指出水热法可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结晶完好的陶瓷粉体,应用有水热晶体生长,水热法制备粉体(微晶粒或纳米晶粒)以及水热法制备薄膜。
石海信等[11]对软化学及软化学合成法研究发现,水热法由于具有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高、粒度小等优点而成为有效的新材料合成方法之一。
水热法通常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可以有效避免高温相变的发生,因而众多介稳相可通过水热反应加以合成。
如CrO2用其他方法无法得到,只有用水热法才能合成。
陈若愚等[12]研究表明水热法在功能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被广泛应用,这些无机物包括固体快离子导体、化学传感材料、复合氧化物电子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
此外,水热合成又是特种凝聚态材料如微孔材料的重要合成途径。
研究者对制备PZT粉体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PZT压电陶瓷纳米粉体,较其它PZT粉体合成方法-高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以及溶胶-凝胶法, 晶化温度大大降低,可以得到较好晶形的PZT粉体。
王敦青[7]指出用非水溶剂如乙醇、苯等代替水作为溶剂衍生出的溶剂热反应是近年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溶剂热合成纳米功能材料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材料制备新途径。
通过溶剂热反应已经制备了大量前驱体对水敏感的纳米晶化合物。
溶剂热法广泛应用于许多无机材料的晶体生长,如沸石、石英、金属碳酸盐、磷酸盐、氧化物和卤化物以及Ⅲ-Ⅴ族和Ⅱ-Ⅵ族半导体的研制。
另外,应用溶剂热方法已成功地合成出许多配合物及硫属元素化合物和磷属元素化合物。
吴会军等[13]概略总结了有机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指出有机溶剂热法逐渐成为纳米材料的重要合成技术。
目前已报道的溶剂热合成纳米材料的途径主要包括:溶剂热元素反应、溶剂热结晶、溶剂热沉淀、溶剂热分解等。
随着纳米材料合成研究的需要,溶剂热合成已扩展到醇类、胺类、烷烃等众多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