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自人类社会开始有农业以来,食品生产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渐渐成为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植物基因的改造,科学家们可以培育出更加营养丰富、更加适应环境的作物品种。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提高抗虫性和耐旱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药物和保健品。

在中国,传统药材是人们长期以来所依赖的天然药材。

然而,很多传统药材收获周期长、种植体验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可以借助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果胶、多糖、花青素等多种有效成分,从而研发出新型药物和保健品。

2. 动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动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转基因猪可以生长更快、更健康,从而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

这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肉类需求,还能够解决农村地区猪肉短缺的现状,改善地方农民生产状况。

另一方面,动物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工程疫苗,该技术可以提高疫苗的效果,缩短疫苗研制周期,在疾病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

3. 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尽管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应用有多种优势,但也存在一些质量安全问题。

例如,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有疑虑。

因此,在食品中使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前,必须对食品的转基因成分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同时,对于消费者,应该对食品成分进行标识和明示,使消费者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

此外,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生物基因工程成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潜力,可以在改善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繁荣的需求。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食品行业中,这项技术可以增加食品的产量、改善食品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1.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其带有某些特定的基因,来增加物种产量和抗病性等特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

2.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编辑生物的DNA序列来创造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食品行业中,这项技术可以用来改善食品营养成分,提高食品口感和质量,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生产有益的食品添加剂等。

3.抗性肉类抗性肉类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动物身体内携带的基因改变来达到抵抗特定疾病的效果,这种肉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疾病。

同时,抗性肉类也有更好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饲料效率,以及更高的肉质品质等优点。

4.转基因小时菜转基因小时菜是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来提高小时菜的产量和品质的蔬菜。

这种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抵抗各种病毒和螺旋体病毒等。

5.基因改造蘑菇基因改造蘑菇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引入到蘑菇中,这种蘑菇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和健康需求。

基因改造后的蘑菇可以含有维生素D,抗氧化物质及其他有效成分,还可以提高蘑菇的产量等。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改变物种基因结构,达到增加产量、改善营养成分、提高品质等多种目的,给人们更好的食品选择。

当然,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我们也要注意其安全性和风险,以更好地保护大众的身体健康。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及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及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及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修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以创造具有特定特性的生物体的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基因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抗病虫害性,延长货架寿命以及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首先,基因工程在农作物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具有特定特性的基因导入到作物中,从而增强其产量和质量。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获得更高的耐旱性和抗虫性,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此外,转基因水稻也可以通过导入抗病虫害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其次,基因工程也可以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通过引入抗盐基因,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盐碱土壤的环境,增加耐盐性。

这对于许多沿海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农业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地区的土壤含有高盐度。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调整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以改善营养价值和口感。

例如,一些转基因作物可以产生更多的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另外,基因工程也可以增加抗生素或草药物质的含量,以增强食品的药用价值。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修改食品中的基因,以减缓食品的腐烂和变质速度。

这对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减少食品浪费以及改善物流和储存条件非常重要。

然而,尽管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许多潜在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许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链环境的影响表示担忧。

尽管科学界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公众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

此外,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可能会引发农业的单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总之,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和潜力。

通过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基因工程有望为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真权衡其潜在风险,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以确保基因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食品中的基因,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改善其口感,延长其保质期等等。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基因工程技术是指通过重组DNA或改变基因组的方式,来实现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精确操作。

其主要原理包括基因克隆、基因传递、基因表达等方面。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和环境等诸多领域。

在食品产业中,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营养改良、生产效率提高以及食品特性改善等方面。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营养改良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来提高其营养价值。

例如,一些植物中含有较少的维生素A,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向植物中添加β-胡萝卜素(一种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的物质)的基因,来增加该植物的维生素A含量。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用来增加某些蔬菜或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

三、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效率提高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植物或动物的产量和产出效率,来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变蔬菜或水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需求。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口感等方面,从而提高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特性改善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食品中的基因,来改善其特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变某些植物的颜色、形状等特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保存期限、耐受性和防治疾病。

五、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争议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对其安全性产生争议。

一些人认为基因工程技术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基因工程技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目前国际上对于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还有许多争议和讨论。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5 未来展望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基因工程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 食品生产中,提高产量和品质
基因工程技术将为食品工业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突破,满足消费者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因工程技术将促进食品工业的可 持续发展,降低环境负担
基因工程技术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消费者健康
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领域与应 用领域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工 业的影响与挑战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基因工程技术定义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 本工具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 本步骤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 展历程
03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 的应用
改良食品品质和口感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降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基因工程技术的定义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来改变其性状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基于分 子遗传学原理的生物技术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 基因敲除等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基因工程技 术可用于改良食品原料、提 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
基因工程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 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趋 势
增加产量: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使其具有更高的代谢 效率和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增加产量。 以上是基因工程在食品 以工上业是中基 因的工优程势在 食,品但工同业 中时的也优存势 ,在但一同些时 也挑存战在 ,一 些如挑安战 ,全如性安问全 性题问、题伦、 伦理理问问题题 等等。。
挑战:伦理道德问题、消费者接受度、法规政策等
● 伦理道德问题: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如人类基因编辑、转基因食品等,可能引发社会争议和伦理质疑。 ● 消费者接受度:转基因食品等基因工程产品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疑虑和担忧,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接受度。 ● 法规政策:各国对于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着不同的法规和政策,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姓名:陈杰学号:110606017 班级:宜宾学院2011级6班摘要:综述基因工程技术在改善食品原料品质、改良食品工业用菌种和食品加工性能、产酶制剂和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最后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食品工业应用以DNA 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去除食物原料中的有害成分,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品种改良, 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涉及到对食品资源的改造、对食品品质的改造、新产品的开发、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以及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

1.基因工程技术1.1 基因工程定义基因工程技术是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特别是酶学技术, 对遗传物质 DNA 直接进行体外重组操作与改造, 将一种生物 (供体) 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受体) 中去, 从而实现受体生物的定向改造与改良。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1) 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 2) 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连接在一起, 即重组;( 3) 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 ( 4) 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 ( 5) 表达成蛋白, 采用合适条件, 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1.2基因工程的发展1857年至 1864年,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生首先提出用基因一词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1910年至1915年,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试验, 首次将代表某一性状的基因同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创立了基因学说。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对生物细胞核中存在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结构和功能有了比较清晰的阐述。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食物的品质、营养成分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耐旱、抗病能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 转基因植物:通过转移外源基因到植物中,可以改良植物的品质和抗性。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其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的生产力。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基因序列,从而改变植物或动物的性状。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味道、营养成分和产量等方面。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水果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同时提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

3.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技术可以复制特定的基因序列,从而制造出大量的特定蛋白质和酶。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等。

例如,人类胰岛素就是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制造的。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营养成分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耐旱、抗病能力。

但是,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涉及到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需要在科学、法律和伦理方面加强监管和规范。

- 1 -。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前言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人造改造,以达到优化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食品生产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2.1 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在农作物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被用来改良作物的质量和数量。

改良后的作物可以减少病害和害虫,增加产量和保鲜期。

例如,通过改变水稻的基因,可以增加其抗旱和抗病能力,提高产量;通过改变番茄的基因,可以使其更加鲜红、甜美、营养丰富。

2.2 基因工程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在畜牧业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良牲畜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改变牛、猪、羊等动物的基因,可以使它们更容易存活、更具生殖能力、产生更多的肉和奶制品。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用于牲畜的免疫保护,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2.3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食品加工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比如,酶工程可以用于生产工业酶、食品添加剂,并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废水、固体废物、有毒物质等的处理和污染物的减少。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被用于研发新的药物和营养成分,使食品更加营养丰富。

第三章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安全与合规性基因改造食品在国际上仍存在争议。

因此,为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有必要对基因改造食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评估。

在中国,基因改造食品必须经过审核审批后才能产销。

第四章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未来展望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将在食品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不断提高,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人们将会生产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食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

第五章结论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成熟,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姓名:陈杰学号:110606017 班级:宜宾学院2011级6班摘要:综述基因工程技术在改善食品原料品质、改良食品工业用菌种和食品加工性能、产酶制剂和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最后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食品工业应用以DNA 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去除食物原料中的有害成分,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品种改良, 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涉及到对食品资源的改造、对食品品质的改造、新产品的开发、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以及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

1.基因工程技术1.1 基因工程定义基因工程技术是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特别是酶学技术, 对遗传物质 DNA 直接进行体外重组操作与改造, 将一种生物 (供体) 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受体) 中去, 从而实现受体生物的定向改造与改良。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1) 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 2) 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连接在一起, 即重组;( 3) 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 ( 4) 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 ( 5) 表达成蛋白, 采用合适条件, 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1.2基因工程的发展1857年至 1864年,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生首先提出用基因一词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1910年至1915年,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试验, 首次将代表某一性状的基因同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创立了基因学说。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对生物细胞核中存在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结构和功能有了比较清晰的阐述。

70年代初实现了DNA 重组技术或称为克隆技术, 逐步形成了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内容, 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的生物技术。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旧金山大学Coken和Boyer两位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 DNA 分子重组试验, 揭开了基因工程发展的序幕。

1982年转基因/超级鼠0的构建成功,1984 年, B e-van报告了从粪链球菌中提取的基因植入烟草 (N ico tina p lum bag infi olia ) 的基因组, 1985年转基因鱼的问世,开创了转基因生物时代。

1994年, 美国农业部 ( USDA ) 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 FDA ) 批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产品与药品管理局 ( FDA ) 批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产品。

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进入市场之后,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作为食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2.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1 酶制剂方面的应用酶的传统来源是动物脏器和植物种子, 随着发酵工程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以微生物为主要酶源的格局。

近年来,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可以按照需要来定向改造酶, 甚至创造出自然界从未发现的新酶种。

目前, 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糖化酶和植物酶等均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生产(表 1) 。

表 1 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酶制剂酶应用蛋白酶乳酪生产, 啤酒去浊, 浓缩鱼胨, 制酱油, 制蛋白胨脂肪酶鱼片脱脂, 毛皮脱脂等淀粉酶麦芽糖生产, 醇生产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用于乙醇生产, 植物抽提物的澄清和将纤维素转化为糖糖化酶酶法制糖果胶酶用于葡萄酒和果汁的澄清及减少其粘度植酸酶可将饲料中的植酸盐降解成无机磷类物质葡萄糖异构酶制造高果糖浆2.2改善食品原料品质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食品原料的生产上, 可进行品种改良, 新品种开发与原料增产, 如选育抗病植物、耐除草剂植物、抗昆虫或抗病毒植物、耐盐或耐旱植物。

除增加产量外, 还应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特性方面, 如利用反义RNA 技术可以控制转基因番茄的成熟期, 并延长其储存期。

基因工程还可用于改良玉米、稻米等谷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提高谷类营养价值。

油脂在提炼、加工及储存过程中, 油脂的酸败是导致油脂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豆类中的脂氧合酶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 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豆类油脂品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3改良食品营养品质2.3.1 蛋白质的改良食品中动植物蛋白由于其含量不高或比例不恰当,可能导致蛋白营养不良。

采用转基因的方法,生产具有合理营养价值的食品,使人们只需吃较少的食品就可以满足营养需求成为可能。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将谷类植物基因导入豆类植物,获得蛋氨酸含量高的转基因大豆”。

我国学者把玉米种子中克隆得到的富含必需氨基酸的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人马铃薯中,使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的必需氨基酸提高了10%以上,硫氨基酸尤为显著。

2.3.2 油脂的改良对油脂品质的改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包括控制脂肪酸的链长和饱和度。

油脂的酸败是导致油脂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豆类中的脂氧合酶在酸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3.3 碳水化合物的改良对碳水化合物的改进可以通过对其酶的改变来实现。

高等植物体中淀粉合成的酶类主要有ADPP葡萄糖焦磷酸酶(ADP.GPP)、淀粉合成酶(SS)和分枝酶(BE)。

通过反义基因抑制淀粉分枝酶可获得只含直链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

Monsanto公司开发了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马铃薯。

Monsanto 公司开发了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铃薯风味、且吸油量较低。

2.4改造传统的发酵工业的菌种发酵工业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如何获取优良菌株的,除常用的诱变、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传统方法外,与基因工程结合,大力改造菌种,给发酵工业带来生机,如能表达目的基因的“基因工程菌”的开发。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性及生理代谢的可塑性都是其他生物难以比拟的,故其资源的开发有很大的潜力。

美国的Bio—Technica公司克隆了编码黑曲霉的葡萄糖淀粉酶基因,并将其植入啤酒酵母中,在发酵期间,由酵母产生的葡萄糖淀粉酶将可溶性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这种由酵母代谢产生的低热量啤酒不需要增加酶制剂,且缩短了生产时间。

2. 5 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良如何提高加工中的牛乳热稳定性非常重要。

一般牛乳的酪蛋白分子含有丝氨酸, 易被磷酸化从而使酪蛋白表面带有大量阴离子, 易结合钙离子而沉淀。

Golman用基因提高乳制品生产, 无污染物乳制品生产中加速干酪熟化; 同时使菌种稳定性提高可用于干酪生产, 预防杂菌感染可用于啤酒生产, 缩短发酵期工程技术, 以丙氨酸代替丝氨酸, 降低磷酸化, 使蛋白不易与钙离子结合, 从而提高牛奶的热稳定性,防止牛奶消毒中的沉淀现象。

2.6 食品检测近年来DNA 探针杂交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 DNA 探针杂交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将是今后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多种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

蜡质芽孢杆菌(B ac illus cereu s)是一种很重要的经食物携带, 能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 其产生的肠毒素可能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为此, 检测这类致病菌显得极其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平板接种、生化特征描述等方法费时费力, 近年来人们通过利用PCR 和DNA 探针技术来检测此类病原菌。

Subram an ian等通过用限制性内切酶Bg l II 从蜡质芽孢杆菌质粒中获得了一段大小为 3 kb 的 DNA 片段为探针, 研究发现, 此 DNA 探针对鉴定蜡质芽孢杆菌有高度专一性。

2.7果实贮藏保鲜的应用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是由一系列基因相继活化而控制的,但乙烯是果实成熟过程中调节基最直接的指标。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 ACC还原酶和 ACC氧化酶的反交基因和外源的 ACC脱氨酶基因导入正常植株中,获得乙烯合成缺陷型植株,达到控制果实成熟的目的,已在番茄中实现。

这一成就已被迅速推广到其它果实成熟的调控中,如转基因的芒果、桃子、苹果、梨、草莓、香蕉和桔子等水果中,这些技术必将发展成为调控果实成熟和衰老的普通技术,为水果的贮藏保鲜带来一次革命。

2.8应用于生产保健食当今,保健食品的发展有赖基因工程这个新技术。

可以采用转基因手段,在动、植物细胞中,得到基因表达而制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保健成分或有效因子。

例如,将一种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血液凝结溶血作用的酶基因克隆至牛或羊中,便可以在牛乳或羊乳中产生这种酶。

又例如,把人的血红素基因克隆至猪中,最后,猪的血可以用做人类血液的代用品。

2.9利用基因工程菌开发和生产新一代食品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豆油的生产。

在美国每年生产45.4亿kg豆油主要用于食品行业。

其中大量作为烹饪用油,如糕饼松脆的油和人造黄油等。

经过脱色、除臭和精制处理的烹饪用豆油常常需被还原以延长其储藏时间及提高其在烹调时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还原作用却导致豆油中富含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在摄入人体后,会增加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作为色拉油的精制豆油,虽然没有经过还原作用,但其中却富含软脂酸———软脂酸的摄入也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因此,人们经过选择,挑选出合乎需要的基因和启动子,再通过重组DNA技术来改造豆油的组分构成。

现在,相应的多种基因工程产品已投放市场,其中,有的豆油不含有软脂酸,可用作色拉油;有的豆油富含 80% 油酸,可用于烹饪;有的豆油含 30% 以上的硬脂酸,适用于人造黄油以及使糕饼松脆的油。

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豆油的品质和商品价值显然是大大提高了.3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3.1 转基因食品定义转基因食品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 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至其他生物上, 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备的性状或产物, 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 以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 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 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加特性, 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价值的目的。

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动物性食品、转基因植物性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性食品。

3.2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取决于他们对基因工程总的看法。

许多研究表明, 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持怀疑态度,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 尽管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本身有负面的看法, 但在评一个具体的产品时并不是无条件的和整个技术联系在一起。

例如, 消费者在转基因技术涉及植物时比其涉及动物更容易被接受。

葛立群等对辽宁省10个城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有 6418% 的受访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 在转基因食品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相同的情况下, 约占55.5%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