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的大洪水

湘江的大洪水
湘江的大洪水

上班的时候,我听同事在说这几天的大洪水和94年的大洪水有的一比。说实话,我对94年的大洪水并没有什么印象,而且这几天一直呆在华丽这座大楼里,只是感觉下了几天大雨。下班后,我在思索干点什么事情可以放松一下。我先剪了一个立体春,看了一下书。我突然

想起上班时提起的大洪水。它就在我附近的湘江里,从窗户就可以看到,说不定这就是一个

很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为什么不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了!于是,我拿起相机听着音乐就往沿

江风光带走。我还在路口就发现今天沿江风光带的人真多,平时只是熙熙攘攘的人在散步,

估计都是来见识这难得一见的洪水。

水已经将大部分沿江风光带淹没了,很多人走近好奇去看洪水的位置。我拍到几个小孩在洪水位置玩,其实这样很危险。洪水流速很快,看飘走的水草杂物就可以知道。洪水在有些角落滞留大量杂物和垃圾,洪水还很浑浊,还能闻到一股恶臭,感觉呆在河边并不是明智的行为。来到河边,我们最关心当然是湘江大桥,看洪水到大桥桥墩哪个位置。如果你经常在河边散步,你一定知道在大桥的其中一个桥墩上有94年洪峰的标记线。我在大桥底下就看

见大部分人在拍这个桥墩上94年的标记线,这可是见证洪水最为明显标记。

与94年洪峰相当的洪水就在我的眼前,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只是与大洪水擦肩而过,还能够静静看着它,还是很幸运的。

天色黑了,我也要回公司了。不知道今晚的洪峰经过株洲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2 湖南湘江新区四大片区拉开城市框架聚集财气人气

湖南湘江新区四大片区拉开城市框架聚集财气人气 2015/05/25 06:38 来源:长沙晚报作者:王斌0 评论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一提起长沙城的发展变化,很多人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概括自己的感受。的确,这些年来河西的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长沙的成就,而湖南湘江新区的片区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梅溪湖国际新城、滨江新城、洋湖生态智慧新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是湘江新区的四大片区,被喻为湘江西岸的“四朵金花”:梅溪湖国际新城,名字里有梅,自然是“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为四大片区中开发最早、最为成熟的片区,且位于湘江新区的地理核心位置;滨江新城好比是“牡丹花”,花开富贵,财聚滨江,是以金融产业为主的复合型都市中心;洋湖生态智慧新城让人联想到“莲花”,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湖南又被喻为“芙蓉国”,洋湖湿地里荷花遍布,新城环境宜商宜居宜行;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更像是“杜鹃花”,杜鹃花是长沙市花,且花期相对较晚、较长,正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开发较晚、后劲十足的特点相符合…… 近日,记者走访了上述四大片区,为读者探寻“四朵金花”之美和湘江新区片区发展新貌。 梅溪湖国际新城: “国际范儿”引领湘江风尚之先 曾经,你也许去过梅溪湖片区登山、摘葡萄、吃农家菜,私家车在田埂路上曲折而行;现在,昔日的葡萄园正在蝶变成一座崭新的国际新城,长沙的城市新中心。这里有最大的长沙城市内湖,高端住宅区环绕,六车道的梅溪湖大道和跨湖大桥上,车流穿梭,车窗外波光粼粼,不远处是青黛色的岳麓山,湖边有步道,上山有石阶,湖心有岛,岛上有喷泉……整体环境大气优美,无处不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国际范儿”。 在梅溪湖片区,建设的氛围如火如荼。地铁2号线西延线一期工程在梅溪湖片区有四个站点,分别为梅溪湖西站、麓云路站、文化艺术中心站和梅溪湖东站。“我们铺设的短轨将做无缝焊接,今后乘客坐车不会听见‘哐当、哐当’的声音。”麓云路站的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天天都在加班加点,为西延线今年年底试运行、明年春天试运营创造条件。”梅溪湖国际新城将有集地铁、绿色公交、

株洲湘江新城规划公示内容

株洲湘江新城规划公示内容 随着长株潭湘江建设和株洲南下战略的逐步推进,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湘江新城作为新时期株洲湘江开发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11年4月,株洲市规划局和株洲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和株洲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湘江新城规划。 2011年8月6日,市规划局对该规划组织了专家评审。9月7日,株洲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并在株洲市规划局网站和株洲市规划展览馆予以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湘江新城位于株洲主城区南部,湘江上游以西。规划范围北至西站南路,南至长株潭南环高速公路,东至湘江,西至武广高铁,总面积36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共涉及群丰镇的响塘村、白莲村、合花村、旗云村、高台岭村、新文村、长岭村、妙泉村、湘云村、栗山村、江璜村、新塘村,马家河镇的浅塘村、雷打石镇的胜塘村等16个村的用地。2010年,规划范围内总人口约1.14万,现状城镇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

二、规划重点 1、落实株洲市“一体三极”中“南下”发展战略,衔接在编的《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1年修改)改成对湘江新城的发展要求。 2、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充分研究湘江新城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动力机遇,在此基础上明确湘江新城的发展定位、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模式等,协调湘江新城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3、合理配置用地资源,明确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绿地等各项用地布局,构筑系统完善、保障有力的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系统,形成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城。 三、规划结构 充分考虑新城发展定位和山水资源条件的结合,规划提出三大空间设计主题,分别是依水营造慢生活方式,打造“乐水慢城”;傍山营造隐生活方式,打造“乐山隐城”;依托丘陵地形建设科技新城,打造“乐业智城”。 在空间设计主题的指导下,规划形成“一心两片,两带多廊”的城市空间结构。 1、一心 指湘江新城服务核心,依托沧水湖形成湘江新城的生态景观核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2、两片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 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 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 辅导老师:万大娟

目录 一、调查流程 (3)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 2、2006年至今 (5)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6)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9) (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2) (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9) 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5) 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5) 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5) 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5) 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6) 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6) 八、调研心得 (17) 九、实地勘察照片 (18)

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 【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2 0世纪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 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

如何治理湘江和潇水的水污染

如何治理潇湘的水污染 黄棋 (食品质量与安全1001 201007003111) 摘要: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关键词:潇湘水资源水污染污水处理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复原更新和不断的循环利用。地球表面约有70%被海水覆盖,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其中淡水的77.2%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且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或不合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危机。 水体受到人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及底质情况产生了恶化,称为水污染。最突出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地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种类可分为物理性(如热和放射性物质)污染源、化学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源、生物性(如细菌、病毒)污染源。另外按污染源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和扩散污染源。 点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一般都是集中从排污口排入水体;面污染源是相对点源而言,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扩散污染源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污染水体的途径,如酸雨、黑雪等。 水质是指水和水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是用于表示水中杂质的成分、种类和数量。水质指标项目繁多,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大类 概述 湘江,英文为HsiangRiver,亦作Hsiang Chiang或Xiang Jiang。 中国湖南省的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又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市区与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水即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湘江支流众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较重。零陵以上为上游,流经山区,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占25%左右。永州至衡阳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红层盆地错落其间,河宽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200吨驳轮。衡阳以下进入下游,河宽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300吨驳轮,沿河泥沙淤积,多边滩、心滩、沙洲。长沙以下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吨~500吨驳轮,多汊道和河成湖泊。河口冲积平原与资、沅、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宽广的滨湖平原。湘江流域资源丰富,矿产以

工作报告: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报告

工作报告: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报告 2011年,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规划投资595亿元彻底消除污染源。随后,省政府将湘江保护和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滚动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湘江,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确定了治污“主战场”。在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胜利收官,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之年,对实施的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进行跟踪研究并提出意见建议。 一、技术攻关 依托省内大型企业、优势高校院所,在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冷水江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等湘江流域污染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大中型有色采选、冶化企业,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冶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治理修复等重大关键技术。一系列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突破了一大批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废渣处置的关键技术,为污染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 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药剂与回用新工艺,废水回用率从原有的50%提高到90%以上,攻克了污酸治理世界性难题,在湖南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等湘江流域重金属防治重点区域,乃至全国一大批铅锌铜龙头企业推广应用,新建或改造废水治理工程150多项,涉及11个重点省份,年减排与回用重金属废水过亿立方米,直接减排铅、镉、汞、砷、锌等重金属数百吨。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在郴州金贵银业、锡矿山闪星锑业等10多家铜、铅、锑有色冶炼企业推广应用,“控砷—脱砷—固砷—无砷”新工艺与新装备,攻克了砷分散污染与安全处置难题,固废中有价金属得以清洁回收,锑回收率较国际先进工艺提高25%以上,近三年累计清洁利用含砷固废约16万吨。 重金属废渣堆场微生物治理与修复技术,在五矿(湖南)铁合金有限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等重金属污染场地等实施一批治理工程,有效控制了湘江流域采选冶企业以及涉重化工企业周围水土环境污染,保障民生安全。 锑冶砷碱渣技术攻关,锡矿山闪星锑业等企业与南昌航空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突破砷锑分离、砷碱分离、砷酸钠干燥等三大关键技术,将砷碱渣全部回收利用,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000吨砷碱渣回收利用工程”列入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计划在5年内处理掉锡矿山闪星锑业积存的砷碱渣,生产线对周边冶炼厂砷碱渣实施治理,改善锡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 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由中南大学与株洲冶炼集团共同完成,突破了5大关键技术,即深度处理不同种类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生物制剂产业化、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深度处理产业化关键技术、高浓度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及回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立重金属冶炼废水生物制剂净化回用水水质指标体系的关键技术、复盐法高效脱钙新方法关键技术,建立了1万吨/年生物制剂生产线。 湘江流域镉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由中南大学闵小波完成,研究锌焙砂及中浸渣镉难以浸出原因,突破中浸渣还原强化镉高效浸出关键技术,还原强化浸出液高效沉铁及磁化分离关键技术,选择性萃取铜、钴的高效协同萃取关键技术,实现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半年水质调查报告(2010年3-5月) 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湖南境内)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长沙及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等省辖市均坐落在湘江沿岸。近几十年来工农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水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湘江水质越来越差,已经直接危及了湘江流域七市一地的百姓生命健康。最新的城市水源检测结果表明,长沙、湘潭和衡阳水源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跻身为全国水源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因此,研究湘江水质的变化及防治对策对今后湘江流域甚至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湘江近年来的水质情况,探寻造成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总结湘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服务于“两型社会”的建设,2010年3月至5月,我们小组采用访问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近期湘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组首先到湖南省环保厅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随后又去了长沙市水利局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 正文 一、湘江水质污染的回顾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省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中湘江总流域面积9.46万km2,湖南境内8.54万km2,湘江占湖南省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6.5%。湘江水质优良,古人称“湘江秀木茂盛,江澄如练”。20世纪初,毛主席《沁园春·咏长沙》诗中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至20世纪70年代湘江水质仍为Ⅱ~Ⅲ类,有绿色湘江之称。湘江水资源丰富,促进了湘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早有始祖炎帝农耕足迹,自秦代凿灵渠以后,湘江为中国南北通道。解放以后,湘江流域工农业生产有更大发展,是湖南经济的摇篮,湘民的母亲河。湘江水质在8O年代基本能保持在二、三类水质,除洪水期外,河水基本清澈。但80年代末期,湘江的酚、氰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汞的污染使长株潭流域出现了超标现象,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

湘江水污染治理

1.关于湘江水污染 湘江跨越了湖南8 个地级市,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7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南省最密集的人口聚居区和最重要的经济带。由于历史原因,湘江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20 世纪70 年代,湘江已列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此后30 多年,湘江一直陷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博弈中,徘徊在“制污”和“治污”的漩涡里。 湘江的污染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学者的相关研究:陈咏淑等认为湘江总体水质在上世纪90 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李颂等通过对株洲段的水质检测及污染源调查,认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王秋衡等认为流域污染源主要为有色金属及化工企业所排含大量重金属元素,并建议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使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大多是城镇各类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长江中下游领域水污染规划年)》中数据显示,采、镉、总铬、铅、神等重金属元素占长江中下游排放比重过半,分别是55%、81.1%、46.8%、77.6%、70.6%。湘江沿岸的重金属排放情况也很糟糕,严重超标导致湘江流域各类生物数量急剧减少,农田无法耕种。 生活污水 近年来,湘江流域有机污染不断提高,根源来城镇生活污水、城镇生活垃圾的无节制排放。尽管湘江途径的几大地级市都己建有污水处理工厂,但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进湘江,这不仅加重了水质污染,更是导致饮水水源段各类有机污染物如氮、磷等超标。根据湖南省环境监测站公布的环境监测质量月报,湘江流域个监测断面年月功能达标情况见表可见湘江流域的水污染仍然很严重。 农业污水 湘江流域的农业污水则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化肥及农药。每年施用农药4万t左右,化肥220万t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汇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t 和2.2万t左右。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沿岸动物排泄物的直接排放加重了湘江的污染。尽管湖南省政府对湘江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有了较高的认识和警觉,并积极着手治理,但治污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近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汇总

近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汇总 近几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频繁,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2006年湘江湖南株洲段发生镉污染事故,湘潭和长沙两市水厂取水水源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 2009重金属污染湘江威胁4000万人饮水安全作为湖南的母亲,湘江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2009湖南武冈市企业污染造成儿童血铅超标的事件。当地政府组织检测的1958名儿童中,有1354人血铅疑似超标。目前,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检测认定的高铅血症儿童38名,轻度铅中毒儿童28名,中度铅中毒儿童17名。 2010年,湖南省嘉禾县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嘉禾县200多名儿童出现血铅超标,引发中毒事件的是炼铅企业腾达公司。 2011年3月10日,湖南省环益阳八三锑品冶炼厂原厂区内,有部分职工出现砷中毒症状。邵阳市双清区金属提炼厂为肇事企业,该厂将清洗废水和冲洗地面的水直排资江导致水质超标。 这些重金属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其造成的污染有的直接危害人的身体,有的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污染生态环境,例如一些饮用水,食物,人类食用后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湖南的重金属工业正面临环境资源与行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有关重金属的所有生产活动过程都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严重程度则取决于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生产活动的性质。为了地球生态环境,为了人类的健康。对于这类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的行业,政府更应该高度重视重金属行业的发展。近

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总论 规划背景 湘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的海洋坪,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斜贯湖南省境,从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湘江干流在湖南省 内全长670km,沿途接纳了大小支流2157条,集雨面积8.51万km2,多年平均入湖水量 624亿m3,是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产水最多的河流。湖南省也因有湘江而简称“湘”。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湖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湘江流域也是湖南省 最发达的区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40.3%,跨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流域内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工业集中。2008年末,流域内人口4069万人、GDP5738.88亿元、工业增加值1995.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9.5%、75.2%、76.4%。 湘江水域集饮用、灌溉、渔业、航运、工业用水、纳污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湘江流域 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的保障。目前,沿湘江共设有110余个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约2000万人以湘江水体作为直接饮用水源;沿湘江2000万亩耕地以湘江为直接灌溉水源;沿湘江自永州苹岛至岳阳城陵矶已全部成为航道,其中湘江苹岛至衡阳278km航段为IV级标准,衡阳至城陵矶439km航段为III级标准。 湘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对象的资源产业(资源生产和资源 初加工产业)成为湘江流域产业的主体和主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造就了湘江流域众多的 资源型产业,并进而形成许多的资源型城镇。目前,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治金、化工、 煤碳、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资源型城镇的形成 过程,同样也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因此,湘江 流域的自然资源禀赋造成了流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及生态环境受到 破坏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 表现为流域陆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干扰与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局部地质 灾害频现;水生生态环境脆弱而退化、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水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湘江水体水质受到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复合污染,水体中汞、镉、氨氮、石油类、总氮以及粪大肠菌群在沿线均有超标,而在衡阳松柏河、株洲霞湾港等江段重金属更是超 标严重,湘江流域的总体水环境质量在逐年下降。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三峡工程建设 等综合因素影响,湘江水位近年枯水频率增多,湘江长沙站水位枯水位连创历史新低,沿 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多年来已做了大量的流域生态 治理工作。为彻底改善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湘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健康安全,省委、省政府决心结合国务院批准的《长株潭城市群全国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系统性的进行全流域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并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对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镇进行改造 和变革,还湘江流域青山绿水。

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内部资料

一、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基本情况介绍 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的前身是株洲市商业银行,由株洲市政府控股,曾今被列为全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第17名。2010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引进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资并控股,在重组湖南原湘潭、株洲、岳阳、衡阳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新设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10月12日正式挂牌开业,总行设在湖南长沙。华融湘江银行注册资本为40.8亿元,股份总数为40.8亿股。原四行一社股东持有17亿股,占比41.67%,中国华融持股20.8亿股,占比50.98%。此外,湖南财信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5亿股,占比3.68%,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0.8亿股,占比1.95%,济南均土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0.7亿股,占比1.72%。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以来,以创建“好银行”为目标,坚持“立足湖南、依托湖南、服务湖南、支持湖南”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小、精、专、新、特”的经营特色,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客户,努力把华融湘江银行建设成为一家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现代商业银行。 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自2010年10月12日成立以来,一般性存款从80亿元增加到280亿元,各项贷款从38亿元增加到126亿元,分别是重组时的3.5倍、3.3倍;在本地金融机构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分行存款市场份额从重组时的8%提高到现在的9%,其中:对公存款市场份额连续五年蝉联全市第一;零售存款突破76亿元,市场占比由4%提高到5%;已经成长为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并驾齐驱的本地大行。株洲分行也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银监会青年文明号”、总公司“创效突出十佳班组”,湖南省“A级纳税信用单位”、总行“业务发展与创利贡献先进单位”、株洲市“银行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行业口碑不断提升。 二、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经营情况分析 华融湘江银行株洲分行自重组以来,各项业绩都在不断提高,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分行一般性存款余额280亿元,较年初新增30亿元,增长10.71%,在本地的市场份额排名提高1个名次;各项贷款余额126亿元,较年初新增11亿元,增长8.7%,实现净利润5.5亿元、FTP净利润5.5亿元、经济利润 3.2亿元,三项利润指标均为全行第一,年度任务完成率高达144%,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风险控制方面,分行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率分别压降至1.5%和1.05%,低于总行控制指标,风险管理年度考核在A类行中排名第一。同时,全行的人均存款4158万元,较年初增加508万元,增长11.5%;人均利润90万元,较年初增加54万元,增长154.8%。 在存款结构方面,零售存款占比由2010年末的25%上升到33%,提升8个百分点;从表内贷款结构看,大零售贷款占比由28%提高到33%,提高5个百分点;从表内外资产结构看,表外资产由原来单一的承兑汇票业务,发展到保函、再保理、结构化融资、同业投资等多样化的业务产品体系,表外资产授信总量达到表内授信总量的40%;从资产的成本收入情况看,成本收入比25%,大幅低于35%的监管要求。 在网点建设方面,先后筹建了2家新支行,完成了9家支行的撤并,2家社区银行成立、8家自助银行的铺设,基本实现了株洲地区的全覆盖;完成了23家支行的改造升级,存量网点改造基本完成,打造了小微、零售等特色支行,推进了领导班子挂点联系支行制度,支行服务环境、服务功能、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目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 一·调查背景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 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2.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3.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小组成员 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 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 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湖南省

(一)省:湘江要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典 1.2010年02月:省委书记春贤强调湘江要成为重金属治理典 时间:2010-02-04来源:不详 省委书记春贤近日在与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联检查组交换意见时强调,要提到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湘江污染治理,并表示有信心将湘江建设成中国重金属治理的典。 春贤指出,湘江重金属冶炼有百年以上历史,湘江同时是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湘江曾因镉超标影响四市水质,但通过这几年的治理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对湘江污染的治理抓住了要害,只要我们下真功夫、肯下力气,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春贤强调,实现对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关键是要确定好阶段性目标,认真确定和筛选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株洲清水塘、水口山、竹埠港等区域。要实施重点关停措施,一方面要做到不欠新账,以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企业改造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湘江流域水污染不能影响沿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第一目标,各级政府要有所作为,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另一方面要偿还旧账,彻底弄清楚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污染治理中坚持做到变废为宝,对目前无法处理的废渣和尾矿要采取措施封存关闭,到技术手段成熟时再加以利用。 省省长周强表示,要在湘江流域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先行先试,为全国试点探索一条路,积累经验,努力成为全国重金属治理的典,同时统筹好全省其他河流的环境治理。 2.2011年04月:省省政府督查室再次对部分市州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督办 时间:2011-04-27来源:省环境监察总队 3月16日至18日,省政府对市、市、湘西自治州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抽查发现仍有6家涉重金属企业未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治任务,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4月11日,省政府督查室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的再次督办函》(湘政督函〔2011〕20号),要求3市州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整治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6家企业整治到位。 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省政府针对重金属污染整治下发的第二次督办函,旨在遏制我省重金属污染事故抬头趋势,确保全省环境安全。 3.2010年09月:省直九部门联合督查重金属污染整治 时间:2010-09-08来源:省环境监察总队

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政务办事指南

湘江新区政务中心办事指南 一、办事制度 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制定如下办事制度: 1、一次性告知 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做到一次告知、微笑服务、高效办理。 2、统一进窗、接审分离、限时办结 所有审批事项均由湘江新区政务窗口统一进窗,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公布审批时限,符合条件的均须在审批时限办结。 3、容缺审查 申报资料分为核心资料和非核心资料。核心资料齐全、其他资料有所欠缺的,政务窗口应先予受理,但申请人必须在各阶段审批结果出窗前将材料补齐或修改。可以当场整改的,窗口工作人员应要求当场整改。申报材料中一般的文字、数字错误,可在经办人员指导下于受理时由申请人当场补正。 4、规划咨询服务 在建设项目正式报建前,建设单位可在窗口申请规划咨询服务。国土规划部应按要素审查制的要求,根据建设单位申请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对建设单位报送的设计方案的意见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未一次性告知的问题不应在下一阶段要求建设单位修改。 5、规范联合审批 牵头部门在需要进行联合审批时召集相关部门参加联审会议,各部门参加人员应代表所在部门出具书面意见,牵头部门不再在联审会议之后征求各部门意见。因故不能参加联审会议的部门应在联审会议后两天内将书面意见送达牵头部门。各部门书面意见应包括修改要求和修改建议,将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意见列入修改要求并载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条文,其他内容列入修改建议。未载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条文的修改要求,牵头部门和建设单位可以不采纳,相应责任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修改建议可由建设单位选择性采纳,不作为批准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 6、规范中介服务 除法律规定有保密要求以外,行政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建设单位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项目业主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服务。中介机构要遵守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开展中介服务活动。 7、申报资料递减制度 同一建设项目拥有唯一的项目号,相同的申报材料在其有效期内原则上只需提供一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 ------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 C261邓龙生、黄子豪、张韬 指导教师: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李珍慧 一、主题发现: 我校座落于湘江边上,每天,我们来校上学都要经过湘江岸边,当风迎面吹来总会带有丝丝臭味,让人感到十分恶心。当我们在沿江风光带玩耍时,水里漂浮的垃圾让我们心意全无。在电视中也常会看到湘江水中的鱼儿大批中毒或死亡。课间时,大家常常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个学期恰好有一个综合实践主题确定,于是,我们马上有了以“湘江水资源污染情况”为主题的想法。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了解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确定主题: 1.确定小组:我和邓龙生素来是好朋友,刚好我们选择的主题又一致,自然成了一组,可又考虑到人手不足,所以又邀张韬到我们这一小组,我们这一小组成立了。 2.确定主题内容: 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以“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为研究主题。由于我们研究主题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我们决定把“湘江水污染情况”的研究范围缩小到“长沙段的湘江水污染情况和原因及政府对策”上。 三、研究目的: 1.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知道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为了人们能够更了解湘江水污染的严重性,已预期研究结果了解湘江水污染的情况原因,提高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及国家及湖南省的环保政策。 3.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资料收集及运用能力、制作一份较规范的调查问卷、宣传海报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实际考察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等等。 4.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学会多样化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更好的沟通,从而促进我们的友谊,增强我们的合作能力,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四、预期研究时间:2005年3月——7月 五、预期研究成果: ①第一阶段(3月-4月初):收集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的资料。

株洲湘江风光带

总体介绍: 株洲湘江风光带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其中河西城区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全长11.3公里,总投资约6.9亿元,总用地面积100.4381万平方米,宽80米~200米不等。根据规划,风光带将被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形成首善区段。株洲湘江风光带将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出“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将临江而立的山、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光带景点。按照计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2012年年内将开工建设。 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株洲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北起湘芸路,南至株洲航电枢纽进场公路(空洲岛),全长33.07公里,概算投资9.43亿元。是首批入选世界银行在华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也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城镇密集区建设项目之一,省发改委为项目总业主。 株洲湘江风光带不仅株洲市民,长沙和湘潭的市民也可在此欣赏到江天一色的美好自然景观。株洲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一道美丽的流动花环。 工程分为城区段、郊区段、株洲县段三部分。城区段从湘芸路至枫溪大桥(黄河南路),长12.858公里,其中包括延长段(从湘芸路至石峰大桥下游400米处)3.15公里;郊区段从枫溪大桥(黄河南路)至湘胜电排,长10.671公里;株洲县段从湘胜电排至空洲岛,长9.541公里。沿线路幅设计宽度为8-26米,征地面积2118.95亩,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有人文景点9处。已于2010年年底基本完成城区段道路工程和郊区段土建工程。 湘江风光带项目以湘江为纽带,沿江岸布线,集防洪、道路、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防洪能力株洲市段由3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该项目原概算投资9.43亿元,由于拆迁资金突破、美元利率下跌及世行最低价中标原则的影响,现调整概算至13.38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为:世行贷款455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3亿元;申请开行贷款3.5亿元;其余由市政府和县政府自筹。 背景 长株潭湘江生态经济带沿江防洪景观道路项目是首批入选世界银行在华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也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城镇密集区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业主为省发改委。整个项目分为长沙、株洲、湘潭、昭山四个子项目,全长约71.689公里。 河西十景:石峰远眺、动力港湾、白石水韵、神农怀古、红动湘江、建宁记忆、曲尺幽径、古刹诗情、芳洲鹭影、时尚生活 河东十景:龙抬头、白石水韵、神农眼、神农瀑、神农湾、银河天街、诺亚方舟、老株洲、彩翼坊、幸福岛 注:2012年2月1日起,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初步规划方案,年内开工 景观资源 四山四水,构成了株洲滨江地区主要的山水格局。 四山:即临江而立的石峰山、奔龙山、月形山和凿石山; 四水:即从城区蜿蜒而过的湘江、白石港、建宁港和枫溪港; 景点:南部湾地、蝴蝶谷、健康广场、左岸、水涧、沙滩、主题广场、抛石滩、北部湾地、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是株洲市2010年十大基础工程、四大百亿工程项目之一。整个项目分河西段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河西段生态治理及防洪工程、河东段沿江景观道路工程及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五个子项目,总投资116.45亿元。 该项目位于株洲城区湘江两岸,河东段南起枫溪港沿江区域,北至石峰大桥,全长10.4公里,目前规划设计和初步设计均已完成,现正分布实施;河西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长11.3公里,宽80—200米不等,占地100.4381万平方米,投资约6.9亿元。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株洲湘江风光带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的“三市并进、湘江治理、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与长沙湘江风光带和湘潭湘江风光带的融合接轨。同时,立足株洲地域特色,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将临江而立的山峦、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充分展示鲜明的城市个性,探寻幽邃的地方文脉,刻画不同年代的历史印迹,营造格调鲜明、开放包容的株洲城市文化。 首期实施的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全长9.5公里的休闲

自行车道贯穿始终,它给市民造就了亲水、运动、旅游、休闲的绝佳空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株洲湘江风光带十分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在众多的主景观区内,设置大量的体育设施,如12万平方米的沙滩广场,划分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以及沙滩浴场区,不仅能让球类爱好者一显身手,也将为游泳、晒日光浴的市民提供专属区域;高标准打造的航模广场,具备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将成为航模爱好者的乐园;极限运动广场则是发烧友们的天堂,不仅能玩滑板,还能玩极限单车,将成为寻求刺激和心跳的绝佳场所。此外,水涧、湾池、湿地也让株洲市民感受到湘江的原生态美景。 此外,株洲湘江风光带还独具人文特色。设立了株洲故事墙,以浮雕的形式,讲述株洲的各种典故,记录株洲的发展历程。滨江广场上,株洲城市精神——“火车头精神”将在这里实景展示,包括不同时代的火车头、轨道等元素将艺术再现株洲工业发展进程…… 株洲湘江风光带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结合,它是一首意境悠远的抒情诗,又是一曲大气磅礴的交响乐,让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市民和游客去感受、去遐想、去解读它的美丽。

湖南湘江新区宣传方案

湖南湘江新区宣传方案 一、媒体投放统计及价格 媒体种类投放时间投放单价投放数量单项总价 公交候车亭2016.6.1-2016.8.314000/块/月7590万 户外LED屏2016.6.1-2016.8.3160000/画/月354万 二、媒体投放方案说明 此方案公交中途候车亭广告投放以湘江新区范围作为投放地点、整体投放时间为三个月,投放广告版面约75个,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长沙市西进西出的门户,也是市内人流密集区之一,其外立面三块户外LED屏同期投放三个月,以达到短期内优良的社会宣传的效果。两种媒体形式按照同期宣传,总费用为144万元。 三、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户外LED屏 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大型城市客运交通枢纽,集地铁、长短途、出租车、私家车,写字楼、购物中心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日人流量为18万,其LED屏处于交通功能区和商业功能区的核心地带,日观看量为30万人次。 一号屏二号屏三号屏 编号一号屏二号屏三号屏 位置换乘大楼外立面写字楼裙楼外立面商业裙楼外立面

四、公交中途候车亭 公交中途候车亭广告有制作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可灵活上下画、高曝光率 等优势,其独特的持久影响力是城市各行业领域宣传的优良选择。 五、公交候车亭投放点位明细表 画面尺寸:3.53m ×1.55m

雷锋大道 12个站 枫林路 22个站 西二环 16个站滨江片区内10个站 洋湖片区内15个站

六、服务保障 1、公交候车亭广告提供免费画面制作,可按照湘江新区要求最短两个月 更换一次画面。 2、每周提供两次公交候车亭站台的卫生清理,保障画面干净整洁、无牛 皮癣广告。 3、每周两次电力巡查,保障夜间照明供应。 4、湘江新区交通枢纽户外LED屏每次播放时间不低于10秒,单屏每天播 放次数不低于240次,并可根据管委会需要随时更换画面。

湘江流域污染

用三年时间解决湘江污染问题以及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岳塘和竹埠港工业区以及郴州有色采选集中地区环境污染问题。 摘自《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湘江重金属污染与地方产业结构直接相关。湖南是全球极具盛名的 有色金属之乡,湘江流域创造了湖南省75%的生产总值,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企业在湘江流域齐聚,形成了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霞湾港、湘潭竹埠港等四大采选冶污染中心区,代表性企业有株冶、株化、水口山矿务局、湘钢、311厂等。上游的采矿业、中游的采、选、冶行业和下游的冶炼业均较发达,衡阳水口山号称 百年老矿,株洲冶炼集团是国内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内规模名列前茅的大企业。此外,随着湘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为数众多、规模不等的小采矿、小冶炼均有发展。 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名列甘肃之后居第二位。同时,因历史原因,工业布局不合理,染物排入的相对集中、区域污染叠加影响,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恶化,治理难度加大,其中长沙-湘潭-株洲段是突出的典型。 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等工业行业的粗放发展是造成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湖南有色金属平均开采回收率仅50%左右,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仅25%,大量低品位矿石及伴生矿石被当作废矿渣遗弃,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的排放直或间接地造成了湘江水环境污染。根据湖南省环保厅污染管理处统计,流域内工业企业中146个重点污染源

的排污量高达8.39%108m3/a,占全省总废水排放量的42%,废水中金属含量高达5013t/a,悬浮物则高达18.75万t/a。以万元产值排水量为例,湘江流域有湘潭、株州2个城市万元产值排水量位列全国113个重点城市前五位 造成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另一个原因是环境重金属累积引起的历史污染。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遇到洪水底泥受到扰动或水环境发生变化时,沉积在底泥中的重金属重新悬浮或溶解进入水体,造成水体重金属含量升高。根据已有调查资料?7#,2005年湘江衡阳段18个监测点底泥中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28.5,为重度污染;株洲江段下游130km处江底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时发现,镉含量为4~8mg/L。湘江底泥中重金属累积造成的历史性污染严重,表现越来越突出,不仅增大了治污难度,也成为了饮用水安全的最大隐患。2006年1月,株洲水利公司对霞湾港清淤导流,底泥中所含的大量镉进入水体,造成了 镉污染事件,导致长沙、株洲、湘潭水质出现不同程度污染。 选自《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湘江水污染成因 2.2.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源头地区经济不发达导致小水电站开发过热,同时大量发展冶炼、轧钢等高能耗产业,给湘江造成大量污染。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上中下游难以协调一致,造成了限制污水排放和治理的难度加大。 2.2.2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向湘江内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 湘江是洞庭湖水的重要输入源,其沿线绝大多数县级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污水管网建设速度慢、资金短缺,使生活污水未经仸何处理直接排入江内,如2005年,城市生活污染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34.33万吨,严重超出其自我净化和修复的能力。 2.2.3农业成为重要污染来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种植业不断加大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