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安防系统需求分析

合集下载

智能家居安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能家居安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能家居安防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其中,智能家居安防作为保障家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家庭安防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便捷、高效、智能化安防的需求。

因此,开发一套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安全意识的增强如今,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盗窃、火灾、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可靠、更智能的安防解决方案。

(二)智能家居的普及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采用智能家居设备。

智能家居安防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一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消费升级的推动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愿意为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家居环境支付更高的价格。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一)传感器技术各类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门窗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的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二)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如 WiFi、Zigbee 等)的发展使得设备之间能够稳定、高效地通信,确保安防系统的实时响应。

(三)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系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自动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

(四)云服务技术云存储可以方便地保存大量的安防数据,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历史记录。

四、产品方案(一)系统组成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中心、通信模块和用户终端。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数据,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信模块将信息传输给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二)功能设计1、入侵检测:通过门窗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非法入侵行为,并及时报警。

2、火灾报警: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发出警报并通知用户。

3、燃气泄漏检测:燃气传感器一旦检测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报警。

智能家居技术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与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技术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与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技术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与需求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舒适,成为了居民生活中的一种新趋势。

本文将对智能家居技术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1. 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是智能家居技术中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

通过安装智能摄像头、感应器等设备,居民可以随时随地监控自己家里的安全状况。

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还能通过手机远程控制,保证家庭安全。

此外,智能家居还可以与门锁系统相结合,实现无钥匙开门,提高安全性。

2. 智能家电系统智能家电系统可以使居民更加方便地管理和控制家里的各种电器设备。

通过连接手机或者语音控制设备,居民可以远程操作电视、空调、热水器等。

例如,即使不在家,只需通过手机App设置,就能在回家前打开空调,让家里变得舒适温暖。

3. 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和习惯,智能调整家里的照明亮度和色温。

通过手机App或者语音控制设备,居民可以随时调整灯光,为不同的场景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根据光线感应器的信号,自动开关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智能家居技术的需求1. 便利性需求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语音控制设备,随时随地掌握家里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无论是在家、外出还是旅行,都能够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让生活更加方便。

2. 安全性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和个人的安全问题。

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保障。

例如,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家中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还能及时向居民发送警报信息,提高安全性。

3. 节能环保需求智能家居技术可以通过智能调控家里的电器设备,实现对能源的更加合理利用。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感应器的信号智能调整灯光,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024年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舒适。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此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利性及舒适度的需求,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构建一个智能化、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二、系统需求分析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明确系统功能及目标。

系统需满足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安全防范、设备控制、数据记录及统计分析等。

目标则致力于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与安全性,以及在面临安全威胁时能快速作出响应。

三、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设备收集环境信息;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与处理;应用层则提供用户界面和各类应用服务。

3.2 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包括各类传感器(如门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执行器(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等)以及中央控制器等。

所有设备均需具备低功耗、高稳定性等特点,以适应智能家居环境。

3.3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用户界面等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各类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分析;数据分析模块则根据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预警;用户界面则提供友好的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控制和管理系统。

四、系统实现4.1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设备,实时收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进行处理。

4.2 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存储和分析等。

通过算法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如烟雾浓度过高或门窗未关闭等。

4.3 控制与报警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通过执行器采取相应措施,如开启排烟风扇或自动关闭门窗等。

同时,通过用户界面或手机APP 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也成为了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一大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家居安全性,还能实现智能化、便利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将围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展开分析。

一、市场需求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家居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

智能家居的发展也促进了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

人们希望通过手机远程监控家中的情况,及时了解家中的安全状态,因此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成为了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开发目标和需求分析1. 远程监控: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监控家中的情况,包括实时视频监控、烟雾报警、门窗传感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进行远程监控,及时了解家中的情况。

2. 智能化报警: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报警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截图、短信、电话等方式。

3. 多种联动:系统能够联动家中的各种安防设备,如智能门锁、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实现智能化联动,提高家居安全性。

4.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需要能够对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历史监控记录,以便了解家中的安全状况。

5. 安全可靠: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黑客攻击和系统崩溃。

三、技术方案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中,需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 设备互联:通过将各种安防设备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以及与用户的信息交互。

可以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

2. 数据传输和存储:需要使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如TCP/IP协议,实现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住宅小区安防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安防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安防系统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成为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一个完善的住宅小区安防系统应该具备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一、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需求分析住宅小区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包括业主、租户、访客等,而且人员流动频繁。

因此,需要对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场、公共区域、楼道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防范盗窃、抢劫、火灾、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居民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安防系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二、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组成部分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在小区的出入口、道路、停车场、公共区域、楼道等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并进行存储和分析。

监控摄像头应具备高清画质、夜间监控能力和远程控制功能,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现场情况。

2、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用于控制小区人员和车辆的进出。

常见的门禁方式包括刷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小区的出入口应设置门禁设备,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

同时,单元楼的大门也应安装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3、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可以在小区周边、围墙、重要房间等位置安装探测器,当有非法入侵行为发生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探测器可以包括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

4、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可以督促保安人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逻,确保小区的安全。

巡更点可以设置在小区的关键位置,保安人员在巡逻时使用巡更设备进行打卡记录。

5、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用于监测小区内的火灾隐患。

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

一旦发生火灾,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如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

2024年安防智能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安防智能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安防智能化市场需求分析引言安防智能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安防传统领域,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安防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安防智能化市场需求正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安防智能化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1. 市场概况目前,安防智能化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安防智能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安防智能化产品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可视对讲、智能门禁等。

这些产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安全防范的水平,并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办公楼、公共场所等领域。

2. 需求分析2.1 安全性需求随着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安防智能化产品能够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功能,及时探测和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因此,对于个人和机构来说,安防智能化产品是必不可少的。

2.2 方便性需求安防智能化产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安全防范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例如,智能门禁系统可以通过身份验证技术,实现无需实体钥匙即可进出。

这对于住宅小区、办公楼等需要频繁进出的场所来说,可以大大提升入门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2.3 成本效益需求随着安防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相关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可以负担得起安装和使用安防智能化产品。

与传统安防措施相比,安防智能化产品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能够实现更好的安全防范效果。

2.4 个性化需求不同场所和个人对于安全防范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个性化定制的安防解决方案成为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向。

安防智能化产品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能够满足不同个体和机构对于安全防范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市场发展趋势3.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安防智能化产品开始应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响应安全威胁,提高安全防范的水平和效率。

安防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安防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安防用户需求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安防需求逐渐增加。

安防市场上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包括家庭用户、企事业单位用户以及公共场所用户等等。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安防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设计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本报告将对安防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二、家庭用户需求分析1. 安全保障:家庭用户最基本的需求是要求安防产品能够保障家庭的安全。

例如,家庭用户需要安装门禁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报警系统等设备来防止入室盗窃和外部入侵。

2. 远程监控:现代家庭用户最常见的需求是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家里的情况。

这样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家庭的安全状况,同时提醒用户处理相应的事件。

3. 家庭自动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希望通过安防产品实现家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用户希望通过安防系统控制家中的灯光、门窗、空调等设备,提高家庭的居住体验和生活便利性。

三、企事业单位用户需求分析1. 数据安全:企事业单位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远程访问控制等设备来保护公司的重要数据和网络安全。

2. 门禁管理:企事业单位用户需要门禁管理系统来控制员工和访客的进出。

这样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的人员流动,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是企事业单位用户经常使用的安防产品。

他们需要安装大规模的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公司内外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四、公共场所用户需求分析1. 人流密度控制:对于公共场所用户来说,人流密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需要通过安装人流统计系统来控制公共场所的人员流动,避免拥堵和安全风险。

2. 紧急报警:公共场所用户需要紧急报警系统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紧急事件。

例如,火灾报警系统、紧急呼救系统等,能够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

3. 设备监控:公共场所用户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如电梯监控、空调监控等。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避免设备故障对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智能安防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能安防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能安防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家庭、学校、企业还是公共场所,都希望拥有一套可靠的安防系统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安防系统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安全保障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智能安防系统项目的可行性。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安全意识的提高如今,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就拿我家小区来说,之前发生过几起入室盗窃的事件,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自那以后,很多居民都开始考虑安装安防设备,以增加安全感。

这足以说明,人们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二)技术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安防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比如,高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人员身份,智能报警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异常情况通知到用户。

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智能安防系统更加实用和可靠。

(三)应用场景广泛智能安防系统不仅适用于家庭,还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业、商场、银行等场所。

以学校为例,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安装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校园内的情况,防止陌生人进入,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一)硬件设备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智能安防硬件设备可供选择,如摄像头、传感器、报警器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价格也逐渐下降。

而且,它们之间的兼容性越来越好,可以轻松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

(二)软件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的软件平台也越来越成熟。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软件可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安全服务。

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三)网络支持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智能安防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够保证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一)成本估算智能安防系统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采购成本、安装调试成本、维护成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拟制:_刘琪刘婷萧进光
审核:_______
_____________
批准:
编写日期:2013年4月12日
目录
1 引言 (2)
1.1 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 定义 (3)
1.4 参考资料 (3)
2 任务概述 (4)
2.1 目标 (4)
2.2 运行环境 (4)
2.3 系统架构图 (4)
MMS SMS (4)
S (4)
3 数据描述 (5)
3.1 动态数据 (5)
3.2 数据采集 (5)
4 功能需求 (5)
4.1 功能划分 (6)
4.2 功能描述 (6)
5 性能需求 (7)
5.1 性能限制 (7)
5.1.1 产品性能参数 (7)
6 运行需求 (8)
6.1 硬件接口 (8)
6.2 故障处理 (8)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系统结合嵌入式web服务器,GPRS技术以及嵌入式相关技术,实现用户通过网络对家中情况的实时监控。

该系统可以进行方便的扩展,结合用户自身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得家中异常情况,并可以通过网络对家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远程的操作来降低异常带来的损失。

在系统中Web 服务器通过 Internet 提供远程访问服务,并通过GSM短信息通知用户异常,用户通过网络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指令操作。

用户可使用系统的GPRS上网功能提供扩展功能
1.2项目背景
委托单位:廖卫东老师
开发单位:刘琪刘婷萧进光
1.3 定义
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CGI:Common Gate Intergace,是HTTP服务器与你的或其它机器上的程序进行“交谈”的一种工具,其程序须运行在网络服务器上
GPRS: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
服务器端口:TCP/IP协议集成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中,这就相当于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新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因为在TCP/IP协议中引入了一称之为"Socket(套接字)"应用程序接口
终端:网络与最终用户接触用以实现网络应用的各种设备
MSM:多媒体短信服务
SMS:SMS 是一种存储和转发服务。

也就是说,短消息并不是直接从发送人发送到接收人,而始终通过 SMS 中心进行转发。

如果接收人处于未连接状态(可能电话已关闭),则消息将在接收人再次连接时发送
温度传感器: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在此系统中,红外线传感器主要是测量人体表面温度从而得知红外线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

1.4 参考资料
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方案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采用复合型触发报警的系统设计思想,融合了运动目标检测报警、人体红外报警以及火灾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实现了对家庭中各种异常情况的有效感知。

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主机将自动进行图像的采集,并为图片打上时间标签,通过GPRS网络以MMS和SMS的形式传送到远程手机,使用户可及时直观清晰的掌握家中实时情况,并可通过短信的方式对家中电器进行直接控制。

系统通过搭建Web服务器,并使用HTML、JavaScript和CSS技术设计了本系统的监控界面,可直接在Web浏览器上实现远程家电控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等一系列操作
2.2 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开发板ARM9平台(MINI2440)
操作系统:开发板为嵌入式linux(内核2.6.30.2)
网络:Internet、和GPRS
数据库类型:Mysql
Webserver类型:Web Server
Cgi程序:Cgi
GUI: QT
开发工具:GNU工具
2.3 系统架构图
用户用户
MMS SMS
S
3 数据描述
3.1 动态数据
1)温度传感器数据:温度(单位默认为摄氏度)。

2)摄像头数据:图片和视频(jpg 格式)。

3)红外线传感器:测量人体表面温度从而得知红
外线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

4)用户操作指令:用户操作:添加用户、删除用
户;文件操作(数据、图片和视频):打开、查看、查找,删除(删除指定的记录数据)、清空(删除全部的记录数据)、复制、剪切、粘贴。

3.2 数据采集
1)通过传感器感应进行数据采集:开发板通过温
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数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测量人体表面温度从而得知红外线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有异常,则存储此时的数据。

2)通过摄像头监控进行数据采集:开发板通过摄
像头采集室内图像和视频,并保存现场数据。

Arm 处理器温度传感器 摄报红外线传感
SD
INTERNET
GPRS
4 功能需求
4.1 功能划分
1)监视功能:摄像头拍摄可疑人物的照片,红外线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

2)防火功能: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温度,高于临界值报警并发信息给用户。

3)报警功能:发现异常,报警并发信息给用户。

4)远程控制功能:远程登录Arm开发板,可以实时对数据的进行采集、处理、显示、保存,如有异常,报警并发信息给用户。

5)系统参数设置:对系统的各种可调参数进行设置。

4.2 功能描述
1)监视功能:开发板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现场图像,开发板也可以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进入现场(或家中,可用做防盗);系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对设备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所得的数据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的发生。

终端可以在异常情况下给用户发送短信或拨叫用户电话报警,并储存特殊情况下的数据和照片。

2)防火功能:终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温度值超过预定值,则启动报警器报警,并向指定用户发送信息,而且系统可以特殊情况下通过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对事故现场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存储数据和照片。

3)报警功能:发现异常,报警器报警,并向指定用户发送信息。

4)远程控制功能:构建嵌入式BOA浏览器,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控制,在web页面上设置控制按钮,用户可以在页面上远程控制现场的自动化设备,选择屏蔽或开启这些设备,若开启,用户可以在页面上对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采集到的现场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保存,用户可以在页面上观察到现场是否有人进入过现场,如发现异常,用户也可以通过internet操作报警器报警或通过GSM短信息功能向用户发送信息,
5)系统参数设置:可对一些必要参数进行统计, 如温度临界值(0℃-125℃)、用户的一些基本设置(添加、删除)。

6)运行模式:全防模式、半防模式和撤防模式。

可以在操作板上根据需要对防盗、火报警系统进行设防模式的选择。

全防模式:适用于家中无人时,将所有的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设置为设防状
态,当有陌生人进入时,可被红外线探测器发现,或者有火灾发生时,被
温度探测器探测到,报警控制器可发出报警声,并通过短信形式发送给用户。

半防模式:当家中有人时可只将防火报警装置开启,关闭防盗报警装置。

撤防模式:关闭所有设备。

5 性能需求
5.1 性能限制
5.1.1 产品性能参数
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DC5v);
精度(±0.3℃);
可使用范围(0℃~125℃)。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电压(DC5V);
静态电流(≤1mA);
报警电流(≤15mA);
探测角度:水平角度≥110°;
垂直角度≤5°;
探测距离:≥4.5米
SD卡接口: SD卡容量16M
摄像头:工作电压(DC5V);
工作温度(-10℃~60℃);
工作湿度(95%RH);
视频格式:JPG(320*240);
I/O 8路I/O
LCD 3.5寸240*320 TFT宽屏
触摸屏 4线电阻式触摸屏
5.1.2 安全性
防止非授权用户登录:所有用户登录时都进行口令认证,严格限制非授权用户登录管理,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

查询系统状态:用户可通过手机、终端获取各个设备的状态,实现实时监控。

5.1.3 可维护性
重建性: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可实现系统的重建。

5.1.4 数据保存需求
由于嵌入式设备上存储空间容量有限,所以系统采集的图片信息需要转存到相应的存储设备上,比如SD卡等设备上,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查看以前事件的记录,系统应该提供相应的接口,来实现相应的数据保存功能
6 运行需求
6.1 硬件接口
终端设备硬件需求:
支持设备的种类:ARM系列,powerpc,mips,并支持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支持设备的方式: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和上层的用户的应用程序。

6.2 故障处理
当软件某些模块未及时响应就作出相关处理(重启模块,重启主机等),并导出错误日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