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在设计行业中,设计费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计费的计算不仅涉及到设计师的工作量和设计成果的价值,还需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和客户的预算。

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内插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设计费,满足设计师和客户双方的需求。

内插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通过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未知数据点的数值。

在设计费的计算中,内插法可以用来根据已知的设计项目的费用和规模,推导出新项目的设计费用。

内插法的计算公式如下:设已知数据点为(x1, y1)和(x2, y2),要求解x对应的y值,则内插法的计算公式为:y = y1 + (x x1) (y2 y1) / (x2 x1)。

其中,x为待求解的设计项目规模,y为对应的设计费用,x1和x2分别为已知设计项目的规模,y1和y2分别为已知设计项目的费用。

内插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已知数据点,首先需要确定已知的设计项目的规模和费用,这些数据点将作为内插法计算的基础。

2. 计算斜率,根据已知数据点,计算出斜率,即(y2 y1) / (x2 x1)的值。

3. 计算设计费用,根据内插法的计算公式,将待求解的设计项目规模代入公式中,计算出对应的设计费用。

内插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已知数据点的规模和费用,推导出新项目的设计费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和客户可以根据内插法计算出的设计费用进行商议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设计费用。

在使用内插法计算设计费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点的选择,已知的设计项目规模和费用需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以确保内插法计算的准确性。

2. 斜率的计算,斜率的计算需要准确无误,是内插法计算的关键步骤。

3. 实际情况的考虑,设计费用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市场行情和客户的预算,设计师需要在内插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总之,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费用计算方法,通过内插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设计项目的费用,满足设计师和客户双方的需求。

铸造工艺设计用常见模数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铸造工艺设计用常见模数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常见模数计算公式

Mc (铸件模数)Mn (冒口颈模数)Mf (冒口模数)•
Mc :Mn :Mf=1:1.1:1.2•
Mc=A x B/2(A + B )‐C (见图一)Mn=11Mc •
Mn=1.1Mc •
Φn (冒口颈直径)=4.4Mc 或4Mn •
Hn (冒口颈高度)=1.3Mn 或1.46Mc ,最大值为2.4Mc =12Mc 图一•
Mf =1.2Mc •
Φf (冒口直径)=6Mf •
Hf (冒口高度)=1.5 Φf 常见冷铁高度为冷铁直径为铸件厚度冷铁的作用在图•
常见冷铁高度为:T/2(T 铸件厚度),冷铁直径为铸件厚度,冷铁的作用在于减小热节区模数20‐30%;•
覆盖剂厚度一般为:10%冒口直径•
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浇口截面积比一般满足: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浇口截面积比般满足:1:2:4:4•
浇口窝高度和直径D=1/2Df (浇注边)或1/4Df (非浇注边)•
一般来讲明冒口补缩效率为12%,且不受材质影响,仅与冒口形状相关;暗冒口或侧冒口(不包含发热冒口和保温冒口)补缩效率为6%或侧冒(不包含发热冒和保温冒)补缩效率为%•
不同材质比重一般为:碳钢为4.5‐6.5%;不锈钢为7‐8.5%;蒙乃尔等特殊合金为8‐10%。

•常见的几种材质比重为:CF3 :7.81g/cc ;CF8:7.60g/cc ;Monel :8.8g/cc ;CN7M :8.08g/cc; CF8M 、1.4408 :7.86g/cc。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很有用)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很有用)

H2 -----水泵压头(mH2O) n4 -----传动效率=0.9~1.0
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 1kg/l)
11,水管管径:
Unit:mm
D=35.68*根号 L2/ v
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
12,空气加湿量:
Unit:g
R=LX*1.3*(h1-h2)
65 33.43×104 55.23×104 156.36 420.44 0.89 1..48 3634 6067
80 58.14×104 81.40×104 192.70 401.26 1.11 1.61 6320 9101
100 98.83×104 151.16×104 130.73 302.46 1.09 1.66 10745 16433
DN(mm)
低压蒸气采暖系统管径估算表 表-3
Q
Qmax
W
R
Rmax
Pa/m
V
Vmax
m/s
N 负担四柱 640 型散热器片
15
2500
20
5500
25
9500
32
2.4×104
40
3.2×104
50
6.5×104
65
13×104
80
19×104
100
32×104
125
50×104
150
70×104
如:300LUX
高度:
2.5M
瓦特数(W/M2)
1kw=860kcal/h
11.6
2.7M 11.7
3.0M 12.2
4.0M 13.6
6.0M 16.5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计算公式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计算公式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作者:知秋一叶以下内容摘录自《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

.。

.1总则1.0.1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1.0.2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

1.0.3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1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2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基本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3基本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1.0。

4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

1.0.5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1.0。

6其他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

1.0。

7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1。

0.8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

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带公式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带公式

1 柱下扩展基础1.1 基础编号: #8-31.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2.1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fa = fak + ηb * γ * (b - 3) + ηd * γm * (d - 0.5) (式 5.2.4)式中:fak =270.00kPa ηb =0.00ηd = 4.40基底以下γ =10.00kN/m基底以上γm =17.50kN/mb = 1.80md = 1.70m当 b = 1.500m < 3m 时,按 b = 3m 1.2.2 代入(式 5.2.4)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362.40kPa1.2.3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式 4.2.3)调整: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提高系数 ξa = 1.30faE = ξa * fa =471.12kPa 1.3 基本资料 1.3.1柱子高度(X 方向)hc =500.00mm 柱子宽度(Y 方向)bc =500.00mm 1.3.2 柱下扩展基础计算(绿色为需输入数据,红色为计算结果)估算需要基础底面积A0=Nk/(fa-γm*ds)= 3.04m1.3.3基础底面宽度(X方向)b =1800.00mm底面长度(Y方向)L=2400.00mm基础根部高度 H =1000.00mm1.3.3 X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b = h1 * b + (b + hc + 100) * (H - h1) / 2 = 0.45m Y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l = h1 * l + (l + bc + 100) * (H - h1) / 2 = 0.45m 1.3.4 基础宽高比 基础柱边宽高比: (b - hc) / 2 / H =0.65≤ 2(L - bc) / 2 / H =0.95≤ 21.4 控制内力 1.4.11.5 轴心荷载作用下 pk = (Fk + Gk) / A (式 5.2.2-1) pk = 269.86kPa≤ faE,满足要求,OK!*******************************************************************************1.6 偏心荷载作用下 *pkmax = (Fk + Gk) / A + mk / W(用于e≤[e])(式 5.2.2-2) *Pkmax= 2/3*(Fk+Gk)/(b*ay)(用于e>[e]) (式 5.2.2-4) *pkmin = (Fk + Gk) / A - mk / W (式 5.2.2-3) ********************************************************************************X方向计算偏心矩ex = mky / (Fk + Gk) =0.063max=b/2-ex=0.837m[ey]=b/6=0.300mex≤ [ex]基础底面抵抗矩Wx = L *b *b / 6 = 1.296m pkmaxX =326.42kPa ≤ 1.2*faE ,满足要求。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在设计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项目中。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规划、构建和评估设计方案时,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和量化。

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1.比例计算公式:比例计算公式在设计中非常常见,用于确定不同物体之间的尺寸关系。

比例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空间布局、平面设计和模型构建中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

2.动态载荷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动态载荷计算公式用于估计结构或机械系统在运行时承受的压力和荷载。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质来计算各种类型的载荷,包括重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施工成本计算公式:施工成本计算公式帮助设计师在项目初期预测和控制施工成本。

这些公式可用于估计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从而提供项目预算和建议的成本控制措施。

4.光照计算公式:在照明设计中,光照计算公式被用于计算照明要求和照明水平。

这些公式考虑了光源、反射率、空间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设计满足人眼对照明的可视需求。

5.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用于评估建筑对热能的需求和负荷。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适当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实现能源效益和舒适性。

6.水力计算公式:水力计算公式用于水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计算水流速度、管道尺寸、水压和水位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7.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用于确定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些公式通常用于计算材料的弯曲、压缩、拉伸和剪切强度等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以上只是设计领域中一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设计项目和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

设计师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并灵活应用合适的公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完整版)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计算公式

(完整版)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计算公式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计算公式范例:1.0.1 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1.0.2 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

铁道工程设计收费计算方法,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章中规定。

1.0.3 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1 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2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基本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3基本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1.0.4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

1.0.5 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1.0.6 其他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

1.0.7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1.0.8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

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设计用计算公式

设计用计算公式

设计用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一、矿山服务年限计算N=QA(1e)(a)式中:N—矿山服务年限(a);Q—设计利用储量η—矿石回采率A—矿山年产量e—废石混入率二、矿山生产能力计算万t;%;(地下开采80%-90%,露天开采85%-95%)万t/a;%;(地下开采10%,露天开采5%)1、按采矿工程延深速度验证确定矿山生产能力(露天)A=PVH (1e)(a)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P—水平分层平均矿量V—采矿工程年延深速度η—矿石回收率H—阶段高度e—废石混入率万t/a;万t;m/a;%;m;%;2、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计算和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地下开采)A=VS1K1·K2·E(万t)式中:A—矿山年生产能力万t/a;V —回采工作面下降速度 S —矿体开采面积—矿石体重α—矿石回收率β—废石混入率m/a ;(浅孔留矿为 10-25 m/a)m ;t/m ;%;(80%-90%)%;(10%-20%)E —地质影响系数(0.7-0.9);K 1—矿体倾角修正系数K 2—矿体厚度修正系数(0.8-1.2)3、矿山生产能力计算(地下开采) A=NQ KE 1 Z(万 t/a )式中:A —矿山生产能力Q —矿块生产能力 N —分布矿块数万 t/a ;万 t/a ;个;K —矿块利用系数(0.1-0.4); E —地质影响系数(0.7-0.9);Z —废石混入率(10%-20%);4、露天矿总生产能力计算A α=A(1+n s )(万 t/a )式中:Aα—年矿岩总生产能力t/a ;A —年矿石生产能力t/a ;n s —生产剥采比t/t ;5、露天矿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A=N·n·Q(t/a )2 3式中:A —露天矿矿石年产量Q —挖掘机生产能力t/a ;t/a ;n —同时工作的采矿阶段数N —一个阶段可布置的挖掘机数(汽车运输为 1-2);N=L L oL —一个台阶的矿石工作线长度m ;L o —一台挖掘机占用的工作线长度 m ; 6、根据矿石储量估算露天矿生产能力 Q A=L L=0.2 千Q式中:A —矿山年生产能力Q —境界内矿石储量 L —矿山寿命三、矿井需风量、负压计算t/a ;t ;a ;1)风量计算①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qNm /min式中:Q —矿井需风量q —每人用风量 N —最多入井人数m /min ; 4m /min ;人;②按矿井各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a 、采场需风量3 331°按排除采场炮烟计算Q 1=A·25 m /min式中:Q 1—按排除采场炮烟所需的风量A —每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 25—每 kg 炸药爆破后需风量2°按排尘风速计算Q 1=V·Sm /min ;kg ;式中:Q1 —按采场排尘所需的风量m /min ;V —“规程”规定风速S —采场通风断面积b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1°按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计算 Q z =25Am /min2°按生产过程中最多人数计算 Q z =Qnm /min3°按排尘风速计算Q z =V·Sm /minc 、硐室需风量Q 3=40m /min ~80m /mind 、矿井各地点用风量总和为 Q 总=ΣQ 1+ΣQ 2+ΣQ 3③最终矿井风量的确定取 0.25m/smQ=KQ总m /min33333 3 3333式中:K —为风量备用系数(K=1.1-1.25)2)负压计算H=R Q2PaR=P L S式中:H —矿井通风摩擦阻力R —矿井通风摩擦阻力 Q —矿井风量—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P —巷道周长L —巷道长度四、矿井涌水量计算Pam /smm1、露天采坑最大降雨时涌水量计算Q max =H p ·F·φ /1000式中:Qmax —最大降雨时露天采坑的涌水量m /dH p —设计频率暴雨量mmφ —暴雨地表径流系数(0.5-0.9)F —入渗区汇水面积2、露天采坑正常降雨涌水量计算Q m =H·F·φ/1000式中:Q m —正常降雨涌水量H —平均及降雨量F —机械排水担负的汇水面积m /dmmmmφ—正常降雨地表径流系数直(0.3-0.5)33′ 3′23、用稳定流解析法(大井法)按潜水含水层计算矿井涌水量Q=1.366K(2H S)SReg( )r式中:Q—竖井成矿坑的涌水量H—潜水含水层厚度K—渗透系数S—水位降深R—影响半径r—竖井半径成矿坑引用半径矿坑引用半径r 的确定:m /d m m/d m m m当开采范围为不规则形状时r=F当天采范围为矩形时r=a b4F—为开采面积α、b—分别为开采范围的长度和宽度五、排土场计算1、排土场所需容积V y=V s·K s/(1+Kc)式中:Vy—排土场设计的有效容积mV s—剥离岩土的实系数mK s—岩土的松散系数mK c—岩土的下沉率(%)(7%-15%)2、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V=K1·V y m 3333式中:V—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mV y—排土场的设计容积mK1—容积富余系数(1.02-1.05)六、采场采出矿石品位计算α2=(1-γ)d2式中:α2—采区采出矿石品位%(或g/t)γ—废石混入率%d2—采区矿石地质平均品位%(或g/t)七、主要设备生产能力计算1、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计算V b=0.6·υ·T b·η式中:Vb—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m/台·班T b—潜孔钻机每班工作时间min η—潜孔钻机时间利用系数(0.6-0.4)υ—潜孔钻机钻进进度cm/min V b一般为15-32m/台·班2、凿岩机台班生产能力对中等硬度矿岩一般为20m-30m/台·班3、挖掘机生产能力计算Q B =3600E K mT B DK sm /台·班(1.0-2.0 斗容积)式中:Q B—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T—挖掘机装载循环时间3113m33sm /台·班s(40 )E —铲斗容积 m(1.0-2.0 )K m —铲斗装满系数(0.8-0.9)K s —岩石松散系数D —每班工作小时数ηB —挖掘机工作时间利用系数(1.5)Q B :1m 铲斗为 8-15m /台·班,2m 铲斗为 20-28m /台·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公式一、矿山服务年限计算??Q(aN=)A(1?e)式中:N—矿山服务年限(a);Q—设计利用储量万t;η—矿石回采率%;(地下开采80%-90%,露天开采85%-95%)A—矿山年产量万t/a;e—废石混入率%;(地下开采10%,露天开采5%)二、矿山生产能力计算1、按采矿工程延深速度验证确定矿山生产能力(露天)??VP?(aA=)H(1?e)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万t/a;P—水平分层平均矿量万t;V—采矿工程年延深速度m/a;η—矿石回收率%;H—阶段高度m;e—废石混入率%;2、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计算和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地下开采) ???S?V? K·K·E (万t)A= 21??1;t/a万—矿山年生产能力A式中:V—回采工作面下降速度m/a;(浅孔留矿为10-25 m/a) S—矿体开采面积m;2—矿石体重t/m;3?α—矿石回收率%;(80%-90%)β—废石混入率%;(10%-20%)E—地质影响系数(0.7-0.9);K—矿体倾角修正系数1K—矿体厚度修正系数(0.8-1.2)23、矿山生产能力计算(地下开采)N?Q?K?E A=(万t/a)1?Z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万t/a;Q—矿块生产能力万t/a;N—分布矿块数个;K—矿块利用系数(0.1-0.4);E—地质影响系数(0.7-0.9);Z—废石混入率(10%-20%);4、露天矿总生产能力计算A=A(1+n)(万t/a)sα式中:A—年矿岩总生产能力t/a;αA—年矿石生产能力t/a;n—生产剥采比t/t;s5、露天矿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t/a(Q ·n·A=N.;t/a式中:A—露天矿矿石年产量;t/a Q—挖掘机生产能力n—同时工作的采矿阶段数;1-2)N—一个阶段可布置的挖掘机数(汽车运输为L N=L o;mL—一个台阶的矿石工作线长度;mL—一台挖掘机占用的工作线长度o 6、根据矿石储量估算露天矿生产能力Q A=L L=0.2Q千;t/a式中:A—矿山年生产能力t;Q—境界内矿石储量a;L—矿山寿命三、矿井需风量、负压计算1)风量计算①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minm Q=qN 3 /min;m Q式中:—矿井需风量3 4m/min;q—每人用风量3人;N—最多入井人数②按矿井各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采场需风量a1°按排除采场炮烟计算Q=A·25 m/min31式中:Q—按排除采场炮烟所需的风量m/min;31A—每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25—每kg炸药爆破后需风量2°按排尘风速计算Q=V·S1式中:Q—按采场排尘所需的风量m/min;31V—“规程”规定风速取0.25m/sS—采场通风断面积m 3b、掘进工作面需风量1°按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计算Q=25A m/min 3z2°按生产过程中最多人数计算Q=Qn m/min 3z3°按排尘风速计算Q=V·S m/min 3z c、硐室需风量Q=40m/min~80m/min 333d、矿井各地点用风量总和为Q=ΣQ+ΣQ+ΣQ 3总21③最终矿井风量的确定Q=KQm/min3 总式中:K—为风量备用系数(K=1.1-1.25)2)负压计算H=RQPa 2??P?L R=3S式中:H—矿井通风摩擦阻力PaR—矿井通风摩擦阻力Q—矿井风量m/s3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P—巷道周长m L—巷道长度m四、矿井涌水量计算1、露天采坑最大降雨时涌水量计算Q=H·F·φ/1000′pmax式中:Q—最大降雨时露天采坑的涌水量m/d3max H—设计频率暴雨量mm pφ—暴雨地表径流系数(0.5-0.9)′F—入渗区汇水面积m 22、露天采坑正常降雨涌水量计算Q=H·F·φ/1000m式中:Q—正常降雨涌水量m/d3m H—平均及降雨量mmF—机械排水担负的汇水面积m 2)0.3-0.5(φ—正常降雨地表径流系数直3、用稳定流解析法(大井法)按潜水含水层计算矿井涌水量SS)(2H?1.366K Q=R)eg(r/dm 式中:Q—竖井成矿坑的涌水量3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d K—渗透系数m S—水位降深m —影响半径Rm —竖井半径成矿坑引用半径r r的确定:矿坑引用半径F r=当开采范围为不规则形状时?ba? r=当天采范围为矩形时4—为开采面积 F —分别为开采范围的长度和宽度α、b 五、排土场计算、排土场所需容积1/=V·KV(1+Kc) ssy m 式中:V—排土场设计的有效容积3y—剥离岩土的实系数mV3s m —岩土的松散系数K 3s—岩土的下沉率(K%)(7%-15%)c、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2 mV=K·V3 y 1.式中:V—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m 3V—排土场的设计容积m 3y K—容积富余系数(1.02-1.05)1六、采场采出矿石品位计算α=(1-γ)d 122式中:α—采区采出矿石品位%(或g/t)12γ—废石混入率%d—采区矿石地质平均品位%(或g/t)2七、主要设备生产能力计算1、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计算V=0.6·υ·T·ηbb式中:V—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m/台·班b T—潜孔钻机每班工作时间min bη—潜孔钻机时间利用系数(0.6-0.4)υ—潜孔钻机钻进进度cm/minV一般为15-32m/台·班b2、凿岩机台班生产能力对中等硬度矿岩一般为20m-30m/台·班3、挖掘机生产能力计算???T3600E?K m/=Q台·班(1.0-2.0斗容积)m33Bm B?K s式中:Q—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m/台·班3B T—挖掘机装载循环时间s(40 )sE—铲斗容积m(1.0-2.0)m3 3K—铲斗装满系数(0.8-0.9) m K—岩石松散系数(1.5)s—每班工作小时数 η—挖掘机工作时间利用系数B Q:1m铲斗为8-15m/台·班,2m铲斗为20-28m/台·班。

3333B挖掘机台年生产能力计算Q=Q·N·ncB式中:Q—挖掘机台年生产能力m/a 3B Q—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c N—挖掘机工作系数n—工作日班数4、推土机生产能力计算??q480Q= m/台·班(推移土岩)3T?Kp式中:Q —推土机生产能力m/台·班3T—作业循环所需时间的平均值minη—时间利用系数(0.7-0.75)q—铲土板中的容土量m 3 K—松散系数(1.1-1.28)p5、汽车台班运输能力计算(4.5-7.0t)480G K·K A=21T台·班t/ —自卸汽车台班运输能力A式中:G—自卸汽车额定载重量tK—汽车载重利用系数(0.82-1.0)1K—汽车时间利用系数(0.85-0.9)2 T—汽车周转一次所需时间minT=t+t+t+t zyqx t—挖掘机装满1辆汽车的时间min x t—汽车往返运行时间min y120l t=y v—汽车平均运距kml v—汽车平均运行速度km/h(查表)t—汽车卸载时间(一般取1min)q t—汽车调头和停留时间(3-5min)z八、主要设备所需台数计算1、潜孔钻机所需台数Q N=qp(1?e)式中:N—所需钻机数量台Q—设计的矿山规模t/ap—钻机台年穿孔效率m/a·台(20-25m/台·班)q—每米炮孔爆破量t/m(为高10m,KQ-150钻机,5=8-14,q=14-17m/m) 3e—废孔率% (7-10%)、凿岩机所需台数(一次浅孔凿岩爆破)2.Q N=Vq b式中:N—每班工作的凿岩机台数Q—矿山每班平均爆破量tV—凿岩机生产能力m/台·班(21-32)b q—每米孔的爆破量t/m(1.2-1.4m/m)3凿岩机备用率为100%一次破碎一般采用专人专机,二次破碎一般是一台挖掘机配备一台凿岩机3、挖掘机台数计算A N=Q B式中:N—挖掘机台数A—年剥采量m 3Q—挖掘机台年效率m/a 3B一般不备用,但每个矿至少要有两台挖掘机4、推土机台数计算V K N=c1Q式中:N—推土机数量V—每班推岩量m 3c Q—推土机生产能力m/台·班3K—检修系数(1.2-1.25)15、汽车所需台数计算Q?K N=3C?H?A?K4.式中:N—汽车所需台数台Q—露天矿年运输量t/aK—运输不均衡系数(K=1.05-1.15)3C—每日工作班数H—年工作日数A—汽车台班生产能力t/台·班K—汽车出车率(0.4-0.6)4九、露天矿剥采比计算1、经济合理剥采比(N)jh经济合理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在经济允许条件下的最大剥采比,其值为一理论极限值,是确定露天开采的重要技术经济依据,经济合理剥采比,是以露天矿和地下开采单位成本相等为计算基础,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即:c?a =N jh b式中:N—经济合理剥采比t/t或m/m 33jh c —地下开采矿石成本元/ta—露天开采单位矿石的采矿费用(不含剥离费)b—露天开采单位废石的剥离费用2、境界剥采比(N)j是指露天矿开采境界每增加一个单位深度ΔH 所发生的岩石增量ΔV与矿石增量ΔA的比值,即:?V N=j?A在露天矿平面图上标出境界内矿岩总面积和另一种计算方法是:矿石总面积,计算境界剥采比。

S?S N=o j S o式中:N—境界剥采比j S—露天矿境内矿岩水平投影总面积m 2S—露天矿底和边邦上矿石水平投影总面积m 2o3、平均剥采比(N)p平均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境界内岩石总量与矿石总量的比值,即:V N=p A—平均剥采比式中:N p m t或V—开采境界内岩石总量3或tm A—开采境界内矿石总量3、生产剥采比(N)4s与所生产剥采比是指露天矿开采某一时期内,所剥离的岩石量,采出的矿石量之比值,即:V? =N s A?式中:N—生产剥采比sΣV—最大几个分层的总剥离量t或m 3ΣA—最大几个分层的总矿石量t或m 35、上述几个剥采比是确定露天矿境界和经济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并要求:N≤NN≤NN≤N jh p jh j jh s露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1、总论1.1矿区交通位置及录属关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1.2自然地理概况1.3企业经济类型、法人代表1.4矿山开采现状1.5矿山设计依据1.6主要设计原则1.7需要说明的问题2、矿产资源概况2.1对地质资料的评述2.1.1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2.1.2对设计所依据地质资料的评述2.2矿区地质概况2.2.1地层2.2.2构造2.2.3岩浆岩2.3矿床地质2.3.1矿床成因2.3.2矿体特征附“矿体特征表”2.3.3矿石质量附“露天采场内矿岩量表”矿产资源储量2.4.2.5开采技术条件附“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表”2.5.1围岩情况2.5.2矿岩物理力学参数2.5.3水文地质3、矿山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工作制度与产品方案3.1矿山建设规模3.2矿山服务年限3.3矿山工作制度3.4产品方案4、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4.1矿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方式4.1.1矿区范围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4.1.2开采方式4.2设计利用储量4.3露天开采境界的圈定4.3.1露天开采境界圈定原则4.3.2露天矿终了边坡构成要素附“露天矿终了边坡构成要素表”4.3.3露天矿终了境界圈定的结果附“露天矿终了境界圈定结果表”4.4矿床开拓4.4.1开拓运输方式的确定4.4.2开拓运输系统4.5采矿方法附“爆破材料消耗表”穿孔爆破工作4.5.1.4.5.2装载运输工作4.5.3辅助设备4.6基建工程4.6.1基建项目及工程量4.6.2基建工程时间4.7采剥进度计划的编制4.7.1采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4.7.2采剥进度计划的编制附“剥采进度计划图表”4.8矿山压风4.8.1矿山压风量估算4.8.2矿山压风设备选型及数量4.9矿山防排水4.9.1截洪沟工程4.9.2矿山排水1)矿山涌水量估算2)排水设备选择4.10矿山炸药及贮存5、总图运输5.1设计基础资料5.2运输系统5.2.1各段道路设计坡度及坡长附“道路坡度及坡长表”5.2.2道路技术标准排土场5.3.5.3.1露天矿剥岩量5.3.2排土场位置及容积5.4矿岩运输5.4.1矿石运输5.4.2岩石运输与堆置5.4.3运输及排土设备1)计算参数2)计算公式3)设备数量5.5道路工程量所需设备及人员6、采场供电7、投资估算7.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7.2编制依据7.2.1工程量7.2.2定额及指标7.2.3材料、设备价格7.3估算总投资附“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技术经济8.1职工定员及劳动生产率8.1.1工作制度附“职工定员表”职工定员8.1.2.8.1.3劳动生产率附“劳动生产率指标表”8.2财务评价8.2.1评价原则及依据8.2.2项目基础数据1)产品价格及产量2)生产进度及投资使用计划3)税金与基金8.2.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8.2.4成本费用估算1)矿石开采成本费用估算用制造法计算矿石成本,矿石成本计算至矿石堆场矿石成本,由:辅助材料费、油化能耗费、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管理费五项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