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知识清单

初中文言文知识清单
初中文言文知识清单

初三语文总复习材料

文言文知识清单

一、七上文言文

1、《世说新语》二则

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2、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会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咏雪》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谢太傅和晚辈在下雪天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赏之情。同时,谢道温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谢氏家族融洽、欢快和温馨的氛围。

写作特色:1、语言精练。2、本文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主讲人却未对两人的咏雪诗句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这三个字耐人寻味。作者在文末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赞赏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写陈元方驳斥父亲的朋友不讲信用、没有礼貌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

写作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详略得当。

人物形象:元芳:聪慧机智

友人:无信无礼

2、《论语》十二章

文学常识: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 爱”。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文章主旨:《论语》一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这里所选的十二章,主要内容是谈学习态度(第七、九、十章)、学习方法(第一、四、五、十二章)以及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三、六、八、十一章)

写作特点:用只言片语来表现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处世观点,既简洁,又富于哲理,体现出个人风格。

3、《诫子书》

文学常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他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文章主旨: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简短的文字饱含着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儿子勤学立志,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戒怠惰险躁。

写作特色:1、紧扣中心,对比鲜明。2、短小精悍,内涵丰厚。

4、《狼》

文学常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文学上的成就除了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聊斋志异》被郭沫若评价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叙述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写作特点: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2、语言精练,有表现力。3、动作描写,生动传神。

5、《穿井得一人》

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兼儒墨,合名法”,集体编纂而成的一部书。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人。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讲述宋国有个人打井节省一个人的劳动力而被误传从井里挖出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可以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一定要查明真相。

写作特色:1、幽默风趣。2、短小精悍。

启示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6、《杞人忧天》

文学常识:《列子》,中国道家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相传是战国列御寇著。《列子》内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以不生不化为根本。列子,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人。

文章主旨:不要为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而过分担忧烦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本文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写作特点:1、对话描写,形象生动。2、思想深刻,富含哲理。

二、七下文言文

1、《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作品存世。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并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下的重要性和巨大的作用,启示我们读书大有益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和才干。“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说明了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人和事。

写作特色:用对比的手法写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以事物繁多为由加以推脱。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作对比,驳斥他的托词,说明吕蒙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开头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揣测出吕蒙曾经无“才略”,与后文中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的转变。

2、《卖油翁》

文学常识: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咨尧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必要骄傲自满。

写作特色:1、对比手法,人物鲜明。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词语使用准确而传神。

3、《陋室铭》

文学常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文章主旨:这篇短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2、语言鲜活。3、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4、《爱莲说》

文学常识: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文章主旨: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有序。2、用词精当含蓄。3、修辞手法多样。

5、《河中石兽》

文学常识: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死后谥号“文达”。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纪昀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表现与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

文章主旨:这则故事用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在何处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写作特点:1、层层铺垫,立意高远。2、细节描写,形象生动。

三、八上文言文

1、《三峡》

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文章主旨:文章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线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色:1、布局匠心独运。2、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3、语言简练、生动。

2、《答谢中书书》

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宋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谥“贞白先生”。

文章主旨: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商美景的得意之感。

写作特点:1、结构巧妙,经纬分明。2、语言凝练,整饬优美。

3、《记承天寺夜游》

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文章主旨:文章写作者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与友人于承天寺庭院中漫步赏月的情景。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庭院月色的美景,创造出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用美景衬托自己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写作特点:1、用词精妙,耐人寻味。2、叙事简洁,结构紧凑。

4、《与朱元思书》

文学常识:作者吴均,字叔痒,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文章主旨: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厌弃世俗,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写作特点:1、总分结构,脉络分明。2、动静结合,摇曳多姿。3、试听兼备,摇曳多姿。4、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5、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有生机。

5、《孟子》二章

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文章主旨:《富贵不能淫》文章通过孟子对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观点进行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列举事例,说明磨炼对承担重任的必要性,再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写作特点:《富贵不能淫》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3、运用对比的写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6、《愚公移山》

文学常识:1、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列子》,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2、寓言,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人物形象: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自以为是;愚公: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造福后人、大智若愚。

文章主旨:这篇寓言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写作手法:1、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2、语言精练。3、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

7、《周亚夫军细柳》

文学常识: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文学名著。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物形象:周亚军:他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的“真将军”。

汉文帝是一个勤于政事、深明大义、知人善任、贤明识才的君主。

文章主旨:本文写的是西汉著名军事家驻军细柳时,天子至细柳劳军被拒,不准入营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威严,不媚上的真将军的风采。

写作特点:1、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四、八下文言文

1、《桃花源记》

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文章主旨: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同时,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写作手法:1、真假结合,虚实相生。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3、语言朴素,精炼生动。

2、《小石潭记》

文学常识:1、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文章中心: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写作特点:1、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2、描摹细致。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核舟记》

文学常识: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

课文主旨:课文细致地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写作特色:1、层次清晰,布局精巧。2、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4、《庄子》二则

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文章主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能否“知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地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北冥有鱼》本文借助大鹏乘风飞翔、雾气尘埃的漂浮现象,阐述生命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人对事物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表达作者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写作手法:《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精彩的论辩之术。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北冥有鱼》1、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2、善于运用寓言。3、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5、《礼记》二则

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作品,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礼记》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章主旨:《大道之行也》文章以“天下为公”为中心,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描绘,展示出一个和平、安定、祥和的“大同”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动乱的现实社会的厌恶,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虽有佳肴》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进步,老师也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写作手法:《大道之行也》1、结构严谨分明,说理透彻。2、语言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虽有佳肴》1、运用类比手法。2、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马说》

文学常识:1、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2、“说”:是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宣泄心中郁闷,是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

文章主旨: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

写作手法:1、托物寓意。2、结构精巧。3、篇末点题,突出主旨。

五、九上文言文

1、《岳阳楼记》

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写作手法:1、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2、骈散结合,语言凝练,工于对偶,音韵和谐。

2、《醉翁亭记》

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领袖。

文章主旨:全文以写景为主,兼以抒情,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与民同乐的图景,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寄情山水的心境和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情怀。

写作特色: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写景、叙事、抒情紧密结合。2、语言骈散结合。

3、《湖心亭看雪》

文学常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文章主旨: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同时还不着痕迹地融入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写作手法:1、文笔简练,白描手法。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六、九下文言文

1、《鱼我所欲也》

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文章主旨: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强调了“义”的重要性,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写作特色: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服力强。2、论证严密,层层深入,深入浅出,气势充沛。

2、《唐雎不辱使命》

文学常识: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又名《国策》、《国事》,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人物形象:唐雎:爱国忠君、沉着镇定、不畏强暴、胆识过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秦王:盛气凌人、蛮横无理、阴险狡诈、狂妄自大、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文章主旨:本文记叙了小国之臣唐雎临危出使秦国完成使命的故事,文章运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这形象,歌颂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写作特色: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正侧面描写结合。3、对比以及衬托手法的巧妙运用。

3、《送东阳马生序》

文学常识: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其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2、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文章主旨:作者以自己的学习经历现身说法,叙说自己在青少年时代勤奋求学的事情,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生的殷切希望。

写作手法:1、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描写和议论。2、运用对比的手法。3、寓理于事,以事明理。4、语言简洁朴素,明白流畅。

4、《曹刿论战》

文学常识:1、左丘明,鲁国人,春秋时期史学家,他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2、《左传》,即《春秋左世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文学常识:鲁庄公:从谏如流,知人善用,性格急躁,遇事鲁莽。曹刿:有爱国情怀。有政治远见:知道作战的前提是“取信于民”。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从容镇定、果断机敏。

文章主旨: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对战后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写作手法: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学常识:《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形象:邹忌:头脑冷静、不受蒙蔽、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勇于进谏、善于辞令。

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利除弊。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邹忌用日常生活中与徐公比美这样的小事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同时也表现了齐威王的开明和善于纳谏。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

写作手法:1、设喻说理,通俗易懂,说服力强。2、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3、人物形象刻画生动。4、叙事简洁,剪裁巧妙。5、语言精练,繁简适度。

6、《陈涉世家》

文学常识: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全面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记,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物形象:陈胜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个性非凡、富有反抗精神、做事周密细致、机智勇敢,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的农民起义领袖。

文章主旨: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写作手法:1、文章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2、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3、文章的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

7、《出师表》

文学常识:“表”是古代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是表文中的杰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人物形象:诸葛亮,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他深谙治国之道,是个颇有政治远见的人。

文章主旨:本文是诸葛亮出师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写作手法:“表以陈情”,意思是表的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抒情的色彩。第一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第二部分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思和无限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之效”自许,并且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天帝之灵”,更是情词恳切,催人泪下,集中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心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