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试题设计
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试题(数学)

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试题(数学)————————————————————————————————作者:————————————————————————————————日期:如何进行数学试题的改编和原创试题改编的一般方法试题改编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
改编试题的具体方法有:设置新的问题情境、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重新整合、转变考查目标等。
1、设置新的问题情境一道常规的纯粹数学问题,当把它放置在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时,由于知识载体发生了改变,这道试题就变为一道新题,这可以反映出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较多的通过改造题型来获取新试题的形式。
例如:许多压轴解答题的命题材料很好,从考查内容和考查功能上来看往往是很经典的试题,但由于第二、三问的难度过大,所以常常会使考生因感到畏惧而放弃解答该题。
其实,第一问可能非常简单,也很容易上手,此时,就将第一问压缩、升华或从其它角度设问,再辅以选项的巧妙设计,从而将第一问变为一道新颖的选择题或填空题。
当然,也可通过深入发掘内涵或扩充运用范围的方式,把经典的选择题、填空题改造成解答题的形式。
①解答题改编为选择题或填空题改编模式:保持原型的考查内容不变,将问题的设问形式加以改造,同时添加适当的问题情境,省去对具体解题过程的考查,而构造出的新问题。
②解答题各种呈现方式的转变改编模式:保持原型的考查内容不变,对问题的结构、问题的设问形式、问题的表述方式等加以改造,可以构造出一系列的新问题。
3、不同内容、不同素材之间的重组整合单纯考查代数内容(或者几何内容、或者概率统计)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往往只占高考试卷的较小部分的分值,高考试题命制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在同一学习领域(如代数、几何或概率统计)知识点的交汇处命制试题,或者在不同学习领域知识点的融合处设计问题,或者把各种题型组合起来命制试题。
重组整合的常见方法是根据考查目标、考查内容确定命题材料的重组方式,然后设问。
高中地理教师命题比赛原创试题

13. (1)开阔水体面积不断减少;芦苇区面积 不断扩大。
(2) 变化:由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 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互补关系 ,逐渐转变为地表 水单向渗漏补给地下水。原因:水库的修建使入淀 水量大量减少,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超量开 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使得白洋淀地区 地下水位始终低于地表水位。
肾”。湿地从南、西、北三向接纳9条入湖河流,出 泄河流为赵王新河。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 流域各级河流上游陆续修建水库134座,河流径流 量减少甚至干涸。为维持白洋淀水量平衡,20世 纪80年代,河北省通过“引黄(河)济淀”工程对白
洋淀进行了人工调水补给。图8示意白洋淀位置,
图9为白洋淀水体平衡示意图。
(
)
A.泥沙沉积量增加
B.含沙量增加
C.水温垂直变化增大 D.流速减慢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 - 13题为必考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 ~ 15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6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牡蛎常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水深7米左右的岩礁
14. 有利影响:冰川消融形成冰蚀湖等新地貌, 形成新的旅游景观;气候变暖会提髙冰川旅游的舒 适度,并减少低海拔地区的积雪面积,促使游客转 移到高海拔冰川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冰川的退缩和 不断消失使其旅游价值提高 ,会刺激游客的出行意 愿,利于扩大游客市场。
风险:冰川退缩和冻土消融会增大岩壁不稳定 性,增加了碎石坠落、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风险。
113°E
116° E
39° N
图8
河流流入、 人工调水
降水补给 (34%)
蒸发 (763%)
▲ aa
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试题(数学)

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试题(数学)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试题(数学)试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种教学工具。
合理设计试题不仅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原创或改编数学试题进行探讨。
一、确定试题类型在进行试题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题的类型。
数学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解答题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题类型。
二、把握试题难度试题难度的确定与学生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
设计试题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解题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
试题的难度应该适当挑战学生,但也不能过于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三、运用创意设计试题1. 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问题解决。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情境问题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这样的题目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的能力。
3. 多元化题型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还可以设计一些多元化的题型,如拼图题、实物拼装题、证明题等。
这样的题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合理安排试题顺序试题的顺序安排也很重要。
通常可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
这样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在解题过程中逐步提高难度,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充分利用资源在进行试题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可以参考教材、习题集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借鉴已有的试题和解题思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新的改编和创新。
六、反思和修改完成试题设计后,需要进行反思和修改。
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重视学生对试题的反馈。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及时对试题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试题的质量和有效性。
七、尊重知识产权在进行试题设计时,应尊重知识产权。
使用他人的试题或参考资料时,应注明出处,并征得相关权利人的许可。
高中地理原创试题命制技巧与题型例举

少,所有这些问题, 双向细目表都作出了通盘的安排。
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不会超出命题范围
二、命题的流程
1、编写命题双向细目表
二、命题的流程
1、编写命题双向细目表
二、命题的流程
1、编写命题双向细目表
二、命题的流程
2、收集整理所需背景材料
分训练,使探索性与接受性学习并
行,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活跃的生存空
间。
高中地理命题研究
•
命题研究
•掌握命题规则和方法,学会命题
•理解命题意图和方向,指导解题
一、地理命题的基本技术要求
以高考题题型为例(选择题、综合题)
能力立意——测量目标
测量哪一方面的行为,涉及到那些知识内容。(这
6 .对背景材料的修改应该以正确、简明、与测量目标相
关性更大为原则。
题型技术要点:选择题——题干
1、每一道试题必须涉及一定的内容领域和单一的
认知行为,该认知行为必须与考试规范确定的测量目
标和行为一致。【题干本身应具有意义】
题干材料是刺激情景,选项是考生经过刺激后
可能的反应,如果题干涉及的不是单一的认知行为,
【题例7】 2012年2月,浙江、安徽在街口镇建立新安江水质
自动监测站,并达成协议:三年后新安江水质若变好,浙江补偿
安徽1亿元,否则安徽给浙江1亿元补偿。这场博弈中你认为哪
个省的压力更大,为什么?(10分)
开放性作答的好题!
二、命题的流程
1、编写命题双向细目表
2、收集整理所需背景材料
3、命题初稿
选择信息
(1)收集信息
初中数学原创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原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3.1416B. √2C. 0.3333D. 22/7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这两边的夹角为90度,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7C. √7D. √133.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这个数是多少?A. 2B. -2C. 2或-2D. 2、-2或04.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100πD. 200π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5C. 0D. 10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A. 5或-5B. 只有5C. 只有-5D. 07. 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6B. -6C. 6或-6D. 368. 一个数的倒数是1/4,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4B. 1/4C. 1/2D. 29.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16B. 4C. -4D. 16或-16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8B. 2C. -8D. 8或-8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4.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求斜边的长度。
2.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7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3. 一个数的立方是27,求这个数。
4. 一个数的平方是100,求这个数。
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8,求这个数。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B5. A6. A7. C8. A9. A10. D二、填空题1. ±52. 非负数3. 04. ±15. 0或1三、解答题1. 斜边长度为√(6²+8²)=10。
命题比赛获奖原创历史试题(含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1.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真有其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最近有一件新出现的青铜器遂公盨,由于其铭文记载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事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
首句是“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它能否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事?()A.能,因为出土文物有证明力B.不能,因为此物非大禹遗留C.能,因为与传说完全吻合D.不能,因为还缺乏相关其他证据1.D。
[命题思路与目标评价]历史学习需要明确一手史料与转述史料的不同价值,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孤证不立。
本题就是基于这样的考察目标,虽然出土的大禹治水的铭文是第一手的资料,有一定的证明力,但还需要其他的相关史料相互佐证才能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事。
2.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属于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2.B。
[命题思路与目标评价]图示和图表形式简约而意蕴丰富,从中可以汲取很多的历史信息,但是把两张时空跨度很大的图式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则是非常少见。
此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考查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统异同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无论是中国的三省六部制,还是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府机构,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此是同;最大的不同是以三权分立为原则建立起来政府是“主权在民”的,这一点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政府无法望其项背的。
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3.A。
[命题思路与目标评价]概念史和心态史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也是近年来历史高考考察的热点。
中小学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原创试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出卷人: 海宁市南苑中学李如琴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 四大题, 19小题。
满分120分, 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在成长路上, 面对苛责, 甚至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cī) , 不要一味觉得委屈,面对责备, 应坦然接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因为正是这些挑(tì) , 给力你(zhēn)于至善的机会, 帮你完善人格, 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十二章》)⑵ ,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⑶竹杖芒鞋轻似马, 谁怕?。
(苏轼《定风波》)⑷“词缘情”, 愁绪见于词中常被形象化, 李煜的愁是有长度的: ,;李清照的愁是有重量的: , 。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 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B.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 国别体史书, 因长于说事而著名, 作者是东汉刘向。
C.《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著,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D.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初中课文中编入了他的《伟大的悲剧》、《人生》。
⑵阅读下面名著片段, 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 完成题目。
(2分)我知道他为什么受到惊吓了。
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那个不幸的人头上。
这是一条巨大的鲨鱼, 斜着就扑向了他, 眼里射出贪婪的阴光, 张开了血盆大口。
片段中的“我”是(人名), 这里写了一件事⑶《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 但却同样义薄云天, 请选择下列的一位说说他的义举。
(50字以内)。
(2分)A. 鲁智深B.武松C.宋江D.林冲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前人之述备矣犹得备晨炊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C.其两膝相比者比至陈 D.不以物喜徒以有先生也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和谐碑(15分)汽车驶进猫儿山山门所在的高寨村时, 已过晌午。
高中原创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原创物理试题及答案1. 试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10N的作用,经过5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g=9.8m/s²。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其中,F是作用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a = F/m = 10N/2kg = 5m/s²。
接下来,我们使用速度公式v = at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其中,v是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代入已知数值,得到v = 5m/s² * 5s = 25m/s。
所以,物体在5秒后的速度是25m/s。
2. 试题:一个点电荷Q=2×10⁻⁹C,位于原点O。
另一个点电荷q=-1×10⁻⁹C,距离原点O 0.1m。
求q点的电场强度。
答案: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E可以通过公式E = kQ/r²计算,其中k是库仑常数,Q是源电荷,r是距离。
库仑常数k 的值约为8.99×10⁹Nm²/C²。
代入已知数值,得到E = (8.99×10⁹Nm²/C²) * (2×10⁻⁹C) / (0.1m)² = 1.798×10⁶N/C。
由于q点电荷为负电荷,电场方向与Q点电荷的电场方向相反,所以q 点的电场强度为E = -1.798×10⁶N/C。
3. 试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₀=10m/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m/s²。
求物体在4秒内通过的位移。
答案:我们可以使用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来计算物体在4秒内通过的位移。
其中,s是位移,v₀是初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值,得到s = 10m/s * 4s + 1/2 * (-2m/s²) * (4s)² = 40m - 16m = 24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试题设计试题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是能力要求的载体,复习迎考必须在训练、解题的氛围下操作。
当下,各种旧题、陈题、错题仍然活跃在中学课堂,“乱窜"于各种试卷,高质量试题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学生应试水平提高的重大问题。
负责任才能立于天地间。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下心来,精雕细琢了如下几组试题,希望这些试题能给各位同学带来惊喜和启迪。
试题基本上是原创,仅有极少量试题采自基层教师给我提供的外地试卷,我也作了力所能及的修改。
对于提供的每一道试题,希望各位同仁认真体会其意图,参研其设计的巧妙之处,并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诗经〃商颂〃殷武》中谈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这说明商朝A.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D.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对权力的高度集中2.年字从禾从人,为人负禾而归的象形字。
甲骨卜辞中有关‚受年‛的卜辞共597次,可分类统计于下:(见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商朝人频繁进行‚受年"占卜旨在祈盼A.人寿年丰 B.国泰民安 C.农业丰收 D.人民幸福3.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受年"、‚有足雨‛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在王朝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关系密切C.占卜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4.商代妇好墓出土贝6800多枚。
一些中小型墓,虽然没有青铜器随葬,却有贝随葬,有的墓随葬贝达数百枚。
这说明商朝时A.出现了专事买卖的商人群体 B.贝有可能是流通货币或个人财富的象征C.海产品在商朝消费量较大 D.贝是当时体现社会等级差别的象征5.‚诸侯有王,王有巡守‛(《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巡狩者,巡所守也‛(《孟子〃梁惠王下》),西周天子加强巡狩的真实目的在于A.加强王权 B.了解下情 C.巩固分封 D.考察臣僚6.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礼记〃王制》、《礼器》)‛的庙祧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保证宗族的蕃衍 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7.《四民月令》记载:在举行祖祢祭祀时‚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祖之前。
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
欣欣如也。
"材料表明中国古代①有尊祖敬宗的传统②封建迷信思想盛行③宗法观念影响深远④盛行饮酒祝寿的古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8.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而去美化宗族的‚温馨‛、‚和谐‛。
这是因为宗法制度①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②目的: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特点:建立的是大宗支配小宗的运行机制④影响: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左传〃昭公七年》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秦始皇琅邪刻石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三段材料表达的共同政治观念是A.君主专制集权 B.国家主权不可侵犯C.天下一统 D.王权无远不至10.《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表明西周实行的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C.贵族土地所有制 D.平民个人土地所有制11.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 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蠼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
这说明当时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12.《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称颂的是A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B.成都物产的丰富C.四川生态环境优美 D.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1 3.《荀子〃国富篇》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当时人们提高农业产量主要靠A.增加投入 B.改进农具 C.兴修水利 D.精耕细作14.《荀子〃王制》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中国得而畜使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丝字旁加一去字)、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
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中原市场形成 B.地区间的商贸往来频繁C.物物交换比较盛行 D.商人群体的活跃15.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
说明在这一时期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1 6.‚夫民,神之主也。
"(《左传〃桓公六年》)‚吉凶由人。
‛(《左传〃僖公十六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这些材料表明春秋时期A.神权观念日趋淡薄 B.荀子人定胜天思想流行C.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D.王权统治力量削弱1 7.上题题干中所述的这一观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纷起争霸 B.礼乐体系遭到破坏 C.社会变革加剧D.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18.《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
‛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1 9.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
"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20.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
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2 1.‚诗(《诗经》),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这实质上说明了A.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 B.文学艺术作品存在相互模仿的现象C.文学是艺术创作的唯一灵感来源 D.《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比较突出2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中国古代某一文学作品这样评价道:‚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词。
"后人评述这部作品,开辟并奠定了‚有名姓的艺术家的历史‛。
这说的是A.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春秋》 B.孔子搜集整理的《诗经》C.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 D.以浪漫主义见长的李白诗歌2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 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 D.废除世官制实行察举制2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 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25.敦煌悬泉汉简中见有5户登记了田产,其中郊谷县‚宜禾里公孙益,有田一顷四亩":郊谷县‚定汉里张到,田五十二亩‛。
从这两户田产数量看他们应属于A.地主 B.佃户 C.自耕农 D.商人26.《汉书〃成帝纪》载:‚遣使者循行郡国。
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三万,勿出租赋。
‛《汉书.哀帝纪》载:‚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皇帝下诏减赋的主要目的在于A.抑制土地兼并 B.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C.体恤百姓疾苦 D.减少百姓流亡数量27.《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日:‘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旨在强调A.重农抑商应是长久国策 B.耕织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具有先天的脆弱性 D.男女分工是农耕经济的基本特征28.‚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这里的‚三服官"和‚工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间手工业29.《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
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上述两者的思想共同点是A.实行国家思想统一 B.采用法家思想治国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禁绝一切学派思想30.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与开辟新航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都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都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都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都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3 1.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前不预知,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钱穆:《国史大纲》)这表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C.已失去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D.开始接受外朝官对其的监督32.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命运表明在汉武帝时期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 B.皇权与儒学之间尚存在隔阂C.儒学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 D.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33.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
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A.战事立功 B.才学品德 C.门第出身 D.皇亲国戚34.‚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散序进士》)这主要是因为 A.只有进士才能为官 B.进士考试难、录取率低C.进士在官场的同僚多 D.社会普遍认同进士的能力35.杜荀鹤诗云:‚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盛西川。
"《资治通鉴》中说:‚扬州富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