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时安排(2020年九月整理).doc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学科分析重难点及课时分配.docx

高中物理学科分析重难点及课时分配.docx

高中物理学科分析必考教材:高一:必修 1、必修 2、选修 3-1 、选修 3-2共十章选考教材:选修3-3 、选修 3-4 、选修3-5 (选一本,仙桃通常选 3-4 )章节考点所需课时重 难 点好一般必修一 1、知道参考系、质点的概念。

原理弄清楚第一章 运动 2 、区分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和加的描述 匀 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310变 速 直 线 运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动的研究。

4、理解 V-t 图像和 x-t图像并应用图像解决问题。

5、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

第二章 相互 1 、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掌握弹力、1、摩擦力是难点、作用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 静摩擦力易错不易计算方法。

掌握。

2、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2、重点是力的合成 3 、力的平衡是本章的重点,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动 与分解: 三角形法、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

正交分析法 (运用 184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及验证力的平行最多的方法) 10四边形定则。

3、整体法、隔离法 本章内容涵盖了多种解题方法而且应用广泛,如:整体 需要花时间较多。

法、隔离法、分解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每一种4、受力分析易漏 、 方法都必须熟练掌握,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受力分 方向错误。

析习惯。

第三章 牛顿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学,难度不大)、牛顿第三1、难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律,认识惯性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点。

定律2 、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 2、分析受力(正交决两类典型的动力学问题。

分解法)363 、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像、运动3、牛顿第二定律与 和力的关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的分析。

第一章、第二章与力综合。

必修二 1 、全方位理解运动和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1、难点:变速圆周第四章 曲线 题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学习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

高中物理学习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

高中物理学习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了解物理发展与科学家贡献,理解物理学科的历史演变;3. 能够运用物理公式进行问题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物理问题求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具备探究精神,敢于质疑和挑战,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物理示范课,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需采用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直接输出内容。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高中物理》进行选择和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力学部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冲量、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2. 电磁学部分: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电路等;3. 光学部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波动光学等;4. 热学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物态变化等;5. 现代物理部分:量子理论、相对论、原子核物理等。

教学大纲制定如下:第一学期:力学部分(1-4章);第二学期:电磁学部分(5-7章);第三学期:光学部分(8-9章);第四学期:热学部分(10-11章)及现代物理部分(12-13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每学期完成一个主题模块,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2. 每章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3. 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充分掌握各章节内容。

高中物理知识点分布及均课时

高中物理知识点分布及均课时

现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共计大约80课时运动的描述、几种力、几种运动第一章(前期力的分析是基础)共5课时1 重力 1课时2 弹力3 摩擦力 1课时4安培力 1课时5洛伦兹力 1课时6 万有引力 1课时第二章物体的平衡(正交分解、三角形法则)共6课时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课时2、平动和传动 1课时3、力矩和力偶 1课时4、力矩的平衡条件 1课时5、刚体平衡的条件 1课时6、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1课时第三章运动的描述(基础) 共4课时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课时2 时间和位移,速度 1课时3加速度 1课时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课时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三大定律)共5课时1 牛顿第一定律 1课时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 1课时4 牛顿第三定律 1课时5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1课时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牛顿三定律是研究力与运动的基础)第五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特殊运动)共4课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课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课时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课时4 自由落体运动 1课时第六章曲线运动 (特殊运动) 共6课时1 曲线运动 1课时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课时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课时4 抛体运动的规律 1课时5 圆周运动 1课时6 向心加速度 1课时7 向心力(会用到力的分解和合成,进而求向心力)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共3课时1 行星的运动 1课时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课时3 万有引力定律 1课时(一般会考察1个选择题,主要是和同步卫星相比较,大约占分值4分)第八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课时2 动量守恒定律(一) 1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二) 1课时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选修中会有一个动量守恒的大题8分)第九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共5课时1 追寻守恒量 1课时2 功3 功率 1课时4 重力势能 1课时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1课时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 1课时(力,电,磁中功能关系都会用到,作为工具)电场、磁场--基础知识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1-1第十章静电场(出1个选择题,占4分)共6课时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课时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 1课时4 电势能和电势 1课时5 电势差 1课时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电容器与电容 1课时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课时(和磁场相结合,出一个综合大题,大约18分)第十一章恒定电流共7课时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1课时2 电动势 1课时3 欧姆定律 1课时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 1课时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课时8 多用电表 1课时(会出实验题,大约占6分)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课时第十二章电磁波及其应用共1课时1、电磁波的发现 1课时2、电磁光谱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有时会出选择题大约占4分)第十三章,电磁感应共5课时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课时2、楞次定律 1课时3、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1课时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课时5、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1课时(一般会有1选择和1大题,主要考察电磁学及产生的运动,大约占22分)第十四章交变电流共4课时1 交变电流 1课时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课时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课时4 变压器 1课时5 电能的输送,高压输电(一般会有1个选择题目,大约占4分)(选择题,2011第20题)内部结构与能量关系第十五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及其热运动 1课时2、物体的内能 1课时3、固体和液体 1课时4、气体 1课时第十六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 1课时2 热和内能 1课时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课时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1课时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有时候会考个选择题,大约占4分但是会出1个关于气体运动及内能的选做题,占8分)光学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共4课时1、光的折射折射率 1课时2、全反射光导纤维 1课时3、棱镜和透镜4、透镜成像规律 1课时5、透镜成像公式 1课时第二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共3课时1、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1课时2、光的干涉 1课时3、光的衍射 1课时4、光的偏振(这两章一般会在选做题中出现,大约占4分)第三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 1课时2、原子核衰变 1课时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课时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四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 1课时2、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 1课时3、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裂变、衰变有时在选择题或选修中,占4分)第五章机械振动共4课时1 简谐运动 1课时2 简谐运动的描述 1课时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课时4 单摆 1课时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六章机械波共5课时1 波的形成和传播 1课时2 波的图象 1课时3 波长、频率和波速 1课时4 波的反射和折射 1课时5 波的衍射 1课时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简谐运动、机械波一般会考一个选择题或选修中的一问,大约占4分,和交变电流相联系)高一包括1-9章共计38课时高二包括后面章节共计42课时2012高考分析及总复习:力学占物理高考总分值的50%,电磁学占30%,光热占20%。

物理科活动辅导课时安排.doc

物理科活动辅导课时安排.doc

课时1—2:认识物理和力学(1)课堂内容:1、2、3、4、5、课后内容:1、认识物理(内容、历史、物理学家)认识摩擦力(实验2、3)认识大气压力(实验5、6)学习连通器的原理(实验8)学习如何填写科学日志(模块、功能)(课件1实验套装简介)自主学习实验1、4、7、9、10、11、12知识拓展:想一想没有了摩擦力,这个世界会怎么样?、11、物理科活动辅导课时安排一活动课时安排(1)20个基础指导课时由科学辅导老师利用课外或兴趣小组学习的时间,进行集中辅导。

(2) 20个课后兴趣课时由科学辅导老师指导学生回家或课外与同学一起自行完成。

(3)8个竞赛特训课时凡是被选拔参加市以上交流展示的同学,由科学辅导老师利用课外或兴趣小组学习的时间进行特训。

(4)1+1的模式上课20个基础指导课时与20个课后兴趣课时结合。

(5)按知识模块分配课时按知识模块分课时,不能以实验数量来平均分配课时。

(6)8个竞赛特训课时重点辅导针对竞赛的题型,往届的试题材料进行重点辅导,重点辅导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填写。

(7)结合科学日志进行辅导结合科学日志的内容安排实验内容和开展辅导。

二物理(1)内容:学习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物理现象的原理,以及基本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主要对象: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3)主要工具:近一百个物理配件(4)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物理现象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拓展自己的物理知识。

三物理基础指导课时安排课时3-4:认识力学(2)课堂内容:1、认识杠杆原理(实验18)2、认识液体的浮力(实验20)3、认识水的表面张力(实验21)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13、14、15、16、17、19、20、22、23、24、252、实验拓展:制作能用于称量物体重量的弹簧秤课时5—6:认识热学(1)课堂内容:1、认识分子运动(实验28)2、认识热辐射(实验32)3、认识热胀冷缩(实验36)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26、27、28、29、30、31、33、34、352、实验拓展: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入冰箱里冰冻,看看矿泉水瓶里的水结冰后是不是收缩了?课时7—8:认识热学(2)课堂内容:1、认识物质的熔化现象(实验38)2、认识物质的燃烧条件(实验40、41)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37、39、402、知识拓展:想一想为什么在野外用竹筒做饭,装有米和水的竹筒怎么就不会烧着呢?课时9—10:认识声学课堂内容: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咅(补充实验)2、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实验42)3、认识声音的传播(实验47)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43、44、45、46、482、实验拓展:自制“水杯钢琴”课时11-12:认识电磁学(1)课堂内容:1、认识串联电路(实验75、76)2、认识并联电路(实验77、78)(基础实验1)3、学习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实验79)(基础实验2)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72、73、74、80、81、82、832、完成基础实验日志“制作并联电路”3、完成基础实验日志“区分导体和绝缘体”4、实验拓展:探究如何制作水果电池课时13—14:认识电磁学(2) 课堂内容:1、制作简易的指南针(实验88)(基础实验3)2、 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牛磁(实验89)(基础实验4)3、 制作发电机认识磁生电(实验92)4、 制作风力电动车(实验97)(基础实验5)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84、85、86、87、90、91、93、94、 95、 96、 982、 完成基础实验日志“制作简易的指南针”、“制作电磁铁”、“制作风力电动车”3、 实验拓展:利用废旧的手表制作手表式的指南针课时15—16:认识光学(1) 课堂内容:1、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49)2、 认识光的折射(实验50)3、 认识白光的色散(实验51)(基础实验6) 课后内容:1、自主学习实验52、53、55、56、57、58、592、 完成基础实验日志“白光的色散”3、 实验拓展:制作七彩彩虹手电筒认识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实验54)(基础实验7) 认识凸透镜的倒立成像(实验66)(基础实验8) 认识望远镜的原理(实验70)自主学习实验60、61、62、63、64、65、67、 68、 69、 712、 完成基础实验日志“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凸透镜的倒立成像”3、 实验拓展:制作简易的单筒望远镜课时19—20:备考学习课堂内容:1、参赛的相关事项(注意事项、竞赛流程)2、 竞赛的分组(四项、三组)3、 竞赛试题结构(笔试、实验操作)4、 典型题目的分析与作答课后内容:完整操练一套题,模拟一场校内选拔赛四物理竞赛特训课时安排课时1 —2: 1、复习基本的力学知识2、 用不同的电子元件制作串联电路课时17—18:认识光学(2) 课堂内容:1、 2、3、 课后内容:1、3、用不同的电子元件制作并联电路1、 区分导体和绝缘体2、 制作简易的指南针3、 制作电磁铁4、 制作风力电动车1、 白光的色散2、 凸透镜的汇聚作用3、 凸透镜的倒立成像 竞赛题特训 课时3—4: 课时5—6: 课时7—8:。

高二物理进度表

高二物理进度表
高二物理进度表
教学进度安排
日期
教学安排
8月20日—8月26日
选修3-1电场——带电粒子的运动(一)(4课时)
8月27日—9月2日
选修3-1电场——带电粒子的运动(二)(4课时)
9月3日—9月10日
选修3-1恒定电流基础知识(一)(4课时)
9月11日—9月18日
选修3-1恒定电流基础知识(二)(4课时)
9月19日—9月26日
选修3-1电学实验(一)(4课时)
9月27日—10月10日
选修3-1电学实验(二)(4课时)
10月11日—月13日
选修3-1磁场安培力(4课时)
10月10日—10月14日
选修3-1磁场洛伦兹力(4课时)
10月17日—10月18日
选修3-1磁场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4课时)
10月19日—10月26日
选修3-2电磁感应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4课时)
10月27日—11月4日
选修3-2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大小的计算(4课时)
11月7日—11月11日
选修3-2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一)(4课时)
11月14日—11月18日
选修3-2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二)(4课时)
11月21日—11月25日
考试
选修3-2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三)(4课时)
11月28日—12月2日
选修3-2交变电流变压器(4课时)
12月5日—12月9日
选修3-2交变电流远距离输电(4课时)
12月12日—12月16日
磁场
12月19日—12月23日
恒定电流
12月26日—12月30日
电磁感应
1月2日—1月6日
交流电
1月9日—1月13日

部编本物理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9月)

部编本物理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9月)

部编本物理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及相关要求(9月)
根据部编本物理教材高一教学计划,以下是对9月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的详细要求:
教学计划
1. 第一周:
- 授课内容:物理基本概念和量的测量
- 知识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国际单位制、物理量和其测量-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单位制,并能够进行物理量的测量
2. 第二周:
- 授课内容:运动的描写和研究
- 知识点: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准确的描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 第三周:
- 授课内容: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
-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相应的问题
进度安排
1. 每周授课时间:5节课,每节课45分钟
2. 每周安排教学任务和作业任务,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3. 每节课结束后,留出一段时间进行课后作业的讲解和答疑
相关要求
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任务,并及时提交给老师
3. 学生需准备好课前所要求的研究资料和实验器材
4. 学校将定期进行检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以上是部编本物理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的详细说明,敬请学生和老师务必按照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和研究。

请密切关注后续的教学安排和通知。

谢谢大家的配合!。

高中物理新课教学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全套)

高中物理新课教学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全套)

高中物理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教科版必修一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教科版必修二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3-5课时内容和教学建议课时教学内容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自主学习校本专题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通过实验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碰撞现象。

经历碰撞前后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的猜想。

经历寻找碰撞中不变量的过程,领会实验的基本思路,感悟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提供实验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通过演示实验进一步理清实验思路和方法。

建议用气垫导轨、光电门进行实验,用Excel表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并得出结论将实验的基本思路和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学生基于文本的学习和讨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多样性2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通过实验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特别是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能根据条件安排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合作探究3 动量守恒定律(一)1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了解动量概念的建立,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的矢量性,并正确计算一维动量变化。

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

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

知道定律成立的条件。

可以用计算和作图两种方法求解动量变化。

注意内、外力随系统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通过一定量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动量守恒的条件,理解动量守恒。

动量概念的建立,动量和动能的区别4 动量守恒定律(一)2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动量不作计算要求进一步理解定律成立的条件,特别是内力远大于外力近似条件下动量守恒的运用,关注研究的对象、过程、方向的选择,规范解题步骤。

避免应用定律解过难、过繁的习题。

第25页5 动量守恒定律(二)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学期授课内容是人教版版选修3-1,如果时间上允许,将进行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

选修3-1,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电场、第二章电路、第三章磁场。

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从电荷、电场的角度来研究电学中的基本知识。

电路为第二章内容,其中要研究的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

最后一章为磁场,磁场和电场密切联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对本章内容起到良好的帮助。

二、教法、学法分析: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要求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

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出路在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进度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学科教学进度表高二物理组 2020年8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教学(2+)年规划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规划好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将来考大学,乃至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在此对高中学习中较为困难的物理学科,结合其课程安排及教学特
备注:每月都有配合年级整体安排的月考。

备注:每月都有配合年级整体安排的月考。

高三要进入全面的综合复习,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做大量的练习,还要经常的考试,即每次的考试与练习都要有收获,都有认真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基础,深化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