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精选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精选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精选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具有()三大职能。

A.信息、咨询、管理B.信息、咨询、监督C.调查、决策、管理D.调查、分析、监督【答案】B2。

()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服务职能E.检查职能【答案】A【解析】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

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

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是对统计功能的发展和提高。

3.我国统计工作,第一项法定的基本任务是()。

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C.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D.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答案】D【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4.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集中型B.分散型C.集中领导、分散负责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答案】D【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5.()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主系统,是全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主干。

A.政府统计系统B.部门统计系统C.民间统计调查组织D.企业事业统计组织【答案】A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依法管理统计、开展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独立B.半独立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D.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答案】A7.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体工商户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l万元以下的罚款。

2018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工作中,统计调查和( )是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

A.统计咨询B.统计监督C.统计分析D.统计实施【答案】C2.统计三大职能是( )。

A.调查、分析、设计B.信息、咨询、监督C.调查、信息、咨询D.咨询、设计、分析【答案】B3.我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2018年开展的经济普查是我国第( )次经济普查。

A.3B.4C.5D.64.统计调查制度按照调查管理方式划分,可以分为( )。

A.周期性调查制度、临时性调查制度和专项调查制度B.年度调查制度、季度调查制度和月度调查制度C.国家调查制度、地方调查制度和部门调查制度D.周期性调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专项调查制度【答案】D5.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是( )。

A.法人单位B.产业活动单位C.个体经营户D.居民住户【答案】A6.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 )位阿拉伯数字或者大写英文字母组成。

A.18B.16C.8D.9【答案】A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划分全社会( )的基础性分类。

A.经济活动B.生产性质C.经营类别D.产品属性8.《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划分为文化( )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两部分。

A.中介B.紧密C.核心D.辅助【答案】C9.农业统计范围涵盖( )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A.3B.4C.5D.6【答案】C10.现行农产品产量统计中,下列不计入农产品产量的是( )。

A.马铃薯B.秸秆C.玉米D.谷子【答案】B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单位名录库中,因新建、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发生变化的单位,应该( )调整一次名录库。

统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12、某时间数列各环比增长速度为一系列逐步递减的正数,则原时间数列长期趋势为()A、增长型B、下降型C、稳定型D、不确定型3、由未分组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A、a=4、某企业生产量逐年有所增加,1991年比1990年增加9%,1992年比1991年增加15%,1993年比1992年增加18%,则1990—1993年生产量增长速度的算式为()A、9%×15%×18%B、9%+15%+18%C、109%×115%×118%-1D、109%×115%×118%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C、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4.5%,6.7%,2.4%,则其定基增长速度为()A 、0.72% B、-99.28% C、114.18% D、14.18%7、某公司的工业增加值1994年到1999年间总共增长了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8、如果两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均小于1,那么逐年的增长量是()A、正数B、负数C、时正时负D、无法判断9、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指()A、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0、某厂各月初工人数的资料如下:元月份280人,二月份284人,三月份280人,四月份300人,五月份302人,六月份304人,七月份320,则该厂上半年月平均人数为()A、345B、300C、201.5D、29511、下列序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相对数时间序列C、时期序列D、时点序列12、在时间序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3、根据19952000年末商品库存量资料,计算该时间的平均库存量,应该采用的公式为()A14、假定某产品产量2004年比1994年增加了235%,则1995—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为()A、15、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C、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6、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增长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D、两者无直接代数关系17、总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18、以1980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开()次方。

时间序列分析各章奇数号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时间序列分析各章奇数号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9
第六章
6.1 答:一、利用序列图进行判断 二、利用样本自相关函数 k 进行平稳
性判断 三、 利用单位根检验进行判断
6.3 答:略
6.5 股价
38
24.32
39
23.1
40
23.7
10
第七章
7.1 参考答案: 说明:因为时间序列 (1B)(1 B4)Xt (14B4)at ,

Wt (1 B4 )Xt ,则 (1B)Wt (14B4)at ,该 模型是
2
函数,但对同一事物的变化过程独立地重复进 行多次观测,所得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则称这
种变化过程为随机过程;从数学角度看,设 E 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如果对于每一 个 e∈S,我们总可以依某种规则确定一时间 t 的函数与之对应(T 是时间 t 的变化范围),于是, 对于所有的 e∈S 来说,就得到一族时间 t 的函 数,我们称这族时间 t 的函数为随机过程,而 族中每一个函数为这个随机过程的样本函数(或 一次实现、现实)。
E
1j1i
(at
j
j0 i0
4at4 j )(atsi
4ats4i )
2(i 1
j
)
E
(at
j
at
s
i
a a 4 t j t s4i
a a 4 t 4 j t si
a a ) 2
4 t4 j ts4i
j0 i0
11
7.3 参考答案:B。 选择 A 的差分是针对长期趋势,而且趋势通 常为二次曲线的情形;
第九章
9.1 题参考答案:不正确。因为传递函数模型稳 定的要求同时包含两个部分。其一要求传递函 数部分的稳定性,其二要求干扰项部分的平稳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5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5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5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某厂家声称其该批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了99%,商场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决定是否收货。

A.相关分析B.典型分析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2.“工人”是一种职业,它是( )。

A.定性变量B.定量变量C.定性数据D.定量数据3.在观察新药的有效作用时,研究人员搜集的数据是( )。

A.一手观测数据B.二手观测数据C.一手实验数据D.二手实验数据4.众数常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它( )。

A.不适用分类数据B.不适用严重偏态的数据C.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D.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5.某支股票2015年6月份收盘价的最高值为46元,最低值为26元,平均值为30元,方差为36,则该股票6月份收盘价的离散系数为( )。

A.1.2B.0.2C.0.8D.0.37.统计量用来描述( ),它是样本的函数。

A.样本的数量特征B.样本的品质特征C.总体的数量特征D.总体的品质特征8.假定1亿人口的国家与100万人口国家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1‰的人口推断总体的平均年龄,则抽样标准误差( )。

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9.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 )。

A.估计量没有任何偏差B.估计量的方差最小C.估计量的值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D.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13.在确定样本容量时,其大小会随着( )。

A.总体标准差的增大而变小B.允许误差的增大而变小C.推断把握程度的提高而变小D.推断精度的提高而变小1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1/4,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必须增加到原来的( )。

A.4倍B.16倍C.4/3倍D.16/9倍16.根据乘法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解时,若没有季节变动,则各期季节指数( )。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强化试卷及答案六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强化试卷及答案六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强化试卷及答案六含答案1、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 )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水平D、增长速度2、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静态平均数3、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C )A、12项B、16项C、17项D、18项4、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 B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6、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 C )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7、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8、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 A )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9、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0、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 )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D )A、7.1%*3.4%*3.6%*5.3%B、(7.1%*3.4%*3.6%*5.3%)-1C、107.1%*103.4%*103.6%*105.3%D、(107.1%*103.4%*103.6%*105.3%)-112、平均增长速度是(D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3、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D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4、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累计增长量D、各期逐期增长量15、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 )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16、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 B )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 A )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8、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A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19、累计增长量等于( A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20、增长1%的绝对值是( D )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1、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绝对数时间数列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 )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CE )A、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4、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5、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 ABD )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6、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7、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1次方根8、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9、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BCDE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AB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1、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CE )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 ABD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量E、增长速度1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 ABCE )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BCD )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5、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 CD )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动态序列中的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时期序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是可以相加的。

√3.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某一段时期达到的水平。

×4.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在时间间隔上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5.用各年人口出生率编制的时间数列是平均数时间序列。

×6.通过时间序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7.时期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8.编制时间序列时,各指标的经济内容可不一致。

×9.相邻两项的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10.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单算术平均法”。

√11.相对数时间序列求序时平均数时,根据所给数列简单平均即可。

×1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3.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可得最初水平。

√14.平均发展速度是将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简单平均而得的。

×15.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标志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16.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列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7.间隔相等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法。

√18.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19.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序列属于时期数列。

×20.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并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1.在时点序列中(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含答案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 (2012年1月)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
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B) (2011年10月)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分配数列
D.平均数数列
3.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 (2010年10)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4.累计增长量( A ) (2010年10)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
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
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
5.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C )(2009年10)
A.140万元
B.150万元
C.160万元
D.170万元
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2009年10)
A.商品库存量
B.商品销售量
C.平均每人销售额
D.商品销售额
7.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2009年10)
A.时期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8.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2009年1月)
A.可以相加
B.不可以相加
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
D.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
10.某校学生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则2004-2007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2008年10月)
A.8%+15%+18%
B.8%×15%×18%
C.(108%+115%+118%)-1
D.108%×115%×118%-1
二、多项选择题
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ABD) (2012年1月)
A.序时平均数
B.动态平均数
C.静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
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BD) (2011年10月)
A.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以上都对
3.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BC ) (2011年1月)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最小平方法
D.几何平均法
E.首末折半法
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 (2010年10)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
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
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C )(2010年1)
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B.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前期水平除以100
D.后期水平乘以1%
E.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
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C )(2009年10)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
B.调和平均法
C.方程式法(累计法)
D.简单算术平均法
E.加权算术平均法
7.增长速度( ADE )(2009年1月)
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
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D.等于发展速度-1
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8.序时平均数是( CE )(2008年10月)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
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D.由变量数列计算
E.由动态数列计算
三、判断题
1.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F) (2012年1月)
2.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F) (2012年1月)
3.几何平均法是计算动态平均数的,不能用来计算静态平均数。

(F) (2011年10月)
4.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不受计算期时间长短的制约。

(T) (2011年10月)
5.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得到的趋势方程也不同,但趋势预测值不变。

( T ) (2011年1月)
6.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T ) (2010年10)
7.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 T ) (2009年10)
9.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 T )(2008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