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化疗的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起 病急 、 来势 l 险 、 x 变化快 , J 易造成失血性 休 克和循环衰竭 而危 及牛命 , 如能进行有 效的止血治疗及认 真细致的护删 , 叮使患
肝硬化 门静脉 高压 引起的 上消化道 出血 , 需要三腔气囊管 压迫止血的患者 , 熟练 的 操作和插管后 的严 密观察 , 细致 的护理能 够达到止 血效果 。因此 在插 管前 检 查有 无漏气 , 插管过程 巾必须严 密观察 出血是
少活 动 , 吐时取侧 卧 位 以免误 吸 , 即 呕 立
体, 当胃管 内无血性内容物抽出或粪便转黄 时, 可拔管 。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 死。拔管前先口服液体台蜡 2 3 , 0~ 0应定 期 门诊 随访 ,
积极治疗 原发病 。
小结 : 消化 道 出血 多发 病 急骤 , 上 以
管是非常 重要 的。其余 病例 所发 生 的 出 血在透析后或拔 管后 , 可能 与使用肝 素 以 及血液灌流 吸附血小 板有关 , 与尿毒症 也 患者凝血 功能 障碍有 关 。出血通 过压 迫
输 血 及 其 他 血 液 制 品 z 腔 二 囊 管 压 迫 止血 的 护 理 : 抢 救 对
颈内静脉穿 刺置 管术 , 其部 位开 放 、
固 定 、 流 量 充 足 、 管 后 活 动 受 限 制 , 血 置
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 随之而引起 的并 发 但
症 也 有 所 增 加 。 19 99年 4月 ~ 0 9年 3 20
月收治 行 颈 内静 脉 穿刺 置管 术 患者 73 5
者转危为安 , 高治愈率 , 提 降低病夕 率 , E 从
而达到康复 的 日的。本组 9 3例 卜 消化 道 大出血在积 极救 治 的同时 护理 人员积 极 配合医护人员 的救 治 , 严密观察并通 过以 上各种护理措施 , 抢救成功率 10 0 %。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意义。
方法:对我院30例患者展开研究,应用颈内静脉建立长期留置导管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
结果:所有30例患者经皮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插管顺利完成。
住院期间,颈内静脉长期置管血流通畅,血流量>200ml/min。
早期并发感染患者1例、血栓形成2例、导管脱落1例,经过针对性干预后,已处理妥当。
结论:对颈内静脉长期留置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令人满意,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护理对于需要长期维持性透析而又无法应用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而言,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来实现血液净化,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更加广泛带给患者更小的痛苦,提升了血液透析的技术水平[1]。
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对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后的科学护理措施,此次就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共30例实施血液透析且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可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报道入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共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
包括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为46-82岁,平均为(57.32±6.3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2例,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性肾损害3例。
患者多次内瘘术后失败,无法再行建立内瘘术需要长期性留置颈内静脉导管。
导管使用时长为10-48个月,平均为(20.48±4.93)个月。
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署相关协议。
1.2方法所有患者所应用的导管均为美国Tyco公司提供的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右侧颈部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置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为Seldinger 技术及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建立皮下隧道后,保持隧道内导管的良好弧度以防止出现导管的弯折,在出口位置做好固定覆盖,用透明贴膜封住固定,内部通过肝素封管。
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常规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是以一种带cuff(涤纶套)的双腔导管作为透透析通路,由硅胶或聚氨基甲酸酪等制成,质地柔软、光滑,通常置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cuff置于皮下,与皮下组织联合牢固,使导管不易脱出,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皮下隧道感染,使导管留置时间延长。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插管及透析间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随时保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每周定时换药两次。
3、保持无菌敷料完好覆盖于出口处及外露部分的导管,保持导管部位的敷料干燥,减少感染机会。
4、透析导管只用于透析治疗,不可使用于输液或其他治疗。
5、加强卫生安全宣教,给患者解释保持透析导管无菌的重要性,注意管路的自我保护,指导患者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活动时及穿衣时注意保护管路防止被刮蹭或脱出。
建议患者不要淋浴,洗澡时注意保护敷料,不要淋湿。
禁止游泳。
6、插管后妥善固定导管,注意有无脱出现象,防止意外拔管。
7、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查血象。
8、注意管路通畅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
(二)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1、导管堵塞主要与导管内血栓形成有关,严禁强行冲管。
并密切观察有无相关栓塞的并发症。
2、导管相关性感染局部有污染时(渗血、渗液、出汗多时)及时换药。
(三)封管的护理1、物品准备空针、生理盐水20ml、无菌手套、治疗巾、方纱巾、肝素钠12 500U、肝素帽、无菌治疗巾。
2、方法(1)两端用空针抽出原有封管液,直至引出血液(2m1)。
(2)用生理盐水冲入中心静脉,每管10ml。
(3)肝素钠2m1十生理盐水2ml、动脉端1.2ml、静脉端1.3ml(精准注入)。
(4)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5)整个操作过程应戴无菌手套完成,并使用无菌治疗巾。
三、主要护理问题(一)知识缺乏与缺乏管路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血栓、感染。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

[ ] 隋方. 5 外科病 人肠内营养支持 的护理 [] J. 肠外与肠 内营养 ,0 29 20 ,
( :2 — 2 . 2) 1 7 1 8
c te raiaJ . n M d 2o ,4 :8 — 9 . aht i t [ NE d J e ,0 3 3 8 59 5 5 ez o J [ ] 董叶, 9 丽陈坤_ 科术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 险因素的调查 夕 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0 74 ( )5 5 5 7 J. 20 ,2 6 :6 — 6 .
恶性 肿瘤 患 者 治疗 周期 较 长 ,常需 要 综合 治 疗 , 局 部红 、 、 肿 疼痛 、 静脉 炎。随 即拔 管消炎 。
由于静脉输注 ; 尤其是化疗药物损 伤血管 , 引起静脉 1 方法 ①置管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的评估 : . 2 操作
炎、 皮肤 损 害 、 组织 坏 死等 , 重影 响康复 期 治疗 及患 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穿刺置管的顺利进 严 者 生活质 量 , 甚至 引起 医患纠纷 。 因此 , 选择 最佳 静脉 行。②置管方法 : 患者取仰卧位 , 肩下垫一 5m lc c x0m
通路 及规 范 管理 方案 显 得尤 为 重要 。然 而 , 目前 恶 性 厚 的小枕 , 颌上抬 , 下 头后仰 , 面部尽量 偏 向左 侧 , 右 使
肿 瘤患 者 静 脉 置 管 ( V 主 要 集 中在 置 管 方 法 的改 颈部充分暴露并使皮肤绷紧,四肢平放,并嘱患者放 C C) 进, 并发 症 的预 防和 处理 以及 留置期 问的维 护 等 。对 松 。取 胸锁 乳突肌 的胸骨 头与锁 骨头及 锁骨 上缘共 同 于肿 瘤患 者静 脉通 路 的选 择 、实施 以及 规 范化 管理 , 构成 的三 角形 顶 点 往下 05m一 . m处 为 穿刺 点 , .c 1 c 0 相 置管 成 功 与否 , 体 位 起 关 键 作用 , 管 后 的细 心 护 当于 平喉 结下 05 1 c 处 , 外动 脉 的外 侧 , 锁乳 其 置 . .m ~ 0 颈 胸 理 , 通 畅输 液和 保 留深 静脉 管 的时 间 长短起 着 至关 突肌 的内下缘【 对 t 用安尔碘 消毒 颈部皮 肤 , 毒皮肤 J 严格 消 重要 的作用 。 院在提 高颈 内静脉置 管成功率及其护理 范 围大 于敷 贴 面积 。 我 常规局部 麻醉后 , 手食指 摸到颈 左
20例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留置 导 管 完 全 可 以如 自体 动 静 脉 内瘘 一样 长 期 使 用 , 除 患 消 者 紧张 、 虑 心理 , 合插 管 。术 前 洗 头 、 浴 , 洁 皮肤 。 焦 配 沐 清 2 2 术后 护理 术 后 严 密 观 察 伤 口情 况 , 渗 血 时用 无 菌 纱 . 有 布 局 部 按 压 , 时 更 换 敷 料 , 持 伤 口敷 料 干 洁 。每 日观察 穿 及 保 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 。
( 6c 带 涤 纶套 双 腔 导 管 , 用 s lig r 术 经 皮 右 颈 内 3 m) 应 e ue 技 d
2 3 1 导 管血 流不 畅 ..
本组发 生 1 6例 次 , 为 隧 道 进 入 颈 内静 脉 处 呈锐 角致 血 流 不畅 。拔 管 后 重 新置管 , 流通畅 ( 是 首例置 管经验 不足) 血 这 。6例 次 调 整 体 位后血液通畅 , 可能 是 导 管 头 靠 壁 所 致 。5例 次 导 管 不 畅 , 通 过 调 低 血 流 量 和 变 换 体位 , 流 通 畅 , 能 是 血 流 量 过 大使 导 血 可 管 头 部 负 压 增 加 , 管 头 靠 壁 所 致 。 6例 次 血 流 不 畅 是 导管 导 内血 栓 形 成 , 溶 栓 处 理 后 , 管 恢 复 通 畅 。 经 导 2 3 2 导 管 内血 栓 形 成 .. 本组发生 6 次 , 含尿激酶 1 例 用 万
液 透 析 血 管 通路 的护 理 。方 法
必要 性 及优 缺 点 , 除 患 者 紧 张 、 虑 心理 , 病人 真 正 理 解 医护 患三 方 需要 互 相 配 合 。 2 术后 护 理 : 消 焦 让 ) 术
【 要 】 目的 摘
后 严 密 观 察伤 口情 况 , 严格 每 次透 析 的无 茵操 作 , 范每 次 透 析 后 的抗 凝 封 管 。 3 并 发 症 ( 管 血 流 不 规 ) 导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
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医疗器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为医疗人员提供持续的静脉输液支持,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或者是化疗等治疗的病人来说,其作用尤为显著。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非常普及,一旦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插入,这意味着这种设备很可能在病人的血管中就会停留很长时间,因此它需要较高的应用技能、安全控制及护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常用的方法是经颈内静脉插入,插管前要首先坐位体位或是仰卧位,仰头并向对侧旋转,并使用无菌巾消毒颈部,然后在插入部位准备好穿刺针和导管,穿刺穿透承鼻耳基底肌上方,照像定位。
插管者需保持呼吸镇静,将导管插至最适合患者体格的深度。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输液,但每一次的输液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执行,并且在输液之前都应该检查一下导管是否插入准确,是否有泄漏。
病人需要每天检查导管口和插入部位是否干燥,干净,并使用无菌纱布(干的)或者透明敷料贴,每周护理行皮肤消毒。
在整个过程中,护理师应该密切关注病人的动态变化,包括病情的变化、血流动态情况等。
常见问题如导管远端出血、
感染可能会出现,导管脱落、漏液、压迫感亦有可能出现。
护士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现代医疗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我们也应该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尤其是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反应,及时调整措施。
当然,在工作之余,也应该注意个人健康,减轻自身的负担,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从而保证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服务。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插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插管的护理摘要:血液透析作为急性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及维护血管通路。
颈内静脉作为头颈部最大的静脉,具有充盈好以及管径粗大等特点,尤其右颈内静脉与头臂、上腔静脉几乎成一条直线,因而容易插管成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测量中心静脉压、输注化疗药物、血液透析以及胃肠外营养等多种治疗。
现阶段,作为临床上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的颈内静脉留置插管,因其存在感染、出血以及血栓堵管等因素,加上其位置极其容易受到患者颈部活动的影响,从而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及功能。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确保其功能充分地发挥,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插管;血液透析;护理措施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上多选择颈内静脉或股静脉作为临时通路,主要用于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初期治疗。
颈内静脉留置插管与股静脉留置插管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置管保留时间长、血流量大、下肢活动不受限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多种特点,同时也不会对腹膜透析及肾移植造成影响,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1]。
但是由于该种置管技术对于医护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以减低出血、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现对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术前护理在颈内静脉留置插管前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介绍治疗目的、具体方法以及需要配合要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解除其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置管操作。
2 避免感染护理在颈内静脉留置插管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因静脉留置而导致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同时其也是造成导管废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避免感染的护理措施如下:2.1 掌握正确换药方法在颈内静脉留置插管护理中换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正确的换药方式能够有效地延长置管时间以及预防感染。
现阶段,在临床上换药方法主要采用的是0.5%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并采用无菌敷贴进行固定,避免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换药时间为3次/w。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摘要】目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周密观看皮肤隧道开口处的转变,正确利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延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利用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的关键。
方式将本科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
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0~80岁。
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多囊肾2例。
进行上述护理与观看。
结果通过12例病例有效的护理与观看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利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
结论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能够为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患者迅速成立血管通路,减少穿刺痛楚,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患者乐于同意,而适本地护理是保证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正常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护理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用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热塑性,在体温下变软,幸免僵硬和不规那么致使血管内皮损伤而减少血栓形成。
它是带涤纶套的双腔管,涤纶套可确信导管长期留置皮下,不需要长期缝合,而双腔管的静脉端在动脉端下数厘米,如此能够减少血液的再循环并避免头在负压下吸附在血管壁上而引发血流量不足。
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能够为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患者迅速成立血管通路,减少穿刺痛楚,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患者乐于同意,而适当的护理是保证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正常利用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本院自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共为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男7例,女5例;年龄40~80岁。
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多囊肾2例。
置管方式置管前做好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刻、血生化等,置管在放射科介入室进行。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于正中位,以右胸锁乳突肌内缘环状软骨水平,颈内动脉搏动最显著之右边旁开处作穿刺点,局麻穿刺处及皮下隧道处,穿刺针探及静脉后将导丝从穿刺针芯关入,在导丝出口处做一个长的皮肤切口,然后在同侧锁骨下3 ~4cm处做长1~2cm的皮肤切口,用隧道针在切口间做一皮下隧道,把双腔管从锁骨下隧道口放入,从另一隧道口拉出,管道涤纶套距隧道口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化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经验。
方法对189例需要化疗的患者进行
颈内静脉置管。
在置管前、中、后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予以精心护理,有
效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结果 189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4~93天,
留置导管阻塞24例,导管感染13例,血肿5例。
结论颈内静脉建立化疗通路
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滑脱等并发症,
对于需反复化疗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方案。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化疗护理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从静脉输入。
我科使用颈内静脉导管给药,既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少了痛苦,又提高了
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易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
现对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予
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科从2007年7月共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89例,患者年龄
17~71岁,平均46岁;其中食管癌57例,贲门癌30例,肺癌39例,宫颈癌9例,乳腺癌41例,其他肿瘤13例。
导管留置4~93天。
1.2 置管方法置管前做好相关检查,置管在无菌操作室进行。
患者取肩高头
低仰卧位,头转向左侧,充分暴露右颈部。
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及锁骨
构成的三角形定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左手触及颈内动脉搏
动后,向内推颈内动脉,穿刺针对着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呈45度角向后稍向外
方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
刺入静脉后见回血,血液呈暗红色,固定穿刺针,引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接入导管,抽出钢丝,导管留置11-13厘米。
见回血通
畅时注入肝素生理盐水,用肝素帽封闭管口。
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
10天后可拆除缝线。
2 结果
189例颈静脉置管中,发生导管脱落17例,导管堵塞24例,局部感染13例,穿刺点渗血、血肿5例。
血栓形成2例,局部疼痛11例,误穿颈动脉2例。
穿
刺失败17例。
留置时间为4~93天。
首次穿刺成功172例,17例穿刺失败后改
换为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术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1%。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置管的目的和优点,操作
过程,安全性,成功例子,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
预先沐浴,
清洁皮肤。
3.2 置管中的护理置管在无菌操作室进行,严格按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进行,准确选定穿刺点,争取一针成功,避免误穿动脉,减少穿刺失误给病人带来
的痛苦。
3.3 置管后的护理置管顺利完成,注入肝素生理盐水,用肝素帽封闭管口,
夹闭管道,此时颈内静脉内的压力是负压,应注意不要将夹子打开,防止空气进
入体内。
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后再覆盖3M透明敷贴以加强固定。
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10天后可拆除缝线。
3.4 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
3.4.1 导管脱落每天输液前后认真检查置管处缝线是否牢靠,妥善固定。
同
时加强对病人的宣教工作,强调保护导管的重要性。
如导管有少部分脱出,严禁
送入导管脱出部分,确定导管仍在上腔静脉内可重新更换敷贴。
3.4.2 局部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术后嘱患者注意
自我保护,避免去公共场所,保持穿刺局部干燥,避免淋浴。
输液前后在导管末端的肝素帽上用5%碘伏严密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敷料整洁。
穿刺点敷贴常规每5~7天更换,换敷贴时,用胺尔碘消毒待干后覆盖敷贴。
一
旦发生感染,敷贴每天更换一次,视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3日,若无好转,需
行拔管,观察。
发现潮湿则及时更换。
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暂且无需拔管,应局部每天换药;如患者并有体
温升高等感染情况,应立即行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拔
除导管。
拔管24~48小时后,可选其他部位重新置管。
3.4.3 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加强穿刺技术训练,争取1次成功,减少血管损伤。
应专管专用,尽量避免经导管采血。
采用正确方法封管,一旦发生堵管可用
尿激酶溶栓。
3.4.4 局部渗血、血肿形成,局部疼痛提高穿刺技术;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如反复穿刺或和误入动脉的患者局部加压按压10分钟以上,局部可给予冰
袋冷敷。
一般均可以缓解,必要时可用止痛药。
3.5 拔管后的护理拔管时应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纱布按压拔出,拔管后应
加压压迫15分钟以上,到不出血为止,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拔管后24小时内
禁止淋浴。
4 结论
为了有效的发挥使用颈内静脉置管的作用,护士须严格无菌操作,精心护理,避免感染、栓塞、滑脱等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对于需要反复化疗的患者更
是一种理想的保护静脉、减少反复穿刺痛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91.
[2]闫秋利.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联合可来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
报,2008,25(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