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表定义
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

借或贷是一种记账符号,它蕴含有“增"或“减”的现实含义,但又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会计科目的借或贷,是不是增或减的含义,是与会计科目的本质内容相关联的,可以以会计要素来区别,会计科目主要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或费用)类。
它们有以下规律:(1)资产类、成本(或费用)类的会计科目的借方是增加的含义,贷方就是减少(或结转——成本或费用)的含义;(2)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负债类的会计科目的借方是减少的含义,贷方是增加的含义(正好与(1)项相反)。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资产类1.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2.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5。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
即:赊销。
6.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7.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8.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9.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0. 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

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借或贷是一种记账符号,它蕴含有“增”或“减”的现实含义,但又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会计科目的借或贷,是不是增或减的含义, 是与会计科目的本质内容相关联的,可以以会计要素来区别,会计科目主要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或费用)类。
它们有以下规律:(1)资产类、成本(或费用)类的会计科目的借方是增加的含义,贷方就是减少(或结转——成本或费用)的含义;(2)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负债类的会计科目的借方是减少的含义,贷方是增加的含义(正好与(1)项相反)。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资产类1.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2.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 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5.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
即:赊销。
6.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7.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8.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9.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0. 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会计科目表 2023

会计科目表 2023
【实用版】
目录
1.会计科目表的定义与作用
2.2023 年会计科目表的主要内容
3.2023 年会计科目表的变化和特点
4.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影响
正文
一、会计科目表的定义与作用
会计科目表,又称会计科目分类表,是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科目进行系统分类、归集和编排的表格。
会计科目表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对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重要作用。
二、2023 年会计科目表的主要内容
2023 年会计科目表分为两大类: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反映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和权益。
负债类科目主要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反映企业需要履行的经济责任和债务。
三、2023 年会计科目表的变化和特点
1.新增了一些科目,如“研发支出”、“绿色债券”等,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2.调整了部分科目的归属,使科目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增加了一些科目的明细科目,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细化程度。
四、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影响
1.企业需按照新的会计科目表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和准确性。
2.会计人员需要学习和熟悉新的会计科目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税务部门也将根据新的会计科目表进行税收征管,企业和会计人员需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
会计科目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会计科目表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会计科目表 概述
02.
资产类会计 科目
03.
负债类会计 科目
04.
权益类会计 科目
05.
损益类会计 科目
06.
编制和使用 会计科目表 的注意事项
会计科目表的编制流程:确定会计要素分类标准→确定经济业务内容→确定会计科目 名称→确定产类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形成的债权
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 货款等 其他应收款: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已经报销但尚未偿还的备用金等
权益类会计科目
04
实收资本类
定义: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是企业注册 资本的主要来源。
分类:按照投资者的身份不同,实收资本可以分为国家资本、集体 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记账方式:实收资本的记账方式一般采用“借入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具体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权益类会计科目的核算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企业所有 者权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损益类会计科目
05
收入类会计科目
定义:记录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分类:按照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
确认条件:收入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 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 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相关 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核算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会计各科目表说明和解释

会计科目表按经济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六大类,具体如下:1.资产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资产增减变化,提供资产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我国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现金: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企业如有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3)其他货币资金: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等。
(4)短期投资:该科目核算的是投资期限小于或等于1年的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5)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该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持有的短期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
短期投资应按照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计量,当总市价低于总成本时,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应收票据: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7)应收股息: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及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
注意:企业应收被投资单位的利润,以及购入股权投资时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购入债券投资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也在本科目核算。
(8)应收账款: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9)其他应收款:该科目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10)坏帐准备: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
会计科目定义一览表

會計科目定義一覽表
98.06.30修訂
性質相近 會計科目 歸屬類 子目 代號(4碼)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人工 1008 費用類 1009 1901 1902 1904 2700 2800 3100 1801 水電類 1802 1400 運輸 3201 費用類 3202 1100 1300 1500 1700 2000 業務 2100 費用類 3000 8801 8803 8809 8811 2400 2501 2502 折舊及 2503 攤銷類 2504 2505 2599 1200 1600 1903 1999 2200 8802 8804 8805 其他 8806 費用類 8807 8808 8810 8812 會計科目名稱 薪資 應稅加班費 免稅加班費 舊制退休金 新制退休金 年終獎金估列 獎金估列 員工紅利 外包薪資 勞保費 健保費 人員保險費 伙食費 職工福利 訓練費 水費 電費 運費 進口費用 出口費用 租金支出 旅費 郵電費 廣告費 交際費 捐贈 佣金支出 樣品費 勞務費 消耗用品 客服售後服務費 折舊 專利權 電腦軟體 商譽 專門技術 電力線路補助費 其他 文具用品 修繕費 設備保險費 其他保險費 稅捐 包裝費 雜項購置 書報雜誌 燃料費 保全費 服裝費 加工費 研究實驗費 定 義 說 明
8813 測試認證費 8899 其他 其他無法直接歸屬至各項已列科目者 **會計科目Oracle代碼共4碼--主科目4碼+子科目4碼
正職員工薪資之本俸、津貼、勵勤獎金及員工負擔之勞健保費等支出 正職員工因業務需要加班所支付之超過46小時加班費支出 正職員工因業務需要加班所支付之46小時内加班費支出 每月按舊制退休金辦法提列之退休金 每月按薪資之應稅所得提列6%退休金(94.7.01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提撥) 每月正職員工按應稅薪資,外包員工按人力公司開立發票金額提列之年終獎金估列費用 所有獎金支出之估列 員工紅利之估列 對人力派遣公司派遣之直接外包投入生產員工薪資之本俸、津貼、勵勤獎金及加班費等支出 公司僱主每月應負擔之員工勞保費 公司僱主每月應負擔之員工健保費 員工之保險費 每月支付員工之伙食津貼,其最高限額不得超過$1800 依職工福利條例每月從營業收入總額之千分之一及下腳收入之百分之四十 營業收入總額之千分之一及下腳收入之百分之四十提撥金額 營業收入總額之千分之一及下腳收入之百分之四十 公司為培育員工,辦理或指派參加與公司業務相關之訓練活動之支出 公司因營運須耗用之自來水費 公司因營運須耗用之電費 運送貨物之運費及快遞費等支出 凡因營運所產生運送產品之進口相關費用等支出(僅限於製造部門關費用等支出(僅限於製造部門) 租用停車場、廠房及運輸車輛等支出 出差旅費及公里補助之支出,須提示國內外出差報告單及相關文件等 係郵資、電話費之支出 為推銷商品刊登報章雜誌之廣告、其他廣告宣傳費用及刊登人事廣告等支出 因業務需要招待客戶之餐費及禮品饋贈等費用 凡對各項公益、慈善、文教團體等捐獻 支付代理商、代銷商等銷售或仲介之佣金等 免費贈送客戶之打送樣品費用,如業務單位之贈送客戶或研發單位按照新產品開發之打送樣費 凡支付律師、會計師、建築師、顧問費、專利申請服務費等之支出 顧問費、 顧問費 生產過程中所消耗之用品,如潤滑油、柴油、消耗性零件等支出 係產品售後保固之相關費用 固定資產按耐用年數提列之折舊費用,目前採用直線法(平均法)提列之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或使用年數攤提之專利權費用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或使用年數攤提之電腦軟體費用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攤提之商譽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或使用年數攤提之專門技術費用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或使用年數攤提之電路補助費用 係按法定享有年數或使用年數攤提之其他無法歸屬至各項已列攤提科目者之費用 一般辦公使用之文具消耗用品之支出,如文具、報表紙、碳粉匣及色帶等 凡因維持資產之使用、或防止其損壞或維持正常使用而修理或換置之支出(屬於經常們性質之 固定資產之保險費 除固定資產及員工保險費以外之其他保險費 公司所有資產課徵之房屋稅、地價稅、牌照稅及各項合約印花稅等支出 包裝用之材料、包裝袋、紙箱、打包帶、膠帶及標籤等支出 凡耐用年限不及二年或支出金額不超過新台幣八萬元 新台幣八萬元者之購置用品支出 新台幣八萬元 購買與業務相關之書報雜誌等費用 因營運所消耗之燃料費 因營運所產生之保全費用 員工之制服費 加工處理之支出--無法直接歸屬產品料號 --無法直接歸屬產品料號 -可直接歸屬產品料號者, 以開立委外工單方式→帳入OSP 勿填於此) OSP, (可直接歸屬產品料號者, 以開立委外工單方式→帳入OSP, 勿填於此) 為改進生產技術、發展新產品而支付之材料費、實驗儀器費、消耗用品、樣品及研發階段之測 試認證費用等 為銷售產品而支付之測試及認證等之費用
财务会计科目表

财务会计科目表
财务会计科目表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所需要使用的各种会计科目的清单。
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各项收支进行分类和归纳,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财务会计科目表:
1. 资产类科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
2. 负债类科目: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等。
3. 权益类科目:包括股本、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
4. 成本类科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5. 损益类科目:包括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销售成本、营业外支出等。
6. 其他类科目:包括税金及附加、其他应付款等。
以上列举的仅是常见的几个大类,实际上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特
点和需要,都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进行衍生和扩充。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必须遵循
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科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营发展
的需求。
总之,财务会计科目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企
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管理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该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和使用,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会计大白话科目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会计大白话科目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会计大白话科目表是财务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
它是整个会计体系中的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会计科目表是指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等方面划分的各项会计科目的分类表。
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日常的财务记录和报告。
通过会计科目表,企业能够将所有的财务交易和业务流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和分类。
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等。
会计科目表的分类是按照财务报表的结构和要求进行划分的。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定制,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殊要求。
会计科目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准确的会计科目表可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高效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它是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的基础。
合理的会计科目表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可靠,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同时,它也是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基础。
有了合理的会计科目表,企业可以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会计科目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还是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的基础,并为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增长,会计科目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未来的发展中,会计科目表将继续适应企业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让文章的逻辑思路更加明确和有条理。
本文将会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会计大白话科目表的重要性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科目表定义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施工企业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即存放地点和用途均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的货币资金。
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 包括企业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应收利息是指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这部分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
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则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不需要单独核算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发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是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原料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
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价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也就是非衍生金融工具。
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等} 。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 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 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在建工程正在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
工程物资是指用于固定资产建造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玻璃等),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例如飞机的引擎)等。
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入在建工程项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
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 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
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负债类:短期借款是借款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商品购销活动和对工程价款进行结算因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发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票据的持票人,它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付票据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付票据和不带息应付票据两种。
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贷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 奖金, 津贴, 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 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其经营所得依法缴纳各种税费。
这些应缴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计提,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该上缴国家暂为上缴国家的税费)。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获得投资收益是出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初衷。
企业在宣告给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时,一方面将冲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形成“应付股利”这样一笔负债; 随着企业向投资者实际支付利润,该项负债即行消失。
其他应付款指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等。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
长期应付款是在较长时间内应付的款项,而会计业务中的长期应付款是指除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多种长期应付款。
主要有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等。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本年利润”就是用来核算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会计科目。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成本类: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劳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劳务作业而发生的成本,相对于公司劳务收入而言,可以是公司内也可以是公司外。
如提供修理、搬运、服务等,相应的人工工资、福利、劳保、相关费用等就是劳务成本。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
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从事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