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医院急诊科基本标准(2023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急诊科基本标准(2023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急诊科基本标准(2023年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以确保急
诊科能够良好地运作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急诊科设备与设施要求
- 急诊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等。
- 急诊科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患者、医护人员和设备,
并保证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 急诊科应设有清洁卫生区域,保持环境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 急诊科人员配备要求
- 急诊科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类型的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 急诊科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以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急救和治疗。
4. 急诊科工作流程要求
- 急诊科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确保患者可以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
- 急诊科应设立分诊台,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分类,以确定诊疗优先级。
- 急诊科应与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以便及时转诊和共享患者信息。
5. 急诊科质量管理要求
- 急诊科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 急诊科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
6. 总结
本文档列出了医疗机构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标准对急诊科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标准的内容将不断更新,以适应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发展。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知卫医政发〔200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急诊科。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一级医院急诊室急救设备和药品(内容清晰)

1、1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急诊科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序号器械名数量1 急救箱1个21L氧气瓶1个3麻醉喉镜1套4气囊面罩呼吸器1套5吸引器1台6 监护仪1台712导联心电图机1台8心电监护除颤器1台9 快速血糖仪1台10体温表1个11 洗胃机或简易洗胃仪1台11颈托1个12骨折固定垫1套13担架车1台1、2乡镇卫生室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序号器械名数量1 急救箱1个21L氧气瓶1个3氧气袋1个4气囊面罩呼吸器1套5 简易洗胃仪1个6 血氧饱和度仪1台7 快速血糖仪1台8体温表1个2、1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急诊科急救药品目录:1、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g/支2、洛贝林注射液 3mg/支3、多巴胺注射液 20mg/支4、间羟胺注射液 10mg/支5、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6、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2mg/支7、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8、去乙酰毛甙注射液(西地兰) 0.4mg/支9、呋塞米注射液 20mg/支10、利多卡因注射液 400mg/支11、阿托品注射液 1mg/支12、地西泮注射液 10mg/支13、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支14、氯丙嗪注射液 25mg/支15、异丙嗪注射液 25mg/支16、25%葡糖糖注射液 20ml/支17、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m/支18、解磷定注射液 0.5g/支19、氨茶碱注射液 0.25/支20、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瓶21、706代血浆 500ml/瓶22、5%碳酸氢钠注射液 250ml/瓶。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修订于2013。
9)一。
急救物品专为抢救患者使用,不得随意取用。
二.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三.急救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四.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标签清晰、无过期。
五。
急救物品、药品用后及时补充,每班交接、清点有记录.六. 急救物品使用后按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及时处理。
七.急救车管理请参看《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八。
急救设备管理参看《急救设备配备及管理要求》。
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一)物品配备1.简易呼吸器一套;2。
氧气吸入装置一套;3。
开口器、舌钳(妇产科、急诊科以外科室可备口咽气道)、压舌板;4. 吸痰管、吸引器连接管;5. 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6. 电插板;7.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扳手、无菌导尿包、治疗盘全套(也可配置至治疗室固定位置);8。
重症护理记录单、笔;9.专科抢救物品:各科室根据专科情况配备。
(二)药品配备抢救药品:药品、物品品类参照《急救车药品、物品配备基数》制定本科室的配备品种及基数,经科主任签字后交护理部及药剂科备案.(三)管理要求1。
急救车保持清洁、整齐,放于固定位置。
2.急救车应设有平面示意图,注明药名、规格、基数及有效期,并严格按示意图摆放.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3。
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左进右出,右侧为近效期药品)。
抢救物品完整无损,性能良好,在有效期内,确保应急使用。
4。
抢救车内备抢救药品、物品交接及使用登记本。
抢救药品、物品每班清点有记录,当班护士签全名;分管护士每周检查数量、质量、有效期、及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并签全名;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药品、物品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最新二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年整理版

最新二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年整理版二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目录一、临床科室一) 病房基本设备病房基本设备是医院病房必备的设备,包括床、床头柜、衣柜、椅子、凳子等。
这些设备保证了病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二) 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诊疗设备是中医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中医诊断仪器、中药煎药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中医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三) 各科设备1.急诊科急诊科设备是医院急诊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急诊患者进行诊疗,挽救生命。
2.内科内科设备是医院内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血液分析仪、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内科医生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3.外科外科设备是医院外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等。
这些设备能够保证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4.妇产科妇产科设备是医院妇产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产床、产钳、胎心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保证妇产科医生的诊疗效果和产妇的安全,提高分娩成功率。
5.儿科儿科设备是医院儿科室必备的设备,包括儿童血压计、呼吸机、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儿科医生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血液透析室我们的医院设有一间现代化的血液透析室,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服务。
我们的透析室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顾。
我们的专业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确保他们在治疗期间感到舒适和安心。
我们的透析室还提供营养咨询和社交支持,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健康。
XXX康复科是我们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我们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的康复设施包括物理治疗室、康复训练室和语言治疗室等。
我们的康复团队还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急救药品的配备标准

急救药品的配备标准引言概述:急救药品的配备标准是指在各类急救场所、急救设施以及急救箱中所应当配备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的规范。
正确的急救药品配备标准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减少事故伤亡。
本文将从药品种类、数量、储存条件、更新换代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急救药品的配备标准。
一、药品种类1.1 根据急救需求配备必备药品根据急救现场的特点和急救需求,配备常用的必备药品,如止血药、抗生素、止痛药等。
1.2 针对特殊人群配备专用药品根据急救对象的特殊情况,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配备专用的药品,以确保急救效果。
1.3 配备特殊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过敏反应、中暑等,需配备特殊的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二、药品数量2.1 根据人数和急救场所确定数量根据急救场所的人数和规模确定药品的数量,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时得到急救。
2.2 根据药品有效期确定数量根据药品的有效期限,定期检查并更新急救药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
2.3 根据急救频率确定数量根据急救频率确定急救药品的数量,避免急救药品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药品储存条件3.1 保持药品干燥通风急救药品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受潮。
3.2 避免阳光直射急救药品应该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药品受热变质。
3.3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确保急救药品的有效性。
四、药品更新换代4.1 根据最新医学知识更新药品根据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指南,更新急救药品,确保药品种类和效果符合最新标准。
4.2 定期评估急救药品的有效性定期评估急救药品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急救情况对药品进行调整和更新。
4.3 做好急救药品的记录和管理建立急救药品的档案和管理制度,做好药品的记录和管理,确保急救药品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五、应急处理5.1 做好急救药品的应急处理准备在急救现场做好急救药品的应急处理准备,确保药品的快速有效使用。
5.2 培训急救人员的急救技能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其急救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规定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规定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修订于)一.急救物品专为抢救患者使用,不得随意取用。
二.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三.急救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四.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标签清晰、无过期。
五.急救物品、药品用后及时补充,每班交接、清点有记录。
六. 急救物品使用后按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及时处理。
七.急救车管理请参看《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
八.急救设备管理参看《急救设备配备及管理要求》。
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一)物品配备1.简易呼吸器一套;2.氧气吸入装置一套;3.开口器、舌钳(妇产科、急诊科以外科室可备口咽气道)、压舌板;4. 吸痰管、吸引器连接管;5. 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6. 电插板;7.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扳手、无菌导尿包、治疗盘全套(也可配置至治疗室固定位置);8.重症护理记录单、笔;9.专科抢救物品:各科室根据专科情况配备。
(二)药品配备抢救药品:药品、物品品类参照《急救车药品、物品配备基数》制定本科室的配备品种及基数,经科主任签字后交护理部及药剂科备案。
(三)管理要求1.急救车保持清洁、整齐,放于固定位置。
2.急救车应设有平面示意图,注明药名、规格、基数及有效期,并严格按示意图摆放。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左进右出,右侧为近效期药品)。
抢救物品完整无损,性能良好,在有效期内,确保应急使用。
4.抢救车内备抢救药品、物品交接及使用登记本。
抢救药品、物品每班清点有记录,当班护士签全名;分管护士每周检查数量、质量、有效期、及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并签全名;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药品、物品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一级医院急诊室急救设备和药品

1、1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急诊科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1、2乡镇卫生室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标准2、1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急诊科急救药品目录:1、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g/支2、洛贝林注射液 3mg/支3、多巴胺注射液 20mg/支4、间羟胺注射液 10mg/支5、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6、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2mg/支7、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8、去乙酰毛甙注射液(西地兰) 0、4mg/支9、呋塞米注射液 20mg/支10、利多卡因注射液 400mg/支11、阿托品注射液 1mg/支12、地西泮注射液 10mg/支13、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支14、氯丙嗪注射液 25mg/支15、异丙嗪注射液 25mg/支16、25%葡糖糖注射液 20ml/支17、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m/支18、解磷定注射液 0、5g/支19、氨茶碱注射液 0、25/支20、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瓶21、706代血浆 500ml/瓶22、5%碳酸氢钠注射液 250ml/瓶2、2乡镇卫生室急救药品目录:1、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g/支2、洛贝林注射液 3mg/支3、多巴胺注射液 20mg/支4、间羟胺注射液 10mg/支5、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6、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2mg/支7、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8、去乙酰毛甙注射液(西地兰) 0、4mg/支9、呋塞米注射液 20mg/支10、利多卡因注射液 400mg/支11、阿托品注射液 1mg/支12、地西泮注射液 10mg/支13、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支14、氯丙嗪注射液 25mg/支15、异丙嗪注射液 25mg/支16、25%葡糖糖注射液 20ml/支20、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m/支21、解磷定注射液 0、5g/支22、氨茶碱注射液 0、25/支20、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瓶21、706代血浆 500ml/瓶22、5%碳酸氢钠注射液 250ml/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
一、仪器设备
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脏复苏机、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有中心负压吸引可不配备)、给氧设备(中心供氧的急诊科可配备便携式氧气瓶)、洗胃机。
三级综合医院还应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和床旁X线机。
有需求的医院还可以配备血液净化设备和快速床旁检验设备。
二、急救器械
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各种基本手术器械。
三、抢救室急救药品
心脏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止痛、解热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
附件2
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
一、急诊医师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休克、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血尿、抽搐、晕厥、头痛等)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
(二)掌握下列心脏病和心率失常心电图诊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等;
(三)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处理原则和基本技能;
(四)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救治原则;
(五)掌握暂时未明确诊断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技能;
(六)能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溶栓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心、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腔管放置术等;
(七)熟练使用呼吸机,多种生理监护仪,快速床旁检验(POCT)技术、血糖、血气快速检测和分析等。
二、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掌握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二)掌握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三)掌握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四)掌握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五)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六)掌握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
(七)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八)掌握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