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风险监控系统.

合集下载

银行信用卡风险监控系统

银行信用卡风险监控系统

模型构建/规则发现
专家经验 统计分析 挖掘分析
规则/模型优化 ——自学习系统
根据不断反馈到数据集市中的数据发现新 的欺诈模式,更新规则库,去除旧的无效 的规则
评分模型的优化,优化方法有方面:
一是利用新的交易数据重新进行数据挖掘过程, 产生新的监控评分模型 二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对一些方法的参数、特 征项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数据挖掘过程,产生新 的监控评分模型
维护商户基本信息:在商户列表页面,通过列表 或查询选择一个已建商户,执行“修改商户基本 信息”,进入商户基本信息修改页面(不允许修 改帐户信息),信息修改完成执行“保存”,系 统根据修改内容更新商户基本信息。执行“取 消”,系统不更新录入信息
商户交易管理
交易查询记录:在交易资料查询页面,输入查询 条件,系统返回满足查询条件的交易查询列表信 息。可以根据查询结果汇总出统计结果。
商户营销记录
对营销日志、客户跟踪记录情况及备忘录 进行记录,可以通过记录和查询发现对商 户的访问情况,保留日志记录以备查验。 可以根据查询结果汇总出统计结果。
客户关系管理界面
绩效管理
考核指标维护 考核指标计算 考核分值调整
绩效考核指标确定
绩效考核流程
绩效考核处理
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年度及月度计 划制定
规则过滤结果
可疑交易 可疑原因
过去3日交易频率过大 交易数额过大 超过信用限额 与有欺诈历史的商户交易 ……
智能评分
评分需要的数据
账户识别信息 账户信息 账户使用信息 账户拖欠信息 账户活跃程度信息 帐户收益性 利用模型评分/概率描述的客户/账户行为 商户信息 交易信息 申请信息 客户更新信息
实现关键点
目的
目前银行对欺诈的挖掘和管理主要采用人 工方式,随着签约帐户和卡业务量的迅速 增加,手工方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业务发 展的需要,成为业务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单行欺诈风险分析 能力。

长安银行信用卡全流程数字化风控管理

长安银行信用卡全流程数字化风控管理

智行·共享572023.11《中国信用卡》☐ 长安银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贾宏哲 长安银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经理 郭 剑长安银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风险团队负责人 赵 满如今,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通过健全的系统工具和策略模型实现更加精准的准入风险平衡判断、更加敏锐的潜在风险预警筛查、更加高效的逾期风险化解处置,已成为信用卡全流程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长安银行自2019年推出信用卡业务以来,在数字化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陆续推出数字无界信用卡等产品,全面升级信用卡审批系统策略模型,上线贷中智能账户管理早期风险预警系统、自动化流程处置催收系统,使不同节点风险模型之间互相联动巩固,通过提高新增核卡质量、压降存量风险敞口、分析逾期以促进前端模型优化等方式,有效促进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系统建设情况通过与银联数据合作开展业务研究和系统建设,长安银行构建了针对信用卡贷前、贷中、贷后环节的一系列数字化风控系统,实现了全流程高效智能风险管理机制。

1.贷前审批环节:信审5.0数字化风控策略模型及系统为了进一步促进信用卡审批精准、公允、审慎、稳健,持续提升审批运行质效,促进业务快速、稳健、高质量发展,长安银行与银联数据数字化运营团队深入开展审批实践及风险分析,制定更加细致的准入检查规则、更完备的内部查证规则、更缜密的人行检查规则、更审慎精准的反欺诈规则集,构建更契合审批实践的拒绝规则划分等级机制、更多维度融合其他资质特征评估的附加判断拒绝规则体系。

同时,对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深刻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挑战进行深入总结,细致酝酿设计整体策略升级焕新。

通过加强业务研究和系统建设,长安银行上线了信审5.0数字化风控策略模型,该模型基于各类准入判断、内部验证、外部查证、人行特征等拒绝规则数量的大幅增加,提高拒绝规则的缜密度;同时,通过增加评分类规则附加资质特征、用信特征、地址特征、稳定性特征以及相关外部数据评分等风险特征所构建的综合判断类拒绝规则的数量,以及设计拒绝规则分级和优质客户标签差异化拒绝等机制,提高拒绝规则审慎度,在审批核准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提升核卡质量。

建行A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建行A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建行A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建行A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摘要: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然而信用卡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以建行A分行为例,探讨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该分行的信用卡风险进行了详细研究。

研究发现,在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评估和监控等方面,建行A分行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为建行A分行及其他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信用卡业务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然而信用卡风险却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信用卡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建行A分行为例,对其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举措。

二、建行A分行信用卡风险概述建行A分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庞大,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该分行的信用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行为风险和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体现在客户信用状况不佳,违背协议约定;行为风险在于客户滥用信用卡或其他违规行为;市场风险主要受外部环境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风险管理策略1.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监控,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2.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授信标准,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模型,加强客户背景调查,避免无谓的信用风险。

3. 完善风险审查和审核流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确保信用卡申请合规性。

4. 引入适当的风险防范工具,如欺诈检测系统、反洗钱系统和异常交易监测系统等,提升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四、风险评估和监控1.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将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对客户进行评估和分类。

2.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对信用卡交易、逾期还款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加强对风险事件的报告和跟踪,及时向上级汇报重大风险事件,确保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五、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风险管理策略不够明确,建议制定更具体、细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银行合规风险案例

银行合规风险案例

银行合规风险案例咱来聊聊银行里那些关于合规风险的事儿。

就说信用卡套现这档子事吧。

有这么个哥们儿,小李。

他呢,办了好几张银行的信用卡。

小李这人啊,脑子有点“活络”过头了。

他发现自己信用卡的额度还挺高,但是又不想老老实实地按照银行规定去消费。

于是他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在街边找了个小商户,这个小商户呢,也不是啥正经做生意的主儿。

小李跟商户老板一合计,就开始搞信用卡套现的把戏。

比如说,小李拿着信用卡在这个商户的刷卡机上刷了一笔10000元的消费。

按照正常情况,这应该是小李买了价值10000元的东西。

但实际上呢,商户老板根本就没给小李任何商品,而是偷偷地把9500元现金给了小李,自己留下500元作为“手续费”。

从银行的角度看,这可就麻烦大了。

银行发行信用卡,是为了方便客户正常消费,同时也是基于对客户消费能力和信用的评估才给的额度。

小李这么一搞,就违反了信用卡使用的合规规定。

首先呢,这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个大挑战。

银行以为小李是正常消费,可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消费行为,银行对他的信用评估就完全被打乱了。

要是像小李这样的人多了,银行就很难准确预估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比如说坏账风险。

再说说银行的声誉风险。

如果这种信用卡套现的事情传出去了,大家会觉得这个银行对信用卡的管理很松散啊。

别的正常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可能就会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毕竟银行连这种套现行为都管不好。

那银行后来怎么发现的呢?这还得从银行的监控系统说起。

银行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有一套挺复杂的监控系统。

当小李频繁地在这个小商户进行大额消费,而且消费的模式很单一,比如说总是整数金额,这就引起了银行的怀疑。

银行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小商户的经营规模和流水根本就不匹配这么多的信用卡消费,最后就把小李和这个商户老板的小把戏给识破了。

银行可不会轻易放过这种违规行为。

小李呢,被银行列入了信用黑名单,他的信用卡被冻结,以后再想从银行贷款或者办信用卡就难上加难了。

而那个商户老板呢,也受到了处罚,银行终止了和他的合作,他的刷卡机也不能再用了。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不少于1000字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信用卡成为了人们消费的一种常见方式。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卡的主要发行库,承担了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工作。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在发行信用卡过程中,由于借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期偿还信用卡本息等款项导致的损失。

通俗来讲,就是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银行的钱款,导致银行产生亏损。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银行在信用卡发行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会导致银行的收入减少,甚至亏损。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在发行信用卡过程中,由于利率波动导致的风险。

如果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润就会下降,而如果利率下降,银行的利润就会增加。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发行信用卡过程中遭遇的资产无法快速变现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会导致银行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或者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在发行信用卡过程中不当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常见的操作风险有内部造假、系统故障等。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1.精准风险评估银行在发行信用卡前,需要对客户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客户的信用记录、工作、收入等方面的评估,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预测出客户未来的信用风险。

2.完善内部管理银行需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监控机制,对信用卡发行、交易、还款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建立合适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使银行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和游戏规则约束,为信用卡风险防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化风险定价银行需要动态调整信用卡的相关费用,例如年费、利率等。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定价,既能确保银行的收益,又能提高客户的购买欲望。

这对于信用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4.建立风险保障体系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如信用保险、信用担保等。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电子支付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支付方式。

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现金支付转向了电子支付。

现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或多张银行卡,包括信用卡。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每个持卡人都需要关注。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电子支付系统,是通过信用卡实现的,在支付宝、微信等在线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也可以实现。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防止欺诈行为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支付数据的安全。

通常,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以下方面:1. 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简单但必不可少的步骤。

客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以确保他们的身份正确。

商业银行通常会将这些信息加密存储在他们的数据库中。

2.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确保支付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

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加密算法来加密用户的信用卡和个人信息,防止任何人窃取这些信息。

加密技术越复杂,商业银行的支付系统越安全。

3. 二次验证二次验证添加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

一个典型的二次验证将短信验证码发送到客户的手机,以确保客户确实进行了该支付。

此功能可防止支付由其他人或机器自动完成。

商业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虽然商业银行正在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客户,但不可避免的,这些系统仍然会面临一些风险。

以下是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1. 评估支付漏洞并修复商业银行必须定期评估其所有电子支付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这些漏洞可能与现实存在的技术或系统建设有关。

一旦发现漏洞,商业银行需要立即修复,以防止任何恶意用户利用他们的缺陷。

2. 支付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必须分析所收集的支付数据,并随时了解当前的支付模式和趋势。

通过支付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可以预测并发现新的欺诈模式,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他们发生。

3. 保持客户交流商业银行必须与其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当客户的账户存在风险时。

信用卡反欺诈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用卡反欺诈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用卡反欺诈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

但与此同时,信用卡欺诈也屡屡发生,给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套可靠的信用卡反欺诈系统变得愈加重要。

一、反欺诈系统的原理反欺诈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分析,结合实时监控和交易模式识别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并给予预警或阻断处理。

在信用卡反欺诈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交易监控:主要通过监测交易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的习惯和常规消费水平进行判断,对于跨境交易、异常金额等行为进行提醒或直接拒绝处理。

2、地理位置识别:通过对交易地点的定位和对比分析,检测交易地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异常。

3、时间监控:根据用户历史数据和常规交易时间,预测用户下一次交易时间,如出现异常交易时间,及时进行预警。

二、反欺诈系统的架构1、数据采集阶段:包括用户行为、用户信息、交易数据等三大类数据采集,并通过ETL流程进行数据整合和清洗。

2、数据处理阶段: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取出关键信息和规则,并存储到反欺诈规则数据库中。

3、数据应用阶段:实现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根据反欺诈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实时风险评估和决策,并将数据应用到业务系统中。

三、反欺诈系统的实现在反欺诈系统实现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如手机APP、网站、ATM机等,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2、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噪声和无用数据,保留有价值的特征数据。

3、数据建模和算法:建立反欺诈模型,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模拟,预测未来的欺诈情况。

4、系统架构和部署:根据反欺诈系统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和系统架构,并进行部署和调试。

总的来说,设计一套可靠的信用卡反欺诈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要素,如数据源的选择、数据处理和建模技术、系统架构和部署等方面。

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

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

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无现金支付方式的广泛使用,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信用卡欺诈交易给个人用户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实施有效的欺诈交易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随着信用卡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欺诈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也大幅增加。

欺诈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和漏洞,试图骗取他人的信用卡信息并实施非法交易。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实时检测欺诈交易并有效评估风险的技术势在必行。

二、欺诈交易实时检测技术1. 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通过对大量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建立模型来识别正常交易模式和欺诈交易模式。

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欺诈交易。

2. 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一个实时监测系统,对信用卡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识别异常交易。

该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模型,对交易进行筛选并生成警报,帮助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并阻止欺诈交易。

三、风险评估技术1. 风险评分模型: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评分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交易金额、消费地点、交易时间等,对交易进行评分。

较高评分的交易将被标记为高风险,需要进一步核实。

2. 实时决策支持: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当出现可疑交易时,系统可以自动触发流程,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处理,确保及时阻止欺诈交易的发生。

四、技术挑战与展望随着欺诈交易日益复杂化和欺诈手段的不断更新,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向来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1. 强化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和改进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欺诈交易检测的准确率和效果。

2. 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信用卡欺诈交易检测中,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学习,提升对欺诈交易模式的识别能力。

3. 数据共享与合作:建立跨机构的信用卡欺诈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信息沟通,共同应对欺诈交易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评分
评分需要的数据
账户识别信息 账户信息 账户使用信息 账户拖欠信息 账户活跃程度信息 帐户收益性 利用模型评分/概率描述的客户/账户行为 商户信息 交易信息 申请信息 客户更新信息
智能评分并行处理
所有模型都在起作用 最终输出的是综合各个子模型的评分得到一个综 合分数 评分结果的准确度更高,评分效率更高
模型过程
采样建立数据 集 随机抽取样本作为训 练集,其余的样本作 为测试集 定义挖掘方法 •技术 •解释变量 •模型最大的层数
结果评估
有风险 Training Validation 579 619
无风险 5,790 6,190
决策树
关联规则
如果商户建立<=60天,有78.5%的商户会出现 风险。 如果商户建立>60天, 有72.3%的商户不会出现 欺诈。
监控交互平台
负责接收信用卡交易系统对交易监控的请 求 负责收集、预处理监控需要的各种数据, 包括交易数据、客户数据、申请数据、帐 户数据、商户数据 负责将监控结果以统一形式反馈到交易系 统
规则过滤
输入交易数据
账户号码 交易点 交易额度 交易代码 密码输入次数 交易频率 交易错误类型 交易方式
周期监控预处理
过滤处理
基于专家的经验对以往欺诈模式的总结过 滤规则
交易大小或金额数等于或大于***元 当前超过信用限额情况超过***元 过去12月拖欠次数超过***次 与有欺诈历史的商户交易 ……
监控界面
规则过滤结果
可疑交易 可疑原因
过去3日交易频率过大 交易数额过大 超过信用限额 与有欺诈历史的商户交易 ……
信用卡风险监控系统
内容介绍
1 信用卡欺诈风险监控 2 信用卡欺诈风险挖掘 3 信用卡交易统计分析 4 特约商户关系管理 5 绩效考核管理 6 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总界面
信用卡欺诈风险监控
目标 框架 原理 内容
监控交互平台 规则过滤 智能评分 异常处理
实现关键点
目标
缩短欺诈发生和探知的时间 缩短欺诈发现和账户处理之间的时间 及早发现新型的欺诈模式 快速部署新的反欺诈策略 不断量化地优化处理的决策点
模型构建/规则发现
专家经验
统计分析
挖掘分析
规则/模型优化 ——自学习系统
根据不断反馈到数据集市中的数据发现新 的欺诈模式,更新规则库,去除旧的无效 的规则 评分模型的优化,优化方法有方面:
一是利用新的交易数据重新进行数据挖掘过程, 产生新的监控评分模型 二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对一些方法的参数、特 征项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数据挖掘过程,产生新 的监控评分模型
规则过滤、智能评分以及异常管理每个模 块的处理采用并行处理方式 通过系统程序优化 内容
欺诈挖掘模型 模型评分结果
实现关键点
目的
目前银行对欺诈的挖掘和管理主要采用人 工方式,随着签约帐户和卡业务量的迅速 增加,手工方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业务发 展的需要,成为业务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单行欺诈风险分析 能力。
客户档案
基本信息
账户号码 名称 所在地点 年龄 行业 信用级别 收入
欺诈记录
商户档案
基本信息
账户号码 名称 所在地点 代码 行业 信用级别 规模
欺诈记录
欺诈分析模型
风险分析模型:主要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 风险数据采集;风险数据处理(包括风险指标计 算);风险模型建立(包括风险算法参数确定); 风险模型评估;风险结果解释;风险挖掘结果展 示。数据规则处理保证了所有的信用卡商户及交 易能够进行分析处理;智能评分算法的科学性和 严密性保证将欺诈商户从整体商户中辨别出来; 结果展示将模型分析结果以图形表格及报告的形 式进行解释,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的界面。
申请欺诈评分 伪造信用评分 丢失卡评分 帐号盗用评分 …….
智能评分结果
异常管理
异常处理原理
异常处理规则
异常处理规则是根据交易的监控分数、交易模式、 风险收益平衡,确认的一个合适处理方案 异常处理规则制定的关键
不同处理对客户影响不同 收益和损失的平衡
速度问题
需要与数据频繁交互的处理,用存储过程 在数据库端实现,减少程序与数据库之间 的交互时间
框架
原理
交易系统向监控交互平台提出交易授权请求,触 发交易实时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首先对该笔交易进行规则过滤处理,被认为可疑 的交易将进行进一步的智能评分监控; 智能评分是利用监控评分模型对当前交易的欺诈 可能性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欺诈可能性越大; 根据评分结果,根据欺诈预警条件对交易进行欺 诈进行预警,异常处理过程结合评分结果,根据 异常处理规则以及专家经验,对欺诈交易提出处 理方案。
帐户使用信息
近期交易量 近期交易频度 近期因密码错误被拒绝的记录 与以往欺诈案例的关联 首次使用的国际卡
账户拖欠信息
当前拖欠月数/周期数,以及拖欠 数额 过去12个月中最高拖欠数目 当前超过信用限额情况 过去12个月中超过信用限额次数 ……
利用模型评分/概率描 述客户/账户行为
账户拖欠或未支付分数 账户关闭分数(客户要求的关闭) 或属性分数 期望的使用分数 收入分数 概率分数(风险调整过的) ……
框架
原理
首先交易系统将一个分析周期的交易数据传送给 数据库,用户通过系统的分析交互平台提出分析 请求,触发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风险管理系统首先对所有交易进行数据处理,其 中有一大部分交易属于非怀疑情况,不再进行下 一步的分析处理,被认为可疑的交易将进行进一 步的智能评分分析,在此阶段,系统将提供过滤 规则的参数化设置。 智能评分是结合经验算法和数据挖掘算法,建立 欺诈评分模型对商户欺诈可能性进行评级,分数 越高欺诈可能性越大; 根据评分结果,根据欺诈预警条件对帐户进行欺 诈分析内容预警展示。
周期监控预处理 客户/帐户监控预处理 商户监控预处理 预处理的周期 日、周、月 周期监控预处理会不断调整 根据数据集市数据的不断更新 周期监控预处理结果 账户预制档案
客户/帐户预制档案
基本信息
客户申请资料 帐户登记资料
账户活跃程度信息
消费次数,ATM使用次数,在 过去12个月中其他使用次数及 数量 消费次数,ATM使用次数,在 过去13到24个月中使用次数及 数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