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基本原理
高频电刀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疗器械,常用于手术中切割组织和凝固血管。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来产生热能,将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实现切割和凝固的目的。
高频电刀由手柄、电棒和电源三个部分组成。
电源产生高频直流电,经过电柄传输到电棒上。
电棒的末端连接着电极刀片,通过电极刀片与组织接触,将高频电能传递到组织内部。
当高频电能进入组织后,组织内的离子开始振动并产生摩擦,从而产生热能。
这种热能的产生是局部的,只会对电极刀片与组织接触的部分产生作用,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
因此,高频电刀可以精确地切割和凝固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伤害。
除了切割和凝固组织外,高频电刀还可以用于止血。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将电极刀片轻轻触碰出血点,通过电能的传递将血管热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高频电刀使用时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手术。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刀功率和工作模式,并在操作时控制电刀与组织的接触时间和力度,以避免操作中出现意外情况。
此外,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遵循严格的消毒和安全操作规范,以防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高频电刀原理及其操作说明(两篇)

引言概述:高频电刀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本文旨在探讨高频电刀的原理以及详细的操作说明,以提供给读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操作指导。
正文内容:一、高频电刀的原理1. 高频电刀的基本构造高频电刀主要由发生器、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三部分组成。
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手持电极将电流传输到患者体内,返回电极则将电流回流到发生器。
2.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高频电刀采用射频电波的原理,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使细胞膜产生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破裂。
同时,高频电刀还能产生局部的热效应,用于止血和凝固组织。
3. 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路径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主要经过患者的组织,包括切割组织、周围组织以及返回电极回流路径。
电流的传导路径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和止血效果。
4. 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包括输出功率、频率、波形、尖端电阻和电流密度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止血效果以及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5. 高频电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高频电刀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切割、凝固、止血和肿瘤切除等。
然而,由于高频电刀产生的电热效应,存在一些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和靠近重要神经等。
二、高频电刀的操作说明1. 准备工作在使用高频电刀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的连接牢固可靠。
还应检查刀头的尖端是否锋利,避免给患者过多的创伤。
2. 切割操作切割是高频电刀的主要应用之一。
在切割操作中,应选择适当的功率和波形,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创面的光滑。
同时,要避免过度切割,防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止血和凝固操作在止血和凝固中,高频电刀的功率和波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较小的出血血管,可以选择较低的功率和较短的操作时间;对于大规模出血的情况,需要使用较高的功率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4. 防止热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需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和操作时间,以避免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损伤。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实例

免 电解 效应 和法 拉第 效应 。它 是通 过有效 电极 尖端
产生 的高 频 电流 与 机 体 组 织 接 触 时 对 组 织 进 行 加
个角上的弹簧断了一根,由于使用了磁场强度较大
的永磁铁 ,吸力大 ,只要 稍微 接 近 即可 引起 电磁感
应而接 通 。找 来 高 度 和硬 度 合 适 的 弹 簧 替 换 装好 。
初 始功 率发生 变化 ,可 断定是 该 电阻发 生 了漂移 引 起 的故 障 。可一边 调节 一边 测试 ,直 到功率 合适 为 止 。但 是 由于厂 家未提 供数 据说 明 ,这 一故 障仅 按 我院 临床使用 习惯设置 ,而 无法 检测 实际输 出功 率 是 否 与显示 数值 相对应 。 2 . 2 开 机 自检 无 法 通过 ,各 指 示 灯 闪 烁 ,蜂 鸣 器
的:( 1 )负极板与病人 没有粘贴只要选 择 合适 的位 置重新 粘 贴使 之充分 与肌 肤接触 即可 。粘 贴 的部 位应 尽量
Me d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Vo 1 . 2 6, No . 8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4— 0 2
高 频 电 刀 的 一 T作 原 理 及 故 障 检 修 实 例
每 珍 ( 河源 市人 民 医院 设备 科 ,广东 河源 5 1 7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T H 7 8 9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3 7 6( 2 0 1 3 )0 8 — 0 0 7 8 — 0 2
[ 摘
要] 该文 阐述 了高频 电刀的工作原理与 用途 ,并对 医用高频 电刀的常见故障进行 了分析检修 。
[ 关键词 ]高频 电刀;原理 ;故障检修
高频电刀(单极)的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单极)的安全使用手术室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高频电刀具有快速止血、出血少、防止细菌感染、病人术后愈合好等优点。
电外科的安全与病人的个体差异、生理机能和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密切相关。
但在方便手术止血,提高手术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隠患,如果违反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或使用不当,可导致过敏、灼伤、烧伤、压力性坏死、干扰心电图或起搏器,甚至引起火灾。
因此在高频电刀使用中应当重视有关事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结构和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踏控制开关和负极板组成。
二、分类分为接地式和隔离式(临床多用)两种三、工作原理利用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
使接触的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
四、应用范围应用于外科手术、皮肤科、牙科、泌尿科、骨科等五、操作步骤1、连接电源线、负极板线路。
2、接通电源,开机自检,根据说明书和手术选择合适的输出功率。
3、负极板粘贴于病人肌肉丰富的合适部位。
4、连接电刀笔线路,使用手控开关或脚控开关。
5、使用完毕,先关主机电源,再拔电源插头。
六、注意事项1、操作者戴绝缘手套、穿干燥、绝缘性好鞋子2、不可盲目加大输出功率,应从小到大逐渐调试3、产生的烟雾和颗粒对人体有害,应及时吸净4、暂时不用的电刀笔。
应置于绝缘容器内5、及时清除刀头上的焦痂组织,保持良好的传导功能6、硬极板比软极板安全性差(多用软极板),使用中应注意观察。
7、输出功率高达100-700W时,会发生烫伤或干扰其它电子设备。
8、负极板面积;要求大于100cm2.。
一般儿童极板的有效导电面积是65cm2,成人极板的有效导电面积是129cm2,一旦负极板接触面减少,电阻增大至不安全水平时,机器即自动报警并停止输出。
负极板接触皮肤面积为50cm2时,负极板温度约36℃,接触皮肤面积下降到25cm2时,温度上升到33℃,接触皮肤面积下降到13cm2时,温度上升到40℃,极板温度超过皮肤温度6℃,可能发生灼伤。
高频电刀的原理及使用须知

高频电刀原理:高频电刀是利用机内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笔尖端部位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电切或电凝的效果。
电切和电凝的区别在于高频电流波形的不同:电切的电流波形为连续的高频波形,电流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使细胞组织汽化从而使组织分离,电切的电压低但波形密集能量高;而电凝是间歇型脉冲型的高频波形,瞬间产生的热量少,温度低,不足以使组织汽化而仅仅产生烫伤的效果,电凝的能量低但电压高。
混切的波形则介于两者之间。
高频电刀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必须经过回路流回高频电刀内部,形成完整的回路,才能完成电切或者电凝功能,单极电刀是通过负极板使电流流回电刀形成回路,而双极电刀则无需负极板,因为他的双极镊子一个头为输出路,另一个头使电流返回电刀,相当于负极板的作用。
高频电刀主要有:火花间隙式电刀、电子管振荡式电刀、晶体管振荡式电刀以及微电脑控制晶振电刀。
现广泛使用的是微电脑控制晶振电刀。
使用高频电刀的优点:1、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切口齐,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2、与传统采用机械手术刀相比,在临床上采用高频电刀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
3、与其他电外科手术器(如激光刀、微波刀、超声刀、水刀、半导体热凝刀等)相比高频电刀适应手术范围广,容易进入手术部位,操作简便,性能价格比合理等优越性。
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可能对人体产生以下危害:(1)电击。
由于电刀外壳带电使不慎触摸到的人受到电击伤害。
(2)烧伤,又分为极板性灼伤和非极板性灼伤。
极板性灼伤:极板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太大,导致接触点发热灼伤。
非极板性灼伤,就是人为原因使电刀外系统接地,使高频电流在各个结点之间产生环流造成电击灼伤。
(3)火花低频火花低频是高频电刀中危险性最大的因素,火花低频往往造成的不是灼伤的问题,火花低频更容易对病员的生命产生危险。
高频电刀一般均对低频漏电流作了严格限制,仪器本身也不应该输出低频电流,因为其危险性比高频要大的多,特别是机器外接电缆接触不良打火造成的低频电流的危险是致命的。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第28页
负极板使用方法
1 :当确定病患手术部位 后在不妨碍手术情 况下选择离手术部位 最近位置粘贴,避 免手指接触导电胶面 并拉开小心平贴压紧 四个边角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第29页
负极板使用方法
1:负极板应选择血管丰富最 靠近手术部位肌肉处(建 议于动脉上臂及大腿处)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8、镊子尖端属精细,在使用、清洁、放置时要注意 保护。放置时尖端应套上保护套,勿与其它重物堆 放在一起。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第38页
小结:
高频电刀使用安全与病人个体差异、生理功效和 使用者操作技能亲密相关,在方便手术止血、提升 手术效率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假如违反 安全使用操作常规,可造成灼伤、烧伤、干扰心电 图或起搏器等后果。所以,加强高频电刀安全使用 管理十分主要。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第25页
单极电刀使用注意事项:
8、器械护士应在手术过程中应及时刮除电刀头黏附 有机物,以确保电刀良好传导功效。手术过程中 不使用时,应将电刀及时收回,禁止随手乱放, 以防电刀意外触发而发生灼伤事故。发觉电刀功 效不良时应及时更换。手术中冲洗手术腔生理盐 水等溢出后,会浸湿病人身下床单,高频电流会 经过它而形成接地状态,进而产生热量,造成皮 肤烧伤。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应预防冲洗生理盐 水溢出体外,保持术野清洁干燥。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第34页
极板粘贴注意事项
8:患者术前准备:患者不可携带金银首饰、手表等各 种金属物品。放置极板前应将患者皮肤处理洁净, 必要时剃去过长毛发。安置患者体位时,患者与金 属床之间必须有绝缘床垫,应注意防止肢体接触金 属物品,如手术床沿金属围栏、输液架、体位架等 。假如患者躁动,应马上检验电极板是否移位、脱 落。
高频电刀原理

高频电刀原理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实施手术中的切割和凝固操作。
它基于高频电场原理工作,能够在手术中精确掌控切割和凝固过程。
高频电刀的原理是通过将高频电流传输到手术刀具上,产生高频电场。
在刀具接触到人体组织时,高频电场激活了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导致组织发生电离和震荡。
在切割过程中,高频电刀通过控制刃口上的电流和时间,将组织分解为离子化的小颗粒并推动它们远离手术刀具。
这种切割方式非常精确,可以快速切割组织而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太多热量和损伤。
在凝固过程中,高频电刀通过将电流聚焦在刃口上,使周围的组织升温。
这导致组织蛋白质变性并产生凝结,形成一个保护性的血栓。
这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使手术区域保持清晰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高频电刀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手术。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有电子装置或金属植入物的区域进行手术时,高频电刀可能会干扰其功能。
因此,在使用高频电刀之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适应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的来说,高频电刀是一种重要的手术工具,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精确的切割和凝固功能。
它的原理基于高频电场,通过电离和热能控制组织的切割和凝固。
然而,在使用高频电刀时,
医生需要谨慎操作,并遵循相应的安全指南,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高频电刀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高频电刀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一、电刀分类目前,高频电刀主要有三种形式:火花式振荡电刀、电子管振荡电刀、固体振荡式电刀。
火花式振荡电刀是利用钨合金电极间的空隙放电和LC振荡回路组成衰减振荡,它输出的是中断的高频减幅波,如图1-1-1a所示。
电子管振荡电刀通常由大功率高频电子管与LC振荡回路组成,振荡比较稳定。
若振荡管板极由直流供电,则输出如图1-1-1 b所示的连续高频等幅波。
若板极由50Hz交流电供给,则输出如图1-1-1c所示的中断的、幅度变化的高频振荡波。
固体电刀则是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组成振荡器和控制电路,其输出的是连续波(图1-1-1 c)或中断波(图1-1-1 d),或二者的组合波形。
二、工作原理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因摩擦而生热。
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的这种热效应而制成的。
高频电切割时,通常应用针形或刃形电极,有效面积很小,而电极下组织中的电流密度却很大,因而可以在一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把电极下的组织爆发性地蒸发掉,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毫米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为了避免低频电流引起不需要的神经刺激和减少交流漏电,高频电刀一般使用0.3~5MHz的振荡频率。
由于高频电刀是大能量的输出外科器械,假如能量集中在切口之外的地方,则易产生烧伤。
特别在大功率使用单极的情况下,应特别小心。
三、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如图1-1-2高频电刀一般是由高压电源、低压电源、振荡单元、功率输出、电切、电凝选择等单元组成。
电源单元包括电源变压器等,低级输进220V,次级输出高压和低压两路。
震荡单元包括震荡线圈、电容,电子管或晶体管等(早期的火花式电刀无电子管或晶体管)。
其功能是用来产生高频电流。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晶体管(电子管)及输出功率调节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