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_谢俊锋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价值及内镜下治疗效果

胃部 病变 5 1 例, 食 管多 发 S MT 1 例, 食管 胃窦并发
超声 内镜 E G 一 3 8 7 0 KT( 超声 频 率 为 7 . 5 MHz 和 1 0
MHz ) , 采 用水 囊 或 水 囊 加 浸 泡 法 详 细记 录病 变 部 位、 大小 及声 像 图特 征 。内镜 切 除术 应 用 高 频 6 5 0
间质瘤 、 神 经源 性 肿 瘤 、 脂肪瘤、 纤维瘤、 血管瘤等。
超声 内镜 ( EUS ) 是 目前 针 对 消化 道 隆 起 性 病 变 , 特
别是 S MT 的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 的重 要 手 段 , 同时 为 治疗 方 法 的 选 择 提 供 了较 为精 确 可 靠 的依 据 及 指
电刀 、 圈套 器 、 透明帽、 C OO K 公 司 6连 发 静 脉 曲张
S MT 1 例, 胃多 发 S MT( 胃体 +胃底 ) 1例 , 无 十二
指肠 病变 患者 。两 位 手 术 医 生 均 有 1 O年 以上 的 消 化 内镜操 作经 验 , 并从 事 EUS检 查 和 内镜 下 治疗工
作 5年 以上 。所有 患 者 均 签 署 知 情 同 意 书 , 本研 究 经过 医 院医学 伦理 委员 会批 准 。
1 . 2 常 规 内镜 及 E US诊 断标 准
橡皮 套扎 器 、 O l y mp u s 钛夹、 肾上腺 素 、 亚 甲蓝等 。
2 结 果 2 . 1 E US检 查 结 果
不 明确 , 直径 多在 2 c m 以内, 肿 瘤 较 大 时可 见 桥 型
黏 膜皱 襞 , 用活检钳夹住并牵拉 覆盖黏膜 时, 其 可 在 肿瘤 表 面移 动 , 或 用 闭合 的 活 检 钳 推 顶 肿 瘤 , 其 可 在 黏膜下 移动 。消 化道 管壁 的 E US图像 显示 : 黏 膜 层 和黏 膜 表 面 所 产 生 的界 面 波 相 当 于从 内到 外 第 一层 的高 回声 带 ; 黏 膜 的 肌层 相 当于 第二 层 的低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摘要目的通过超声胃镜检查明确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MT)的起源层次,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对常规内镜检查发现SMT的98例患者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根据超声胃镜诊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结果98例患者中60例患者治疗(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符合率为73%,随访38例。
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可明确上消化道SMT来源层次,对其做出初步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超声胃镜;黏膜下肿物;内镜下治疗黏膜下肿物(submucosal tumor,SMT)是内镜检查中所见的常见疾病,内镜发现病变容易,但无法确定肿物的来源和性质。
目前,超声胃镜是诊断SMT 的首选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指导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98例2009年9月~2013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常规内镜检查发现SMT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5.3岁。
1. 2 方法经超声胃镜检查其中食管病变36例,胃SMT 56例,十二指肠隆起6例。
胃镜为Olympus GIF H260/Q260;微探头为Olympus UR-3R 12 mHz、20 mHz。
横轴超声胃镜为:FUJINON EG-530UR,常规胃镜检查后行超声胃镜检查。
2 结果2. 1 超声胃镜诊断根据肿物的位置,超声胃镜检查后肿物的来源层次,内部回声诊断结果见表1。
2. 2 治疗方法2. 2. 1 食管平滑肌瘤经超声胃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共24例,18例应用内镜下圈套切除术(ETR),5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
病理结果显示16例为平滑肌瘤,4例为间质瘤,2例施万瘤,2例神经鞘瘤,超声与病理符合率为67%。
2. 2. 2 间质瘤经超声胃镜诊断固有肌层胃间质瘤共28例,其中16例位向腔内凸出,直径在1.0~2.0 cm,有完整包膜,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完整剥离;2例肿物直径在2 cm左右,以腔内为主,与浆膜层有粘连,外院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10例肿物直径>2 cm,其中5例直径在3.0~4.0 cm之间,超声胃镜显示肿物内部呈极不均质低回声,混有无回声及高回声区,超声胃镜考虑为恶性间质瘤,行外科根治手术治疗,另外5例腹腔镜手术切除。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超声内镜是一种通过声音波来观察消化系统的诊断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内镜具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观察消化道内部的情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断:超声内镜能够观察到消化道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的情况,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息肉等病变进行准确诊断。
2. 消化道下行性病变的诊断:超声内镜可以在胃肠道内直接观察到肿瘤、息肉、溃疡等病变,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
3.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超声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内出血点,对出血病变的定位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4. 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评估:超声内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情况,对炎症、溃疡等病变的评估和监测非常有帮助。
除了以上的应用外,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还有其他应用,比如在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 直接观察:超声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内部的情况,不受组织深度的限制,有利于发现和评估病变。
3. 安全性:超声内镜是一种微创检查,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可同时进行治疗:超声内镜不仅可以进行诊断,还可以进行一些治疗性操作,如异物取出、粘膜切除等,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创伤。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它以其高分辨率、直接观察、安全性和可同时进行治疗等优势,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在未来,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它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隆起型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 0 7年 4月第 著 ・
超声 内镜在上 消化道黏膜隆起 型病 变诊 断 和治疗 中的应 用
张开光 , 丁西平 , 吴正祥 , 张明黎 , 王巧 民, 郑帮海 , 贾勇
(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省立 医院 、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合肥 2 0 0 ) 3 0 1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 内镜在上 消化道黏膜 隆起 型病 变的诊 断和 内镜 治疗 中的价值。方法
运 用超
声 内镜 检查 l4例上消化道 黏膜 隆起 型病 变, l 并对其 中 2 6例进行超声 内镜引导下 病变切 除术。结果 黏膜 隆起 病变性质 以问质瘤 最常见, 18 , 次, 占5 .% 其 壁外压迫 占2 . % , 少 见有恶性肿瘤 、 19 较 脂肪 瘤 、 异位胰 腺 、
s sc o ( MR . s l G s on sn r l t u con dfr 18 . h et ro t f et i e- l e i a r et n E ) Reut s at it t a s ma u r acu t .% w i mo u o r ns r e il t o mos e o5 l u s g o t s
[ btat Obet e T vlaete d  ̄ot n hrpui v u fE dso i Ut sngah A s c] r jci oea t h i s i ad t ae t a e o nocpc lao orp y v u a c e c l r
( U )t u pr at i et a sb uoa pors el i s U S L .Meh d 14p t n i G P ee E S o p e s o t i u m c l r ui o ( G P ) g rn sn l s t v e n s to s ae t wt U S Lw r 1 i s h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分析李成坤【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84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有78例与病理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为92.86%,有6例与病理结果不符合,不符合率7.14%.有3例超声内镜检查为第四层回声,不均匀病变,术后病里证实为异位胰腺2例,间质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接受回访,内镜检查无肿瘤残留、无消化道狭窄,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内镜的应用有助于明确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层次和浸润情况且诊断的符合率高,对于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17【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价值【作者】李成坤【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 1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包括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间质细胞瘤、纤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是胃肠道常见病变之一,是来自上消化道管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肿瘤[1]。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等固有肌层起源的间叶组织肿瘤具有恶性的潜能,但肿瘤小于3cm的多数为良性肿瘤。
普通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但一般无法获取有效的活检病理组织,因此无法判断其性质[2]。
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技术发展,可以根据回声信号判断肿瘤的性质,准确判断出肿瘤的起源层次[3]。
同时,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各种微创治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研究对经超声内镜确诊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现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是一种结合了内镜和超声影像技术的检查方法,可以对消化系统进行直接观察和超声图像采集。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
超声内镜可以提供更准确、详细和可靠的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1. 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超声内镜可通过探头置入消化道,直接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并结合超声技术获取肿瘤的内部结构和浸润深度,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肿瘤类型,并进行分期,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胆道系统疾病的评估:超声内镜可对胆道系统进行直接观察和超声图像采集,用于评估胆石症、胆囊疾病、胆管炎等病变的情况和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如胆道支架的置入、胆石切割等。
3. 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可以直接观察胰腺的形态和大小,获取胰腺肿瘤的超声图像,辅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浸润程度,从而制定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消融治疗等。
4. 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治疗:超声内镜通过直接观察和超声图像采集,可以准确定位消化道出血的病灶所在,辅助医生制定出血的进一步治疗策略,如内镜下止血、经导丝超声引导下止血等。
5. 深度组织的穿刺活检:超声内镜可以引导医生进行深度组织的穿刺活检,获取更准确的组织学信息。
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手术中的误判,减少病人的不必要创伤和风险。
内窥镜超声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内窥镜超声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内窥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是一种结合内窥镜和超声技术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且详细的上消化道病变信息。
尤其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本文将分析内窥镜超声在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方面的优势。
内窥镜超声使用经口或经直肠的超声探头,将超声传感器直接放置在黏膜下组织上,对病变进行更加准确地评估。
相较于传统内窥镜检查,内窥镜超声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使医生能够观察到黏膜下组织的细微结构和形态特征。
内窥镜超声还可以通过测量声强度和回声特征,对病变进行组织学评估。
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内窥镜超声可以帮助诊断病变类型和性质。
黏膜下隆起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如黏膜下肿瘤、平滑肌瘤、炎症性假瘤等。
内窥镜超声通过测量病变的形态特征、回声强度、回声层次、边缘特征等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判断病变的性质。
良性病变通常具有规则的形态、均匀的回声强度和分层回声特征,而恶性病变则具有不规则的形态、不均匀的回声强度和破坏性的回声层次。
内窥镜超声还可以提供有关病变的深度测量。
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来说,深度是判断病变是否浸润到黏膜下层和肌层的重要指标。
内窥镜超声可以通过测量病变与黏膜层和肌层的距离,评估病变的深度浸润情况。
这对于判断病变的浸润性、分期医治和制定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诊断价值,内窥镜超声还具有治疗导向的价值。
内窥镜超声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引导穿刺活检等治疗操作。
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黏膜下隆起病变,内窥镜超声可以精确定位,引导穿刺活检获取病理标本,帮助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内窥镜超声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它能够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病变信息,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和深度浸润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内窥镜超声在临床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和操作复杂性,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者进行操作和解读超声图像。
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附94例临床

·医学影像·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附94例临床研究报告吴顺善(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0 引言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
此类病症的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质量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内镜检查技术已普及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1]。
内镜检查技术的普提升了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表面粘膜连续完整,内镜检查无法准确的肿瘤来源及肿瘤性质[2]。
超声内镜检查可以通过粘膜表面的病变,形象清晰的检测患者病理周围组织。
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提出参考性意见。
为了提升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准确率。
我院将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接受诊治的9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检查。
患者病情诊断准确率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接受诊治的9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94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47例、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对照组(47例、术前胃镜检查)。
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48.27±2.6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46.83±1.67),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可知,其中有9例食管静脉瘤患者、10例壁外压迫患者、7例粘膜下肿瘤病变患者、13例恶性病变患者、8例异位胰腺患者。
P=0.072,患者组件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胃镜检查:患者应成左侧卧位进行检查,双腿弯曲,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部下垫低枕,使患者头部颈部呈放松状态,并为佩戴义齿的患者取下义齿,将其领口腰带松开,为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右手持胃镜先端20 cm处,胃镜插入患者口腔,沿患者设备处插入食管。
检查时,医护人员应动作轻柔,避免误吸的现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fferent theraputic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US.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by endoscopy and EUS after treatments. Results The 210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MT diagnosed by EUS including 78 leiomyomas, 84 GISTs, 20 lipomas, 19 etopic pancreases, 6 cysts and
tumors. It can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to 果,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从而评价超声内
manage SMT under endoscopy effectively and 镜在粘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safely.
1 资料与方法
Key words: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1.1 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因
本研究对21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患者进行EUS检查,其中间质瘤84例,平滑 肌 瘤 7 8例、脂肪 瘤2 0 例、异 位 胰 腺19 例、 囊 肿 6 例、神 经 内分 泌 瘤 3 例。具 体 分布及 回声特点 见 附表1。上 述 E U S 诊 断 S M T 210 例 患者中,1 2 0 例 经内镜下切除,其中高频 电凝电切术 8 0 例、内镜 粘膜切除 术 35 例、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5例;25例经 外科 手术 切除;共145例获得病理 及免疫组化检测 明确诊断,随访103例患者未见复发。
内镜下切除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 创手术治疗[7 , ][8] 主要应用于起源于粘膜 肌层、粘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浅层的小肿 瘤,一般主张直径小于3cm。本研究中, 120例内镜下治疗组肿瘤直径0.3~2.7cm, 平均0.65±0.28cm。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内 镜下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皮圈套扎术、 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等。本组120例粘膜下肿瘤患者术前均进
Ganzhou People Hospital,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341000) Xiejunfeng, Qiurongfe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s(SMT). Methods 210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MT were detected by EUS. A total of 145 cases were treated b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s(SMT);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来我院行EUS并诊断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为粘膜下肿瘤患者,共210例,其中男114
上消化 道 粘膜 下肿 瘤(S u b mu c o s a l 例,女106例,平均年龄45.7岁。主要临床
3
胃、十二 指肠
低或中等回声、 不均匀,
有时可见管状结构
3
食管、胃、 十二指肠
无回声、无血流信号
3
胃、十二 指肠
高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3
3 Neuroendocrine tumors. 120 patients are received endoscopic therapy and 25 patients are received surgical resect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qualitation and layer origin of EUS for SMT is 87.6% and 87.6% respe疗。 检查。经过电子胃镜的检查后提示为胃黏
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开展和内镜 膜下肿瘤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接受超声内镜
下微创技术的发展,粘膜下肿瘤的内镜诊 的检查。超声内镜会将胃壁的层次结构显
46 首都医药 2014年8月(下)
临床医学
示出来,具体为胃黏膜层和黏膜表面所产 生的界面波相当于从内到外第一层的高回 声带;黏膜的肌层相当于第二层的低回声 带;黏膜下层相当于第三层的高回声带; 固有肌层相当于第四层的低回声带;浆膜 层和浆膜外组织所产生的界面波相当于第 五层的高回声带。对粘膜下肿瘤进行内镜 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处理。最后将所得标本 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2 结果
tumor, SMT)是内镜检查常见疾病,内镜发 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吞咽不适等。所有
现病变容易,但很难确定肿瘤的来源和性 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质。普通胃镜下活检往往取材过小、过浅, 1.2 方法 器械采用电子胃镜(Olympus GIF
不足以确定诊断。既往由于诊断不明,大多 Q260)和超声微探头(EU-MEI)对患者进行
28
32
28 145
特异度为90.0%,对源于粘膜下层肿瘤层 次诊断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6.5%, 对源于固有肌层肿瘤层次诊断敏感度为 71.4%,特异度为93.2%。 3 讨论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是指来自上消 化道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肿瘤。本 研究中,超声内镜诊断粘膜下肿瘤210 例,其中间质瘤(40.0%)、平滑肌瘤 (37.1%)、脂肪瘤(9.5%),是消化道 隆起性病灶的主要原因。
本组EUS性质诊断准确率为87.6%, 与Rosh等报道相似[1]。来源层次准确率达 87.6%,其中对粘膜肌层敏感度为90.6%, 特异度为90.0%;对原于固有肌层肿瘤层 次诊断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93.2%; 对于来源于粘膜下层病变诊断敏感度为 93.8%,特异度为93.2%。上述结果与文献 报道相似,说明超声内镜对粘膜下肿瘤具 有很高的定性及定位价值,是一种诊断粘 膜下肿瘤的有效手段[2][3]。
临床医学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341000)谢俊锋△ 邱荣锋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对上消化 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超声内镜 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210例上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 据其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其中145例 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切除。术 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 210例上消化道粘 膜下肿瘤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平 滑肌瘤78例、间质瘤84例、脂肪瘤20例、 异位胰腺19例、囊肿6例、神经内分泌瘤3 例。120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25例行外 科手术切除。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 性质符合率为87.6%,来源层次符合率 87.6%。103例内镜术后随访1~24个月, 未见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 膜下隆起病变的来源及性质判断有较高准 确性,且为隆起病变在内镜下选择何种治 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粘膜下肿 瘤;内镜微创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57(2014)08-0046-02 Role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s
附表2 EUS检查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性质诊断比较
病理 EUS
平滑肌瘤
平滑 肌瘤
间质瘤
脂肪瘤
46
6
异位 胰腺
囊肿 1
神经内 分泌瘤
合计
53
间质瘤
5
52
1
58
脂肪瘤
12
12
异位胰腺
3
11
14
囊肿
1
4
5
神经内分泌瘤
1
2
3
合计
52
61
12
13
5
2
145
10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postoperatively with 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本研究通过回顾我
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粘膜下肿瘤起源层 次、大小及生长方式,结合患者全身具体 情况选择不同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法。 4 结论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在诊 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对 粘膜下肿瘤作出较明确的性质、部位、来 源等诊断,从而为粘膜下肿瘤的进一步处 理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证据。 参考文献 1 Rosch T,Lorenz R,Dancygier H,et al .Endo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submucosal upper GI tract tumors[J]. Scand J Gastoenterol,1992,27(1):128 2 彭贵勇,代建华,房殿春,等.内镜超声在消 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J].中 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2):102~105 3 SATO T,PEIPER M,FRITSCHER-RAVENS A,et al .Strategy of treafment of submucosal gastric tumors[J].Eur J Med Bes,2005,10(7):292~295 4 何夕昆,左赞,丁惠芬,等.超声内镜诊断消 化道粘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的性质探 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3):500~501 5 Palazzo L,Landi B,Cellier C,et a l. Endosonographic features predictive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cell tumours[J].Gut 2000; 46:88~92 6 Shinji Ohashi,Shozo Okamura,et al .Clinical Maligancy Risk Of GIST Assessed B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J]. Digestive Endoscopy,2006,18,256 7 Gress F,Schmitt C,Savides T,et al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for EUS in the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of submucosalmasses[J].Gastrointest Endosc,2001, 53:71~76 8 胡文华,王仰坤,彭贵勇,等.小探头超声 在 上消化 道 间叶源性 肿 瘤的 诊 断及 指 导 治疗中的价 值 分 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 志,2010,27(5):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