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冲床模具认识

合集下载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
一、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简介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和模具是一种技术在冲压加工中广泛使用的机械工业。

它通过数控转塔,实现了冲压工序的多段工艺加工,它的过程包括热处理、机械加工等,可以使冲压件具有更好的质量和精度。

1、数控转塔冲床冲压机。

数控转塔冲床是一种特殊的冲压机械,它拥有多个凸轮轴和回转工作台,通过多轴数控转塔的旋转来完成工件的圆角抛光、孔口孔腔加工、弯曲、拼接、压缩以及其他加工的操作。

2、模具加工。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塑料和其他材料的模具,它们的特点是工艺性好、零件的精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模具分为复合模具、模具图纸等,可以实现金属、塑料及其他材料的复杂加工,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加工的完成度高。

二、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的优势
1、高效率。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的加工采用多种轴的自动化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多轴同步运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精度高。

采用数控转塔机械加工技术,采用高精度的正负分制零件,既能保证加工精度,又能有效减少加工时间,从而保证加工质量。

数控冲床模具认识

数控冲床模具认识

一、数控冲床模具认识1、数冲模具类型分为:厚转塔模具、薄转塔模具、TRUMP专用模具我公司模具为厚转塔模具,按模具结构划分有两大系列:85系列、85组合系列、90系列2、根据模具大小分为四个工位:A、B、C、D A工位模具(1/2 ")直径0---12.7mm B工位模具(1-1/4")直径12.8---31.7mm C工位模具(2")直径30.8---50.8mm D工位模具(3-1/2")直径50.9---88.9mm E工位模具(4-1/2")直径89 ---114.3mm3、模具形状及代码RE—长方刀RO—圆形刀SQ—正方刀OB—长圆刀CR—外圆角刀DD—双D刀SD—单D 刀SP—特殊刀4、模具数据参数①A、B工位冲头整体标准高度为207.5mm,此高度为去除导套的实际尺寸。

②C工位冲头标准高度为96.5mm。

③D工位冲头标准高度为84.5mm。

④所有下模高度为30.2mm。

★当磨损维修后须对模具进行检查、调整;★特殊模具的高度需根据板厚的不同测试出准确的数据;5、下模间隙选择我们公司目前有两种通用间隙下模:CO.2 、CO.4 1.2mm以下材料厚度选择用0.2mm间隙下模1.5mm以上3.00mm以下的材料厚度选择用0.4mm间隙下模6、模具的维护及保养①当模具的刀刃发生磨损时,应即时进行维修,维修时切记不可温度过高,以免使模具退火,可边研磨边加冷却液,研磨深度不是越多越好,要尽可能刚好,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寿命。

②维修完成的模具必须对其进行退磁,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带料压伤。

③装配模具时须对模具加油润滑。

必须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清洗时使用煤油,整套模具须将导套拆开来进行清洗,时间定为一个月一次。

选择是难,更何况是心灵选择。

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爱情,她选择了化蝶。

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选择,他们是这样做。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PPT课件

数控转塔冲床冲压与模具PPT课件

冲压变形过程
第11页/共20页
第12页/共20页
3.2转塔冲床模具结构
转塔:模具 安装转盘 通 过数控系统 控制精确换 模
第13页/共20页
锁紧螺母
转塔冲床模具结构
弹簧座
上模导杆 上模刃口 上模套 下模
第14页/共20页
3.2转塔冲床模具结构
第15页/共20页
3.3冲裁工艺条件
3.3.1冲裁变形原理: 板料冲压分离分为三个过程: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分离阶段
第4页/共20页 1、夹钳 2、送料机构 3、板材 4、转塔
床身既曲柄压力机:
传动系统: 电机能量传递给工作机构
工作机构: 曲轴滑块机构 操作系统: 离合器、制动器
第5页/共20页
电机
曲轴
冲 头
电机的旋转运动 通过曲轴变为冲 头的往复直线运 动 冲压产品
第6页/共20页
曲轴模拟动态仿真 第7页/共20页
成 确定位,自动选择转盘模具库中的模具, 型 按要求自动加工不同尺寸和孔距的不同形
状的孔,也可用小冲模以步冲方式冲大的 圆孔、方形孔、腰形孔及各种形状的曲线 轮廓,也可进行特殊工艺加工,如百叶窗、 浅拉伸、沉孔、翻边孔、加强筋、压印等。
第2页/共20页
数控系统 送料机构
转塔 数控转塔冲床
床身
第3页/共20页
送料机构:由数控系统控制送料机构按编订的程序顺序移动
板料的送进是双轴双向的(+/-X, +/- Y).
第8页/共20页
送料机构传动简图: Y
X
第9页/共20页
冷冲压的四个基本工序:







冲床及模具相关识

冲床及模具相关识

冲床及模具相关资料一.规范指导书1.冲床作业指导书。

2.各制程指导书.3.安全操作指导书。

二.基本资料1.冲床。

A.冲床分类:缸式冲床、气动冲床、手动冲床、油压冲床、精密冲床、高速冲床、数控冲床等等。

B.使用冲床要注意的技术参数的名称:公称压力(KN)、滑块行程(MM)、每分钟行程次数、最大封闭高度、工作台尺寸、模柄孔直径、有无调速等。

2.冲模。

A.模具分类按冲压工序的组合方式分。

1)单冲模:在模具上只有一个加工工位,而且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类冲压加工工艺。

2)复合模:在模具上只有一个加工工位,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类以上的加工工艺。

3)级进模:有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完成不同的加工,各工位顺序关联,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不同的冲压加工。

B.冷冲模一般有八块模板组成:上模座(TP)、上垫板(TBP)、冲头固定板(PP)、剥料背板(SBP)、剥料板(SP)、模仁固定板(DP)、下模垫板(DBP)、下模座(DS)。

C.模仁:1)冲裁间隙:一般取冲裁单边间隙为(3~5%)*T (T为产品材料厚度);具体取值大小还要视材质,料厚,废料形状及模仁材质而定;同加工方式也有关。

铝材 2~3%T ;不锈钢,不锈铁 5~6%T;铜片 3~4%T。

2)落料斜度一般取30',表面光洁度好。

3)下料深度一般取0.5~2MM,太深易损刀刃,加剧模具老化。

D.导向板:1)功能:1)浮料 2)对料条导向 3)脱料。

2)导柱:1).小模具可设计成对角2个;2).中等模具可设计成4个,其中一个要错位5~10mm以防呆;3).大模具可设计成6个,安放位置不可完全对称以防呆,2个要错位;4).主导柱和下模座采用过盈配合,单边过盈0.01mm;5).副导向:滑动导向或滚动导向。

E.弹簧:1).压缩量;黄色轻小荷50%,浅兰色轻荷40%,红色中荷32%,绿色重荷24%,茶色重荷20% ;2).弹簧(30万回)用上表的最大压缩量80%以内使用寿命最长,由弹簧直径,颜色查其荷重;3).弹簧预压量=0.03-0.05*弹簧自由长,弹簧力kg=定数*压缩量m/m ;4).冲裁力P=剪口周长L*抗剪强度S*料厚T;抗拉=抗剪/0.8;抗剪强度S 查表;5).脱料力F=(0.07-0.2)*冲裁力P;超薄料取0.07,3mm以上料厚取0.2 ;6).弹簧支数=脱料力/弹簧荷重;若不够位置可考虑打杆脱料;7).弹簧要集中分布在冲孔成型冲周围。

正确使用数控冲床模具的方法

正确使用数控冲床模具的方法

模具使用技术和维护水平是提高加工质量、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控制设备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论述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模具保养与维护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使用中常见问题模具带料模具带料会造成废料反弹,影响因素有:⑴模具刃口的锋利程度,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废料反弹;⑵模具的入模量,模具入模量小,容易造成废料反弹;⑶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⑷被加工板材表面是否存在较多的油物;⑸模具弹簧疲劳损坏;⑹润滑不良。

模具对中在模具使用中,模具冲芯各侧位置会有磨损量不一的现象发生,有些部位划痕较大,磨损较快,而有些部位则磨损较慢,特别是在细窄的长方模具上这种情况特别明显。

该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机床转塔设计或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上下转盘的模具安装座的对中性不好;⑵模具的设计或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⑶模具凸模的导套精度不达标;⑷模具间隙过大或过小;⑸由于长期使用,磨损造成模具安装座或模具导套对中性不好。

模具弹簧疲劳损坏在使用和保养中,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弹簧往往容易被忽略,不同的冲床设备和模具对应的弹簧规格也不同,不同的弹簧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不同,需要定期对弹簧进行相应的保养或更换。

否则,容易导致模具带料问题或者造成损坏模具、导套等更大的损失。

正确使用数控冲床模具的技术要点最佳模具间隙模具间隙是指冲头进入下模中,两侧的间隙之和。

模具间隙的选择取决于板厚、材质以及冲压工艺等,不同板厚或者材质应选用相应的模具间隙,间隙过小或者过大会造成损坏模具且影响冲孔质量。

如果模具间隙选用得合适,就能够保证良好的冲孔质量,毛刺和塌陷减少,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带料,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模具间隙的判定主要通过检查冲压废料情况的办法。

废料如果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较小的光亮面,就说明间隙过大。

断裂面与光亮面形成的角度与间隙成正比。

间隙越大,冲孔时会形成卷边和断裂,甚至出现一个薄缘突起。

数控转塔冲床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数控转塔冲床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数控冲床模具说明及相关手册1、模具选用的注意事项关于模具的相关知识(一)标准模具的选用(1)模具的刃口直径应尽量大于加工板厚的2倍,直径一般应大于3mm,否则易折断,寿命极短;但也不是绝对的,3mm直径以下推荐使用进口高速钢作为模具材料。

(2)加工厚板的模具尺寸接近工位极限尺寸时请往上选用大一级的工位以保证有足够的退料力。

(3)加工厚板的模具刃口不允许有尖角,所有尖角应改为圆角过渡,否则极易磨损或塌角,推荐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用R>0.25t的圆角半径来代替清角。

(4)当加工的板材为高Cr材料(如lCr13等不锈钢)及热轧板材时,由于板材固有的特性而不宜采用国产高Cr模具,否则极易磨损、拉毛以及带料等一系列弊病,推荐使用进口高速工具钢来作为模具材料。

(二)成型模具的选用:(1)不同的数控冲床滑块的打击行程不同,因此要注意成型模具闭合高度的调整,为保证成型的充分,推荐使用可调式打击头,应仔细的调整,每次调整最好不要超过O.lOmm,否则容易造成模具损坏,甚至于损坏机器。

(2)成型应尽量浅,一般来说成型总高度不大于8mm,之所以有这个高度所以它的卸料需要较长时间,成型加工时一定要采用低速,最好要有延时。

(3)成型模具工位附近的工位不可用,因为成型模具高度远远大于普通模,最好是成型加工放在程序的最后来实现,冲完后拆除。

(4)对于拉伸成型模具,请选用轻型弹簧组件,以防止板料的撕裂或变形不均匀及卸料困难等。

(5)订货时注意模具的让位问题,如两个成型的距离(前后、左右)比较近,请一定与我们讲清楚,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干涉的情况。

(6)成型模调整方法见下图:a、成型模具装上后,将件2松开,将件1顺时针旋转,旋至最低点,再拧紧件2。

b、先空冲一下,如无异常,将板料送入冲压,量一下成型高度,如高度不够则将件2松开,件1逆时针旋转(旋转一圈一般为2mm,具体看螺纹牙距的大小,请适度调节,以免损坏模具),再拧紧件2,不断地调整、试冲,直到达到要求高度。

数控模具知识点总结

数控模具知识点总结

数控模具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模具概述数控模具是利用数控技术对模具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高精度模具。

它具有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

数控模具的发展是模具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它为模具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数控模具的相关知识点1. 数控模具的发展历史数控模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开始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应用。

数控模具是在数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将数控技术应用到模具加工中,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2. 数控模具的主要特点(1)高精度:数控模具能够实现高精度加工,满足复杂模具的加工需求。

(2)灵活性:数控模具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加工效率。

(3)自动化:数控模具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成本。

(4)高效率:数控模具的加工速度快,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3. 数控模具的主要应用领域数控模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家电等领域。

它在这些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高精度、高效率的模具加工服务。

4. 数控模具的主要加工工艺数控模具的主要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等。

这些加工工艺能够实现模具的高精度加工,满足不同领域的加工需求。

5. 数控模具的发展方向未来,数控模具将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化:数控模具将实现更高的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智能化:数控模具将实现智能化加工,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自主调整。

(3)柔性化:数控模具将实现柔性化加工,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

6. 数控模具的关键技术数控模具的关键技术包括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刀具技术、夹具技术等。

这些关键技术能够实现数控模具的高效加工和高精度加工。

7. 数控模具的发展趋势未来,数控模具将在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等方面持续发展,将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冲床各部件的构造介绍.

冲床各部件的构造介绍.

1.上模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

2、上模座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

3、下模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

4、下模座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

5、刃壁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

6、刃口斜度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

7、气垫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

参阅“弹顶器”。

8、反侧压块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9、导套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

10、导板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

11、导柱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

12、导正销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

13、导板模导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

14、导料板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

15、导柱模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参阅“模架”)。

16、冲模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

17、凸模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18、凹模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19、防护板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

20、压料板(圈)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21、压料筋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控冲床模具认识
1、数冲模具类型分为:厚转塔模具、薄转塔模具、TRUMP专用模具
我公司模具为厚转塔模具,按模具结构划分有两大系列:85系列、85组合系列、90系列
2、根据模具大小分为四个工位: A、B、C、D A工位模具(1/2 ")直径0---12.7mm B工位模具(1-1/4")直径12.8---31.7mm C工位模具(2")直径30.8---50.8mm D工位模具(3-1/2")直径50.9---88.9mm E工位模具(4-1/2")直径89 ---114.3mm
3、模具形状及代码
RE—长方刀 RO—圆形刀 SQ—正方刀 OB—长圆刀 CR —外圆角刀 DD—双D刀 SD—单D刀 SP—特殊刀 4、模具数据参数
① A、B工位冲头整体标准高度为207.5mm,此高度为去除导套的实际尺寸。

② C工位冲头标准高度为96.5mm。

③ D工位冲头标准高度为84.5mm。

④所有下模高度为30.2mm。

★当磨损维修后须对模具进行检查、调整;
★特殊模具的高度需根据板厚的不同测试出准确的数据;
5、下模间隙选择
我们公司目前有两种通用间隙下模:CO.2 、 CO.4 1.2mm以下材料厚度选择用0.2mm间隙下模
1.5mm以上3.00mm以下的材料厚度选择用0.4mm间隙下模 6、模具的维护及保养
①当模具的刀刃发生磨损时,应即时进行维修,维修时切记不可温度过高,以免使模具退火,可边研磨边加冷却液,研磨深度不是越多越好,要尽可能刚好,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寿命。

②维修完成的模具必须对其进行退磁,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带料压伤。

③装配模具时须对模具加油润滑。

必须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清洗时使用煤油,整套模具须将导套拆开来进行清洗,时间定为一个月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