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量储量计算方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下一篇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作者:ca8225提交日期:2008-5-26 16:52:00 | 访问量:13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严铁雄一、工业指标的确定及应用(一)工业指标的内容工业指标的内容,对于绝大多数固体矿产资源来说,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矿石质量指标,另一是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矿石质量指标,不同的矿产资源,有以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份衡量的,也有以矿石的物理性质为衡量标准的。
对以主要有用组份衡量的,应采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品位-吨位曲线来圈矿,即矿体的圈定无须固定的边界,只需按市场价格确定品位-吨位曲线即可,生产时随着市场行情的高低,布置开采块段,这样有利充分利用资源;对于勘查程度低的地段,如矿产普查阶段的圈矿,也可用单项指标-边界品位来圈矿。
传统作法,质量指标有用于单工程的,也有用于块段的,以及矿床的。
当前处于过渡期,不少勘查项目还沿用原来的双指标或三指标。
具体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
边界品位,以工业生产对单样中有用组份的最低要求作为衡量标准。
是区分矿与非矿的重要指标。
其经济意义在于,在经济有效可供工业利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利用资源。
最低工业品位,是据单工程或块段中,实际控制单个矿体的厚度内(含未被扣除的夹石),各单样品位的平均值。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一般是矿山生产达到盈亏平衡时的品位值,不同工业部门略有区别。
矿床平均品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保障金矿开采的经济效益,而确定的一项指标。
后来,部分有色金属矿产如铅锌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也采用了矿床平均品位,以铅的硫化矿为例,其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都较低,分别为0.3%和0.7%,矿床平均品位为5%。
若按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圈出来的矿床平均品位,达不到矿床平均品位的要求,则要从低品位中剔除一部分,直到满足达到矿床平均品位的要求。
不同矿种还有些特殊要求,如铝土矿不仅要求Al2O3的含量,还要求铝硅比值;砂金矿的指标中引入了混合砂的概念;一些堆积矿还有含矿率指标等等。
固体矿产勘查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4) 低品位矿—是反映矿石质量的名词,它相当 于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传统的 “表外矿”。 5) 工业矿—是反映矿石质量的名词,它相当于 最低工业品位以上的传统的“表内矿”。 6)查明资源量—包括探明的(331)、控制的 (332)及推断的(333)资源量。
1.资源储量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资源储量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2)工程控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的关系 333:是根据矿体特征,用有限的工程圈定,矿体 连续性是推断的,无系统工程网概念。对厚度、 品位较稳定的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体可采用2~ 3倍(332)的工程间距探求333;普查阶段探矿工 程应具备相对的均匀性,并注意与后续详查阶段 工作的衔接。 334: 是由极少量工程验证,无需确定工程间距, 它属于未查明的潜在资源,矿体连续性是预测的。
1.资源储量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 4)
预测资源量(334)
① 334是未查明的潜在资源,主要出现在预查阶段。
② 详查以上阶段不应有334:境界内应对矿床有总 体控制,资源赋存情况基本查明或已经查明,故 不应再有334资源量。 ③ 普查阶段可视具体情况估算334:在333以外的部 分地域有极少量工程验证的物化探矿致异常区、 矿床深部或边部,视具体情况估算334。 ④ 在矿产勘查报告中不能将334再写成3341、 3342、334?、3341?等。
1.资源储量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估算—储量计算改为资源储量估算。“估算” 一词体现了资源储量的统计性、不确定性和 风险性的涵义。但所谓“估算”既不代表勘 查过程的低质量、高误差,也不代表资源储 量计算过程与结果的粗糙和低精度。参数的 确定、运算过程与过去储量计算一样,必须 按规定执行。 2)质量分数— 即我国传统矿产勘查使用的 “品位”。 3)体积质量—即原规范中的“体重”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估算的几种方法

式 中 : —— 各块 段矿 石 资源量 。 Q
全 矿 区 共 统 计 + 3 m、 5 m、 8 m、 1 0 0 +水平断面进行资源/ 储量估 算, 断面标高 的选择参照 了地表宕 口分布、 地形起伏情 况 和 估算高 级别 资源/ 量的规 范要 求 间距 。水 平 断 面 储 法 估算 对应 断 面如 图 2 示 。 所
1 4 36
l8 l
西 部探 矿工 程
21 0 2年第 5 期
H— — 块段 平均 厚 度 , m。 块段 资源 量 :
Q—V× D
呈线 尖 灭时 , 采用 锲形 体体 积 、一12 / /S×L。 r . 块段 中一 断 面有 面积 , 另一 面根据 地形 等高 线形 态 构成 近 似锥体 , 采用 锥 体公式 计算 一13 /S×L。 2 12 块段 矿石 资源 量计算 ..
延到 断 面面积 和块 段体 积 上 去 , 因而 有 外 延误 差 , 是 这 难 以克服 的缺点 , 对此 有相 当 的认识 。 应 ( 下转 第 1 1 ) 2页
式 中 : —— 断 面间距 。 L 块段 中一 断 面有 面 积 , 一 断 面无 面 积 ( 尖 灭 ) 另 点
相邻 断 面上矿 层能 对应 , 积相对 差 : 面 () ( z/ 4 时 , 用 截 锥 体 体 积 公 1 当 S 一S )S > 0/ 采 9 6
式 :
一
只要 勘查 工程 是 大致 沿 直 线 或水 平 面有 系统 的布 置 , 编出一 系列 断面 图 ( 面 图) , 能 剖 时 均可 采用 断 面 ( 剖 面) , 法 因而 断面 法几 乎 适 用 于任 何 类 型 矿 床 。勘 查 断 面 图 即可用来 作 为资源 / 量估算 图 。不必 编 制更 多 的 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介绍(PPT59张)

8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 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 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 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所依据的数据 较多,可信度较高。
该阶段提交的332资源量必须在30%以上。
6
(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 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 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 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 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 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 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办工业试 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5
(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 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 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 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量质量,基本确定 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 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必 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 矿山总体规划和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对直接 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实验程 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
10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 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 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细或 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 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 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 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 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 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会项目尽 可能齐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一、矿体厚度计算1、单工程矿体厚度a 、真厚度m :m =L(sinα·sinβ·cosγ±cosα·cos β)或 m =L(cosθsinβcos γ±sinθcosβ)式中:m ——矿体真厚度;L ——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 β——矿体倾角;α——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θ——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γ——工程方位角与矿体倾斜方向的夹角。
注:上列两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此处用“+”号,反之用“-”号。
b 、水平厚度m s : m s =m/sinβ c 、铅垂厚度m v : m v = m/cosβ2、平均厚度a 、算术平均法如果揭露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均匀、或者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nm nm m m n∑=++=21cp M式中:M cp ——平均厚度;m 1、m 2……m n ——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 ——控制工程数目。
b 、加权平均法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nm l l l l m l m l m nn n ∑=++++= 212211cpM式中L 1、L 2……L n ——各工程控制长度(相邻工程间距离各一半之和)。
二、平均品位的确定1、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a 、算术平均法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取样的情况下,若样品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但参予计算的样品较多,且样品分割长度与品位间无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nn∑=+++=C C C C C n21cp式中:C cp ——平均品位;C 1、C 2……C n ——各样品的品位; n ——样品数目。
b 、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采样的情况下,若样品分割长度不等,且样品数量不多或分割长度与品位之间呈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以取样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LCL L L L L C L C L C C 212211cp nnn 式中:C 1、C 2、……C n ——各个样品的品位;L 1、L 2、……L n ——各个样品的分割长度。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矿产储量计算矿产储量计算是指确定工业上有用的地下矿产的数量。
根据地质勘查工作获得的矿床资料,通过计算,以确定有用矿产的数量。
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等的基本依据。
根据地质勘查工作获得的矿床资料,通过计算,以确定有用矿产的数量。
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等的基本依据。
根据地质勘查工作获得的矿床资料,通过计算,以确定有用矿产的数量。
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等的基本依据。
矿产储量计算步骤是:①在地质勘探或矿山生产勘探过程中,通过地表露头、探槽、浅井、坑道中和钻孔编录取样,以及地球物理测井结果,求得储量计算中需要的各种地质图件及各种数据资料;②将勘探工程中各项数据资料,按3维空间坐标位置,投放到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件上,并按地质构造规律和工业指标的要求,圈定矿体;③根据矿体形态和矿石质量分布的特征,考虑勘探工程分布的格局,或采矿场的布局,将矿体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几何形矿块,用体积公式计算每一矿块的储量,然后汇总而成全矿体和全矿床的储量。
固体矿产固体矿产与液体、气体矿产储量计算的方法和参数不完全相同。
固体矿产储量计算传统的方法是以每一几何形矿块中见矿工程的平均厚度,乘以矿块面积(垂直于矿体厚度),得出矿块的体积;用矿块体积乘以平均体重,得出矿块矿石量;用矿石量乘以平均品位,得出矿块有用组分或金属的储量。
大部分黑色金属矿产(如铁、锰、铬),一部分非金属矿产(如磷、硫铁矿、水泥灰岩)以及煤、油页岩等,只计算原料的矿石储量;绝大多数有色金属(如铜、铅、锌),贵金属(如金、银、铂族元素),稀有金属(如铌、钽),分散元素(如镓、铟、镉、锗)以及放射性铀等矿产计算有用组分(多为氧化物)或金属的储量。
计算方法:按照矿块体积几何形状的不同,储量计算方法可分为:①多角形法,又称最近地区法,以每一勘探工程见矿厚度为中心,推向各相邻工程距离的二分之一处,形成一多棱柱形体矿块;②三角形法,以每3个相邻勘探工程见矿的平均厚度为三角棱柱体矿块的高;③开采块段法,以坑道工程为界,把矿体切割成若干板形矿块;④地质块段法,按地质构造和开采条件相同的原则划分矿块;⑤断面法,又称剖面法,是将每两条相邻勘探线剖面间的矿体作为一个矿块;⑥等高线法,对产状和厚度稳定的沉积矿床,以矿层顶板或底板等高线图为基础,将矿层倾角相近的地段划分为一个矿块;⑦等值线法,利用矿体等厚线图或矿体厚度与品位乘积等值线图,将两等值线间的矿体划为一个矿块。
固体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及要求 资源储量分类及估算

③对矿床开采可能影响的地区(矿山疏排水水 位下降区、地面变形破坏区、矿山废弃物堆放 场及其可能污染区)开展详细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矿床的开采技 术条件。选择代表性地段对矿床充水的主要含 水层及矿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 初步确定矿床充水的主(次)要含水层及其水 文地质参数、矿体围岩岩体质量及主要不良层 位,估算矿坑涌水量,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 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对矿 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矿产资源勘查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矿产勘查部署的原则
主攻矿种的选择 重点勘查区,异常相对集中的地区,即已经发现一系列 综合化探异常和矿(化)点,组成异常和矿点的 密集区。 2.小型矿床或中-小型矿床的深部及其外围 ,目前有新发现、并且通过综合研究认为仍然有 找矿潜力的地段,亦圈定为预测区。 3.处于有利的特征地球物理场地段,如: 布格重力异常推断的中酸性岩体的外围和构造发 育地段、区域负磁场中的局部正磁异常区以及区 域正磁场中的局部正负异常相间地段。 4.近年来矿产勘查取得的新线索、新成果、 新认识,显示有找矿潜力的地段。 5.矿产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区,或矿产 工作程度相对较高但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分析仍有 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域。
数量有限的取样工 程,不要求系统工 程网度 推断的
基本确定的
探求预测的(334)? 探求推断的(333) 探求控制的(332) 资源量 资源量 资源量 类比、可选(冶) 性试验 概略研究 类比、可选(冶) 性试验、实验室流 程试验、扩大试验 预可行性研究,也 可以是概略研究
从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是一个分
勘 探
各项工作都要达到 详细查明、详细控 制程度,包括成矿 地质条件和内在规 律,建立矿床地质 模型 系统工程基础上加 密工程及相应的工 作 肯定的 探求探明的(331) 资源量 实验室流程试验、 扩大试验,必要时 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可行性研究,也可 以是预可行性研究,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勘查目的是找到符合当前工业要求的矿产资源,并通过勘查手段、选冶实验以及工业指标来确定矿体边界(即矿与非矿),并圈出达到经济技术指标的工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勘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矿山建设的依据,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是矿权交易的标的物。
本文以最简单的层状固体矿床——煤炭为例,谈一下关于储量计算的东西。
本文的采用的案例为XX省XX县XX镇XX煤矿,数据也来源此。
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必须在有效的矿权范围内进行。
矿权范围分为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
采矿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是三维的,其范围用拐点坐标和标高表示,勘查许可范围是二维的,只有平面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都是三维的,包括平面范围和标高范围,平面范围用拐点表示,以矿权证上载明的拐点和标高为准。
探矿许可证上没有载明标高,以实际估算煤层赋存标高为准。
关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垂深,中、高山区以含煤地层或主要含煤段出露的平均标高起算,垂深为1 000m。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5751矿区范围内煤种主要为无烟煤,煤层一般倾角5-16°,平均8°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规定,确定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0m,煤层最高原煤灰分(Ad)40%,原煤全硫(St.d)≤3%,原煤全硫(St.d)>3%,最低发热量小于Qnet,d 22.1 MJ/kg的单独估算。
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经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验证,有可采煤层6层(17、18、19、22、24、26煤层)。
可采煤层参与资源储量的估算,可采煤层分为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
不可采煤层,是指在评价范围内其可采部分面积小于三分之一,或者虽然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分布零星,不便或不能被开采利用的煤层,过去通常不估算其资源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预测的资源量(334),属潜在矿产资源。
2021/3/7
4
(2)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 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 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 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 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 选冶性能已经进行了类比研究。最终应提出是否有 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 该阶段只需提交的333资源量。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
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
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
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
可信度高。
2021/3/7
9
6、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 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 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 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 定投资机会。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 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是内蕴经 济意义。
2021/3/7
5
(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 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 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 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量质量,基本确定 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 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必 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 矿山总体规划和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对直接 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实验程 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
2021/3/7
12
7、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
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
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
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
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
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2021/3/7
1
提纲
一、与资源/储量计算有关的基本概念 二、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三、勘查类型、工程间距的确定 四、矿体圈定原则 五、资源/储量计(估)算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3/7
2
一、与资源/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 1、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
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
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
2021/3/7
13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
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
3、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 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4、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国际:踏 勘、普查、一般勘探、详细勘探)。
(1)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
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
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
该阶段提交的332资源量必须在30%以上。
2021/3/7
6
(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 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 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 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 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 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 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办工业试 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 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 上合理。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查明矿产资源 和潜在矿产资源。
2021/3/7
3
2、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
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该阶段提交的331资源量或121b、122b基础储
量必须在30%以上。
2021/3/7
7
5、地质可靠程度:是指反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
精度。可分为:探明的(1)、控制的(2)、推断的(3)、预测的(4)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 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 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 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 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外推 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 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 限,可信度较低。
2021/3/7
8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 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 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 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所依据的数据 较多,可信度较高。
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
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会项目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能齐全。
2021/3/7
11
(3)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 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 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 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得储量数及相应的加工选冶 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 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 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 时效性。
2021/3/7
10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
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
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细或
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
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
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
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