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扩散工艺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扩散工艺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扩散工艺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一、硅片表面不良1、表面合金点。

形成表面合金点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浓度过高。

(1)预淀积时携带源的气体流量过大。

如CVD预淀积时源的浓度过高,液态源预淀积时通源的气体流量过大或在通气时发生气体流量过冲;(2)源温过高,使扩散源的蒸气压过大;(3)源的纯度不高,含有杂质或水份;(4)预淀积时扩散温度过高,时间太长;为了改善高浓度扩散的表面,常在浓度较高的预淀积气氛中加一点氯气,防止合金点产生。

2、表面黑点或白雾。

这是扩散工艺中经常出现的表面问题。

一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密布的小黑点,在聚光灯下看是或浓或淡的白雾。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硅片表面清洗不良,有残留的酸性水汽;(2)纯水或化学试剂过滤孔径过大,使纯水或化学试剂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小颗粒(肉眼观察不到);(3)预淀积气氛中含有水分;(4)扩散N2中含有水分;(5)硅片在扩散前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表面吸附酸性气氛;3、表面凸起物。

主要是由较大粒径的颗粒污染经过高温处理后形成的。

如灰尘、头屑、纤维等落在硅片表面,或石英管内的粉尘、硅屑等在进出舟时溅到硅片表面。

表面凸起物一般在日光灯下用肉眼可以看到。

4、表面氧化层颜色不一致。

通常是用CVD预淀积时氧化层厚度不均匀;有时也可能是扩散时气体管路泄漏引起气氛紊乱;气体还有杂质,使扩散过程中生长的氧化层不均匀,造成氧化层表面发花;5、硅片表面滑移线或硅片弯曲。

这是硅片在高温下的热应力引起的,一般是由进出舟速度过快,硅片间隔太小,石英舟开槽不合适等引起的。

6、硅片表面划伤,边缘缺损,或硅片开裂等,通常是由操作不当造成的。

也有石英舟制作不良(放片子的槽不在同一平面上或槽开的太窄,卡片子)的因素。

二、漏电流大漏电流大在集成电路失效的诸因素中通常占据第一位。

造成集成电路漏电流大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序。

主要有:(1)表面沾污(主要是重金属离子和碱金属离子)引起的表面漏电;(2)Si-SiO2界面的正电荷,如钠离子、氧空位,界面态等引起的表面沟道效应,在p型区形成反型层或耗尽层,造成电路漏电流偏大;(3)氧化层的缺陷(如针孔等)破坏了氧化层在杂质扩散时的掩蔽作用和氧化层在电路中的绝缘作用而导致漏电;(4)硅片(包括外延层)的缺陷引起杂质扩散时产生管道击穿;(5)隔离再扩散深度和浓度不够,造成隔离岛间漏电流大(严重时为穿通);(6)基区扩散前有残留氧化膜或基区扩散浓度偏低,在发射区扩散后表现为基区宽度小,集电极-发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低,漏电流大;(7)发射区扩散表面浓度太低,引起表面复合电流;(8)引线孔光刻套偏和侧向腐蚀量过大后,由AL布线引起的短路漏电流;(9)AL合金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引起浅结器件发射结穿通;减少或控制集成电路的漏电流,需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全面、综合地管理,防止有可能导致漏电的各个因素的产生。

扩散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扩散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版本号修订号文件编号发放号2010-08-11B1JN/JL30301-4-2010扩散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做气密性测试时,气密性总是达不到要求?石英门没有装好,或者尾气回收瓶漏气,检查尾气瓶是否接触紧密,校正石英门位置。

2.扩散万级间温度很高?空调温度设定值高、冷却水没有开、热排没有开、石英管隔热套安装不严。

3.POCL3恒温箱突然断电?检查线路、更换新的恒温箱。

4.R2D上下料时出现碎片问题?根据报警信息查找出问题的部位,然后调节(手柄)至合适的位置并保存、home复位、查看是否有碎片、关闭软件并重启、关闭电源并重新启动操作软件。

5.扩散过程中出现撞舟问题?调节lift放在碳化硅桨上的位置、调节传动的路线、调节石英管在扩散炉炉体中的位置。

6.扩散后方块电阻高?增加通源时间、增加POCL3的量、增加温度、实际温度达不到需要校温。

7.扩散后硅片表面发蓝或有烧焦?发蓝时因为硅片表面有水:增加制绒的风刀温度、降低制绒滚轮的速度、降低扩散千级间的空气湿度、减少制绒后硅片在扩散千级间的存放时间。

8.进出舟时出现报警而使工艺跳步?根据报警信息看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继续运行工艺或者用取舟程序把石英舟从管里取出来。

9.如果R2D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超时(LP out truck timeout)怎么办?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重新调整一下位置。

10.R2D运行时,位置走不到位或者软件运行十分缓慢?在R2D不工作时,把软件进行重启,然后复位就行了。

11.工艺运行过程中,如果氮气补偿过小?调节尾瓶处的开关,使之达到工艺要求。

12.桨中途停止怎么办?查看报警信息,如果是在出料时不动,桨停留在20位置上,查看舟的位置是否正确,然后点Start,重新开始。

如在其他位置不动,查看传动装置是否松动,电机是否工作。

13.门关不严怎么办?检查门是否被挡板档住,检查电机是否完好,sensor是否松动,重新做校准。

抽吸车辆发生撒漏处置方案

抽吸车辆发生撒漏处置方案

抽吸车辆发生撒漏处置方案抽吸车辆是一种用于清理污水、化粪池或油污等物质的特殊车辆。

然而,这种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撒漏。

如何针对抽吸车辆发生撒漏的问题制定处置方案,是该领域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下面将从预防、处置、补救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对抽吸车辆发生撒漏进行处理。

一、预防措施预防比处置更重要,只有预防到位,才能尽量避免抽吸车辆发生撒漏。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定期进行机械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在进行工作前对车辆进行检查,确保排放管路连接牢固、绝缘、密封好。

3.在抽吸污物之前,先对周围环境进行确保,防止撒漏造成环境污染。

4.周期性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和腐蚀。

5.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撒漏危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提高其保安意识。

二、处置方案当抽吸车辆发生撒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立即关闭车辆的抽吸带,先对现场进行环境清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污染。

2.选择相应的处理器具,进行清理和收集。

3.如果有液体流入排水系统,要立即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寻求咨询和协助。

4.对现场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滋生。

5.对车辆进行检查,确认车辆的漏洞,修复漏洞,以免再次发生。

三、补救方案尽管抽吸车辆发生撒漏是可以预防,但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如果出现意外,就需要采用一些补救方案,以最小化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救方法:1.联系泄漏应对专家,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救援服务。

2.直接使用吸附剂进行清理和吸收。

3.采用高压水枪冲刷驾驶舱和车辆表面,将污物冲洗干净。

4.如果泄漏物品为油污,可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对环境进行清洗,避免污染扩散。

5.如果所处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可以考虑向当地政府申请清除污染的专业服务,以避免自己无法清除的风险。

四、总结撒漏是抽吸车辆的常见问题,必须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处置和应急方案,以避免撒漏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流体流动中的受限扩散现象分析

流体流动中的受限扩散现象分析

流体流动中的受限扩散现象分析引言流体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而其中的受限扩散现象则是流体流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如水污染治理、气体扩散等领域,了解和研究流体流动中的受限扩散现象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流体流动中的受限扩散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相关应用。

1.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1.1 流体的定义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其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根据流体的性质,流体可以分为液体和气体两大类。

液体是一种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流体,而气体则是一种没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流体。

1.2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体流动是指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其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压力、密度等。

流体流动可以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情况,其中层流指的是流体以非常规则的方式流动,而湍流则是指流体以非常不规则的方式流动。

2. 受限扩散现象的定义与特点2.1 受限扩散的定义受限扩散是指在流体流动中,由于一些限制条件的存在,使得流体中的物质传输发生局部聚集或扩散的现象。

受限扩散通常发生在流体与其他物质或者固体界面接触的地方。

2.2 受限扩散的特点受限扩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局部性:受限扩散通常发生在流体的局部区域,而不是整个流体中。

•非均匀性:受限扩散造成的物质传输通常是非均匀的,即在不同位置或不同方向上的传输速度不同。

•可控性:受限扩散的程度和范围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进行调控。

3. 受限扩散的机制分析受限扩散的机制主要包括表面张力效应、浸润效应和多孔介质效应等。

3.1 表面张力效应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造成的一种表面现象。

在液体与固体或气体界面接触的地方,表面张力的作用会导致流体分子在界面处聚集或扩散。

3.2 浸润效应浸润效应是指由于界面处物质的浸润现象,使得流体中的物质在界面处聚集或扩散。

3.3 多孔介质效应多孔介质效应是指在多孔介质中,流体中的物质在孔隙中传递和扩散的现象。

多孔介质的结构和性质会影响受限扩散的速度、范围和方向。

热扩散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

热扩散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

热扩散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热扩散实验是一种用来研究物质中热传导现象的标准实验方法。

在热扩散实验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进行热扩散实验。

问题一:热扩散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热扩散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质中的热传导现象,通过测量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速率和分布情况,了解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热学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

问题二:热扩散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哪些?热扩散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稳态法和非稳态法。

稳态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热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稳定,测量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分布情况。

非稳态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热量的输入或输出发生变化,通过观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来分析热传导性能。

问题三:热扩散实验中的热量传导方程是什么?热扩散实验中的热量传导方程是一个描述热量传导过程的方程。

在一维情况下,热量传导方程可以表示为:q = -kA(dT/dx),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k是热导率,A是横截面积,dT/dx是温度梯度。

这个方程描述了热量传导速率与温度梯度和材料的热导率之间的关系。

问题四:如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是热扩散实验中的重要任务。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源法、热电偶法和激光闪烁法等。

热源法是通过在被测材料两侧施加热源,测量温度的分布和时间变化来计算热导率。

热电偶法是利用热电偶测量材料表面温度差,结合已知热流密度,计算得到热导率。

激光闪烁法利用激光和高速相机测量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而计算热导率。

问题五:热扩散实验中如何减小测量误差?热扩散实验中的测量误差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例如热电偶、测温仪等;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问题六:热扩散实验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进行热扩散实验的前提。

磷扩散注意事项

磷扩散注意事项

磷扩散注意事项磷扩散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然而,磷扩散过程中存在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以确保工艺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首先,操作人员在进行磷扩散前,必须清洁金属表面。

因为金属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都会影响磷扩散的效果和均匀性。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酸洗、熔盐浸渍等。

清洁过程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过渡清洁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或者金属损失过大。

其次,在磷扩散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扩散温度和时间。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磷层过厚,造成材料变脆、变形甚至损坏。

而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则无法形成均匀的磷化层。

因此,根据具体金属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磷化温度和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磷扩散过程中必须注意通风排气。

扩散过程中产生的磷化气体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因此,必须确保操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排气系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此外,磷扩散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扩散介质的成分和浓度。

一般使用含磷化合物作为磷化介质,如红磷、磷酸盐等。

操作人员要仔细选择扩散介质,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以避免磷化层的质量问题。

另外,磷扩散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磷化介质的浓度。

过高的浓度会导致磷化层不均匀或者过厚,而过低的浓度则会影响磷的扩散效果。

因此,在扩散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磷化介质的浓度,并及时进行调整。

最后,磷扩散后的材料需要进行后处理。

一般来说,扩散后的材料表面会出现一些残余磷化物和其他沉淀物。

这些残余物质需要通过清洗和除去的方法进行处理。

清洗时要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清洗剂,以确保彻底去除残余物质,避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磷扩散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表面处理方法,操作人员在进行磷扩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上注意事项。

只有确保操作规范和过程稳定,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磷化层,并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范文

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范文

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范文一、Southern杂交问题1:电泳后发现凝胶中DNA扩散,导致结果难以确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解决方案:(1)在操作上:电泳时隔孔上样,电泳后要对凝胶及时处理使凝胶干燥;(2)琼脂糖的质量应该较好,尤其是不应含有内切酶,否则有时将使低拷贝数基因的杂交结果难以解释。

问题2:传统方法中转膜不完全的问题如何克服?解决方案:经典的向上转移法会使凝胶短时间内变薄,此时即使延长转移时间至24小时以上,也不能使大分子DNA良好地转移出去,因此,转膜不完全。

向下转膜法由于不需在吸水纸上增加重量,凝胶基本不变形;加之吸水纸的吸力与水受到的重力方向一致,故可以良好地完成DNA的转移,它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转移速度较快,转移效率高。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时,对于大于15kb的DNA片断,转膜之前用盐酸进行脱嘌呤可以促进转膜效率,但脱嘌呤过度可导致分子量相对较小的DNA被打断成过小的片段而难以和尼龙膜结合。

如果实验转膜过程中同时含有大于15kb的DNA(通常为基因组)和小片段DNA(通常是基因组酶切产物),那么在转移的过程中倾斜容器,仅使凝胶上半部分浸泡于盐酸,这样既可以提高大片断DNA的转移效率,又不会打碎小片段DNA。

另外,等采用琼指糖凝胶直接杂交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以转基因鼠的检测为例,实验步骤如下:1.转基因鼠的建立:以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5’调控区指导人G-CSF基因为构件,建立转基因小鼠。

转基因小鼠的检测采用剪取鼠尾DNA做Southern进行鉴定。

2.琼脂糖凝胶直接杂交:(l)用BanHI(150U)对由假孕鼠产生的仔鼠剪尾提取基因组DNA10μg酶切过液,取少量电泳检查酶切完全后,上样电泳8小时,(2)将电泳槽板连同凝胶置50℃放置3小时,用镊子轻轻揭起凝胶,放于变性液(0.5MNaOH,0.5MNaCl)20分钟,转置中和液(0.5MTriHCl,0.15MNaCl)20分钟,将胶放于玻璃板上沥干液体,室温放置30分钟。

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

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

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是化学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

化学试剂的洒溢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员健康以及损坏实验设备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洒溢事件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科学家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洒溢发生的危害和有效处理方法。

本篇文章将首先介绍化学试剂洒溢的危害。

洒溢的化学试剂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洒溢的化学试剂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起呼吸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疾病。

洒溢还可能导致实验室设备损坏,影响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化学试剂洒溢的处理方法。

在应对洒溢事件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清理措施至关重要。

我们将介绍洒溢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迅速清除洒溢物、使用合适的吸收材料和化学中和剂,以及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法。

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常见的化学试剂洒溢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实验室中能够做好洒溢事件的处理工作。

总之,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是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了解洒溢危害和有效处理方法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实验室安全以及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洒溢处理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逻辑顺序,它对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非常重要。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将讨论的问题和重要性,并概述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化学试剂的洒溢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减少洒溢带来的危害。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化学试剂洒溢的危害和化学试剂洒溢的处理方法。

2.1 化学试剂洒溢的危害部分详细介绍了化学试剂洒溢所可能导致的潜在危害。

首先,化学试剂洒溢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伤害,如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所扩散过程中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扩散不到
1.炉门没关紧,有源被抽风抽走。
2.携带气体大氮量太少,不能将源带到管前。
3.管口抽风太大。
1.由设备人员将炉门重新定位,确保石英门和石英管口很好贴合。
2.增大携带气体大氮的流量。
3.将石英门旁边管口抽风减小。
方阻偏高/偏低
偏高:1.扩散温度偏低。
方阻正常,但FF偏低
品质因子有问题,n趋向于2,J02偏大,表明结区复合严重。
方法同上
Tempress扩散过程中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方阻在源一侧低,炉口处高
1.炉门与炉管的密封性不好
2.尾部排气严重
3.假片数量太少
1.调整炉门密封性
2.减少尾部排气气流
3.使用更多的假片
单片(交叉)方块电阻均匀性差
4.推进温度太低
1.增加沉积时间
2.增加沉积温度
3.增加推进时间
4.增加推进温度
整管方块电阻太低
1.沉积时间过长
2.沉积温度过高
3.推进时间太长
4.推进温度太高
1.减少沉积时间
2.减少沉积温度
3.减少推进温度
4.减少推进温度
返工处理
方块电阻不在规定范围内:1.轻微超出范围要求重新扩散,严重超出要求重新制绒。2.低于范围要求从新制绒。
4.石英件或硅片脏
5.沿着扩散炉通风
6.气流不足
1.预先处理炉管和舟
2.使用新的假片
3.使用好的校准硅片,而不是磨光
4.清洗炉管、舟、隔热包块和匀流挡板
5.使用干净的硅片
6.通过关闭可能的通风孔减小通风或者减小洁净室的过压。
7.增加N2和干O2流量
整管方块电阻太高
1.沉积时间过短
2.沉积温度过低
3.推进时间太短
1.调整扩散气流量,加匀流板。
2.调整扩散片与片之间距离。
扩后硅片上有色斑
甩干机扩散前硅片没甩干
调整甩干机设备及工艺条件
扩散过程中偏磷酸滴落
长时间扩散后对扩散管定期进行HF浸泡清洗
环境湿度过大
增大除湿机功率
效率忽高忽低
扩散间或石英管被污染,特别是在生产线被改造时最明显。
清洗石英管及石英制品,加强扩散间工艺卫生,强化TCA。
2.源量不够,不能足够掺杂。
3.源温较低于设置20度。
4.石英管饱和不够。
1.升高扩散温度,加大源量.
2.延长扩散时间。
3.增加淀积温度。
偏低:1.扩散温度偏高。
2.源温较高于20度。
1.减小扩散温度。
2.减少扩散时间。
3.减少淀积温度。
片间方阻不均匀
扩散温度不均匀
重新拉扩散炉管恒温
片内方阻不均匀
扩散气流不均匀,单片上源沉积不均匀
1.POCl3不够
2.排气压力过高
3.沉积温度过高
1.增加小N2流量
2.降低排气压力
3.降低沉积温度
顶部的方阻低,底部的被磨光)
3.硅片在炉管中的位置太高
4.桨比硅片和炉管温度低
1.使用新的干净的舟
2.使用好的校准硅片,而不是磨光。
3.使用低脚的舟。
4.在升温步后插入回温步骤。
氧化发蓝:去PSG工序,反面扩散。
色斑等由硅片表面问题引起的玷污:去PSG后从新制绒。
偏磷酸:去PSG后,重新制绒。
边缘处方阻低,中心高
1.假片被污染
2.校准硅片不是最好的(可能被磨光)
3.硅片在炉管中的位置太高
4.桨比硅片和炉管温度低
1.使用新的假片
2.使用好的校准硅片,而不是磨光
3.使用低脚的舟
4.在升温步后插入稳定温度步骤
方阻均匀性不连续
1.炉管和舟没有饱和
2.假片被污染
3.校准硅片不是最好的(可能被磨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