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一、选择题1.英国1688年的那场宫廷政变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主要在于()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实现了政治联合B.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政治事件C.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双王共治”的局面D.用相对和平方式完成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使命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1688年“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C.18世纪初责任内阁的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3.学者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对权利的监控B.对君主的制约C.突出法治D.强调主权在民4.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当今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是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③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③5.右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A.英国《权利法案》B.罗马《十二铜法表》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6.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D.英国王室7.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8.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利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9.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中国,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仪式在21响礼炮声中开始。
必修1历史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

必修1历史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及答案(一)知识掌握1.新贵族是指( )A.按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贵族B.经营牧场的贵族C.经营农场的贵族D.经营工商业的贵族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642年B.1640年C.1660年D.1688年3.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大宪章》B.《航海条例》C.《权利法案》D.《王位继承法》4.英国第一任首相是( )A.沃尔波尔B.克伦威尔C.威廉D.查理二世(二)能力提高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
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得到加强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内阁制度形成2.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过3.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④工人取得普选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17世纪70年代末,英国议会中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出现,标志着(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C.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完全确立D.英国议会政治的开始(三)延伸拓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C.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D.苏格兰人民起义2.传统上,英国议会拥有的权力是( )A.立法权B.赞成或拒绝国王征收新税B.对外战争权 D.行政权3.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4.下列权力中,不属于英国首相的是( )A.内阁议员提名权B.内阁议员任命权C.高级文官提名权D.大主教提名权(四)模拟练习1.17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
高三历史来练习题及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高三历史来练习题及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语】以下是xx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历史来练习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一、选择题1、17世纪上半期英王与议会的关系实质是()A、贵族与地主的关系B、世俗地主与宗教势力的关系C、贵族与教士的关系D、封建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2、1688年“光荣革命”采取不流血的方式()A、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B、违背了历史潮流C、导致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反复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其主要意义在于()A、使议会获得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C、宣告封建*统治的终结D、规定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变化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5、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下院有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有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者和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6、关于英国首相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国家元首②政府首脑③议会党团领袖④多数党领袖()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7、英国责任制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为:①控制下院立法程序②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③宣布提前大选④对法律作出解释()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8、在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有哪些部分组成:①国王②贵族院③平民院()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9、下列哪些不属于发生在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的是()A、宣扬“君权神授”B、厉行君主*C、议会曾一度停开D、颁布《权利法案》10、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者的混合物()①君主制②贵族制③民主制④内阁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1、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微专题练习-高三人教版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2.英国1679年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
这表明当时英国( )A.上院有较大的权力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上院的权力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3.《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C.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D.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5.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6.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检测题一、选择题1.1688年光荣革命采取不流血的方式( )A.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B.违背了历史潮流C.导致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反复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
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B.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C.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3.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成员;未经议会专门请求,现在和未来的英国国王不得剥夺法官职务;当政府大臣受议会弹劾时,国王不得行使特赦权来免除其责任。
该法律( )A.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说明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形成4.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B.议会C.内阁D.最高法院5.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会又颁布了以下几项法律文件。
A.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矛盾已解决B.议会权力得到不断扩展C.宗教信仰和政治派别完全对立D.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6.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
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这说明当时( )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7.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动在论述英国宪政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
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7课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进展第7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
1、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头被套上“紧箍咒”。
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制内阁 D.进行议会改革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供应了坚实的政权保障3、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经过斗争,获得了在英国议会中的更多议席。
这种状况开头于( )A.内阁制形成后 B.1832年议会改革后C.“光荣革命”后 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4、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投降,国内舆论纷纷指责国王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英国在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首相诺思不满国王干预而宣布辞职,乔治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
导致英国政坛毁灭危机的制度因素是( )A.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B.北美独立战斗中英国惨败C.国王违反了《人权宣言》的规定 D.首相没有执行国王的命令5、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把握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挂念捍卫英国人的自由。
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
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基础通关——《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基础通关——《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选择题1.“国王是军队的传统首脑,士兵们是习惯于服从国王的;议会却拥有较大的资财。
国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8月的一个黑暗和风暴的傍晚,在诺丁汉竖起了他的军旗,接着是一场长期和顽强的内战。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工业革命2.《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
”“冲突”的实质是()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B.议会反对国王增加税收C.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D.国王专权妨碍议会自由3.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
议员们坚持反对国王开征新税,并要求限制王权。
双方这次较量()A.推翻了国王的统治B.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C.标志着国家的独立D.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4.詹姆斯哈林顿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中转移到“人民”手中了。
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手中(人民:仅指有产者)。
据此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A.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B.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C.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D.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力5.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
“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
”“掉了脑袋”的国王和“失去王位”的国王分别是()A.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B.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C.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D.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6.在大英图书馆的珍品展厅里,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
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大宪章》。
《大宪章》使英格兰逐渐确立的是()A.教俗贵族的特权B.“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C.君主制度的王权D.“君权神授”的“议会主权”的原则7.“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练习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练习题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5 北京海淀期末考)1215年,伦敦25名贵族强迫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该宪章A.保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D.初步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2.(2016 福建厦门期末)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英国人赋予这次政变以“光荣革命”之名,予以高度肯定,最主要的原因是A.以不流血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B.建立起对王权的法律约束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使国王居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4.(2016 浙江湖州期末)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该法案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B.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C.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D.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5.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议会有其显著特点,包括①议会的权力大于王权②议会掌握国家行政管理权③下院议员由选举产生④议会享有立法权和财政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
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7.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
一、选择题
1.英国1688年的那场宫廷政变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主要在于()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实现了政治联合
B.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政治事件
C.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双王共治”的局面
D.用相对和平方式完成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使命
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世纪初责任内阁的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3.学者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
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对权利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4.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当今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是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5.右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罗马《十二铜法表》
C.法国《人权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6.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
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A.英国议会
B.英国贵族
C.英国民众
D.英国王室
7.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
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
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
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
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
8.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利
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9.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中国,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在21响礼炮声中开始。
对英国女王访华给予鸣放21响礼炮的规格待遇,这是因为
()
A.英国女王掌握国家实权
B.英国女王是政府首脑
C.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
D.英国女王决定归还中国香港
10.在英国,首相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得以完善
B.首相对国王负责
C.当今首相卡梅伦一定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D.卡梅伦上台组阁需要英王伊丽莎白的二世任命
二、简答题
1.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
从撒切尔到梅杰再
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只有一个。
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
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
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20XX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
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
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
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
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新华网《与各国王室一同进入2005乃至2025》回答:(1)英王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者什么角色?
(2)英王在政治生活中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
(3)有人认为在西方民主和法治的制度框架内,虚位君主“有用”,有人认为“无用”。
请结合本课有关知识分析,你认为英王的存在还有必要吗?说明理由。
2.材料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示意图
材料二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
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了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如何?
(2)责任制内阁在英国君主立宪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英国要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习题
选择答案
1. D
2. D
3. A
4. D
5. A
6. A
7. B
8. D
9. C
10.B
简答题
一(1)国家元首,英联邦首脑,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2)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逐步失去立法、
行政等特权,开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3)①有必要。
一方面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多重身份,起着重要作用,
如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英联邦的首脑;另一方面英国有存在王室的传统,难以更改。
②没必要。
英王的作用多数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意义;另外英国王室
是国家财政的负担。
二(1)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2)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从而
使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国家象征。
(3)是政党领袖;所属政党必须在下缘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由国王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