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合集下载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时空构建】【阶段特征】总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也是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的阶段。

政治上: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并拓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文化上,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考点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问题】根据材料,指出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

结合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限制王权持续妥协的具体表现。

(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

(2)表现: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改革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它(光荣革命)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历史现象一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

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政治权利,因为它强调内阁制政府的集体本质特征而不强调内阁成员个人负责。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1)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2)组阁: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3)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2.两个趋势: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议会制度的形成。
• 4)1640年,议会拒绝国王征税要求,并要求限 制王权。(直接原因)
2、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 程
导火线及开始: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国王与议会矛盾, 1640内战爆发
3、意义:
解决国王与议会权力之争,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 164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 了道路,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辟,反攻倒算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 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 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 式。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 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2、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 会的国王。”《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 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英国国王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约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议会权力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的 权力
时间
革命的发展充满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总 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
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
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断制。中 无”国 上实。行英封国建实君君行主主君专专主制制立宪制度制,,君君主主权 权—力力—至受清高到-康熙帝
法律的限制。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影响:
①中国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君激化主阶立级宪矛 比较1盾6,89阻年碍中了英中两国国社政会的治进体步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对各自②国英国家君的主发立展宪分制别有产利于生政了治怎的样稳的定影,响促?进
(4)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多数党领袖为 内阁首相。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完善
1、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⑴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立法权
第4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 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 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第6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 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权利法案》由明确规定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第8条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第9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2.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贸 易、殖民活动、圈地运动),资产阶级、新贵族 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
3.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英 国 资( 产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国
1649年
光荣革168年命 完成1640~168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LOGO
• 英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两党制与议会改革 政党制度的演变
辉格党 自由党 工党
LOGO
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
托利党
保守党
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 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 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LOGO
课堂反馈:
LOGO
1.(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
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 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 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A
2.“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 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 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 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 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 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
返回
四.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内阁制
LOGO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 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
式。
掌握国家大权
首相
② 组织内阁
内阁
LOGO

问题一:卡梅伦要上台组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国王
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问题二:当议会与首相发生 意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 首相 内阁 结果?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历史传统
政治前提
课堂思考
《大宪章》的内容于谁 有利?它以什么形式来 限制王权?它体现了一 个什么重要原则? 《大宪章》的内容于贵族有 利;它用法律的形式来限制 王权;它树立了一条重要的 原则,即: “法律至上” “有限王权”的起源与发展
没有限制的王权是可怕的,从中世纪开始, 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 统。 议会起源于中世纪;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 有限王权”的原则; 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 (1)对王权 (2)为英国君主立宪 有制约作用 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 (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
阶段 起源 萌芽 开始形 成 时间 16C初 17C后期 18C初期 概况 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强化专制王权的工 具 国王在王宫密室召集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 “统而不治”,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 尔(华尔波尔)


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政治 集体统治
特点(原则)
资产阶级代议制 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 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 的机关。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 正式确立起来的。 基本特征是: 1、实行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 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实现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 论并经多数通过; 3、政党政治比较突出,它将竞争机制引进政治生活; 4、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导读: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光荣革命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中世纪时期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

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

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权利法案》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

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基础:17C初,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 3、历史渊源:限制王权的传统 4、思想基础: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5、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日益壮大, 要求获得相应政治权力; 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的利益,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具有革 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其意义在于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 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 些最高权力,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 行使。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权利法案》的颁布
(1)内容: (2)意义:
①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 统而不治,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②从人治转向法治,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 内阁会议; 18世纪末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得到发展。
掌握国家大权
内阁
组织内阁
与首相共进退
首相
国 王
统而不治
选 举
选 民
议会(权力中心)
首相
共进退 内阁下台
内 阁
的 通 不 过 问题二:当议会与首相发生 信 对 任 政 意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 案 府

原创6: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创6: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 国家的权力,保证了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2.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4.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制度树立了一种模式,即 君主立宪制度。
你知道吗?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 宪制?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谢谢观看!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 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 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 辅”。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2.责任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首相
议会下院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
内阁与首 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内阁政府
女王 Queen 内阁 Cabinet
内阁首相 Prime minister 议会 Parliament 工党 Labor Party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林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前导读】《大宪章》(Great Charter),是1215年6月15日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的宪法性的文件。

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的权益。

《大宪章》当时并未起重大作用,不久教皇应约翰请求宣告作废,于是内战又起。

因为它有着限制王权的作用,后来封建贵族在和国王的斗争中曾一再强迫国王重新颁布《大宪章》。

15、16世纪时英国王权强化,《大宪章》无人提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以新的意义,用以反对封建专制王权。

今天它仍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联邦宪法和各州宪法也都包含有《大宪章》的思想。

【课堂识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结合课本第36页回答以下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前经历了什么重大革命?
(2)请概述这次革命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2.结合课本37页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学思之窗”思考那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2)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请得出《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什么
关系?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请准确写出代议制的含义。

2.(1)概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

(2)说出内阁的组成成员及其如何运行。

3.结合课本37页了解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在选举权方面
的发展。

【拓展空间】
1.试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
2.试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自建立后又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完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从权利的转变方面入手)
3.英国责任内阁制与中国明朝内阁制有何不同?
1.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运行的基本原则有()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领袖组织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②形式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届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5. 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

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7.“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8.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
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9.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
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
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材料二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

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

……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

材料三《人民代表法》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重新分配席位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5万人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共72个)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5万到5万的城镇(共36个城镇)只保留1个席位。

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64个、威尔士4个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1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884年改革”。

这次议会改革虽然使选举权扩大了,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

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2009年第6期《人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指出英国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英国近代三次议会改革的核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