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谐振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经典-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分析

经典-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分析
如果发生的是分频谐振,其特征是过电压并不高,但流 过电压互感器绕组的电流很大, 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十倍,所 以常常使电压互感器因过热而爆炸烧毁。
某 县 的 两 座 35 kV 变 电 站 10 kV 电 压 互 感 器 最 初 选 用 JSW-10 型,都曾出现因铁磁谐振烧毁互感器情况,因谐振使 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熔断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是电压互感器 一次保险熔断还能及时更换,对供电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是, 对 于 上 世 纪 90 年 代 初 建 设 的 这 些 小 型 35 kV 站 ,10 kV 母 线是单母线不分段,只装有一组电压互感器,物资部门很少 有备件,如果出现烧毁互感器情况,将不能及时更换,其后果 一是影响表计和 10 kV 母线电压的监视,二是交流系统失去 绝缘监察,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不能及时报警发信号。
四、铁磁谐振预防与消谐
产生谐振的原因是某些激发因素使电压互感器铁芯饱 和, 感抗由大变小 或 是 电 网 的 电 容 参 数 变 化 使 XL=XCO 而 产 生谐振。 因而防止谐振就是防止铁芯饱和,尽量避免产生激 发因素。
一是选用励磁特性不易饱和的、绝缘性能较高的电压互 感器,或是在互感器一次的中性点串接消谐装置。 某县两座 变电站就是在互感器一次的中性点串接消谐装置,解决了谐 振过电压、间歇性弧光接地而烧毁电压互感器的问题。 二是 加强运行维护,改善开关的同期性,尽量减少瞬间接地故障, 即减少谐振的激发因素。 三是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串电阻安 装 WNXⅢ-10(60)型 微 电 脑 消 谐 装 置 ,某 县 8 座 35 kV 站 装 上后,运行效果比较好,该装置不仅能消除谐振,还能记录谐 振类型、时间。 只是要注意消谐器安装点距互感器较远时,要 保证连接二者的二次回路电阻不能大于 3Ω。 四是操作中注 意监视母线电压,如电压过高则立即改变运行方式,投入或 切除线路或设备,实质上就是改变 XCO/XL 值,消除谐振。 五是 给母线充电前先切除母线所带电压互感器, 充电后再投入, 停母线时也先切除电压互感器,再拉开开关。 或者给母线充 电时采用线路及母线一并充电的方式。 六是采用电容式电压 互感器,由于其对地呈现容性,从根本上失去了谐振的基础, 从而防止铁磁谐振的发生。

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定义:定义:设备的电容与邻接设备磁饱和电感之间的振荡。

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自激振荡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铁磁电感的饱和作用引起的持续性、高幅值谐振过电压现象。

其主要特点为:1、谐振回路中铁心电感为非线性的,电感量随电流增大、铁心饱和而趋于平稳;2、铁磁谐振需要一定的激发条件,使电压、电流幅值从正常工作状态转移到谐振状态。

如电源电压暂时升高、系统受到较强烈的电流冲击等;3、铁磁谐振存在自保持现象。

激发因素消失后,铁磁谐振过电压仍然可以继续长期存在;4、铁磁谐振过电压一般不会非常高,过电压幅值主要取决于铁心电感的饱和程度。

铁磁谐振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扰动,从而激发起铁磁共振现象。

由于对地电容和互感器的参数不同,可能产生三种频率的共振:基波共振、高次谐波共振和分频谐波共振。

各种共振的表现形式如下:基波共振。

系统二相对地电压升高,一相对地电压降低。

中性点对地电压(可由互感器辅助绕组测得电压)略高于相电压,类似单相接地,或者是二相对地电压降低,一相对地电压升高,中性点有电压,以前者为常见。

分频谐波共振,三相电压同时升高,中性点有电压,这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电流可达正常额定电流的30~50倍以致更高。

中性点电压频率大多数低于1/2工频。

高次谐波共振,三相电压同时升高,中性点有较高电压,频率主要是三次谐波。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励磁电感L1=L2=L3=L0,故各相对地导纳Y1=Y2=Y3=Y0,三相对地负荷是平衡的,电网的中性点处于零电位,即不发生位移现象。

但是,当电网发生冲击扰动时,如开关突然合闸,或线路中发生瞬间弧光接地现象等,都可能使一相或两相对地电压瞬间升高。

如果由于扰动导致A相对地电压瞬间升高,这使得A相互感器的励磁电流突然增大而发生饱和,其等值励磁电感L1相应减小,以致Y1≠Y0,这样,三相对地负荷变成不平衡了,中性点就发生位移电压。

如果有关参数配合得当,对地三相回路中的自振频率接近于电源频率,这就产生了严重的串联谐振现象,中性点的位移电压(零序电压)急剧上升。

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的几个特点1)对于铁磁谐振电路,在相同的电源电势作用下回路可能不只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

电路到底稳定在哪种工作状态要看外界冲击引起的过渡过程的情况。

2)PT的非线性铁磁特性是产生铁磁谐振的根本原因,但铁磁元件的饱和效应本身也限制了过电压的幅值。

此外回路损耗也使谐振过电压受到阻尼和限制。

当回路电阻大于一定的数值时,就不会出现强烈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3)串联谐振电路来说,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的必要条件是因此铁磁谐振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发生。

4)维持谐振振荡和抵偿回路电阻损耗的能量均由工频电源供给。

为使工频能量转化为其它谐振频率的能量,其转化过程必须是周期性且有节律的,即…1/2(1,2,3…)倍频率的谐振。

5)铁磁谐振对PT的损坏。

电磁谐振(分频)一般应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①铁磁式电压互感器(PT)的非线性效应是产生铁磁谐振的主要原因。

②PT感抗为容抗的100倍以内,即参数匹配在谐振范围。

③要有激发条件,如PT突然合闸、单相接地突然消失、外界对系统的干扰或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等。

据试验分频谐振的电流为正常电流的240倍以上,工频谐振电流为正常电流的40~60倍左右,高频谐振电流更小。

在这些谐振中,分频谐振的破坏最大,如果PT的绝缘良好,工频和高频一般不会危及设备的安全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末接地的两相相电压长高√3,这将严重影响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此时电压互感器的励磁阻抗很大,故流过的电流很小)。

但是,一旦接地故障点消除,非接地相在故障期间已充的电荷只能通过电压互感器高压线圈经其自身的接地点接入大地。

在这一瞬间电压突变过程中,电压互感器高压线圈的非接地两相的励磁电流就要突然增大,甚至饱和、由此构成相间串联谐振。

由于接地电弧熄灭时间不同,故障点的切除就不一样。

因此,不一定在每次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高压线圈中都要产生很大的激磁电流,其高压侧熔断器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铁磁谐振的常用消除办法根据以上分析配电系统铁磁谐振的特性,就不难找到加以解决的办法。

铁磁谐振原因及消谐措施分析

铁磁谐振原因及消谐措施分析

铁磁谐振原因及消谐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1T10:09:23.00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5期作者:刘世杰刘照辉李童刘新宇顾尚鹏[导读] 剖析在外部因素激发下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的根本原因,分析谐振特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剖析在外部因素激发下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的根本原因,分析谐振特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字:铁磁谐振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消谐措施0、引言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测量元件,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重大损失;而铁磁谐振又是引发电压互感器损坏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在使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时应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保证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谐振条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由于接地保护的需要,三相电压互感器的中点是直接接地的,因此电压互感器与电网线路对地电容并联而形成谐振回路,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电感是非线性的,这种谐振回路为非线性谐振回路,或称铁磁谐振回路。

鉴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励磁特性,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不会饱和且呈现出很大的感抗。

当系统发生扰动(如投入和断开空载母线、单相接地突然消失、外界对系统干扰或系统操作产生过电压等)时,电压互感器会由于电压上升而达到饱和,电压互感器中的暂态励磁电流急剧增大,感抗下降,并且由于三相饱和程度不同而产生中性点偏移电压。

当系统的容抗和电压互感器的感抗相等或接近时容易发生分频、基频和高频谐振,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电流远大于额定值时,会导致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熔断,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消失,引发厂用电切换,同时也易导致电压互感器因过热而爆炸。

当XC / XL<0.01时,谐振不会发生,当0.01≤XC / XL≤0.1时,会发生分频谐振,而且起振电压很低;当0.1≤XC / XL≤1时会发生工频谐振(基波),XC / XL≥1时进入高频谐振区。

浅谈铁路10kv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现象及防范

浅谈铁路10kv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现象及防范

浅谈铁路10kv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现象及防范文章对铁路10kv电力系统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铁磁谐振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电力设备供电可靠性。

标签:铁磁谐振;研究分析;防范措施引言普速铁路10kv电力系统和高速铁路电力配电所调压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很小,允许运行接地运行2h。

在这种系统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如:在分、合断路器时,出现瞬时接地信号指示、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在出现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或电压互感器烧毁;负载小的时候,出现三相电压指示严重不对称。

这些故障现象很多都是铁磁谐振造成的,为确保供电可靠性,提高信号等重要负荷供电质量,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防范措施。

1 铁磁谐振的原理铁路10kv电力系统中大量存在着有铁心的电感线圈和电容的电器设备及大量电缆,为铁磁谐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出现谐振。

电容、电感串联的电路,会出现电压谐振;电容、电感并联的电路,会出现电流谐振。

在分、合闸操作时就会引起谐振现象发生。

实际的电力系统电路复杂,不仅是三相的,电容也不一定是明显的电容器,可能是空载电缆线路或架空线路,电感线圈可能是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激发因素也不一定明显。

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当10kv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因铁磁谐振造成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熔丝熔断。

图1 10KV电力系统接线图图2 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系统中性点是不接地的,但是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是接地的,它的高压绕组与外线对地电容构成L、C并联回路,图中,BI代表变压器的二次绕组,Ca、Cb、Cc代表三相对地电容,La、Lb、Lc代表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可以看成是带铁心的线圈。

当C相接地时,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该系统的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

因为Cc、Lc被短路,所以图中没有画出,La、Ca组成一个并联回路,两端电压Uca是1.732倍的相电压,在这一瞬间电压突变过程中,电压互感器高压线圈的非接地两相的励磁电流就要突然增大,呈现不同程度的饱和,电压互感器的各相感抗发生变化,各相电感值不相同,中性点位移,产生零序电压。

电力系统谐振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谐振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一、概述铁磁谐振就是由铁心电感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与与系统的电容元件,如输电线路、电容补偿器等形成共谐条件,激发持续的铁磁谐振,使系统产生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的铁磁谐振可分二大类:一类就是在66kV及以下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由于对地容抗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感抗的不利组合,在系统电压大扰动(如遭雷击、单相接地故障消失过程以及开关操作等)作用下而激发产生的铁磁谐振现象;另一类就是发生在220kV(或110kV)变电站空载母线上,当用220kV、110kV带断口均压电容的主开关或母联开关对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充电过程中,或切除(含保护整组传动联跳)带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时,操作暂态过程使连接在空母线上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组中的一相、两相或三相激发产生的铁磁谐振现象,即串联谐振,简单地讲就就是由高压断路器电容与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感耦合产生谐振由于谐振波仅局限于变电站空载母线范围内,也称其为变电站空母线谐振。

二、铁磁谐振的现象1、铁磁谐振的形式及象征1)基波谐振:一相对地电压降低,另两相对地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或两相电压降低、一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有接地信号发出2)分次谐波: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低频变动3)高次谐波: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超过线电压2、串联谐振的现象:线电压升高、表计摆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电压超过100V三、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1、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1)、有线路接地、断线、断路器非同期合闸等引起的系统冲击2)、切、合空母线或系统扰动激发谐振3)、系统在某种特殊运行方式下,参数匹配,达到了谐振条件2、串联谐振产生的原因:进行刀闸操作时,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母线相连,引发断路器端口电容与母线上互感器耦合满足谐振条件3、电力系统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分析电力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电力网络,在这个复杂的电力网络中,存在着很多电感及电容元件,尤其在不接地系统中,常常出现铁磁谐振现象,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下面先从简单的铁磁谐振电路中对铁磁谐振原因进行分析。

铁磁谐振原理和反铁磁谐振的方法

铁磁谐振原理和反铁磁谐振的方法

铁磁谐振原理和反铁磁谐振的方法张烨李中琴(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应甩科技睛蓟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内部过电压现象。

钦磁谐振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非线幢共据现象发生时,系统出现明显的高于额定工作,grx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电压升高和电位差升高而造成的,使电网的安全运行遭到严重破坏,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铁磁谐振的原理和反铁磁谐强的方法至关重要。

£;c;键阕]铁磁{毒撂;铁磁谐据电压;反皴磁谐振铁磁谐振是一个长期困扰电力系统安全的复杂问题。

它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通常可达到系统设备额定值的数倍而造成损坏,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巨大威盼。

在电力系统的振荡回路中,电压互感器是铁心电感元件,如果有某种大扰动或操作,PT(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铁,0嘻先可能饱和,从而与线路和设备的对地电容形成特殊的单相或三相共振国路,激发起持续的、较高幅值的过电压,这就是铁磁谐振过电压。

1铁磁谐振产生的原理铁磁谐振可以是基波谐振、高次谐波谐振、还可以是分次谐波谐振,如图下图f f r-示,,是最简单的电阻R,电容C和铁心电感L的串联电路。

假设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其初始感抗大于容抗(c-)L>I/06C),电路T-'-R-备线性谐振的条件,但是当铁心电感两端的电压有所升高时,电感线圈中出现涌流,这就有可能使铁,0饱和,其感抗随之减小,一直可以降到∞L=I/∞C,使之满足串联谐振的条件,在电感、电容两端形成过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铁磁谐振现象。

因为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不是常数,回路没有固定的宇振频率,同样的回路中,既可以产生谐振频率等于电源频率的基波谐振,也能产生高次谐波和分次谐波,因此具有各种谐波振荡的可能性是铁磁谐振的重要特点。

jRL图1铁磁谐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对铁磁谐振电路,在相同的电源电视作用下,回路可能有不兵—种稳定的工作状态,如基波的非诣振状态和谵锈献态。

宅路到底稳定在哪种状态要看外界;中击引起过度过程的情况。

PT产生铁磁谐振的原因以及消谐原理

PT产生铁磁谐振的原因以及消谐原理

铁磁谐振发生后常常引起电压互感器(PT)烧毁、爆炸等恶性事故。

原因是电力系统中有大量的储能元件,如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感元件,电容器、线路对地电容、断路器的断口电容等电容元件。

这些元件组成了许多串联或并联的振荡回路。

在正常的稳定状态下运行时,不可能产生严重的的振荡。

但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由于某种原因电网参数发生了变化,就很可能发生谐振。

例如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其中一相断线接地,受电变压器和相间电容;电压互感器和线路对地电容;空载变压器和空载长架空线路电容所形成的振荡回路,都有可能发生谐振。

谐振常常引起持续时间很长的过电压。

电压互感器一类的电感元件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通常铁芯磁通密度不高,铁芯并不饱和,如在过电压下铁芯饱和了,电感会迅速降低,从而与电容产生谐振,也就是常说的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不仅可在基频( 50HZ )下发生,也可在高频(170HZ) 、低频(17HZ,25HZ) 下发生。

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3U0)理论上是0V,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也不会超过10V。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3U0将迅速升高,达到30到120V,形成过电压。

当系统上电时,由于三相不同期等原因,会在电压互感器中产生很大的谐波电流,导致互感器内部铁芯饱和了,造成二次侧的波形发生畸变,当畸变足够大时,就形成了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产生的条件一般有:1、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2、非线性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组成振荡回路。

回路线性状态时的自振频率小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当铁芯饱和而电感减小时,回路自振频率增加,恰好等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3、振荡回路中的损耗足够小,所以谐振实际发生在系统空载或轻载时;4、电感的非线性要相当大;5、有激发作用时,即系统有某种过电压、电流的扰动,如跳、合闸,瞬间接地、瞬间短路等。

二次消谐原理:1、利用消谐装置实时监测PT 开口三角电压,运用DFT算法计算出零序电压四种频率的电压分量。

利用装置中压敏元件的电抗随谐波电压而变化,从而破坏PT铁磁谐振的产生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状态,是否进入谐振状态,要看电源 过渡过程剧烈程度; • 铁磁谐振产生过电压与过电流,且能自我 保持;
• 铁磁谐振的发生是因为铁磁元件的饱 和。过电压受铁芯饱和和回路损耗的 限制;
• 谐振频率不是常数,可以等于电源频 率(50Hz)、可以为工频倍数(高次 谐波)、可以为分数次谐波;
回路电阻(损耗)的影响:
• 以CVT代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对带均压电容的断路器,经断路容量的
核算有较大裕度(约30%)可拆除断口 均压电容。
开口三角接入阻尼电阻:
• 我国有关规程规定:R<=0.4Xm Xm为互感器在线电压作用下,每相励 磁感抗换算到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电 抗值;
• 35kV及以下,可在开口处接白炽灯、 35kV一般接入500~1000W 6~10kV一般接入200~600W
中性点接入消谐电阻:
• 5)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可采取下 列措施消除TV谐振:
• 不仅具有一定幅值的过电压,也会在电 感线圈中出现极大的过电流倍数(可达 额定电流的几百倍以上);
• 往往造成TV高压熔断器熔丝烧断、严 重的烧毁TV;
• 因为频差,三相电压表出现低频摆动; • 分频谐振常常发生在有串联补偿的电网
中;
基波谐振基本现象:
• 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 • 某一相电压数值降低,但不为零;
3.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引起的 谐振过电压
等值接线
• 下面分析正常时和剧烈扰动时的TV上 的电压和电流
分析结论:
• 正常时,中性点电位等于零,回路呈 容性;
• 当出现剧烈扰动时,铁芯电感饱和; • 当参数配合不当,发生串联谐振,在
中性点(对地电容)出现很高的电压 ; • 中性点位移,将引起TV三相电压发 生变化
• 为什么P点(ωL=1/ωC)不是谐振点 ?
• 因为P点不是稳定工作点,回路将偏离 P点,最终工作点稳定在a3点。
• 因为a3点已经出现谐振过电压和过电 流,因此将a3称为谐振点。
铁磁谐振的激发:
∆U
m E
n I
外电源E的增大超过m点后,回路电流从 感性突变为容性,并进入谐振工作点n
分析结论:
其余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其值超过 线电压,产生“虚幻接地”现象。 • 零序电压往往同时出现过电压;
小结:
• 铁磁谐振的发生是因为铁磁元件的饱和; • 发生铁磁谐振的必要条件是ωL>1/ωC; • 电源出现剧烈扰动时,回路可能进入谐振
状态; • 谐振频率可以是工频、高次谐波和分次谐
波; • 回路损耗对谐振起到限制作用;
1)工作电压较低时,存在两个工作点a1 和a3 ;
2)工作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只存在一个 工作点a3 ;
3)存在两个工作点时,正常时处于a1工 作点; 当出现剧烈过渡过程时,工作点可能 越变到a3 ,激发谐振现象。
铁磁谐振的特点:
• 发生铁磁谐振的必要条件是ωL>1/ωC; • 满足必要条件前提下,回路存在不止一种
2C
" 12
L
戴维南等值电路
C

1.5L
发生基波铁磁谐振的必要条件:
L 1 C
防止断线谐振过电压的技术措施
• 保证断路器的三相同期动作;避免发 生拒动;不采用熔断器;
• 加强线路的巡视和检修,预防发生断 线;
• 断路器操作后又异常现象,可立即复 原,并进行检查;
• 中性点接地电网中,操作中性点不接 地的负载变压器时,应将变压器中性 点临时接地。
线路故障断线; 断路器不同期合闸; 熔断器不同时熔断; • 只要电源侧或负荷侧有一侧中性点不接 地,可能组成复杂的非线性谐振回路, 出现谐振过电压。
三相对称电源接有空载变压器
l xl

EA

EC
C
' 0

EB
C0"
C0
C
" 12
C
" 12
C0
L
L L
等值电路
A
C
' 0
C0"

1.5 E A
2C 0
∆U
R2 > R1
E
m
R2
n R1
I
回路损耗阻碍了回路从正常工作点 跃变到谐振点的过程。
高次谐波谐振基本现象:
• 以三次谐波为例,中性点出现较高三次 谐波电压,与工频电压叠加。
• 往往使三相电压同时升高或一相升高。 • 较高的高次谐波谐振过电压可能引起电
压互感器绝缘损坏或避雷器爆炸;
分数次谐波谐振基本现象:
11.3 铁磁谐振的基本原理
• 电力系统含有大量含铁芯的电感,比 如:变压器激磁电感、电磁式电压互 感器、铁芯电抗器等;
• 含铁芯的电感,电感值随电压和电流 而变化,不是一个常数。
U
I
1. 铁磁谐振
R
L
E
C
UC UL
• 谐振发生的必要条件:
ωL>1/ωC • 因为电感不是常数,所以谐振
频率也不是常数; • 工频谐振 • 高频谐振 • 分频谐振
• 在不利的参数配合下,出现线性串联 谐振或铁磁谐振状态。
• 防止传递过电压的方法: • 避免出现中性点位移电压,可尽
量使断路器三相同期动作,不出 现非全相操作;
• 选择消弧线圈的脱谐度,错开串 联谐振条件;
2.断线引起的谐振过电压
• 电力系统中常见基波铁磁谐振。 • 断线谐振一般包括以下情况:
限制谐振过电压的措施:
1)选用励磁特性好的TV或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CVT);
2)增大对地电容,使容抗(Xc)与感抗(XL)的比值小于 0.01可避免谐振 。
3)在出现谐振时,可临时投入线路,增大电容消除谐 振;
4)中性点可经消弧线圈接地。 5)在零序回路中接入阻尼电阻。
TV开口三角绕组短时接入R; TV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接入非线性消谐电阻;
进入稳定谐振状态的条件:
E a1
a2
a3
P
UC UL ∆U
a1, a2, a3工作点分析:
• a1是稳定工作点,电路呈感性,电容 、电感电压较低,回路电流较小,是 非谐振工作点。
• a2是不稳定工作点,微小扰动可使工 作点偏离a2;
• a3是稳定工作点,电路呈容性,电容 电感电压和电流急剧增大,称为谐振 状态的工作点。
电力系统常见非线性谐振过电压
• 传递过电压 • 断线谐振过电压 •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
电压
1.传递过电压
• 是一种线性谐振,但有时会激发铁磁 谐振;
• 电网出现不对称接地,断路器非全相 或不同期操作时,中性点电压将显著 增大;
• 通过静电、电磁耦合,在不同绕组间 或相邻线路间发生电压传递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