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工艺美术比较

合集下载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旳工艺美术一、宋代旳工艺美术:1、宋代旳工艺美术,以陶瓷工艺具有突出旳成就,名窑遍及南北各地,百花争艳,可以说是一种瓷旳时代。

2、此外染织工艺中旳缂丝到达了一定旳艺术水平,铜镜、漆器也各有特色。

1】陶瓷工艺: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旳鼎盛时期。

宋代陶瓷昌盛旳重要原因有:1、饮茶之风流行;2、铜旳缺乏,以瓷替代多种铜制器皿;3、海上外销旳兴起,尤其是南宋之后形成了一条海上“陶瓷之路”。

2】论瓷者一般都说宋代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这是北宋时期旳说法。

从整个宋代来看,可分为北方名窑和南方名窑:1、北方: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

2、南方:景德镇窑、哥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二、北方地区1、定窑:河北曲阳,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定瓷孩儿枕2、汝窑:河南临汝县,北方第一种著名旳青瓷窑。

青瓷尊3、官窑:官方经营垄断,汴京,青瓷莲花洗4、耀州窑:陕西同官,今铜川县,刻花萱草纹罐5、钧窑:河南禹县,红釉花盆6、磁州窑:河北彭城,运用黑白对比旳装饰措施,极富民间特色。

磁州窑虎形枕1】南方地区1、景德镇窑2、哥窑(据历史传说: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浙江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旳窑称为“哥窑”,弟弟建旳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哥窑旳重要特性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

纹片细小如鱼子旳,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旳称为蟹爪纹。

哥窑器以纹片著名,纹片大小相间旳称为“百圾碎”。

百圾碎3、龙泉窑:瓷质厚润,釉色苍翠。

4、建窑:釉中所含铁旳成分因烧制火度不一样,而在黑色中形成多种漂亮旳褐色斑纹5、吉州窑:常用树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极富民间特色。

树叶纹碗2】宋瓷旳艺术特点:1、造型:简洁,优美。

器皿比例和尺度恰当。

2、装饰措施: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

3、装饰题材:多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等。

4、釉色:白瓷(定窑、景德镇窑)青瓷(汝窑、耀州窑、龙泉窑)黑瓷(建窑、吉州窑)彩瓷(钧窑)3】各窑特色:定窑、景德镇窑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淳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浓厚旳民间特色。

宋元时期的陶瓷艺术与工艺

宋元时期的陶瓷艺术与工艺

宋元时期的陶瓷艺术与工艺宋元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陶瓷艺术与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瓷器的种类丰富多样,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宋元时期的陶瓷艺术与工艺进行探讨。

宋代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是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

在宋代,瓷器的种类繁多,包括青瓷、白瓷、黑瓷、铁线瓷等等。

其中,青瓷是宋代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采用的是高温烧制,釉面呈现出青蓝色或灰蓝色,具有独特的美感。

青瓷在宋代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瓷器的品种,也开创了中国瓷器的新纪元。

除了青瓷之外,宋代的白瓷也非常有名。

宋代白瓷以钧窑白瓷最为著名,其制作工艺异常精细。

钧窑白瓷通体洁白无瑕,釉面光洁美观,被誉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

钧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宋代的白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除了青瓷和白瓷,宋代的黑瓷也备受瞩目。

黑瓷是宋代陶瓷中的一大亮点,其釉面呈现出深黑色,并且光洁如镜。

黑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进行多次烧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宋代黑瓷的出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风格。

在宋元时期,著名的龙泉窑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龙泉窑是中国重要的青瓷窑,被誉为“天下第一窑”。

龙泉窑的青瓷制作工艺非常高超,青瓷的釉面细腻平滑,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翡翠绿色。

龙泉窑的青瓷器形式多样,包括盘、碗、罐、壶等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龙泉窑的青瓷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海外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元代的定窑也是非常著名的陶瓷窑之一。

定窑的白瓷制作工艺精湛,釉面洁白如玉,细腻光滑,给人一种高雅的美感。

定窑的白瓷种类繁多,有碗、盘、壶等等,造型优美,装饰简洁,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的陶瓷艺术与工艺达到了一个巅峰时刻。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艺不断创新,瓷器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黑瓷,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格。

宋元绘画的风格与艺术特点

宋元绘画的风格与艺术特点

宋元绘画的风格与艺术特点宋元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流派。

本文将探讨宋元绘画的风格与艺术特点。

1. 风格1.1 学院派(北宗)学院派是宋元时期最主要的绘画流派之一,以北方为中心,将崇尚规范性描写和直观表达作为重要原则。

常见的代表作家包括柳公权、赵孟頫等。

1.2 文人画(南宗)文人画是宋元时期另一个重要的绘画流派,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创者,并强调个体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他们追求自由挥洒、清新淡泊之境界,常常表现诗意和哲理。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米芾、杨万里等。

1.3 眼墨派(鄱阳湖派)眼墨派源于鄱阳湖一带,该流派注重写生,基于对自然界的准确观察和描绘。

他们通过刻意凝视并仔细记录自然景物来达到高度写实的效果。

代表性画家有巨然、载谦等。

2. 艺术特点2.1 精致技巧宋元绘画注重笔墨的细腻表现,追求精致的工艺和技巧。

画家们擅长运用各种笔法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形象,并对细节进行精确掌握,以展现作品的高度精细度。

2.2 视觉透视与背景深化在宋元绘画中,艺术家们开始注意物体的空间感和透视关系。

他们尝试使用近大远小、通透与密集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深度和层次感,使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2.3 情感表达和审美意境宋元时期的绘画注重情感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

艺术家通过构图、色彩运用和线条处理等手法,创造出氛围优雅、意境深远的作品。

他们强调传达内心世界和个人观点,并试图引起观者共鸣。

2.4 文字与绘画相结合在宋元时期,绘画与文字相互影响并相互融合发展。

艺术家们经常在作品中加入诗句、题跋等文学元素,使其成为一种视觉与文化的交汇点,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综上所述,宋元绘画以学院派、文人画和眼墨派为主要流派,具有精致技巧、视觉透视与背景深化、情感表达和审美意境以及文字与绘画相结合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也为中国绘画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创新。

第六章 宋元美术

第六章  宋元美术

范宽,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 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 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 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 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 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 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北宋后期画家王诜将李成与范宽 的山水画相比较,喻为“一文一武”,说明范宽的山水形象与李成的烟林情旷、气 象萧疏的情调体貌相反,而别具风格。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也认为“李 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座外”。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 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 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其《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
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二、南宋四大家——李、刘、马、夏
李唐,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字晞古。初以卖画为生, 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至临安,以成忠郎衔任 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 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 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 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 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 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等。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美术史话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宋代的商品经济,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唐代,相应宋代的商业都市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宋代的商品都市已经是近代型的。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干涉和管制减少,主要的是通过行会组织征收赋税和摊派官差。

《东京梦华录》中所描写的汴梁是北宋都市的代表。

汴梁有许多十分繁华的大街,大街上"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的大商店,而且有晓市、夜市、酒楼、饭馆、货摊、小贩及定期的庙会。

汴梁的马行街的东西两巷称为"大小货行",皆工作技巧所居。

南宋时期的杭州,其繁华又进了一步,"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

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地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妆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

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每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城市中有普通商店,并有种类繁多的作坊商店,工商业者各有其行会组织。

杭州有四百行,包括商业及各种劳动职业,如瓦匠等。

货物供应,多有从各地贩运而来的,例如汴梁就有"温州漆器铺"。

地方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形成,特别是一些交通要道上的市镇,是宋代驻军的地点,也往往成为繁华的地方市场。

宋代的对外贸易在范围及贸易数额上都大大超过唐代,陆路北向辽金,西向夏、回鹘的丝织、铁器等交换马匹、牲畜的交易频繁。

南宋和元代的海上对外贸易尤其茂盛,当时造船工业世界上最为先进,可以制作搭乘六七百人至千人并有隔水舱设备的远航大船,广州和泉州都是国际性的大商港,元末马可波罗曾称泉州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海港。

对外贸易的国家为南洋群岛各国,并越过印度洋,远达波斯湾一带,贸易的商品是输出金银、铅、锡、铜器、铁器、丝织,输入各种香料及珠宝,这种奢侈商品的交易也显示了中古海外贸易的特点。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中国五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时期之一。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五个时期各自都拥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风格。

本文将比较这五朝的美术形态差异和变化。

唐朝美术形态唐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美术形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代的画家们在绘画中掌握了充分的造型技巧,呈现了优美和谐的画面。

唐代的绘画风格非常娴熟,强调笔墨的精髓,并且显示了古代绘画审美爱好的特点。

唐造像以石刻和铜雕为主,铜制品造型更加飘逸,线条柔美,流畅自然,更加触人心灵。

宋朝美术形态宋朝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宋朝美术以细致、富有几何学特点的线条、明亮的色彩结构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为特征。

宋代著名的绘画家、书画家,如张择端、范宽、李唐、司马光、苏轼等人,均有卓越的表现力和内在情感。

宋代的青瓷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瓷器之一,采用的是薄胎、少釉、淡雅的颜色和深绿色釉料,形成深刻的艺术气质。

元朝美术形态元代的美术形态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更加鲜明,表现力更富于生动性,注重把握题材,强调表现温情、淳朴的生活。

元代的造物和意象是丰富的,其中具有叙事性和感性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

元代书法之精美技法之端,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

元代的青花瓷器采用了大量的蓝色涂料,更加注重画面的装饰性和固定的构图艺术。

明朝美术形态明代艺术风格表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明代绘画宏大、空灵、秀美,以笔墨、构图优美而著称。

它的艺术风格追随了北方实用主义的风潮。

明代民间文化的兴起对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展了不少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

明代瓷器采用了多种釉料,如青花、嘉靖五彩、绿釉等,达到新高度。

清朝美术形态清代艺术形态是继明代之后的一个时期,与宋元明相比,清代的艺术形态更加天然、朴素,表现了一种朴实、恬静、穆然、含蓄的艺术气质。

清代的绘画风格又一次变得宏大、流畅,造型更大胆而具有冲击力。

清代的陶瓷器相对其他时代而言,它的瓷器的形状朴实而不凡,釉色清雅而幽深,也具备高度的装饰性。

精妙绚丽归于简雅淡逸——浅析宋元花鸟画风格异同及原因

精妙绚丽归于简雅淡逸——浅析宋元花鸟画风格异同及原因

水还 是 花 乌 ,都 取 得 了辉 煌 的成 就 , 大 大超 越 了
前代 。 尤 其 是 其 花 鸟 画作 品 , 以严 谨 的 造 型 , 生 动 逼 真 的 形 象 , 达 到 了登 峰 造 极 的 地 步 ,令 后 人
难 以企及 。
相 比之 下 ,元代 尽 管只 有 近百 年 的 历 史 ,但 纵
功 用 的 因素有 关 。
精妙绚丽 归于简雅淡逸
浅 析 宋元 花 鸟 画风 格 异 同及 原 因
口 吕 友 者
郭若 虚 在 图画 见 闻 志・ 古今 优 劣 》 中有 这 论
样 的 记 载 : “ 论 山 水 、 林 石 、 花 竹 、 禽 鱼 , 则 若 古 不 及 近 。 ” 可 知 在 当 时 人 看 来 , 宋 代 无 论 是 山
生须 入 乎其 内 , 又 须 出乎 其 外 。入 乎 其 内 , 故 能
南 宋 粱楷 芙 蓉 水鸟 图 2 . C I 51 m 台 北故 宫博 物 院藏 51 1 X 2 . c T
写 之 , 出乎 其 外 , 故 能观 之 。入 乎 其 内 , 故 有 生 气 。 出 乎 其 外 ,故 有 高 致 。诗 人 必 有 轻 视 外 物 之 意 , 故 能 与 花 鸟 共 忧 乐 。 ”这 句 话 用在 绘 画 上 也
过 是 表 现 手 法 和 方 式 不一 样 而 已, 其 造 型 形 象 还
是逼 真 的 ,本 质 有 别 于野 兽派 和 抽 象 派 的风 格 。 另 外 ,元 代 前 期 绘 画 风 格 基 本 上 是 承 继 了宋 代 院 体 风 范 ,主 要 表 现 在 重 规 矩 、 尚法 度 ,精 于 刻 画 且 风 格 妍 丽 。从 这 一 点来 看 , 宋 元 花 鸟 画 风 格 大 体 上 也 有 其 共 同点 。只 是 稍 有变 化 , 元 画 开

宋元山水画之比较

宋元山水画之比较

艺术论坛Arts circle美术界ARTS CIRCLE 2010/8宋元山水画之比较TEXT /王琥钧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宋代与元代时期的山水画是两个至高点。

而这两个朝代因所处不同时代背景与政治文化背景而使得山水画的风格面貌有着很大的区别。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以其真实生动的传统写实笔墨再现或北方磅礴之峻岭,或南方氤氲秀丽的自然山水景色,从而体现出一种以崇尚自然天地为中心的宇宙大美。

而元代山水也虽能运用相对写实之笔墨来表现自然山水,但更多是以体现画家自我精神为主的更具个人情怀的山水面貌。

两种不同的表现风貌与精神气象,都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至高境界,而这两种不同风貌的艺术境界与艺术高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历史山水画的发展的规律来看待宋元之山水画,宋代山水是集前人之大成而竖立了中国山水画精神与笔墨的里程碑,元代山水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在当时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对五代两宋之山水画的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元代独特的萧散、简逸的艺术境界与精神风貌。

不同时代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影响着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而各种不同的艺术精神也反映着不同的时代政治与社会本质。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的有一个相对持续繁荣的汉室大一统帝国。

在政治上结束了相对的政权割据分裂混乱的局面,进入了社会与经济的整顿发展与繁荣。

而政治上的稳定与发展则必然会造就文化风尚的繁荣。

山水画在此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表现体系,开宗立派之名家倍出并创作出众多经典之山水伟作,两宋成为中国山水画是中的黄金时代。

政治上的支持与推崇使得当时的文人在精神上追求以儒家精神为主导的积极进取却不落世俗、超凡入圣而又有机可循的天、地、人的大的协调统一之境界,实际上是介乎儒家和道家精神的天人合一之精神境界。

此时代的山水画体现出与当时代相对应的大气磅礴、天地浑圆而又法度完备、各显风貌的风格特征。

尤其是五代末北宋初时的荆、关、董、巨等山水大家的出现开辟了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与天地浑蒙之大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工艺美术比较
由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江山改姓,而推行了一系列抑武修文的政策,致使宋代的军事力量薄弱,而文化气息浓郁。

正因为军事力量的薄弱,导致边疆战乱不断,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权建立阻碍了丝绸之路联络东西方文化,使得宋代文化很少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修文的结果是文化的高涨,在中国古代,两宋的文化素质最高,在这样双重的背景下,孕育了两宋工艺美术的成就。

与宋代截然不同的元代,是一个统一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时代。

蒙元时期,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传统文化甚至是藏传佛教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高丽文化多元并存,此期的工艺美术正可谓是多文化大交流的结晶。

从生产格局上看,宋代的官府工艺美术作坊通常规模不大,大型的一般工匠数百人而已。

元代则不同,受到帝王贵族喜爱的手工艺品促使着官府设置了大批的官府作坊,进行空前规模的大生产,受官府驱役的优秀工匠有数十万人之多。

然而,宋代的民间手工艺作坊却十分繁盛,元代则重重压迫,禁限颇多。

宋代因地处中原,后不断南缩,故喜爱质地轻薄的纱罗,尤其素罗、素纱更能体现宋人的审美情趣。

由草原入关的蒙古族偏爱毛毡、锦缎这样即保暖又华丽的织物。

宋元皆十分兴盛的缂丝,可以像我们展示两个民族的不同,宋代乃至农耕民族都偏爱欣赏性的的制品,而元代乃至西北的游牧民族往往偏爱实用性的作品。

在装饰题材上,元代装饰题材,花纹图案结构上基本承袭了宋金,但构图常常十分满密,而和宋金的疏朗隽秀不同,这与伊斯兰艺术有一定的联系。

陶瓷一向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代表,然而在宋元两代却有不同的发展。

两宋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黄金时代,制瓷技艺及其精湛,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窑业系统,宋人对优质瓷器的珍爱也远胜往昔。

造型单纯古雅,装饰平和简素是两宋陶瓷艺
术的突出特点,往往同官府、宫廷联系越多,就越单纯古雅,这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

蒙元早期的生活形态使得帝后亲贵对瓷器很冷漠,对草原儿女而言,便宜易得,有易碎沉重的瓷器远不如金银器来得实在。

带随着久居中土,生活形态的逐渐改变,瓷器的地位得以上升,使用也随之增加。

同宋人喜爱单纯古雅,平和简素的瓷器不同,蒙元喜爱丰富多彩的装饰,玲珑剔透的雕镂,妍丽巧眉的堆贴,更创造出来青花瓷这样的名瓷之冠。

当然青花的推崇与蒙古族尚白喜蓝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宋代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那么元代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两个朝代都为后世留下来宝贵的工艺美术,宋人喜爱的绘画性,清新淡雅的装饰,在明清纺织物上被继续沿用发展,而元代的青花瓷,则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大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