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集装箱运输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连接陆上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港口集装箱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起着关键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
1. 总体情况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境内外港口2076个,其中大、中港口147个,港区共45个,长江黄金水道沿线港口超过200个,七大沿海哈沙-辽宁沿海港口集群已经形成。
我国港口的布局基本满足国内外贸易需求,港口运输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
2. 运输能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港口。
这些港口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大规模集装箱货物的运输需求。
我国港口的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航运、货运等环节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3. 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已经在一些主要港口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港口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4. 国际竞争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国,港口规模和运输能力均位居世界前列,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的预测1. 国际贸易增长带来的需求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必将继续增长。
未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2. 内陆地区需求的增加随着内陆工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内陆地区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商品进出口,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3. 环保要求的推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也将面临更高的环保要求。
未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将面临更多的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需求,同时也将面临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求。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堆场规划研究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堆场规划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港口集装箱运输成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纽带。
而堆场规划则是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堆场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港口集装箱运输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80%的货物通过港口集装箱运输来实现,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长。
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大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贸易规模的增长上,还表现在运输技术的不断创新。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港口集装箱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堆垛机、无人驾驶运输工具等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还能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港口的运行安全性。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也使得港口集装箱运输更加智能化,实现了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二、堆场规划的重要性堆场规划作为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关键环节,对港口运营和效益产生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堆场规划能够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提升港口竞争力。
首先,堆场规划能够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堆场布局,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距离,降低搬运时间,从而提高货物的周转速度。
此外,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堆场区域,根据货物的特点和目的地进行分流处理,也可减轻堆场拥堵情况,提高作业效率。
其次,堆场规划能够降低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成本。
合理规划堆场布局,可以减少堆场使用面积,降低土地成本。
同时,通过优化堆场内的装卸设施和运输系统,也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
这些都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港口集装箱的经济效益。
最后,堆场规划能够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合理规划堆场布局,能够容纳更多的货物,在有限的面积内提高堆存密度,增加港口的装卸能力。
同时,在货物周转速度和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该港口作为进出口的集散地。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设施规划研究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设施规划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港口作为贸易的枢纽,其设施规划对于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设施规划进行研究。
1.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与挑战港口集装箱运输已成为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港口吞吐能力,即港口一定时间内能够处理的集装箱容量。
过载运输可能导致港口拥堵,影响物流效率,并增加运输成本。
此外,航线的运营、多式联运、信息化管理等也给港口集装箱运输带来了挑战。
2.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的方法为了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投资,提升港口设施的吞吐能力。
这包括增加码头岸线长度、建设更多的岸桥和装卸设备、引进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等。
其次,需要改善运输环节,推进多式联运,减少集装箱在港口间的中转。
另外,加强航线运营、完善运输网络,提高集装箱运输的效益。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起港口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提升整个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的效率和安全性。
3.码头设施规划的重要性码头设施规划是港口集装箱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规划的码头设施能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更多的扩展空间。
首先,码头设施规划要考虑到港口发展的长远性,不仅要满足目前的需求,还要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其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确保码头设施与后端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
另外,合理规划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4.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设施规划的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码头设施规划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地案例研究。
以中国的深圳港为例,它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深圳港在码头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与改进,通过提升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使港口的吞吐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集装箱运输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一种国际货物的运输方式。
由于其具有运输私密性好、包装不易破损、运输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装载密度高、码垛规范等特点,在进入七十年代后逐渐成为航运业发展的主流。
以下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集装箱的研究:Ai das Va s i l i s Va s i l i aus kas 和 J ur gi t a Bar ys i ene(2008)讨论了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集装箱的发明和应用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变化、世界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以及世界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增长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政策性因素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对于本国影响方面,Andr es Tol l i 和J ur i Lavi ng( 2007) 指出,中国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的十年里将以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主导世界集装箱的运输,他希望能良好地利用爱沙尼亚的有利地理位置,在中国港口广泛的开展集装箱中转运输,以集装箱码头运作和航线的共同联盟来增加该国的集装箱运输量。
而对于未来发展方面, J akov Ka r m e l i c , B.Sc. ( 2009) 通过数据分析了世界十大港口的吞吐量、全球集装箱船船队以及这些船队能力的排名,指出对于目前以及未来的状况,认为很有必要详细分析前几个周期的态势及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以防止更多危机产生。
继于此,Gokha n Ka r a、E. Gul E m e cen 和 Evr en Es edogol u 通过描述全球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长,从开发一条新的集装箱运输路线、分析运营成本、财务分析和新集装箱航线的确定假设和可接收性分析,探究拟开发一条可行的集装箱航线,以增强航运能力和竞争力。
中国大陆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自1972年天津港接卸了第一个国际集装箱和1978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开辟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上海至澳大利亚东海岸航线起,依靠中国得天独厚的运作环境,集装箱运输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论文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

论文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天津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天津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天津港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不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天津港加大了与欧洲、亚洲等地的贸易往来,集装箱运输得到进一步提升。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天津港陆路和水路的交通网络发达,集装箱码头、堆场等设施齐全。
此外,港口管理机制也不断改进,加快了货物的通关速度和效率,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质量。
然而,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对外贸易增长的减缓,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放缓。
其次,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和竞争加剧也对天津港的集装箱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港口的环境污染和物流成本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天津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首先,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拓展国际贸易渠道,提高天津港作为国际转运中心的地位。
其次,要加强港口物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货物通关速度和效率。
此外,还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港口的环境污染,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应对环境问题等,天津港集装箱运输有望在未来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集装箱港口发展的研究

关于集装箱港口发展的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海运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港口在全球运输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提高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了港口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不断加强集装箱港口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竞争;发展Abstract: The accelerated progr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argely contribute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played by the container port in the glob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not only has improved the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ut also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regio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the focus concerned by our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container port.Key words: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development引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集装箱运输领域的高速发展,基于集装箱运输具有的吞吐量大、时间快速以及信息量大的基本特点,使集装箱运输将朝高、精、尖的方向全面、高速发展。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七、结论
因此,宁波港应当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货源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强 化环保措施、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持续发 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作为物流链的重要环节,其高效 运作对于整个贸易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 的效率,本次演示将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设计。
六、发展策略建议
六、发展策略建议
1、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投入资金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码头、航 道、仓储等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
六、发展策略建议
2、拓展货源市场: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货源市场,吸引更多的货物通过宁波港 进行运输,提高港口竞争力。
六、发展策略建议
3、加强技术创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推广 无人驾驶集卡、智能化闸口等新技术。
四、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机会
2、“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宁波港作为重要节点 之一,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相关贸易和投资活动。
四、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机会
3、技术创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宁波港可以借助技术创新 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威胁
五、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威胁
六、发展策略建议
4、强化环保措施: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港口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 宁波港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六、发展策略建议
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的 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
七、结论
七、结论
通过对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进行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具有地理位置优 越、基础设施完善、运营效率高等优势,但也面临竞争压力大、货源结构单一、 环保压力大等挑战。贸易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技术创新等为宁波港的发 展提供了机会,但经济波动、政策风险、自然灾害等也对其构成威胁。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效率提升研究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效率提升研究在全球贸易日益繁荣的今天,港口集装箱运输作为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港口竞争力、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与问题目前,许多港口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基础设施不足部分港口的码头设施陈旧、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
堆场面积有限,导致集装箱堆存混乱,影响作业效率。
2、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3、作业流程繁琐集装箱装卸、搬运、运输等环节的作业流程不够优化,存在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4、人力资源短缺专业的港口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足,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5、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港口与内陆的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导致货物在港口的滞留时间延长。
二、影响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的因素1、港口设施设备先进的装卸设备、高效的堆场管理系统以及良好的航道条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
2、作业流程与管理合理规划作业流程,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作业时间和成本。
3、信息化程度实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可以帮助各方及时做出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
4、人力资源素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快速处理问题,保证运输作业的顺利进行。
5、外部环境因素天气条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也会对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产生影响。
三、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的策略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港口码头、堆场、航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造,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和容纳量。
例如,建设大型深水泊位,配备先进的装卸桥和龙门吊等设备,扩大堆场面积,优化堆场布局。
2、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的港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货物信息、船舶信息、作业进度等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跟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摘要港口集装箱运输集码头、堆场、货站三位一体。
面临全球化的压力和驱动力的双重挑战,中国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和空间利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架起通往经济、物流与空间共生的桥梁。
集装箱运输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程度。
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投资、高协作、多式联运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集装箱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是港口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带动港口开放、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建议目录前言 (1)一、集装箱运输的概述 (2)(一)集装箱运的概念 (2)(二)集装箱运输的意义 (2)(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征 (2)二、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 (4)(一)运输现状 (4)(二)基础设施保障状况 (4)(三)总体评价 (4)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 (6)(一)集装箱港口之间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6)(二)集装箱港口供应链功能尚需进一步提升 (6)(三)集疏运方式衔接不畅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6)(四)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6)(五)港口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 (7)四、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 (8)(一)明确战略定位引领集装箱运输良性发展 (8)(二)坚持统筹规划建立“共赢”激励保障机制 (8)(三)加快资源整合提高集装箱港口整体竞争力 (8)(四)推进多式联运完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 (8)(五)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发展 (8)(六)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 (9)(七)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9)(八)提倡低碳发展促进集装箱运输可持续发展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平均增长两位数的强劲势头。
2010年上海列世界10强之首,我国的集装箱船队已经进入世界四强之列。
集装箱运输无疑成为我国海运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我国集装箱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扩大了航运市场的容量,为开展全方位运输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我国航运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航运市场进一步的开放,海运业贸易壁垒终将解除,运输成本将会提高。
我国的航运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鉴于此,本文借鉴了近几年来业内专家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从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入手,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航运企业能否在今后走上蓬勃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因此,通过研究,明确市场诸多要素的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发展战略,将是中国航运企业今后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集装箱运输的概述(一)集装箱运输的概念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成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卸载、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二)集装箱的运输意义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则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带动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递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国,成就举世瞩目。
同时,我国集装箱运输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作为国际运输链与物流链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运输业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进入全球物流时代以后,现代集装箱码头已经从纯粹的运输中心发展成为配货中心,再发展为如今的综合物流中心。
现代集装箱码头已成为一个集商品流、货物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征1、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
(2)单位集装箱内的货物装载率高。
(3)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4)减少营运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2、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首先,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t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t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
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数的情况,可完成更多的运量,增加船公司收入,这样,高效率导致高效益。
3、高协作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影响大,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
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
如果互相配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个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
因此,要求搞好整个运输系统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
4、适于组织多式联运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勿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
在换装转运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此外,由于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及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二、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一)运输现状“十五”以来,辽宁沿海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但总体增长幅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港口集装箱运输所占全国比重由2000年82.9:12.9:3.6:0.6发展到2005年的70.4:21.4:5.4:2.8,趋势明显。
外贸集装箱运输量大。
近5年来外贸集装箱占集装箱运输量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七成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大连港;内贸集装箱运输量增幅低于外贸集装箱运输。
大连港集装箱运输量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国内集装箱港口前8地位。
大连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1980年,是我国大陆开展集装箱运输历史较长的海港之一;营口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较大,已初步成为东北区重要的集装箱内贸运输港。
2000-2005年年均增长44%,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吸纳省外集装箱货源方面形成较强竞争力;锦州港集装箱运输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TEU,同比增长近95%,内贸箱占98%以上;丹东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较缓。
(二)基础设施保障状况经过“十五”期间的加快建设,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以我省为例,水上运输已形成了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环辽东半岛分布的港航格局。
2005年,全省主要沿海港口集装箱泊位18个,年通过能力达到420万TEU,同期集装箱吞吐量近370万TEU。
其中,大连港集装箱泊位11个,岸线长度3112米,最大靠泊5.5万吨,年通过能力305万TEU;营口港集装箱泊位3个,比2000年增加1个,岸线长度826米,最大靠泊5万吨,年通过能力75万TEU;锦州港集装箱泊位1个,岸线长度266米,最大靠泊3万吨,年通过能力20万TEU;丹东港集装箱泊位3个,岸线长度450米,最大靠泊3万吨,年通过能力20万TEU。
(三)总体评价1、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势,确定辽宁省对发展国内国际物流具有比较优势。
在国内南北物流交流方面,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运输,辽宁省都处在东北经济区与国内其它经济区域交通联系的枢纽地位;在发展国际物流及国际中转通道方面,辽宁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周边有日本、韩国、朝鲜及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北部为中国东北、蒙古、俄罗斯远东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这两大区域在物流合作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辽宁省是联结这两大不同发展梯次地区的主通道和主枢纽,在推动环黄海地区中日韩三国物流合作、发展集装箱运输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港口码头现代化建设步伐较快综合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恢复WTO地位前后,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普遍增强,瞻前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集装箱运输通道形成较高水平的网络我国东北是水路、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线立体交织的综合运输网络区。
境内纵横交错的70多条铁路线,连接各主要城镇、工矿区和农林牧业基地,构成了全国最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系,各港区专用铁路连接干线直通国铁网络。
道路运输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辐射连接的公路网络。
沿海各港口自建二级以上的疏港公路,均与公路干线运输网连接。
全省各地市联运公司等企业,集装箱运输业务场地规模不断扩大,集装箱专用车辆继续增多。
集装箱运输通道良好,为加速发展我省集装箱运输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集装箱运输管理创新的水平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做为新兴产业,强化管理、总结管理创新经验,对于促进这项产业的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实践中,管理创新给集装箱运输行业和企业,增添了活力,探索出有成效的发展途径。
如大连港改革企业结构、加强管理创新,自成立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后,致力于发展集装箱运输,引进信息化的码头操作系统和EDI系统,既推动管理手段现代化达标,又为大发展储备技术资源;营口港抓管理组织建设,与中远集团合作成立中远营口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汲取和借鉴科学管理方式,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管理水平。
除此,港口与铁路部门协调,联通开行“五定”集装箱海铁直达班列,为今后集装箱多式联运创造了条件。
5、反映市场需求的集装箱运输价格体系正在形成全省集装箱运输基本实行国家定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价格体制。
铁路运价仍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管理。
为适应市场竞争和鼓励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鼓励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对集装箱运输车辆降低了收费标准,有利于促进辽宁中部地区与沿海港口间公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