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第四章案例分析 国际港口物流中心揽胜

第四章案例分析 国际港口物流中心揽胜

(2)港口物流配套服务功能
① 货运代理、报关功能 ② 信息服务功能 ③ 提供银行金融保 Nhomakorabea服务功能
(3)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功能
① ② ③ ④ 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功能 商业交易平台的构筑功能 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功能 辐射、拉动功能
案例问题解答
3.成功的港口物流园区应具备以下几个基 本要素: 优越的地理位置 便捷的交通条件 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先进的信息支持系统 完善的口岸服务系统 必要的公共物流服务设施。

(二)不同之处
世界港口物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在港口管理 模式、港口物流运作模式以及港口物流发展的驱动力三个方 面表现不同。
1.港口管理模式不同
(1)以新加坡港口为代表的各方共同管理模式 ( 2)以香港港口为代表的私人企业管理模式
2.港口物流运作模式不同
(1)鹿特丹港口物流运作模式——“地主港”物流中 心模式 (2)新加坡港口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型与联合型 物流中心模式 (3)香港港口物流运作模式——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
交通
定位
集疏运条件十分优 主要从事高质量商 越,周边还有内河 品的堆存和配送服 码头、铁路枢纽以 务 及沿海支线泊位等 众多多式联运设施。
交通集疏运条件十 以化工品为主要服 分优越,周边公路、 务对象的仓储、配 铁路、内河等多种 送和分拣等物流服 运输方式齐备
务。
与Delta集装箱码头 有专用通道连接。 在物流园区周边还 分布着铁路场站、 高速公路和内河驳 船码头等众多的多 式联运设施
鹿特丹港3个港口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 瓦尔-埃 姆港区物 流园区 博特莱克 港区 物 流园区 马斯莱可 迪港区 物流园区
区位

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

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

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口,以“欧洲海运之都”自居,其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也确实能够担此殊荣。

鹿特丹拥有欧洲最大的港口,2022年的港口吞吐量为4.675亿吨,其中大部分转运至欧洲腹地、英国和其他地区。

鹿特丹拥有成熟的石化和石油工业,其化工产业集群内聚集了5个炼油厂和超过45家化工企业。

鹿特丹港是最早在码头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港口,建在填海土地上的马斯夫拉克特2号码头在2013年启用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APMTerminals)证实,到2026年底,将在马斯夫拉克特2号码头的吞吐量增加约200万个标准箱。

与此同时,鹿特丹还在大力发展面向未来的技术与模式,包括氢燃料、循环价值链以及绿色和数字走廊等项目,并且设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力争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作为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腹地物流和技术领域的先驱,位于北海的鹿特丹港直到20年前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尽管向南100公里处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正在挑战鹿特丹港作为欧盟最繁忙港口的地位,但至少目前来看,鹿特丹港仍是欧盟最繁忙的港口。

但是,鹿特丹的优势远不止于港口。

鹿特丹渴望扩大其作为专业海运服务港口的地位,根据鹿特丹港口合作伙伴鹿特丹海运资本公司(RMC)的数据,港口集群中共有150多家公司。

来自金融、保险、税务、船级社、测量、仲裁和船舶经纪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在该中心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很多公司都是鹿特丹海事服务社区(RMSC)的成员,该社区致力于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和为各方的接触和沟通创造机会。

保险业是鹿特丹的另一个优势行业。

海运资本公司称,鹿特丹是全球十大保险市场之一,“也是除英国之外唯一实行共同保险制度的保险市场”。

同时,鹿特丹在税务事务和经济学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其成为公认的海运税务中心奠定了基础。

鹿特丹海运资本公司表示:“有很多公司就与海运行业和国际税务规划相关的问题提供咨询。

低碳经济趋势下港口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研究

低碳经济趋势下港口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研究

低碳经济趋势下港口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41.4 论文结构安排...........................................5二、低碳经济趋势概述.......................................62.1 低碳经济的定义及特征...................................7 2.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82.3 低碳经济对港口货物运输的影响...........................9三、当前港口货物运输现状分析..............................103.1 港口货物运输现状概述..................................11 3.2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23.3 对低碳经济趋势的适应性分析............................13四、低碳经济趋势下港口货物运输发展策略....................144.1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15 4.1.1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16 4.1.2 提高设备能效........................................18 4.2 加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184.2.1 实施绿色包装........................................194.2.2 发展绿色仓储........................................214.3 推动数字化转型........................................224.3.1 引入智能管理系统....................................224.3.2 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244.4 构建可持续供应链......................................254.4.1 优化供应链管理......................................264.4.2 推进绿色采购........................................27五、案例分析与借鉴........................................285.1 国内案例分析..........................................295.2 国外案例分析..........................................305.3 案例总结与启示........................................32六、政策建议..............................................336.1 政府层面建议..........................................346.2 企业层面建议..........................................35七、结论..................................................367.1 主要研究结论..........................................377.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39一、内容概览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低碳经济趋势下,港口货物运输的发展策略。

荷兰-鹿特丹港介绍

荷兰-鹿特丹港介绍

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
鹿特丹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它原本是鹿特河附近的渔村,该河古时从南荷兰的沼泽地区流入马斯河, 鹿特丹因鹿特河而得名。
到了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 础。
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 尼西亚和美国。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
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损失。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荷兰已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它是欧共体最早成员国之一,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位居欧洲前列。
交通情况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欧洲门户” 之称。
Hale Waihona Puke 吞吐量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集装箱进入大家视野,港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1966年5月5日,第一艘集装箱货船抵达鹿特丹,当时甲板上有226个集装箱。集装箱革命带来了欧洲集装 箱码头公司(ECT)的开始以及其设在EemHaven港区的主码头。此后,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 1968年,鹿特丹港的集装箱(标准箱)处理能力约为6万5千个; 1969年,为12万1千个; 1971年,约为25万个。 1978年,港口的集装箱处理能力迎来一个里程碑——一百万个; 1986年,通过鹿特丹港的集装箱为两百万个; 2007年,达到一千万个标准箱。大部分的集装箱在马斯平原港区(ECT、APMT和EuroMax码头)装卸。 2014年,集装箱处理数量高达1200万个标准箱。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 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 欧洲的目的地。

荷兰的鹿特丹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代表之一

荷兰的鹿特丹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代表之一

荷兰的鹿特丹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代表之一荷兰的鹿特丹,作为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是荷兰和欧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之一。

鹿特丹位于荷兰的西南部,是一座以港口运输和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本文将从鹿特丹的位置、历史、港口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现其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代表象征。

一、位置与历史鹿特丹位于荷兰的南部,坐落在新荷兰省的杰尔德尔特三角洲,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该城市以其连接欧洲内陆及北海的地理位置而闻名,因此成为欧洲重要的贸易枢纽。

早在13世纪,鹿特丹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鹿特丹的港口贸易有了迅猛的发展,逐渐崛起为世界贸易中心之一。

然而,在二战期间,鹿特丹的港口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通过多年的重建和发展,鹿特丹再度成为了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二、港口建设与设施鹿特丹的港口建设是其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重要象征。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港口的建设通过连续不断的改造与扩展,形成了一个高效、先进的物流体系。

鹿特丹港拥有先进的卸货和装货设施,配备有大型起重机和集装箱码头,能够容纳大型货轮和集装箱船。

此外,港口还拥有一些专用设施,如油气码头、液体化工码头等,为不同类型的货物提供了便利的装卸服务。

港口的先进设备和高效运营使得鹿特丹港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

无论是陆上货物运输还是海上航运,鹿特丹港都能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成为许多国际贸易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

三、经济发展鹿特丹以其现代化的港口而成为了荷兰乃至欧洲的经济重心之一。

港口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推动着该地区的经济繁荣。

鹿特丹港不仅是一个贸易枢纽,更是一个物流中心。

港口周边发展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包括仓储、配送、货运等相关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这为鹿特丹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鹿特丹还通过发展其他实体经济来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如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等。

鹿特丹港1

鹿特丹港1

谢谢观赏
制作人 :许栌尹 马钰琳
港区服务特点
•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 运、销一条龙。通过一些保税仓库 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 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 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 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 的地
港区机械设备情况
• • • • 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 (1)公路集装箱运输。 (2)铁路集装箱运输。 (3)驳船集装箱运输。
港口管理体制
• 鹿特丹港实行两级管理 • 市政委员会 • 鹿特丹港经营政策由鹿特丹市政委员会决定。 其制定政策的宗旨是改善港口职能和发展地方 企业,促使港务局和地方管理机构紧密合作。 • 港务局 • 鹿特丹市政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市班港口管理机 构--港务局。港务局负责港口安全、保证货物 流通、港口规划等。码头、工业场地、码头岸 壁和部分港池出租给私营企业。港务局掌管港 口的日常运营业务。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 鹿特丹港港区面积80多平方公里,江轮码头岸线长33.6 公里,总泊位656个,航道最大水深22米。从1947年到 1974年,鹿特丹在新水道建成了3个大港区。 • 第一是博特莱克港。 • 第二是欧罗港区。 • 第三是马斯弗拉克特港区。 • 上述三大港区构成了鹿特丹港的主体。
港口管理体制
• 鹿特丹港的费收和支出分为两类,一是政府公益 性收费;二是私人公司经营性收费。 • 鹿特丹港以港养港,不需要政府补贴。码头的 上部结构(仓库、场地、机械设备)都由承担 装卸任务的企业投资。
2020年港口展望的基础是六 个不同的理念:
• 多方位/综合性港口
• • • • • 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港口 知识智慧性港口 快捷/安全的港口 有吸引力的港口 洁净的港口

荷兰的主要港口

荷兰的主要港口

荷兰的主要港口荷兰即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北部,被北海、比利时、德国和它的“前殖民地”——加勒比荷兰海洋所环绕。

荷兰的主要港口是荷兰的极端重要的资产之一。

荷兰的主要港口非常活跃,是欧洲和世界范围内的物流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本文将介绍荷兰的主要港口,包括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和韦尔港,分析它们的历史、作用和未来方向。

一、鹿特丹港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荷兰城市鹿特丹的欧洲之口。

鹿特丹港出口量占欧洲的三分之一。

鹿特丹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这个港口是荷兰与英国之间的道路。

在19世纪末,鹿特丹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和贸易中心。

鹿特丹港在逐渐扩建和改造,使它的航运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欧洲的港口。

鹿特丹港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是欧洲的集散中心之一,货物可以在鹿特丹港中转,并通过铁路和公路连接到欧洲其他地方。

鹿特丹港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航运公司、石化公司和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到来,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鹿特丹港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货物的数量。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鹿特丹港的货物流动量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鹿特丹港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实施更多的扩建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阿姆斯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港口之一,有800年的历史。

阿姆斯特丹港在重要的海洋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服务于荷属印度商会,他们部分音译名是“纳闽”,主要贸易商品是烤咖啡和(成药的)汞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姆斯特丹港逐渐成为了欧洲及国际间的交通和贸易中心,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使阿姆斯特丹港和城市本身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梦境之地。

阿姆斯特丹港在现代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欧洲的集散中心之一,在旅游和船屋方面也非常著名。

如今,阿姆斯特丹港的眼光越来越瞄准可持续港口。

未来阿姆斯特丹港将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减少港口环境的污染。

在减少碳足迹的同时,阿姆斯特丹港还将试图减少废物沉积。

阿姆斯特丹港董事会也在尝试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数字化和智能码头,以提高尽可能多的效率和减少空转的行为。

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分析

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分析

中文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

从建国之初,中国便开始恢复港口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世纪伊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和发展热潮。

如今10年过去了,港口的建设数量、规模、吞吐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港口格局初步形成,并跻身世界港口大国行列。

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问题对策AbstractThe port is a national opening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window,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node, is communic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mportant hub.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China began to restore port construction, 1978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get into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whole country raised a new round of 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oom. Now 10 years pa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 number, the scale, the operation capacity with amazing speed growth, China's port pattern initially formed, and entering the world's port country ranks.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coastal open cities, Lianyungang se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in a policy, but its development speed is relatively slow, this had to a thought. This article from Lianyungang'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ocation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and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Keywords]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5)1、相关概述 (5)1.1、物流的概念 (5)1.2、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5)1.3、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6)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6)2.1、港口集疏运条件日趋完善 (7)2.2、港口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 (7)2.3、港口业已形成一系列物流服务品牌 (7)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1、连云港与周边港口腹地叠加、同质化竞争激烈 (8)3.2、港口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8)3.3、港口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8)3.4、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 (9)4、发展港口物流的几点建议 (9)4.1、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 (9)4.2、科学规划,优化港口体系结构 (10)4.3、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10)4.4、以人为本,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10)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物流论文题目名称:鹿特丹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学院:工商管理分院专业:物流管理小组成员:邹慧慧05 张波17 金英英03战雪娇21 隋吉楠06鹿特丹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港口历来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运输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而港口是运输中的重要环节。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因此要重视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对荷兰鹿特丹港口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港口拥堵,航道淤泥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鹿特丹港口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希望对鹿特丹港口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鹿特丹港口;问题;对策一、历史背景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欧洲门户”之称。

欧洲第一大港口,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东桥头堡是中国连云港市),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

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 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

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务管理由鹿特丹港务局负责,各类公司承租港区基础设施发展业务。

鹿特丹在历史上几经兴衰。

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军队占领和掠夺,几个月以后西班牙人撤退。

当时有许多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商人和工匠在鹿特丹定居下来,使鹿特丹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

到了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础。

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

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于德国在1870年统一,在莱茵地区,特别是在鲁尔地区实行工业化,使鹿特丹也相应地得到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特别是1877年铁路接通南部市区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运河新河道,使其运输条件大为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港口遭受了巨大损失。

战后,市政当局开始执行重建计划,并征用整个被破坏的地区。

港口设施的重建于1949年完成,并逐步恢复了海上交通运输。

港口和工业区面积自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由26.3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使鹿特丹自1965年起跃为世界第一大港。

港口设备先进,拥有机械化装卸码头,大型仓库和冷藏库,是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此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

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

从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断加强泊位建设,更新设备,拥有许多提供特别服务。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早在1967年,一些码头装卸公司敏锐地发现到集装箱在世界上的发展潜力,并进行了巨大投资。

鹿特丹港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码头上各种集装箱井井有条地堆放在一起。

1982年它就可装卸216万标准箱,超过了纽约港的190万箱。

鹿特丹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

城市的扩展,港口运输网络的建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联为一体,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

二、鹿特丹港口的优势:(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荷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拥有不冻港,可全年通港;河口三角洲地区是平原,拥有天然的深水避风良港;依托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便捷的水陆交通;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

(二)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鹿特丹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米。

港区基础设施齐全,公路、铁路和驳船集装箱运输,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企业投资码头上部的机械设备、库场和其他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一条龙服务,这样在鹿特丹港形成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路的集疏运体系。

鹿特丹港配套设施完备,码头、堆场、仓库、道路、环保设施、支持保障系统非常完善;管理设备和操作手段高度现代化,如EDI服务系统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送外,其子系统“INTIS”已成功推广了“电子商务网络”。

(三)成熟的物流运营体系,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圆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

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

物流中心的配送园区是许多企业在欧洲建立的配送中心所在,也是小企业把货物交付一个能保证即时送货到全欧洲的放心的物流服务商。

(四)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鹿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

主要集装箱运输形式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联合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网,可以将世界上最大的干散货船舶——在每天的任何时刻停靠码头——在短短的两至三天内完成装卸离港。

鹿特丹已实现港口装卸过程的无人化, 运用国际较先进的码头操作系统( TOS) , 以合理计划码头的集装箱, 减少翻箱。

(五)政府有力支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鹿特丹港不仅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商业气氛,高度发达的物流服务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

同时它还拥有完善的海关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一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并懂多门语言的劳动队伍,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在港区和城市周围汇聚了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各类人才,另外,鹿特丹地区的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也都积极开展海运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同各方各业的人士一同努力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港口。

三、鹿特丹港口的劣势:(一)拥堵问题服务中断、或准确的说是拥堵问题。

安装试运行的五台新岸吊影响了码头的流量;随着深海船舶的不断抵达,其连锁反应也不断发酵,给腹地操作带来沉重的压力,由于拥堵,驳船营运商支线船营运商相应的收取附加费,增加了成本费用。

港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便拥堵问题有所改善,但随着二期工程的开展,拥堵问题可能会加剧。

(二)河床不稳,航线迂回鹿特丹港口地势低洼,水位较浅,靠自然河道入海,由于三角洲河床不稳,经常改道,使鹿特丹港口至北海口约30公里的直线航距最长迂回绕远达150多公里,甚至还出现过泥沙过多,海通道淤塞,中断航运的情况。

(三)港区环境污染严重1、水污染:油船在装卸过程中溢漏,船舶之间的碰撞导致水污染,船舶排放的污水,装运化学品船舶的洗舱水,城市居民生活废水都会使海水污染,微生物死亡。

2、大气污染:港口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废气造成的,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损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3、噪声污染:船舶、港口机械、运输车辆,特别是吸粮机装卸作业时产生很大噪声,损害听觉,使人难以忍受。

四、解决方案:(一)建设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联运体系建设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联运体系,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信息化与港口集疏运深度融合,统筹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口的衔接,大力推进铁水联运、甩挂运输、托盘运输等重来重去、快进快出的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开展疏浚工程政府加大投资,开展疏浚工程,按规定范围和深度挖掘航道或港口水域的水底泥、沙、石等并加以处理。

(三)制定港口防治污染法规,改善港口生态环境1、制定港口防治污染法规,法规要规定出船舶污水、污物的排放标准,工作场所的粉尘含量标准,噪声标准,还应规定防止污染的措施和超过标准排放的处理办法。

2、利用绿色植物,改善不良生态环境,建立港口绿色生态系统。

3、对于油污水可以建立一种油污水间歇处理系统,适合于各类油污水的处理站使用,随时可以进行油污处理。

4、港口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平时应该注意港区环境的保护,不要随意往海里倾倒废水、垃圾等污染物。

五、总结: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大力发展港口的现代化建设统筹规划。

当然,鹿特丹港没有满足于既有成绩。

港口负责人施密茨表示现在还不能松懈。

对于未来的发展, 鹿特丹港已制定计划, 到2020年, 鹿特丹港将成为“一个既能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 又能改善市民生活水平和自然环境的有竞争力的港口、一个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港口、一个有吸引力的港口“。

届时,港口的年吞吐量将比目前增加40%, 达到4.6 亿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鹿特丹港将在今后十几年加强西部建设,转变东部港区职能, 实现港区空间商业化, 促进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港口上百年的物流发展史堆积出荷兰在国际物流的霸主地位。

鹿特丹港在其物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1] 宋冰.百年鹿特丹港启示录[J].珠江水运.2012(15)[2] 计泓赓.中国在欧洲的一个窗口--鹿特丹中港中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01)[3] 雨雁.鹿特丹--港口物流的霸主国际物流[D].洛阳:河南大学.2011[4] 保尔.米特雀纳.鹿特丹物流建设与展望[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1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