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合集下载

整理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整理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前言沿海港口的布局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资源利用、人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等密切相关,港口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和外贸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产业布局、岸线利用以及港口现状和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地区规模化的港口群体,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在港口布局、规划建设、安全运营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贸易日益发展的需要,岸线、环境、土地等资源亦呈现日益紧张的局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要求,为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深水岸线资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使沿海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特制定《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一、布局评价(一)发展现状目前,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态势:运输需求旺盛,港口吞吐量特别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呈持续高速增长;吞吐量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管理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型港口,集中在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上;政府投资正逐步从港口经营性领域退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开始形成,港口建设和经营已步入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自主调整和发展的阶段;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港口企业开始以创新理念和开拓市场的意识逐步改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布局评价近20年来沿海港口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整体上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形态:从货类布局看,已初步形成了围绕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物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即: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7港为主的装船港和华东、华南地区公用和企业专用卸船码头为主组成的沿海“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对保障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舟山、泉州、惠州、茂名、湛江等港口5-30万吨级泊位组成的石油运输系统,为石化发展提供重要保证;由大连、营口、青岛、上海、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10-30万吨级泊位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对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等港口为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及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对国家外贸的高速、稳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实施意义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实施意义
调和可持 续发展具 有重要 规范意义 。
②沿海 岸线开发在长 三角与珠 三角 , 于开发 的港 口岸线 已经相 便
当 紧缺 。
() 2 沿海港 口布局状 况
要 了解《 划 》 规 编制 的背景 , 须弄清《 必 规划 》 制定
题。
①从 港 口的货 类布局 看 , 基本形成 4大货 种 的专 照、 连云港 等 7 为主 的装货港 和华东 、 南地 区公用 港 华

9 ・
维普资讯
展 的港 口群 体 。2 0 0 5年沿海港 口总吞 吐量 3 . 3 8亿 t 者反差 过大 , , 导致 区域经 济发展失 调 。 在长 三角 、 三 珠 有 1 个港 口的吞 吐量超过 I t 0 亿 ,其吞 吐量合计 占全 角和环 渤海沿海 , 以利用 和继 续开发 的岸线几 乎用 可 国的 6 %;8大 集装 箱港 口的吞 吐量 合计 占全 国的 尽 , 以为继 。 2 难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实施意义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42依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结合港口经济学基本原理从评价我国现行沿海港口布局的成绩与不足入手对200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编制背景进行详细分析具体论述这一新规划的实施对于适应国家总体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优化岸线资源配置适应港口竞合机制需要等的重要意义
② 作为重要 的交通基 础设施 , 口的布局 与建设 西部 、 港 西南 ( 珠江地 区 ) 泛 和西北 等经济较 为落后 地区 关 系到 国家经 济大局 。据统 计 , 国 9 %以上 的外 贸 的支持力度则相对 不足 , 我 0 导致这些 地区物流成本偏 高 ,
进 出 口货物是通 过港 口实现 的。沿 海 2 0k 范 围内 经济发展 受制 。从科 学发 展观看 , 0 m 不符 合 “ 西部 大开 的 6 个 地级 以上城市 的地区 G P 2 D 之和 占全 国的 4 %, 发”、 中部 崛起” “ 2 “ 、东西 联动 , 北并举 ” “ 南 和 建设 海峡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分解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分解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十月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十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和作用 (2)三、航路规划的目标 (3)四、指导思想 (3)五、规划原则、范围及形式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范围 (3)(三)规划形式 (4)六、规划方案 (4)七、措施和建议 (9)(一)分步实施方案 (9)(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0)(三)加强宣传工作和人才培养 (10)一、规划背景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近年来,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的重要物资运输以及外贸运输,绝大部分都依赖海运,其中海运承担的外贸运量更是超过90%。

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万艘。

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2.24亿人、旅客周转量72.27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2亿吨。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

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

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331件,死亡329人,沉船195艘,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

如何增进水上交通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港口与航路是水上交通系统中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关键要素。

每一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进出该通航水域中各港口的通道。

沿海港口布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沿海通航水域的航路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因为沿海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顺利进出沿海港口的安全保障。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讲解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讲解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十月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十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和作用 (2)三、航路规划的目标 (3)四、指导思想 (3)五、规划原则、范围及形式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范围 (3)(三)规划形式 (4)六、规划方案 (4)七、措施和建议 (9)(一)分步实施方案 (9)(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0)(三)加强宣传工作和人才培养 (10)一、规划背景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近年来,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的重要物资运输以及外贸运输,绝大部分都依赖海运,其中海运承担的外贸运量更是超过90%。

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万艘。

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2.24亿人、旅客周转量72.27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2亿吨。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

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

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331件,死亡329人,沉船195艘,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

如何增进水上交通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港口与航路是水上交通系统中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关键要素。

每一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进出该通航水域中各港口的通道。

沿海港口布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沿海通航水域的航路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因为沿海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顺利进出沿海港口的安全保障。

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炉

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炉

沿 海 港 1布 局 规 划 》 3 ,
并干20 年 8 1 06 月 6日 经国务院审议 通过 。
经济 、 贸易、 金融 、 信息和 国际航运 中
心的优 势 ,在巩 固香 港 国际航运 中心 地位的 同时 ,以广州 、深圳 、珠海 、汕
《 划 按 照适 应 规
经济 、区域 协调 、突 出 重 点、综合 运输 、节约 资源 的原则和思路 , 根 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头港为主 ,服务干华南、西南部分地
区 ,加 强广东 省和 内陆地 区与 港澳地
区的交流 l 西南沿 海 地 区港 口群 由粤 西 、广
状况 及特点 、 区域 内港 西 沿海和海南 省的港 口 成 , 组 以湛江 、
海 服务于西部地区开 3 1现状及港 1 3间运输 关 防城、 口港为主,
晴雨表和战略 资源 。 近 2 年来 ,沿海港 口坚持统 筹规 0
划、远近结合 、深水深 用 、 合理 开发的 原 则 ,整体上 已初 步形成 了布 局合理 、 层次清 晰 、功 能 明确的 港 I 布局 形态 : l 和围绕煤炭 、 石油 、 矿石和集 装箱四大 货类的 专业 化运输 系统 ,对 满足 国家
维普资讯
中国沿 海港 口布 局规划
出炉
一 致远 ຫໍສະໝຸດ 国沿海 港 口布 局 规划是 沿海 港 口的空 间分布 规划 ,也 是最 高层面 的港 口规 划。《 规划 的出台 ,将对沿 海港 口的 长 远和 可持续 发 展 、国家综 合运输 体 系的完善起 到十分重 大的促进 作用 。
的经济社 会发展 ,
东南沿 海地 区港 1群 以厦 门 、福 3 州 港为 主 ,服 务于 福建 省和 江西 等内
陆 省份部 分地 区 的经济 社会 发展 和对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方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1990年2月4日)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现发布《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自一九九0年二月四日起施行。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前期工作和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制订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方面的有益理论和经验,结合当前我国港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是根据全国资源、生产力布局和港口自身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制订的布局性规划。

它是港口建设管理大系统中决策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属港口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中长期建设规划、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是确保港口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重要手段。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属港口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充实、完善。

第三条制定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全局观点,使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全国运输网和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妥善安排港口的集疏运布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严格执行港口工程有关的经济、技术标准。

中国沿海港口布局概况 (1)

中国沿海港口布局概况 (1)

青岛港
上海港
舟山港 宁波港
湛江港
集装箱运输系统
天津港 大连港
青岛港
上海港 宁波港
以大连、天津、青岛、 上海、宁波、厦门、深 圳、广州等8港为干线 港,相应支线及喂给港 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厦门港 广州港 深圳港
辽宁省主要沿海港口
锦州港
营口港
丹东港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 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 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 积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 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 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海上运输已开辟到
岱山港
舟山港
浙江省主要港口
海门港
石浦港
温州港
宁波港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 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 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万 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 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 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 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
TEU大关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分别完成3.79亿吨和 1455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 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2%,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湖州港 大、小洋山 乍浦港 杭州港
宁波港
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
航线8条。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 1.2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

我国沿海港口40万吨级矿石码头新布局

我国沿海港口40万吨级矿石码头新布局

2021 年 6 月第6期总第583期水运工程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Jun. 2021No. 6 Serial No. 583•港口・我国沿海港口 40万吨级矿石码头新布局王达川,姚海元,李宜军(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28)摘要:为应对巴西淡水河谷40万t 大型矿砂船对我国沿海港口运输市场的影响,国家层面于2015年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现行“ 4港7泊位”的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布局方案,有效地指导了相关码头运营和靠泊管理工作。

随着巴西至中国航线投放40万t 船舶运力日益增加、国内沿海钢铁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亟待对40万吨级矿石船接卸港址方案进行调整研究。

总结原布局方案的码头建设运营情况,分析未来航运市场变化的趋势,提出结合港口资源条件的系统分析和规 划建设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区域外贸铁矿石接卸需求等因素,合理加密山东沿海布局,填补南方布局空白,最终形成沿海港口 40万吨级矿石码头新的布局方案,以满足近期国家钢铁产业布局及区域运输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40万吨级码头;矿砂船;国际贸易需求;码头布局方案中图分类号:U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972(2021)06-0054-07New layout of 400,000 DWT ore terminals in China ,s coastal portsWANG Da-chuan, YAO Hai-yuan, LI Yi-jun( Transport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0028, China)Abstract : In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400, 000 DWT large ore ships from Vale Brazil on China's coastal porttransportation market, the government issued relevant documents in 2015, clarified the current "Four Ports andSeven Berths" 400, 000 DWT iron ore terminal layout plan, which effectively guided the terminals' operations andberthing management.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increasing capacity of 400, 000 DWT ships on the route from Brazil to China and the further adjustment of the domestic coastal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structure, it is urgent to study theadjustment of the 400, 000 DWT ore ship unloading port pla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ermin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original layout plan, analyzes the trend of future shipping market changes, and proposes tha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ort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e shalltake regional foreign trade iron ore unloading needs into account to encrypt Shandong's coastal layout reasonably andfill the gaps in the southern layout, and finally form a new layout plan for 400, 000 DWT ore terminals in coastal ports to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national steel industry layout 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Keywords : 400, 000 DWT terminal; ore ship; international trade need; wharf layout design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铁矿石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6年9月份发布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沿海港口的布局进行了规划。

根据这份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中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

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沿海港口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整体上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形态和围绕煤炭、石油、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对满足国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支持国家外贸快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态势,在旺盛的运输需求带动下,货物吞吐量特别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建设和经营步入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和发展的阶段,港口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考虑,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强国家对港口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编制全国沿海布局规划。

--从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港口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效益、集约化、竞争力等方面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产成品和人员运输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按照合理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建设。

--从国家经济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石油、天然气、原材料等重要物资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港口设施作为外贸物资进口的接卸点、中转或储备基地,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更显重要。

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运输组织联盟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要在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提升我国航运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安全保障,必须尽快完善港口布局。

--从国家综合运输网发展的需要看,港口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保障其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在能力、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衔接,促进综合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从岸线资源合理利用看,制定国家层次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有利于加强港口规划和建设的宏观管理,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有限的海岸线资源,指导各地编制港口规划,防止或避免出现港口盲目建设。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由交通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组织编制,在以往港口规划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借鉴了国外港口发展的理念,开展了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国际航运市场分析、全国沿海港口主枢纽论证、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集装箱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煤炭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10项专题论证,并广泛听取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经认真研究、充分协调,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主要是根据沿海各区域港口的基本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状况及需要,并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在现有港口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布,引导港口协调发展。

作为国家级沿海港口的布局,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进步、贸易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国防建设,体现国家发展现代化港口和综合运输的意志,并通过港口布局规划来指导各省和具体港口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通过港口的集约化发展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率,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路交通保障。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的具体方案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1.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辽宁沿海以大连、营口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相应布局锦州等港口;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营口、锦州、丹东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陆岛滚装、旅客运输、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等设施。

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京津、华北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津冀沿海港口以秦皇岛、天津、黄骅、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装船港;以秦皇岛、天津、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以天津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秦皇岛、黄骅、唐山港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天津港为主布局旅客运输及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等设施。

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及威海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山东沿海以青岛、日照港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装船港,相应布局烟台等港口;以青岛、日照、烟台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相应布局威海等港口;以青岛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烟台、日照、威海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青岛、烟台、威海港为主布局陆岛滚装、旅客运输设施。

2.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充分发挥舟山、温州、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布局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干线港,包括南京、南通、镇江等长江下游港口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相应布局连云港、嘉兴、温州、台州等支线和喂给港口;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以上海、南通、宁波、舟山港为主,相应布局南京等港口;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连云港港为主,相应布局上海、苏州、南通、镇江、南京等港口;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以连云港为主布局煤炭装船港和由该地区公用码头、能源等企业自用码头共同组成;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上海、南通、连云港、舟山和嘉兴等港口组成;以上海、南京等港口布局商品汽车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温州等港口为主布局陆岛滚装运输系统;以上海港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连云港港适当布局进口原油接卸设施。

3.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组成,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福建沿海地区港口群煤炭专业化接卸设施布局以沿海大型电厂建设为主;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储运系统以泉州港为主;集装箱运输系统布局以厦门港为干线港,相应布局福州、泉州、莆田、漳州等支线港;粮食中转储运设施布局由福州、厦门和莆田等港口组成;布局宁德、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的陆岛滚装运输系统;以厦门港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运输设施。

4.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

该地区港口群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尾、惠州、虎门、茂名、阳江等港口,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该地区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由广州等港口的公用码头和电力企业自用码头共同组成;集装箱运输系统以深圳、广州港为干线港,汕头、惠州、虎门、珠海、中山、阳江、茂名等为支线或喂给港组成;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由广州、深圳、珠海、惠州、茂名、虎门港等港口组成;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广州、珠海港为主;以广州、深圳港等其他港口组成的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广州港为主布局商品汽车运输系统;以深圳、广州、珠海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5.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

该地区港口的布局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该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布局以湛江、防城、海口及北海、钦州、洋浦、三亚等港口组成集装箱支线或喂给港;进口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系统由湛江、海口、洋浦、广西沿海等港口组成;进出口矿石中转运输系统由湛江、防城和八所等港口组成;由湛江、防城等港口组成的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湛江、海口、三亚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三、实施效果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实施后,在区域分布上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

港口群内起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增强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

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

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将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运输系统:--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7大装船港,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电力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煤炭运输系统。

--依托石化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石油卸船码头和中、小型油气中转码头相匹配的石油运输系统。

--临近钢铁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铁矿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转设施匹配的铁矿石运输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