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完整版
山东港口群--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

黄骅港
套尔河
NO.2 东营港
位于黄河三角洲东 营市东北部的五 号桩至济军生产 基地虾苗场, 15km深水岸线
地位:黄河三角洲 区域中心港,黄 河三角洲对外开 放的桥头堡;依 托胜利油田开发 建设的地方性港 口
黄河入海口
• 黄河入海口与三角洲
NO.3 潍坊港
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 潍坊市寒亭区
(名称/位置/主港区/特色)
以前湾港区为主体、 环胶州湾港口群为 中心,新兴港区董 家口港区、鳌山湾 港区为南北两翼
2.港区组成
• 青岛老港区 • 黄岛油港区 • 前湾新港区
• 董家口港区 • 鳌山湾港区
胶州湾
黄岛油港区 前湾新港区
集装箱码头企业主要有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 和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U),共有集 装箱船舶泊位20个,水深-17-20米 ,码头岸线共长6563米,年 设计吞吐能力650+545万TEU
NO.5 烟台港
主要位于山东半岛 北侧芝罘湾内
主要4大港区:
芝罘湾、西港区(八角 港区)、龙口、蓬莱
NO.6 青岛港
1.位置
• 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
(老港区)
• 青岛胶南市泊里镇琅琊台海湾
(董家口港区)
• 鳌山湾东岸
(鳌山湾港区)
总体布局:
“一湾两翼”
青岛老港区
前湾新港区 黄岛油港区
余个 2010年共有生产性泊位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设计通过能力
2亿吨。拥有15万吨级煤炭泊位、30万吨级矿石泊位,最大水深24.5米;集装箱码头水深达-17米,年设计通过150万TEU
• 业绩 • 2006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 • 2010年货物吞吐量为2.27亿吨 ,比增25%(其中日照港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7.26•【字号】鲁政办字〔2023〕98号•【施行日期】2023.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9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7月26日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落实落地,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提升山东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枢纽作用和支撑能力,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形势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港口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港口发展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求港口更好发挥枢纽作用,畅联全球海上大通道,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全球供应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港口增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高能级港口群,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专业化高效率现代物流,推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港口融合联动、减污降碳,促进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临港产业集群和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推进港口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09年12月目录前言 (1)第1章内河航运现状及评价 (3)1.1 航道和港口现状 (3)1.2 总体评价 (5)第2章内河水运量发展水平及船型预测 (8)2.1 发展面临形势和需求分析 (8)2.2 运量预测 (9)2.3 船型预测 (10)第3章发展目标 (12)3.1 规划期发展目标 (12)3.2 远景发展目标展望 (13)第4章内河航道布局规划 (14)4.1 规划原则 (14)4.2 分层次布局规划 (14)4.3 京杭运河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规划远景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港口布局规划 (20)5.1 规划原则 (20)5.2 港口布局规划 (20)第6章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23)6.1 助航标志及监测系统 (23)6.2 航道服务设施 (23)6.3 安全监控管理与应急救捞指挥调度系统 (23)6.4 港航管理信息系统 (23)第7章环境保护 (25)第8章政策措施和建议 (26)附图附图1、山东省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2、山东省内河航道现状图附图3、山东省主要内河港口规划布局图前言内河航运是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污染轻、安全性高的技术经济特点,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历史上内河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曾带动了沿河经济的繁荣。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度弱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和山东省提高了对内河航运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山东内河航运重新焕发了生机。
山东地区内河航道与港口布置规划

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09年12月目录前言 (1)第1章内河航运现状及评价 (3)1.1 航道和港口现状 (3)1.2 总体评价 (6)第2章内河水运量发展水平及船型预测 (9)2.1 发展面临形势和需求分析 (9)2.2 运量预测 (10)2.3 船型预测 (11)第3章发展目标 (13)3.1 规划期发展目标 (13)3.2 远景发展目标展望 (14)第4章内河航道布局规划 (15)4.1 规划原则 (15)4.2 分层次布局规划 (15)4.3 京杭运河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规划远景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港口布局规划 (23)5.1 规划原则 (23)5.2 港口布局规划 (23)第6章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26)6.1 助航标志及监测系统 (26)6.2 航道服务设施 (26)6.3 安全监控管理与应急救捞指挥调度系统 (26)6.4 港航管理信息系统 (27)第7章环境保护 (28)第8章政策措施和建议 (29)附图附图1、山东省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2、山东省内河航道现状图附图3、山东省主要内河港口规划布局图前言内河航运是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污染轻、安全性高的技术经济特点,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历史上内河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曾带动了沿河经济的繁荣。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度弱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和山东省提高了对内河航运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山东内河航运重新焕发了生机。
山东港口

山东的港口经济情况国务院已经通过了关于港口的发展规划,把全国港口划分成5个港口群,包括长三角、朱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主要有三大区域,即以天津、大连、青岛港为轴心的环渤海港口群;以上海为中心,宁波、太仓港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以深圳、广州港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从2007年港口统筹整合协调发展的足迹可以看到,未来渤海地区港口群体将形成三大中心:1环渤海府线(西海岸),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主,秦皇岛港、唐山港等错位发展的津冀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京津、华北及其西向延伸的中国北方地区。
2环渤海北侧,以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等错位发展的辽宁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3环渤海南侧,以青岛港为主,烟台港、威海港等港口错位发展组成的山东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根据《山东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精神,今后几年山东将全面打造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山东沿海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首先关注一下山东港口的发展状况:一、港口的基本状况1、港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山东半岛拥有海岸线3024.4km,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1 青岛距韩国、日本仅160~430km,腹地经济发达,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枢纽港。
2 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区。
间接经济腹地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原、西北广大地区,人口2亿多,面积约占全国的1/5。
3 烟台濒临黄海、渤海地处东北亚中心;拥有海岸线909公里,占山东省海岸线总长的近1/3,海域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饿两倍,浅海、滩涂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山东总面积的37.9%;500平方米以上的基岩岛屿72个,岛屿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山东的40.7%。
港口布局与结构

⑵、前方堆场: • 使用最方便,货物水平运距最短,利用率最高的堆场,也
是件杂货泊位中实际堆存荷载最大的部位。
⑶ 、前方堆场:
• 堆存批量较大,堆存期较长的货物,或堆存较重的五金钢 铁等。
⑷ 、港口设备:
• 起重运输机械:门机,轮胎式,汽车式,履带式起重 机,集装箱装卸桥和缆车等。
港口布局
重点
全国港口分布及货源结构。
难点
珠三角地区港口尤其是广 东地区港口分布及货源结 构。
1.我国港口状况
• 我国大陆海岸线约 18000km;
• 大小岛屿6500多个,岛 屿岸线约14000km
• 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 的江河5700余条,总长 430,000km;
其它
主要港口
区域性 枢纽港口
天津港
大连港
青岛港 舟山港
宁波港
港江港
泉州港 惠州港 茂名港
原油运输系统
依托石化企业布点,石 油运输系统将建设和发展 专业化的进口原油一程、 二程中转储运设施和成品 油、天然气中转储运设施。 重点建设20万吨级以上原 油接卸泊位和矿石码头。
天津港 大连港 青岛港
上海港 宁波港
厦门港 深圳港 广州港
港口组成
水域
港内锚地
港内锚地
进港航道
防波堤
陆域
港池
码头
仓库
货场
道路
• 码头是供船舶系靠、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的建 筑物的总称,它是港口中主要的水工建筑物之 一。
• 常规码头的布置形式有以下三种: 顺岸式 突堤式 挖入式
• 顺岸式:码头前沿与自然岸线大体平行,在河港、 河口港及部分中小型海港中较为突出。
中国沿海港口布局概况 (1)

青岛港
上海港
舟山港 宁波港
湛江港
集装箱运输系统
天津港 大连港
青岛港
上海港 宁波港
以大连、天津、青岛、 上海、宁波、厦门、深 圳、广州等8港为干线 港,相应支线及喂给港 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厦门港 广州港 深圳港
辽宁省主要沿海港口
锦州港
营口港
丹东港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 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 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 积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 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 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海上运输已开辟到
岱山港
舟山港
浙江省主要港口
海门港
石浦港
温州港
宁波港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 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 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万 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 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 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 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
TEU大关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分别完成3.79亿吨和 1455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 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2%,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湖州港 大、小洋山 乍浦港 杭州港
宁波港
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
航线8条。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 1.2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
沿海港口工程参考定额及配套解析

沿海港口工程参考定额及配套解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沿海港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参考定额,这不仅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09年11月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编制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主管院长:朱鲁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主管所长:毛亚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张民辉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云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刘晓彤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毛亚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洪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处长主要参加人:王伟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副处长董燕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主任科员裴国强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经济师夏侯玉泉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总工程师王继红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研究员唐家风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高级工程师周永盼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工程师常征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瀚冰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金莹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大志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施华栋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杨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陈晨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董少伟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前言沿海港口布局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资源利用、人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等密切相关,港口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是实现山东省及中西部腹地经济、社会和外贸发展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港口对提升全省港口综合竞争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机遇,沿海港口正日益在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山东省沿海港口经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成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依托,在推动我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主,威海、滨州、东营、潍坊等港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在港口布局、码头功能、岸线利用、规划建设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岸线、海域、土地等资源亦呈现日益紧张的局面。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沿海港口发展方向及功能定位,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有限的港口岸线资源,适应山东省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使沿海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要求,特制订《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山东省沿海港口,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2020年。
一、港口发展与布局现状(一)发展现状山东省共有大陆海岸线3121公里,岛屿岸线686公里,是我国岸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目前,全省沿海有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烟台港、威海港、青岛港、日照港共七个港口。
并形成了青岛港前湾港区、黄岛港区,烟台港芝罘湾港区、龙口港区,日照港石臼港区、岚山港区等规模化港区。
截至到2007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35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0个,综合通过能力亿吨。
2007年,全省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 2000-2007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
目前,港口吞吐量主要集中在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2007年三港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亿、亿吨吨,分别占全省港口总吞吐量的%、%和%。
山东省腹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大宗能源、原材料物资进出需求旺盛,同时山东省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依托腹地内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山东省沿海港口煤炭、石油、金属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发展迅速,2007年四大货类吞吐量达亿吨,占总吞吐量的69%,在港口运输中的地位突出。
(二)存在问题目前,山东沿海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港口总体能力不足和缺少铁矿石、原油、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泊位,难以充分满足腹地经济发展需要;第二,港口发展受到城市发展空间的制约,青岛港老港区、烟台港芝罘湾港区、龙口港区、威海老港区等紧邻市区,港口集疏运通道兼有城市道路功能,相互干扰严重,制约了港口能力的发挥和功能的拓展;第三是港口后方集疏运通道能力不足、与港口联系不畅等,在铁矿石和集装箱运输中尤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的发展;第四是港口岸线开发利用问题突出,部分港口岸线开发规模小、布局零散,没有发挥优良港口资源的优势,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规划和建设中多占、乱占港口岸线。
(三)综合评价目前山东沿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烟台港、青岛港、日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一般港口的发展格局。
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并在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山东省沿海港口是我国能源运输的重要口岸和冶金、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青岛港、日照港是我国“三西”基地煤炭外运通道的装船港,也是我国铁矿石进口的重要口岸,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港口后方通道的建设,山东省港口在我国重点物资调运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
其次,港口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
目前5个国家级开发区、33个省级开发区均分布在沿海港口城市;围绕港口山东省积极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接纳全球产业转移,港口已成为山东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第三,港口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影响,北方地区是全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重化工业实力雄厚;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加工工业密集,轻工业所占比重较高,能源和原材料匮乏。
我国南、北方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原材料、能源及产成品运输量大。
山东省沿海港口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岸,发挥了联系南北方经济的纽带作用。
第四,港口是海峡间、陆岛间海上运输通道的桥头堡。
山东省沿海地区毗邻朝鲜半岛和日本,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域间频繁的经贸往来带动了海峡间客货运输发展,客货滚装运输成为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间海上运输的热点和山东省与日、韩之间物资和人员往来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第五,港口是综合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贸活动中心。
作为人员、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港口汇集了铁路、公路、水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同时,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与港口运输紧密联系的贸易、金融等商业活动也都在快速发展,港口正逐步发展成为商贸活动的中心。
二、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一)发展面临的形势及需求分析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在新时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近期又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是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山东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未来山东省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眼于巩固和增强石化、冶金等基础工业优势,发展壮大家电、机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培植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
为适应经济发展,山东省沿海港口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运输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通畅、便捷的运输保障;同时以市场运作和高效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
2、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仍在加快,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世界新的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山东省是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省份,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面临新形势,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构建经济文化强省,这就要求港口积极拓展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尽快建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港口体系,实现港口的分工协调和优势互补,在吸引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山东省沿海港口是中西部地区重要出海通道之一,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要求山东省沿海港口充分发挥内引外联的纽带作用,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经济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沟通,为港口自身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对内、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加快开发,将推动内陆的大宗货物、外贸货物的快速增长,也要求山东省尽快建立和完善“东出西联”的综合运输体系,对山东省沿海港口运输能力、集疏运通道条件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求加强港口间、港城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港口发展走集约化、注重内涵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港口进一步优化后方产业园区布局、相应扩展港口功能,适应循环经济对运输的多样化、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要求。
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山东省沿海港口深水岸线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而城市发展、港口建设及功能拓展等对岸线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造成岸线开发利用中的种种矛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加强港口间、港城间的协调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港口发展走集约化、注重内涵的发展道路。
(二)吞吐量预测根据腹地经济社会、对外贸易,以及能源、冶金、石化等主要产业的发展需要,并综合考虑未来山东省及内陆腹地综合运输的发展趋势,预测山东沿海港口2010年、2020年吞吐量将分别达到亿吨和亿吨左右,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将分别为亿吨和亿吨。
主要货物2010年、2020年吞吐量的发展水平预测如下:煤炭吞吐量分别达7800万吨、10300万吨;石油吞吐量分别达7500万吨、11150万吨;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达16500万吨、17900万吨;钢铁吞吐量分别达2000万吨、3000万吨;粮食吞吐量分别达1800万吨、2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500万标准箱、3400万标准箱;滚装汽车吞吐量分别140万辆、175万辆。
主要港口2010年、2020年吞吐量的发展水平预测如下:青岛港分别为亿吨、亿吨;烟台港分别为亿吨、亿吨;日照港分别为亿吨、亿吨。
三、沿海港口发展战略目标(一)港口战略定位从经济社会、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产业布局、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出发,为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及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结合《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沿海港口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国家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是保障我国煤炭输出和北方地区石化、冶金等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山东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山东省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沿海产业带开发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