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系列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字音

订(dìnɡ)正
烙(lào)印 扣人心弦(xián)
令人咋舌: zé
(12年浙江卷)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昵(nì)称 衣钵(bō)
质(zhǐ)量 因噎(yē)废食
D
B、 刍(chú)议 熟稔(rěn)
露(lù)脸
瘙(sào)痒难忍
C、 奇葩(pā)
笑靥(yǎn)
当(dàng)真 物阜(fù)民丰
读一读
天气暖和,小和在家和泥 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 从不和稀泥,也不随声附和别 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 “我和了。”
读一读
天气暖和(huo),小 和(hé)在家和(huó)泥 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 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 不随声附和(hè),更不会 在麻将桌上高喊: “我和(hú) 了。”
造成误读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1.习惯误读 2.形近误读 3.多音字误读 4.形声字误读
下载 哈达 芝麻糊 赝品 抚膺 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 暴殄天物 羽扇纶巾
快速读出下列词语
荚果 jiá guǒ 莴苣 wō jù 缣帛 jiān bó 箜篌 kōng hóu 荩草 jìn cǎo 恇怯 kuāng qiè 锟铻 kūn wú 葱茏 cōng lóng
13. 湖北副省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 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14. 这首诗写得太拗口了,但他执拗不改,气得我 把笔杆都拗断了。 15. 为了躲避追捕,他隐姓埋名,在这臭气熏天的 地方无声无臭的生活了好几年。 16. 他这个人宽宏大度,一向度德量力,从不以己 度人。 17. 他那像哄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大 家听了一哄而散。 18. 他每次出差差不多都要出点差错。。
血气方刚(xuè)
2018届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 (11)

一、什么是感情真挚 作文首先要做到“感情真挚”, 抒发真情实感, 切忌矫揉造作。 具体地说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真”。一是“事真”:这点主要指记 叙。事情中往往流露出感情,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 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 所想 ( 要依照题意大胆想象 ) ,只要符合来源于生活就可以视为 “真”。 二是“理真”: 这里主要指议论。 人们常将“情”与“理” 连在一起,称为“情理”。文章阐述的道理若想说服人、打动人, 非有“情”的加入不可。因此,道理“真”有助于感情“真”。只 有这样,“真挚”才能始终“真挚”。 从应试的角度说,要使考场作文感情真挚,须做到以下几点:
[分析]
升格后的文段增加了两段抒情段,第一段,
表达了对父亲的体谅,第二段,点明了父爱的“广博而 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
心与心沟通,感情较为真挚。
[原文剖析·找误点] 夜半敲门声
昨天夜里,天寒地冻。 “咚、咚、咚”,有人轻轻敲响小屋的门。我迷迷糊糊地 看了表,已是深夜十二点。 ①从窗缝里钻进的一阵冷风将我冻醒,我坐起身来。咦! 谁会在深夜来找我呢? ②“是我。今晚冷得很哦,我怕你冻着,特地带了床被子 给你。”我听了那和蔼的话语——是杨老师!“我刚备完课。 你的腿可不能着凉呀!”
原文
[分析]
把升格前后的文段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
修改文要比原文更感人,感情更真挚,因为它没有空
喊口号,而是通过几件事表现爸爸对我们的爱。这样, 抽象的情就化为了具体可感的事,做到了融情于事, 真挚感人。
2.不会用细节描写动人心 即文字虽然没有空喊口号,有了具体内容,但是纯粹叙 述, 缺少具体细微的描写, 所以人物的形象不鲜活、 不生动, 整个文段仍然缺少打动读者的真挚感情。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 专题复习课件41 精品

议,上帝太不公平了,于是她产生了死的念头。
她想让市中心的那条河淹没自己。一阵轻柔动人的歌声 牵住了她的脚步,这首歌她很熟悉,是她家乡的民歌。她又看 了看,原来是一个瞎子在河边边弹边唱。令她不解的是,他的 脖子上挂着一面硕大的镜子。于是她便问他为什么挂着这么大 的一面镜子。他笑了笑,说:“虽然我现在眼睛看不见了,但 是我觉得我也许还有一丝希望,或许有那么一天我突然能从镜 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说完,他便又唱了起来。
成功青睐于历经磨难而不倒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每个环 节并踏实走过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懈努力 的人,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成功属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者,成功属于播种并在等待的过程中细心照料者。
成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成功不在于结果是否完美,而在于,完成题目。 【 习作一】
播种·开花·结果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树硕果;采集一束鲜花, 刹那芬芳,但终将萎蔫;摘取一枚果子,品尝其成熟 之后的甜美。
播种,看似简单,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好。玛蒂 尔德如果没有贪图一时的虚荣,怎么会播下十年辛酸 凄惨的种子;项羽如果没有优柔寡断、心存妇人之仁, 怎么会播下自刎乌江的种子;但如果武秀
开花,看似展现了美好的身姿,但这短暂的绚丽却会蒙蔽 人的双眼。试想,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有贪图眼前利益,那么 方仲永的天才智慧就不会被磨灭,就会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花 儿。如果耻师之人择
师而学之,那么文坛将会涌现出无数知识渊博的智慧之星,岂 能说伯乐不识千里马?但美丽的花儿没有欺骗进取的人,苏轼 没有择石而扣之,而是游于江渚之上,迫近其原理,慎思然后 得其原委。花儿美,但美丽的后面隐藏着哲理——事不目见耳 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我们应深思慎解其内涵。
高三语文课件-202018年全国语文高考作文专题讲座 精品

• •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 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 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灯在走。又因为 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 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 由于下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 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 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 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 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 一、立意准确
(一)近年话题作文的基本样式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简短提 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要 求。 四个方面内容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二)话题作文内容的基本类型
• • • 1、事理型——务虚——虚的写实 2,实物型——务实——实的写虚 3.情境型——把握时空,展开想象
(三)立意准确——化繁为简,一 一对应,综合考虑
第一部分 立意准确深刻
一、立意准确——左手右手法 (一)近年话题作文的基本样式 (二)话题作文内容的基本类型 (三)立意准确——化繁为简,综合考虑 二、立意深刻——抓住第二构思 1、流畅性——深层挖掘 2、变通性——四面出击 3、独特性——反弹琵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3 年高 考作 文题
人情与季节
费滢滢 •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 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 闻到灰尘中混有的 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 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 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 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 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 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 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 的含义? 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 是件可笑的事情?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讲)(含解析)

专题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常识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常识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准确断句【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2018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系列讲座一对2017年高考语文的基本认识课件

[变型] 为下列各句选择有确切根据的直接描述对象。
[变型]为下列各句选择有确切根据的直接描述对象。
A.[ 2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
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B.[ 3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 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 C.[ 1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 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①南风 ②绿水 ③荷塘
⑥[语言运用表达]共20分。 题型两种可能:A.不变;B.微调。
⑦[写作]共60分。 题型不变。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题目规制
序号 一 二 三、四 五 六
题目 必考材 古代诗文阅读 选考作品 语言运 类型 料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文章阅读 用表达 检索 1 2 3 为主 兼顾 检索 加工 4 5 6 10 11 12 ⑴⑵⑶⑷ 13 14 15 16 17
打造刀剑
语文备考
磨砺锋刃
语文考试
使用刀剑
㈡高考语文基本要点 内 阅 容 读 基本意识 据题·精答 检索·加工 思维运作方式
写
作
据题·发挥
㈢决定高考语文实质的条件
语文学科的性质、高考的环境任务
条件一: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考查实质
检索·加工
高考语文的思维运作方式 检索 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 加工 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实现题目要求的过程
写作
7 8 9
加工 为主
红字为选择题
18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题目规制(预估一) 序号
现代文阅读35 一 二 三
古诗文阅读35 四 五 六
表达写作80 七 八
论述 文学 实用 文言 题目 材料 作品 文章 文 类型 阅读 阅读 阅读 阅读 检索 1 2 为主 3 兼顾 检索 加工 10 11 12
2018届作文复习备考专题讲座材料

2018届全国卷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讲座材料高考作文备考专题突破北京陈维贤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导向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发展的问题。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稳中变显:对认知和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容易跑题。
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二、高考作文备考的着力点1、掌握几种基本写法和写作技巧。
各种文体写法:议论类文章基本写法;文学类文章基本写法。
就事论事写法;就事论理写法。
形象感性写法和抽象理性写法。
熟化审题、文脉、语言等基本写作技巧;掌握完成写作任务技巧。
2、熟化几种基本思维方式。
考场作文的思维类型主要有: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认识换位;由个及类,多维解析;由果溯因,深度生发等。
带着思维上考场,将会灵光咋现,行文起来文脉畅通。
3、积累若干时鲜材料,掌握基本写作素材。
加强素材积累,建立自己的“自留地”“根据地”;打通阅读和考场作文的联系,建立素材与思想、认知的通道;盘活已有的材料和思维,引爆思想,可以解决有东西可写的问题。
前提是:积累的材料必须是“熟悉”的题材,要变成自己的,进入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生活、与现实能联系起来。
4、深化“四面”等认知能力。
2015起,高考语文命题思想上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语文的教育功能。
只有提高认知水平和思考深度,特别是四大热点话题,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好,说得深入。
带着思想和思考上考场,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高考作文思维及训练1、关联、创意理解句意,透视内涵,建立交集,辨析功能,谋划整合。
显性关联,隐性关联;近意关联,反意关联,创意关联。
2、比较、思辨透视内涵,确定角度,联系实际……直接比较,间接比较;显性比较,隐性比较。
2018届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 (24)

③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关键,也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道德要求和精神特质。周文王自身,也是被 囚多年而作出《周易》 ,“君子以自强不息”则更是影响了无数代 炎黄子孙。修养是什么?修养是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 人生充满挑战和机遇,或许今天的我们因为一次偶然而得到梦寐 以求的东西, 也或许明天我们又会因为无法避免的原因面临困境。 其实无论得意失意,我们都应坦然面对。人生没有预言,没有彩 排,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所以,风雨也好, 鲜花也罢,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是一段路程而已。生命不会因 为一束鲜花而绚烂一生,也不会因为一场风雨而失去所有。所以, 真的不必因它过于喜形于色,怒形于色。认识到这一点,你与修 养会越来越近。因此,修养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
[分析]
考生受辩证思维的影响,认为凡事都要从两个方
面分析才全面。第二段认为“自强不息、心怀天下是其成功最 不可或缺的品质”,如果下文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写下去,中心 自然突出。但一转到第四段“也有需要灵活变通的时候,俗话 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就与“自强不息”相矛盾了,这就出 现了第二个观点,造成观点多元。 注意:(1)写作要以驱动任务为中心,确定一个中心观点。 论述时辩证思维不能影响全文的中心观点。 (2) 全面分析问题 时,可采用辩证思维。
高尔基如果不去报考,毛遂如果不会自荐,结果会发生 什么情况呢? 人在关键时刻千万不能保守自己的观点,该说则说,该 做则做。
[分析] 文章写了四个小段,但呼之欲出的观点眼看就 在笔下,但就是不点出“要勇于争取”的观点。如果改成下 面的形式,就开门见山,中心突出了。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青年时代一 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 被录取了:这是他勇于争取的结果。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 去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 早已脱颖而出:这是他勇于争取的表现。因此,凡事都要勇 于争取,给自己一个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100问-1(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系列)高考语文100问编著:四川遂宁二中王晖审核:王晖第1问: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解题方法是什么?一、论述类文章阅读解题方法:1、锁定关键词、关键句2、回归原文定位,找出相应区间3、进行信息比对,发现信息差别二、‚四重比对‛: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曲解文意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4.比对依据和结论,看依据是否有据合理,结论是否成立第2问: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设题陷阱有哪些?十八种命题技术:(一)偷换概念(偷换词语、偷换句意、曲解原文)(二)无中生有(三)强加因果(充不充分、主与次、完全找错)(四)因果颠倒(五)夸大事实(六)扩大范围(七)以偏概全(选项内容以部分代整体,遗漏了信息)(八)颠倒是非【颠倒有与无、是与非】(九)主要与次要(十)充分与必要(十二)张冠李戴【混淆对象】(十三)答非所问【注意题干,选项内容于题干要求而言答非所问】(十四)混淆已然和未然【混淆已发生与未发生】(十五)混淆或然和必然【混淆或许发生与必然发生】(十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十七)对原文论证的分析(十八)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六大命题手段:六大命题手段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段,这样,便于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6大手段如下表:第3问:每种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你真正理解到这些例子了吗?(一)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偷换概念‛(偷换词语、偷换句意、曲解原文):例1:【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C项将‚选择‛偷换成了‚修正‛,属于偷换词语。
例2:【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解析:将‚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偷换为‚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属于偷换句意。
例3:【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解析:原文说:子产认为‚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这里子产的意思是,在旁人看来,晋侯为了卫国区区一个叛臣,竟然把卫国国君给拘押起来,这就不免有小题大做、以大欺小之嫌,甚至(二)有一种命题技巧叫‚无中生有‛:【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三)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强加因果‛:【2016年高考新课标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结果)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充分原因、主因)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并非充分原因、次因)神话传说就是如此。
属于强加因果。
(四)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因果颠倒‛:【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解析:‚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是‚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表述因果颠倒了。
属于因果颠倒。
(五)有一种命题技巧叫‚夸大事实‛:【高考模拟题】解析:根据原文,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够做到的是‚向任何方向运动‛,而选项将其夸大为‚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就犯了夸大事实的错误。
属于夸大事实。
(六)有一种命题技巧叫‚扩大范围‛:【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解析:将‚宋代新型信用工具‛扩大为‚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属于扩大范围。
【2016年高考新课标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解析: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属于扩大范围。
(七)有一种命题技巧叫‚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遗漏了信息):【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
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解析:问题在于:美学上的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是否‚全在于此‛?应该看到,‚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种‚抗争与拼搏‛会振奋人心,激发观众和读者奋发向上、顽强战斗的精神和意志,并进而追求‚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原文在论述过程中,对于这一点是十分强调的。
由此可见,悲剧除了能令人‚悲伤、畏惧、怜悯‛以外,还能引起人们的激情,并且这同样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因此B项对于‚以悲为美‛的概括是有严重缺陷的,遗漏了信息,概括得不全面,属于以偏概全。
(八)有一种命题技巧叫‚颠倒是非‛【颠倒有与无、是与非】:【2016年高考新课标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9世纪末期以来,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解析:原文说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又说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表明现代小说注重讲故事的方式。
选项却说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属于颠倒是非。
【2016年高考新课标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解析:原文说‚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而选项表述为‚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颠倒是非。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解析:原文有说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到殷商晚期和华冠短尾鸟‚同时出现‛,而选项表述为‚还没有出现‛。
混淆有无。
(九)有一种命题技巧叫‚不分主次‛:【山东高考题】【对位信息】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
《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日‘干栏’。
‛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题】(山东卷第8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解析:对‚干栏居‛的作用(功能)的推断,A项提及的是‚躲避野兽、蛇虫侵扰‛,而D项提及的是‚防潮和防寒‛,那么到底哪一个是它的主要功能呢?查看原文引述的史料:‚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日‘干栏’。
‛不难看出,‚躲避野兽、蛇虫侵扰‛方为其主要功能;而‚防潮和防寒‛只是其次要功能。
所以,D项的推断就犯了将‚主要‛和‚次要‛倒置的错误。
主次不分。
(十)有一种命题技巧叫‚不分充要‛:【高考模拟题】【原文】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除。
或者必须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升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
当然,除了这两项措施,我们还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和体能训练。
【选项】吸纯氧排氮或者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升到380毫米汞柱以上,就可以防止减压病。
解析:选项误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混淆了充分与必要。
混淆充要。
【2016年高考新课标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解析:‚直至……才‛表述有误,过于绝对。
东汉时期就有了以小篆为本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说文解字》,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对金文的研究成果又成了学者们探究造字法的重要依据。
犯了表述绝对化的错误。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