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一、本文概述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产后出血发生突然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以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使读者对产后出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分娩前的风险评估、分娩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分娩后的监护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包括初步评估、止血措施、容量复苏、病因治疗等多个环节,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本文还就产后出血的特殊情况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讨论,如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引起的休克等,为处理复杂病例提供了参考。
本文总结了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信息。
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产后出血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提高我国产科质量而努力。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对于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前预防:在产前阶段,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便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同时,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如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等,以提高孕妇的自我防范意识。
产时预防: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产程进展情况。
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宫产术(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是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患者面临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娩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4万名妇女因产后出血导致死亡,其中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对保障妇女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益母草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产后出血的防治中。
益母草具有收缩子宫血管、增强子宫收缩力以及提高凝血功能的作用,因此被认为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对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尚未有充分研究和报道。
本研究旨在观察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并发症,保障娩产妇的安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益母草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临床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讨论和对临床意义的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策略。
通过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希望能够为剖宫产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指导,促进益母草注射液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为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上,采用益母草注射液来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其效果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剖宫产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治进展潘秀丽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治进展潘秀丽发布时间:2023-07-11T02:07:15.708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潘秀丽[导读]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人民医院 537800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中国是导致分娩后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出现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因素就是宫缩乏力。
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使用促宫缩剂、按摩等方法都不奏效时,可以采取非常规的外科方法,并辅以适当的抗休克等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出血的数量,也可以保存病人的生殖功能。
在经保守治疗后,如果无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则必须立即进行子宫切除,以挽救病人的性命。
近几年来,对产后出血的药物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就相关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诊治进展产后出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它是一种常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
主要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1000ml,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
子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具有侵入性,且伴随着其它高风险因素,很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2]。
现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作一概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我们对此作一报告。
1.产后出血的概述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指经过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最近有报道显示,产后红细胞压积降低10%为 PPH。
引起乏力性子宫收缩、胎盘的粘连和滞留、分娩时引起的宫颈和阴道裂伤、凝血障碍等都是引起这种疾病的重要原因[3]。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1]。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增高。
术中大出血已成为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病情危急,产妇常有生命危险,需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
多年来根据我在剖宫产术中的经验,直视下观察子宫出血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了我们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体会,下面我们把2005年至2012年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35个病例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5年1月~2012年3月一共处理了35例,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在400ml以上的产妇,在35例病例中,年龄在19~4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7例,子宫下段裂伤3例。
1.2 出血原因35例产妇除胎盘早剥7例外,其余16例最初出血都是子宫整体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经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处理后随着宫体的收缩血窦关闭,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段损伤出血。
具体情况如下。
1.2.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由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消耗、合并贫血和妊高症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巨大儿,双胎或多胎,羊水过多等。
处理方法有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必要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如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则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切除。
在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经过宫体注射、静脉滴注宫缩素,子宫体按摩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后,宫体部的大部分血窦随着子宫的收缩而关闭,而最后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子宫中下段。
在本人所观察到的病例中有8例单纯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5例是下段胎膜剥离面出血,3例是在取胎头时反复摩擦致下段内膜的损伤广泛渗血。
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就近年国内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卡贝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的研究应用,乳胶管止血带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动脉栓塞(TAE)治疗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经阴道宫颈缝合、改良B-Lynch缝合法、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等手术治疗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
标签:产后出血治疗;进展产科出血在全球范围内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在农村更为明显,孕产妇死亡半数以上是产科出血所致,占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产后出血仍是现代产科防治的重要课题。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盘滞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伤、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凝血功能障碍等。
我国孕产妇中有49.9%是由于产科出血致死,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死亡构成中的87.8%,2009-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6.1/10万,比2008年降低了18.8%,农村降幅大于城市。
辽宁省报导: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是产科出血占36%,为第一位,其中产前出血占27.5%,产后出血占72.5%,产科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近年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药物治疗的进展(一)催产素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可增强宫缩,作用迅速,用药后2~3分钟即起作用,但持续时间短,仅20~30分钟,对子宫体的作用比对子宫颈作用强。
具有应用简单、疗效可靠、易掌握、易控制、安全、不良反应小、价格低的特点,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死亡率,减少输血量,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注射法:胎儿娩出后,从脐静脉注射5%葡萄糖25-30ml加10-20个单位的催产素,产后出血量减少30.36%-52.51%;第三产程缩短2-3min。
肌肉注射法: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10个单位的催产素,减少出血量68.30%,。
产后出血治疗新进展论文

产后出血治疗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590-0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在美国是继产后栓塞所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当前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就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多见,占70%-80%[3],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
可采用以下方法:1子宫按摩胎盘娩出后,术者一手的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在下腹部按摩并压迫宫底,挤出宫腔内积血,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宫缩恢复正常为止;亦可一手戴无菌手套伸入阴道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使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并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宫缩恢复正常为止。
2 应用宫缩剂2.1 缩宫素缩宫素直接兴奋子宫平滑机,加强其收缩作用,起效快(约3-5分钟),副作用少,且价廉,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
常用10u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10u直接行宫体注射。
2.2 麦角新碱麦角新碱为麦角成分中作用最强、毒性反应最小的一种,能明显增加子宫活动。
小剂量使其收缩频率或强度增加,然后正常放松;剂量加大则宫缩加强并延长,静止张力提高,甚至形成持续性收缩[4]。
常用0.2-0.4mg肌注或静脉快速滴注,或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缓慢推注。
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2.3 前列腺素类药物2.3.1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吸收快,30分钟达高峰,它不仅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还可使子宫肌层缩宫素受体增加,具有安全、简便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缩宫素疗效不佳时,且与缩宫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可舌下含服或肛塞,每次200-400ug。
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7.088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白宇长春市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吉林长春130042[摘要]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春市妇产医院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60例,缩宫素+麦角新碱治疗)。
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指标、Hb、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产后30 min内出血量(257.98±40.11)mL、产后30 min~2 h出血量(100.53±20.75)mL、产后2~24 h出血量(56.75±9.25)m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1、25.313、22.005,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PT、TT、APTT短于对照组,FIB、NO、NE、Ang-Ⅱ低于对照组,D-D、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Hb高于治疗前,NO、NE、Ang-Ⅱ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出血量,调节凝血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高危妊娠;剖宫产;麦角新碱;缩宫素;产后出血;凝血功能[中图分类号]R7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6(b)-0088-04Clinical Study on Curb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 Ergometrine Combined with Oxytocin in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regnancyBAI YuPrenatal Diagnosis Center, Changchu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rgometrine and oxytocin in high-risk pregnancy cesarean section to curb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120 cesarean section women with high-risk pregnancy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in Changchu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treated with oxytoc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treated with oxytocin and ergometrine). The hemostatic effect,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Hb, stress response index,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blood loss within 30 min postpartum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7.98±40.11) mL, the blood loss within 30 min to 2 h postpartum was (100.53±20.75) mL, and the blood loss within 2 h to 24 h postpartum was (56.75±9.25) mL, all of which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9.321, 25.313, 22.005, P<0.05). After treatment, PT, TT and APT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FIB, NO, NE and Ang-Ⅱ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D-D and H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b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NO, NE and Ang-Ⅱ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rgometrine and oxytocin in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regnancy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on curb⁃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regulat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自筹经费项目(2017ZC002)。
剖宫产产后出血诊治体会

1 4. 0
2 2组患者 治疗情 况比较 . 2
照组相 比,观察组 患者 治疗优 良率 明显提 高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P<0 5 。具体分析见表 4 .) 0 。
表 4 2组 患者治 疗情 况 比较分 析
型
观察 组
塑
6 9
垡
垦
亘
薹
23 ) ( 5
垡垦 垩
9. 65
3(8 ) 1(9 ) 58 ) 96. 11. (. 4 3 8
Hale Waihona Puke 墨丝 3 讨 论
!
l :
【: :
:
l: ! :
墼 :
1 6例 ( 1 ,切 口及 血管撕伤 3例 ( .% o结论 4 %) 77
宫 产 产后 出血 发 生 率 。
剖宫产发 生产后 出血 的机 率高,治疗更加棘手 ,应严格控 制剖 官产 率,以降低剖
关键 词:剖 宫产 ;产后 出血 d i 03 6 /is.6 22 7 . 1 . .2 o:1 .9 9 . n1 7 .792 21 0 7 js 0 4
剖 宫产产后 出血诊治体会
曾秀琼
( 四川省彭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彭 山 6 0 6 ) 280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割宫产产后 出血的观察 , 分析造成产后 出血 的原 因及 治疗措施。方法 对 2 0 年 1 02 月至 2 1 年 1 0 1 2月期 间我院 诊 治的剖 宫产术后发生产后 出血的 3 9例病例进 行分析 。结果 剖宫产发生产后 出血的原因是:胎盘 因素 2 O例 ( 1 ) 宫收缩乏力 5 % ,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达到止血的目的,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文对剖宫产术后出血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待能为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好的借鉴。
[Abstract]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ec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endanger the life safety of parturient. At present the main clinical take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operation treatment of two kinds of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cesarean section,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emostasi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others.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new progress of drug treatment and operation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and provide good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o look forward to.
[Key words]Cesarean section;Bleeding;Treatment;Progress
產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剖宫产后的产妇,极易发生大出血,严重的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剖宫产例数的不断增多,尽管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是同时提升了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19.7%[1],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进行分析,为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度提供良策。
1 剖宫产产后出血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1.1 缩宫素
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第一线药物。
对产妇应用缩宫素,可促使其平滑肌兴奋,并促进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增强子宫收缩强度。
缩宫素经肌内注射或者点滴注射后,见效快,鉴于其效果维持时间较短,约为30min,重复用药可让其长时间维持药效。
但是用药过量会让子宫处于高张性、痉挛性、强直性的收缩,对产妇损害较大。
而使用麦角新碱代替宫缩素,能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加大剂量后,可产生压迫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肌血管的功效,成功止血,但是使用麦角新碱的不良反应较多[2]。
1.2 钙剂
钙浓度会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因此,切皮前15min内,可经静脉滴注向产妇输入10%的葡萄糖酸钙10ml+生理盐水100ml,起到降低子宫损伤的目的。
1.3 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内含有宫缩素和加压素的成分,对产妇使用后,能促进子宫收缩。
在肌内注射时,需确保垂体后叶素的稀释度,严禁将原液注入产妇体内;行静脉快速滴注时,需选12u垂体后叶素+100ml生理盐水。
1.4 欣母沛
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即前列腺素F2α的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对妊娠子宫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使创面血窦和血管迅速关闭,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在预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该药临床上常用于顽固性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治疗。
2 剖宫产产后出血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2.1 保守性手术
2.1.1 宫腔填塞术宫腔填塞纱布术指的是在产妇宫腔内填塞一定的无菌纱布,使血液凝聚于纱布上,覆盖压迫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剖宫产产后出血量≥800ml时,需及时对其填塞无菌纱布,使出血状况得以有效控制。
另外,还有使用宫腔水囊填塞法止血术[3]。
2.1.2 改良式B-Lynch缝合法改良式B-Lynch缝合法需将产妇的子宫脱出腹腔后,对其进行挤压,达到止血,然后用可吸收线从子宫切口下缘的2cm处,在左侧交界处进针;再穿过产妇的子宫肌层,在切口的上缘处出针,通过肌层及浆膜层。
出针后需缝合子宫中部至宫底处,并自肌层后出针,在缝合过程中需确保不穿透蜕膜层。
完毕后,需对子宫出血、宫体血液循环状况进行观察,出血停止并且确保血运正常后,再将子宫口实施常规缝合,最后行关腹操作。
2.1.3 子宫环形捆扎术子宫环形捆扎术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产妇子宫切除,是处理剖宫产后出血的新型缝和方式[4]。
使用可吸收线,对子宫的动脉、子宫肌肉层及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进行完全捆扎,实现止血功效,加上手术缝合线属于可吸收线,不需要拆除。
需要注意子宫的血供,防止宫腔积脓和子宫坏死的发生。
2.1.4 盆腔动脉血管结扎术先对子宫动脉的上支进行结扎,如无止血效果出现,需要逐次对子宫动脉、髂内动脉进行结扎,越往后对手术者的要求就越高。
2.1.5 血管介入术血管介入术,即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手术。
其主要的技术为盆腔动脉血管的栓塞术,此手术对需要栓塞血管的选择性较强,除了子宫动脉之外,对其他血管的损伤比较小。
血管介入术操作中选择栓塞剂比较重要,一般选择明胶海绵颗粒,这是由于明胶海绵颗粒不但能有效栓塞子宫末梢动脉周围的血管,而且不会破坏毛细血管网;吸收性较好,产妇栓塞2~3周后,血壁管可将其完全吸收[5]。
介入栓塞在治疗剖宫产后出血方面,安全性较高,并且见效快,损伤也很小,但是对技术及医疗设施的要求很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局限性。
2.2 子宫切除术剖宫产产后大量出血,经药物及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不显著时,为了抢救产妇的生命,需采取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手术。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前置胎盘、出血点位于子宫下段或宫颈或存在出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行子宫全切除术。
3 结束语
剖宫产产后出血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产科的临床医师做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熟练掌握剖宫产术后出血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按照产妇术后的出血状况和适应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达到止血的目的,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1-847.
[2]付云.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7):124.
[3]高羽.Bakri止血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9:670-675.
[4]林海英,张跃先,任利荣.子宫环形捆扎术预防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242,244.
[5]王欣.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0):125-126.。